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65|回復: 0

第一個關於蕃茄的壞消息 --請參考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7-4-11 16:23:2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隨著一聲新年到,『財神爺爺』看顧您了,
你獲得了『財神爺爺』贈送現金2191個美元。


這可是第一次收到關於蕃茄的壞消息耶!有空看看吧平衡一下你的視野 ?

       日本厚生省研究員鬼堂院由花表示,生鮮蕃茄含有可致死的龍葵鹼,茄科植物普遍含有此種毒素,如雙花龍葵,血見愁等,聽說過發芽的馬鈴薯不要 吃嗎?馬鈴薯發芽時便會合成此種致命毒素), 龍葵鹼並非立即致死,但卻會慢慢累積在體內,當你滿以為自己在攝取茄紅素時,可知自己正順便攝取龍葵鹼,為養顏美容的虛幻目標,以生命作為代價嗎?

      英國臨床醫學博士湯瑪斯?莎耶博士亦證實了鬼堂院女士的說法,並且提出可信服的證據,那就是澳洲的蕃茄農場傑克遜農場,因地處內陸沙漠,銷售剩餘的蕃茄常由場內員工和場內放牧動物自行消化,而數十年來暴斃人數竟達十數人之多,而死因未明(農場主人堅持不讓法醫解剖,原因何在也?),而三年前老傑克遜亦已逝世,傑克遜家花落飄零,今年最後一位少東亦已逝世。莎耶博士解剖了小傑克遜的屍體,證實小傑克遜確實死於龍葵鹼中毒。關於老傑克遜及數十年來的十數條人命,沒有證據證明因何死亡,但莎耶博士推斷,死於龍葵鹼中毒應也是極有可能的事。

       抵制蕃茄尚有更好的理由。你可知蕃茄是一種基因轉殖作物嗎?蕃茄原先皮薄易爛,就像聖女小蕃茄那樣,現在的大蕃茄皮厚而經得起長途運輸,可都得拜基因科技日新月異之賜。相信大家都曾在書局看過有本新書叫做“蕃茄一號”吧!不耐長途運輸的蕃茄正是躍躍欲試卻又技巧生澀的科學家們挑戰上帝的第一號作品。

        你說大家吃了都沒怎麼樣?錯了,請看一九八零年代中期的B ST牛奶事件,定期注射BST(bovine somatotrophin)可使母牛胃口大開,分泌更多的乳汁,而在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的指導下所完成的研究也顯示,注射BST的母牛所分泌的牛乳可以安全飲用,而最近食品暨藥物管理局卻承認BST引起了一些始料未及的問題:食用過量BST的動物,體內的免疫系統受到壓力,乳房感染更為頻繁,牠們的乳汁和乳製品更因而滲有殘存的抗生素,但想弄清到底哪些孩童喝了BST牛奶,卻是追悔莫及,事情發生實在太久了。

        正如證實燕麥有益的研究往往由桂格贊助,目前正因茄紅素而大大得利的商家們,誰會支持科學家們關於蕃茄基因轉殖後果的研究?甚至封鎖莎耶博士和鬼堂院女士等人辛苦的研究成果?
        請支持湯瑪斯?莎耶博士和鬼堂院由花女士,就算不能在實際上支持他們的研究,也請大家努力轉寄不要讓他們心血白費,讓大家都知道吃生蕃茄的危險性,請大家一定要努力轉寄出去!
       以後吃蕃茄,記得煮熟再吃!
 樓主| 發表於 2007-4-11 16:33:53 | 顯示全部樓層

抱歉誤放謠言 更正道歉

隨著一聲新年到,『財神爺爺』看顧您了,
你獲得了『財神爺爺』贈送現金648個美元。


網路追追追?不要再吃了 關於蕃茄的壞消息?
2003/07/12 10:28

 記者陳弘偉?台北報導

這陣子只要是跟蕃茄有關的食品,不管是蕃茄汁、蕃茄牛肉麵、蕃茄炒飯等,都會在蕃茄光環的加持下,紅透半邊天。不過最近在網路上,卻有一封關於蕃茄傳聞的電子郵件在蔓延,信中提到:「生鮮蕃茄含有可致死的龍葵鹼,龍葵鹼並非立即致死,但卻會慢慢累積在體內,當你滿以為自己在攝取茄紅素時,可知自己正順便攝取龍葵鹼,為養顏美容的虛幻目標,以生命作為代價嗎?」這聳動的字眼,不免令人心中懷疑,這是真的嗎?

