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544|回復: 0

二十分鐘 搞定尿失禁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7-5-16 13:59:5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隨著一聲新年到,『富神爺爺』看顧您了,
你獲得了『富神爺爺』贈送現金2148個美元。


二十分鐘 搞定尿失禁
時報周刊 No.1525
導/邱玉珍




「尿失禁是許多婦女心中的痛。」台灣婦女健康暨泌尿基金會董事長蘇聰賢表示,治療尿失禁的方法愈來愈進步,現代女性可以比老祖母活得更快樂,重新擁有整天乾爽不用尿濕的褲子。

根據統計,全台有一百七十萬婦女飽受尿失禁之苦,這些婦女大都諱疾忌醫,以致影響社交活動。今年七十三的阿嬤,活力十足、體力不輸年輕人,平常喜歡到菜圃種菜、施肥;有一天,她發現自已只要用力咳嗽就會漏尿,她一直以為因為年紀大了膀胱無力,而為了避免漏尿造成的困擾,阿嬤不敢喝水、也不再到菜圃工作。直到女兒發現阿嬤都不喝水,經詢問之下,才得知阿嬤有尿失禁的困擾。阿嬤在女兒再三規勸下,才到醫院動手術。

「現在我沒有漏尿的困擾,又可以到菜圃工作了。」阿嬤開心地說。「對很多女性來說,尿失禁是難以啟齒的疾病。」蘇聰賢說。他以「飛躍的羚羊」紀政為例,就曾經身受尿失禁困擾長達二十二年,她一直認為這是婦女的宿命,像月經一樣;事實上,尿失禁對日常生活的影響很大,同時會影響性生活,不應等閒視之。

據最新的國內調查報告顯示,二十到五十九歲女性罹患尿失禁比例將近兩成,但六十歲以上則提高至三成,除了年齡之外,抽菸、高血壓、糖尿病、荷爾蒙替代療法,或具有藥物過敏情況等等,也會增加罹患尿失禁的機率,臨床上也曾有女性因體重急速下降,造成肌肉快速萎縮,導致尿失禁。

蘇聰賢表示,很多婦女跟紀政、阿嬤一樣,認為尿失禁是婦女的宿命,所以不願到醫院接受治療。尿失禁又分為應力性尿失禁及急迫性尿失禁,經過治療都能夠有效改善,如針對輕微型,或是以頻尿、急尿為表現的急迫性尿失禁,可使用藥物、行為療法、物理治療等方式;但如果是嚴重的尿失禁,以及一出力就漏尿的應力性尿失禁,就建議以手術治療為主。

過去因為傳統手術效果不佳,所以很多患者害怕動手術遲遲不敢就醫,常常一拖就是好幾年。新式的尿失禁手術「無張力陰道吊帶手術(Tension-free Vaginal Tape)」,手術時間僅需二十到三十分鐘,成功率高達九成以上,解決患者隨時隨地都有可能漏尿的窘境。

蘇聰賢說,尿失禁不治療,除了影響個人衛生,也會對患者的生活品質造成極大的影響,患者常因此不願外出、拒絕社交生活,漏尿問題也可能造成夫妻間性生活不協調,甚至引起神經質、及精神層面的不適,國外則有研究顯示,尿失禁患者罹患憂鬱症的比例是一般人的兩倍。因此他呼籲婦女,千萬不要以為尿失禁無法治療,或是羞於向醫師開口,導致症狀愈趨嚴重。


 樓主| 發表於 2007-5-16 14:02:44 | 顯示全部樓層
預防7撇步


1. 凱格爾運動:凱格爾運動主要是訓練骨盆底肌肉的肌力、耐力及反應力,在增強骨盆肌肉的支持功能,改善尿失禁問題有正面的成效,研究發現凱格爾運動對於尿失禁有25%的治癒率和67%~86%的改善率。

很多民眾不知如何練習凱格爾運動,其實它並沒有想像中的難,民眾可以利用以下方法訓練:

