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53|回復: 0

金庸搞錯了,非源自達摩 ,《易筋經》出自道家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7-4-13 07:44:4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中國時報 2007.04.13 

林克倫/北京報導

    提起金庸小說少林武功絕學《易筋經》威力,最著名者首推《天龍八部》裡那位痴戀阿紫的游坦之,單是練個幾招即能跟北蕭峰、南慕容打個平分秋色,現據大陸學者考據,《易筋經》內竟是道家思想明顯,應非源自少林開山達摩祖師。

    由於有太多武林好手堅信金庸闡述的《易筋經》武學,加上該經書體系艱澀龐雜,一九九○年代興起的一股「易筋習武熱」,讓許多跟著三角貓功夫武師學習的民眾,練功練到「走火入魔」導致意念「出偏」。

    民眾練功 有人走火入魔

    為糾正「出偏」走火入魔現象,國家體育總局十分細心地於二○○一年成立健身氣功管理中心,由石愛橋擔任《易筋經》十二式課題組長,在全大陸展開調研,不僅前赴少林寺藏經閣查證原典資料、諮詢《易筋經》傳人德虔大師,還在武當山號召各《易筋經》流派進行切磋交流。

    據《楚天都市報》報導,現坊間有關《易筋經》源頭的主流看法為,達摩祖師於一千五百年前來中國,並在嵩山的山洞內面壁坐禪九年,在達摩離開中土後,少林僧人在山洞內,發現一只內藏兩部梵文薄書的鐵盒。

    梵文薄書一本是《易筋經》,另一為《洗髓經》,日後天竺僧人般剌密諦協助將《易筋經》翻譯成中文,達摩傳人慧可則翻譯《洗髓經》,事後僧人們比對發現,兩本經書實為一體,《易筋經》主修外,《洗髓經》主修內。

    在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裡,《易筋經》成為武林眾人追逐的武術絕學,加上該經書的武術招式怪異,游坦之才練個幾招,即可跟北蕭峰、南慕容一較高下,更顯得《易筋經》的傳奇性,但大陸學者研究發現,《易筋經》應非源自少林。

    義理高深 修習有助呼吸

    首先,《易筋經》闡述的精神明顯帶有道家思想,而央視《發現之旅》節目考察提到,部分《易筋經》版本竟涉及以養生為目的的房中術,實不可能出自禁慾的僧人手筆,另有說法認為,《易筋經》應是明代天台宗紫凝道人假託達摩所作,但此說無據可考。

    至於《易筋經》由來,中共國家體育總局《易筋經》健身氣功課題組組長石愛橋認為,《易筋經》應出現於秦漢時期的術士導引之術,於唐宋年間傳入少林,成為僧人們打坐參禪後,活血化淤的健身功法。

    石愛橋透過考證指出,「少林版本」的《易筋經》於明清時代開始流傳於民間,而少林僧侶們也對《易筋經》進行部分改進和發展,但學術界基本否定《易筋經》源自達摩的說法,而石愛橋也指出,《易筋經》確實神秘且義理高深,「但沒見過什麼高手!」

    從金庸對萬法之祖《易筋經》的描述看,該絕學融合天下武術大成,石愛橋則認為,《易筋經》的發展過程受許多因素影響,整個武功氣功體系十分龐雜,且許多動作非常別緻,充滿印度瑜伽的身影。

    據研究,修習《易筋經》對練習者的呼吸、心血管系統有明顯效果,現大陸官方已於○五年公布,將《易筋經》、八段錦、五禽戲、六字訣等四項武術,列為首批健身氣功向大陸民眾推廣。
發表於 2007-4-14 20:53:05 | 顯示全部樓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5 07:54 PM , Processed in 0.02077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