由於這篇文章寫的似模似樣,一關始我們還很認真的去看看有沒有「鬼堂院由花」或是「湯瑪斯莎耶」的蜘絲馬跡,找了半天沒找到,只好先擱著,轉而往文中提到的其他消息查起。

首先內文提到的BST(生長激素)我們可以看看香港特別行政區在網站上的回答,到目前為止,並沒有足夠的科學證據證明牛隻自然分泌的BST,或來自基因改造技術的BST會影響人體健康。更詳細的內容請參考這個網站:http://www.info.gov.hk/fehd/safefood/gmf/info3c.html

而文中提到的蕃茄一號,我們查到的確有此書籍,這本書的作者是Belinda Martineau,是由楊玉齡翻譯,遠流出版社出版的。不過書的內容大致是在說全株基因改造的莎弗蕃茄與加州基因公司之由勝而衰的故事。內容對於基因改造食物的觀點,可以使讀者由不同的角度去看基因改造食品。

至於基因改造食品到底安不安全呢?衛生署相關網站的回答是,世界衛生組織(WHO)和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均指出,相比於傳統食物生產方法,使用基因轉殖生物科技對食物的安全性並無疑慮。如果要在詳細的資料,可以看看這個網站:http://food.doh.gov.tw/life/genefood/qa.htm

在我們對這項傳聞查到一半時,我們就接到一封很勁爆的信,有網友提供了我們一項很重要的消息,有人承認此謠言是他放出來的──第一次有謠言作者自己現身哦。

以下是這位自稱作者的人在某BBS站的NetRumor版所寫的文章:
[size=-1]「蕃茄有毒」澄清(作者id及來源保留)
標題: Re: [謠言]蕃茄有毒
時間: Wed Apr 16 21:43:13 2003

告訴大家實驗結果吧
這個謠言是我放的
在 3/7號12:40 發出
原標題為 FW:請大家一起為了健康著想,不要再吃蕃茄了
我只寄給了 一個人
嗯……
解釋一下
關於我所提到的龍葵鹼
蕃茄裏面的確有龍葵鹼
龍葵這種東西其實我自己也常常拔來吃
為什麼不會中毒呢
因為蕃茄的龍葵鹼在種子裏面
一般人吃蕃茄不太會將種子一顆顆咬破來吃
湯瑪斯莎耶是湯姆歷險記愛搗蛋的湯姆的名字
鬼堂院由花……是我鬼扯的
我想不出比較好的名字(結城成美???有沒有比較像博士的名字???)
而關於我所提到的BST
確有其事
不過這只是我真假雜糅提升謠言可信度的方法
會不會中毒?嗯
我今天買了樂透xx, xx , xx號,你說我會不會中獎
你不敢說我一定不會中吧
蕃茄一號這本書我根本沒看過,不過是確有其書啦
我很想看看這本書,不過還沒找到時間看^^

總之
這是我放的謠言啦
歷時一個多月才跑到版上來
看來網路謠言沒有我想像的嚴重


在收到網友提供的線索後,我們尋線找到了寫這篇謠言的作者,他的網路代號是SmallAmanda。SmallAmanda說他只有寫過這一篇謠言,而且當時也只有隨便寄給一個不認識的人而已,而這個人的e-mail則是由他所收到的轉寄廣告信中,上面的寄信名單找到的。他之所以會想要寫這一篇謠言,是因為看到了櫻桃小丸子某一集的內容:「野口製造謠言說哪裏的古井有鬼還是什麼的,結果大家都相信了,就不敢靠近哪裏,最後野口很得意地說……嘿嘿嘿,我只告訴了三個人……」所以,就依樣化葫蘆的寫了這「蕃茄有毒」的謠言。

好啦,照這位「作者」的說法,真相就是「櫻桃」害到「蕃茄」…如果你還是不放心(誰知道那個「作者」是不是在說謊?)沒關係,我們也有「官方」答案。對於這項傳聞,衛生署也有澄清,在食品衛生網站上的大哉問,提到這則傳聞,站上說,成熟蕃茄中含該生物鹼之量低,目前亦未見有食用蕃茄果實造成人體中毒之文獻報告,一般而言,人體可以有效排除這些生物鹼而不受影響。日常一般性食用蕃茄應不致中毒之狀況出現,另外蕃茄含有大量的營養素,營養價值仍是被肯定的,故此篇文章應屬網路傳言,不需特別限制避食蕃茄。
參考連結以下網站:
http://food.doh.gov.tw/asking/qa/qa2_2.htm#13


以下為電子郵件全文:

Subject: 請大家一起為了健康著想,不要再吃蕃茄了(轉載)

你想攝取茄紅素抗癌兼養顏美容嗎?可別把命給送掉囉!

