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89|回復: 0

[轉貼]復活節-wiki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7-4-4 20:55:3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 ... 0&variant=zh-tw
復活節(主復活日)是一個西方的重要節日.他象徵著重生與希望,為紀念耶穌基督於公元30到33年之間被釘死在十字架之後第三天復活的日子。通常與耶穌受難日一起放假。今天,許多與復活節相關的民間風俗都不是起源於基督教的。耶穌基督只吩咐門徒要記念自己的死亡。(路加福音22:19,20)

復活節的來源

復活節原本是古代異教的「春節」,是慶祝春回大地一切恢復生機的節日。復活節可追溯到古巴比倫的愛情、生育和戰爭女神『伊什塔爾』(Ishtar)。後來,此女神變成了西歐的黎明和春天女神 Eastre(證據之一是兩個名字相似的讀音)。另一證據是 Eastre 此字有東方(即 East)的含義,因太陽是從東方升起的 。

亞歷山大·希斯洛普著的《兩個巴比倫》說「Easter」『音譯『伊斯特爾』,即復活節』這個詞是什麼意思呢?Easter是個名字。源自迦勒底,跟基督教沒有關係。Easter其實就是『阿斯塔特』,即天后『貝爾斯特』的頭銜之一。考古學家萊亞德在亞述的碑銘上發現,『貝爾特斯』這個名字就是指古巴比倫的生育和戰爭女神『伊什塔爾』。這就是『復活節』(Easter)的來歷。

復活節的計算方法

復活節會在每年春分月圓之後第一個星期日舉行,因為春分之後便開始日長夜短——光明大過黑暗,月圓的時候,不但在日間充滿光明,就連漆黑的夜晚也被光輝(月光)照耀。由此,這正好是耶穌復活——光明戰勝黑暗的寫照。

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大帝在公元325年召開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訂明了復活節是星期日,因星期日被教會視作為安息日,即耶穌死而復活的日子,所以復活節就在每年春分月圓後第一個星期日舉行。

此後每年3月21日以後,出現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就是復活節,惟計算復活節的方法,自古以來均十分複雜,拉丁文Computus(計算)一字更專指計算復活節的方法,而羅馬教會及東正教會的計算亦略有差異,令東西方復活節可在不同日子出現。

1997年,國際普世教會協會在敘利亞召開會議時,曾建議改革計算復活節的方式,並建議統一東、西教會的復活節,但至今絕大部分國家仍沒有跟隨。

復活節前日

復活節前日即復活節前的星期六。在基督徒心中,是等待耶穌基督自死中復活的日子。當日羅馬天主教會不舉行彌撒,直到晚上才慶祝基督戰勝罪惡和死亡,為人類帶來救恩和希望。


相關條目

1722年的復活節星期日荷蘭人傑科布·羅格文於南太平洋,智利以西外海約3600到3700公里處發現一個島嶼,因此命名為復活節島。

1774年,英國著名探險家詹姆斯·庫克船長再次找到該島。1914年開始對復活節島進行相關的考察和研究活動。當地人稱此島為 Rapa Nui,據說是1860年代,來自大溪地的航海者所命名的。目前復活節島由智利統治。
發表於 2008-6-2 18:18:59 | 顯示全部樓層
相逢恨脕
謝謝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3 06:00 AM , Processed in 0.02030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