A.坐在馬桶上並開始排尿,在排尿中途,收縮繃緊您的骨盆底肌,試著中斷尿流。骨盆底肌就是人在憋住放屁時所使用的提肛肌。
B.重覆數次直到熟悉此動作,並感覺能隨心所欲地收縮這些肌肉為止。但要確記不要緊繃您腹部、大腿或臀部的肌肉。

凱格爾運動無法馬上看到效果,想達到預期的效果,建議每天至少重覆4次收縮與放鬆的動作,每次收縮時,應持續用力,由1數到4,然後再放鬆。

2.不憋尿:女生常有憋尿的習慣,但憋尿時,骨盆底肌肉需要用力收縮,變得很緊,長期下來,骨盆底肌肉容易疲乏、鬆弛。

3.預防便秘:堆積在大腸、直腸的糞便壓迫到膀胱,不只引起頻尿問題,還會因為肚子必須經常用力解便,久而久之,會減弱骨盆底肌肉的力量。

4.減重:研究顯示,肥胖的人會增加骨盆的負擔,故減重可減輕骨盆腔的負擔。

5.遠離過敏源:過敏的人應遠離過敏源,因咳嗽、打噴嚏會使腹壓增加,提高發生應力性尿失禁的機會。

6.避免咖啡、茶等含咖啡因飲料:咖啡因會刺激膀胱迫尿肌收縮,有利尿的效果。除尿量增多而頻尿,還容易使膀胱變敏感、不穩定,影響解尿功能。

7.少提重物


自我評估表

●您是否有排尿、解尿、漏尿等的問題?
●當咳嗽、大笑、打噴嚏、運動、舉重物或在床上翻身時,會導致漏尿嗎?
●是否常有突然很想上廁所的感覺,甚至還來不及到廁所,就尿了出來?
●比起之前(或產前),小便的次數是否有增加?
●每天小便次數超過8次以上?
●晚上入睡之後,每次睡到半夜起來上廁所小便的次數超過2次以上?
●當您計劃旅行或安排戶外活動時,您會將如廁的方便性列為決定是否前往該地點之考量?
●在日常生活中甚至是睡覺時,有發生過無法控制的漏尿經驗?

備注?以上問題裡只要有1個是,最好前往醫院尋求醫師診斷,確認是否為尿失禁。
資料來源?台灣婦女健康暨泌尿基金會董事長蘇聰賢

(全文完)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7-5-16 14:17:56 | 顯示全部樓層
遺尿早治療 避免尿失禁
快走 少吃生冷食物 不憋尿



尿失禁讓有些人不敢用力咳嗽、擤鼻涕,甚至大笑。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師王偉驊表示,如果偶爾有遺尿,利用中藥治療大約1到2個月可痊癒,若嚴重的尿失禁則必須常達4個月以上的治療,且只能治療到8至9成的痊癒率,因此有遺尿的徵兆就必須及早治療。


先了解 憋尿易導致尿失禁
由於女性尿道構造較短,患有尿失禁比例比男性高,常見原因為職業關係而長期憋尿,造成膀胱的功能失調、或因生產、難產經驗造成骨盆底肌肉傷害、以及更年期缺乏荷爾蒙,造成陰道和尿道黏膜萎縮老化,而男性常見尿失禁的原因則多為因泌尿系統手術,如攝護腺手術等所導致的後遺症,王偉驊表示,如果只是偶爾會有幾滴漏尿情形,這還不算是尿失禁稱為遺尿,但如果不治療,經過長時間就可能成為尿失禁。


中醫治療

遺尿可痊癒
不是因手術後遺症或更年期所引起的單純遺尿,如咳嗽或大笑易有遺尿,只要服用複方龍骨牡蠣或益智仁、菟絲子大約1到2個月可痊癒,但用量必須要經由中醫師診斷才能服用。