日本厚生省研究員鬼堂院由花表示,生鮮蕃茄含有可致死的龍葵鹼(茄科植物普遍含有此種毒素,如雙花龍葵,血見愁等,聽說過發芽的馬鈴薯不要吃嗎?馬鈴薯發芽時便會合成此種致命毒素),龍葵鹼並非立即致死,但卻會慢慢累積在體內,當你滿以為自己在攝取茄紅素時,可知自己正順便攝取龍葵鹼,為養顏美容的虛幻目標,以生命作為代價嗎?

英國臨床醫學博士湯瑪斯?莎耶博士亦證實了鬼堂院女士的說法,並且提出了可信服的證據,那就是澳洲的蕃茄農場傑克遜農場,因地處內陸沙漠,銷售剩餘的蕃茄常由場內員工和場內放牧動物自行消化,而數十年來暴斃人數竟達十數人之多,而死因未明(農場主人堅持不讓法醫解剖,原因何在?),而

三年前老傑克遜亦已逝世,傑克遜家花落飄零,今年最後一位少東亦已逝世。

莎耶博士解剖了小傑克遜的屍體,證實小傑克遜確實死於龍葵鹼中毒。關於老傑克遜及數十年來的十數條人命,沒有證據證明因何死亡,但莎耶博士推斷,死於龍葵鹼中毒應也是極有可能的事。

抵制蕃茄尚有更好的理由。你可知蕃茄是一種基因轉殖作物嗎?

蕃茄原先皮薄易爛,就像聖女小蕃茄那樣,現在的大蕃茄皮厚而經得起長途運輸,可都得拜基因科技日新月異之賜。相信大家都曾在書局看過有本新書叫做"蕃茄一號"吧!不耐長途運輸的蕃茄正是躍躍欲試卻又技巧生澀的科學家們挑戰上帝的第一號作品。你說大家吃了都沒怎麼樣?錯了,請看一九八零年代中期的BST牛奶事件,定期注射BST(bovine somatotrophin) 可使母牛胃口大開,分泌更多的乳汁,而在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的指導下所完成的研究也顯示,注射BST的母牛所分泌的牛乳可以安全飲用,而最近食品暨藥物管理局卻承認BST引起了一些始料未及的問題:食用過量BST的動物,

體內的免疫系統受到壓力,乳房感染更為頻繁,牠們的乳汁和乳製品更因而滲有殘存的抗生素,但想弄清到底哪些孩童喝了BST牛奶,卻是追悔莫及,事情發生實在太久了。正如證實燕麥有益的研究往往由桂格贊助,目前正因茄紅素而大大得利的商家們,誰會支持科學家們關於蕃茄基因轉殖後果的研究?甚

至封鎖莎耶博士和鬼堂院女士等人辛苦的研究成果?

請支持湯瑪斯?莎耶博士和鬼堂院由花女士,就算不能在實際上支持他們的研究,也請大家努力轉寄不要讓他們心血白費,讓大家都知道吃蕃茄的危險性,請大家一定要努力轉寄出去!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7-4-11 16:37:39 | 顯示全部樓層
龍葵
[別名]
黑甜仔菜、黑鬼仔菜、黑店仔子、天茄子、黑天天、苦葵、野辣椒、黑茄子、野葡萄。
[來源]
為茄科茄屬植物龍葵 Solanum nigrum L.,以全草入藥。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20?60cm。根圓錐形,淡黃色,多分枝,主根常木化。莖直立,多分枝,基部有時木質化,有縱直稜線,沿稜被細毛。葉互生,具柄;葉片卵形或近菱形,長4?10cm,寬3?6cm,先端漸尖或鈍尖,基部寬楔形,下延至葉柄,全緣或有疏波狀齒,無毛或被疏毛。夏季開花,傘形聚繖花序頂生,有4?10朵花,花梗下垂;花冠白色,鐘形,5裂;雄蕊5花藥頂端2孔開裂;子房2室,花柱長,基部有絨毛。漿果球形,徑約7mm,垂生,熟時紫黑色,基部有宿萼。
龍葵少花龍葵
龍葵
少花龍葵
[生境分布]
生於田邊、菜園、路旁、坡地陰濕肥沃的草地上。
[栽培要點]
對氣候、土壤條件要求不嚴,各地均有野生。種子繁殖。
[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收,鮮用或曬乾。
[化學成分]
龍葵全草含苷類甾體生物鹼,約0.04%,龍葵鹼(茄鹼solanine),澳洲茄明鹼(茄達鹼solasodamine),澳洲茄邊鹼(茄邊鹼solamargine),澳洲茄鹼(茄解鹼solasonine)。龍葵鹼水解後的苷元是龍葵胺(澳洲茄胺)(salanidine),其餘各鹼水解後的苷元是澳洲茄胺(solasodine),還含龍葵定鹼。龍葵葉和未成熟果實所含生物鹼比莖和成熟果實較多。成熟果實僅有微量配糖生物鹼。葉、莖和全植物含澳洲茄邊鹼量最高。在果實生成期所含澳洲邊茄鹼量最高。此外,尚含皂苷,其苷元為萼鞍皂苷元(diosgenin)和替告皂苷元(tigogenin);並含維生素A類物質和維生素C,龍葵漿果的提出物中還含有酯、羧基化合物、甾醇、酚性化合物等,其主要成分為黃色不飽和酯。
[藥理作用]
1.龍葵果酒浸膏、氯仿提取物及水溶部分,經動物試驗證明,均有明顯的祛痰作用。
2.龍葵果乙醇提取物有顯著的鎮咳作用。
3.據報導,劑量過大時可引起白細胞下降。
4.抑菌試驗:
龍葵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變形桿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豬霍亂桿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5.檸檬酸澳洲茄胺5?10毫克/公斤對兔耳熱灼傷及大鼠實驗性足腫脹有抗炎作用;澳洲茄胺對豚鼠過敏性、組織胺性、小鼠燒傷性休克有保護作用,並可使豚鼠及大鼠腎上腺中膽固醇和維生素C含量增加,腎上腺皮質功能下降。
6.澳洲茄胺可使實驗動物正常體溫下降,對靜脈注射菌苗或腹腔注射24-二硝基酚致熱小鼠,有解熱作用。枸椽酸澳洲茄胺對小鼠有明顯的鎮痛作用。
7.100%龍葵煎劑0.2?0.5毫升能使蟾蜍心跳立即停止在收縮期;澳洲茄鹼、澳洲茄胺都有正性肌力作用。
8.龍葵提取物對正常麻醉犬有急劇降壓作用,能便清醒腎性高血壓犬血壓顯著下降,降壓的同時,能減少心肌需氧量。
9.大鼠腹腔注射龍葵鹼,可使血糖升高;對摘除腎上腺的大鼠,則引起血糖降低而死亡。
10.龍葵對動物移植腫瘤S180U14、艾氏腹水癌等均有抑制作用,有明顯的細胞毒作用和抗核分裂作用。
11.漠洲茄胺對大鼠或家兔,可增強大腦皮質對刺激的反應性和增進條件反射活動。但連續給藥5?10天或一次給予較大劑量,所得結界與上述相反,大劑量還可降低痛覺的敏感性。龍葵鹼還可降低小鼠的自發活動和延長戊巴比妥鈉睡眠時間。
[性味功能]
苦,寒。有小毒。清熱解毒,利水消腫。
[主治]
感冒發熱,牙痛,慢性支氣管炎,痢疾,泌尿系感染,乳腺炎,白帶,癌症;外用治癰癤疔瘡,天瘡,蛇咬傷。
[用法用量]
用量9?30克;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附方]
1.慢性氣管炎:
龍葵(少花龍葵)全草50克,桔梗9克,甘草3克。上藥為1日量,10日為一個療程。
2.急性乳腺炎:
龍葵60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劑。一般在3?7天內症狀消失。
3.癌症胸腹水:
鮮龍葵500(或乾品120),水煎服,每日1劑。
4.毒蛇咬傷:
龍葵、六月雪鮮葉各30克,搗爛取汁內服,將藥渣外敷。連用2日。
[附注]
1.少花龍葵 Solanum nigrum L. var. pauciflorum Liou與龍葵的主要區別是植體較細柔高大,莖枝有稀疏短刺,葉較淺綠,花較少,每一花序上僅有花2?5朵。全台皆分布,但數量較少,一般也當龍葵入藥。
2.本品的幼果(綠色果)含龍葵鹼(茄鹼solanine) 較多,不適合當野果吃,成熟的果實(黑色)則含量很少,可適量當野果吃。
3.本品的嫩枝葉(不含嫩果)可當蔬菜吃,可用熱水先燙一下,以減輕苦味,再拌蒜頭等調味料吃。
[參考資料]
1.《全國中草藥匯編》
2.《台灣藥用植物誌》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3 12:57 PM , Processed in 0.02296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