脾腎虛易失禁
脾腎虛的人易腰痠、臉色蒼白易尿失禁,以補脾腎為主如八味地黃丸、六龜丸,視體質搭配黃柏、牡丹皮、天黃粉等服用,治療近3個月有8成效果,如果是因手術後遺症或是更年期原因所引起,最好搭配西醫治療。

搭配針灸按摩
遺尿或是尿失禁除服用中藥,還可以搭配針灸治療,療程可縮短約1/3,王偉驊醫師表示,針灸治療尿失禁通常選擇氣海穴以及關元穴,有尿失禁跟遺尿問題的人,在家也可以揉搓2穴位。
001.jpg
002.jpg


要注意

避免生冷食物
尿失禁是脾腎較虛體質,須避免生冷食物,如瓜類、蘿蔔、冷筍等。

避免提重物
常提重物或做家事要搬重物都容易讓腹部及膀胱過度用力,容易有尿失禁,建議常搬重物者要適度休息。

少做激烈運動
做激烈運動易讓已有尿失禁者更易漏尿,因此要避免激烈運動,但可從事較緩慢運動訓練膀胱肌力,如散步或是快走都很不錯,王偉驊表示,建議一天走大約5000步,可分時間累積,如早上走2000步,下午走3000步。

吃素者要補充營養
在門診上常見吃素者有尿失禁的問題,是因吃素者吃的素食都屬較生冷類別,建議要補充高蛋白或是營養素,能吃蛋奶素者盡量吃蛋奶素,否則要補充綜合維他命等,預防尿失禁現象。

飯後勿吃多水食物
飯後不要喝太多水或吃水果,這樣容易在晚上尿床或是頻尿影響睡眠。


醫師說 尿失禁須心裡調適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師 王偉驊)
尿失禁患者來看診時,除了解症狀,還會多花時間輔導患者,讓他知道尿失禁可以改善,不要感到羞愧,已經需要尿布的尿失禁患者,也要注意保持臀部乾爽,避免長濕疹。


(Apple Daily)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7-5-16 14:28:41 | 顯示全部樓層
改善尿失禁 治療有方法
不再滴滴答答



尿失禁是許多女性都會遇到的問題,根據統計約有25%的中年婦女曾有漏尿經驗,尤其是更年期以後,高達60%以上有尿失禁的困擾,但大部份人都羞於啟齒而不敢去看醫師。除了做運動、使用護墊、成人紙尿褲之外,現在的手術、藥物都已可讓情況改善許多,有些甚至幾乎不會再漏尿,成功率相當高。

尿道擴約肌就像是水閘開關,平時處於關閉狀態,且尿道壓力大於膀胱內的壓力,使小便不致漏出。但當尿道壓力小於膀胱壓力,或其他因素導致閥門關不緊,膀胱內的尿液就容易流出,這就是尿失禁。女性比較容易發生的原因,除了因尿道比男性短外,與生產也有關係,因自然產時,常導致陰道裂傷或支配提肛肌的神經血管斷裂,支撐膀胱、子宮、直腸的骨盆腔底肌肉及韌帶萎縮、無力、鬆弛而失去支撐的能力;到了更年期更因女性荷爾蒙缺乏,造成泌尿道組織老化、萎縮而導致尿失禁。


報你知 簡易判別
如果做增加腹壓動作時,例如咳嗽、大聲笑、打噴嚏、搬重物時,尿液會無法控制地溢出,就是尿失禁,應趕緊就醫治療不要拖延。如果狀況嚴重時,可能還會出現下腹部有下墜感及下背痛;或因膀胱輕微脫垂而尿失禁卻疏於治療,等到狀況變嚴重時,反而會排尿困難,引起感染發炎。


自我測驗
若發現有漏尿的狀況,嚴重度會因個人狀況而有不同,下面提供自我檢測尿失禁嚴重度的方法。

材料:最小可秤到5公克的磅秤、護墊。先秤40片護墊的重量,再除以40,可得到一片乾護墊的重量。
Step1
喝一大杯500cc的水。
Step2
30分鐘後,使用護墊並走路或爬樓梯15分鐘。
Step3
坐、站、跑選擇其中一、兩種持續做15分鐘,中間咳嗽至少4、5聲。
Step4
取出護墊秤重,減去先前乾護墊的重量,以此評估尿失禁嚴重程度。
結果:小於2公克,正常;2到10公克,輕微至中度;10到15公克,嚴重;大於15公克,非常嚴重。


小百科 漏尿原因

應力性尿失禁
尿失禁在臨床上因不同的情況分為下列幾種,只要確立診斷,找到病因,一般來說治癒率相當高。

大部分婦女尿失禁最常見的原因。打噴嚏、大笑、咳嗽、搬重物時腹部壓力會增加,使得膀胱頸往下及往後位移,改變了原先與尿道的角度,造成尿失禁,較常見於老化及生產所造成的婦女。少數婦女可能因尿道閉鎖功能不良或曾接受放射線治療以致尿道纖維化而造成。

急迫性尿失禁
最主要控制排尿的就是逼尿肌,有些人的逼尿肌會不自主收縮導致頻尿、漏尿。另外,也可能合併應力性尿失禁。

膀胱過漲
因神經病變或長期憋尿,膀胱變大並且失去張力,以致無法完全排空膀胱中的尿液,導致尿液滯留而漏尿。


治療方式

凱格爾運動
可訓練骨盆底部肌肉群,這群肌肉如果無力鬆弛,不僅會 造成應力性尿失禁,也會引發子宮脫垂、性功能不全或排便障礙。經過自我訓練後可強化這群肌肉。
動作 先將尿液排空,平躺在床上雙腿彎曲,用力緊縮肛門附近包括陰道四週的肌肉,維持10秒,再放鬆10秒。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約10到15分鐘,逐步增加,至少連續3個月才能改善。

藥物
有些漏尿的狀況並不是很嚴重,藥物治療即可,例如膀胱平滑肌解痙攣劑,可能的副作用是口乾舌燥,劑量太大時可能反而會使尿液滯留。若是已停經的婦女,給予荷爾蒙補充可使萎縮的陰道、膀胱、及尿道黏膜恢復彈性而改善。

手術
只有應力性尿失禁才能用手術治療,不過手術方法有許多種,依個人狀況而定。傳統尿道膀胱頸懸吊術,腹部傷口約8-10公分,須住院5-7天,健保給付。有一種新手術「無張力陰道懸吊帶術,TVT」,從陰道將特製的人工纖維吊帶,以無張力的方式放置在尿道中段,藉由支撐恥骨及尿道間的韌帶進而改善尿道下垂的情況。優點是局部麻醉,30分鐘就可完成且出血少;缺點是仍須住院2到3天、易跑位、可能因吊帶材質的緣故造成組織內發炎、健保沒有給付。
003.jpg


小撇步 生活注意
下列事項在生活中可多加注意,降低尿失禁發生機率;如果已是尿失禁患者,更須確實做到。

勤做記錄
詳實紀錄每天飲食及大小便情形,以利醫生追蹤原因。

睡前少喝水
睡前少喝一點水,可以減輕夜間漏尿的狀況,不過平常還是應多喝水。

不要憋尿
不要憋尿,排尿時先盡量排光尿液,然後站起再坐下,上半身微向前傾再排一次。


醫師說 不避諱就醫

(新竹市南門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王懷麟)
很多人認為尿失禁是老化的自然現象,常不好意思就診,現在已有很好的治療成效,所以不要再避諱就醫囉!曾有調查針對30歲到65歲生產過的女性,近三成過去一年內曾有過尿失禁的症狀只有27%會就醫。


(Apple Daily)


[ 本帖最後由 MissC 於 2007-5-16 02:33 PM 編輯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7-5-16 14:35:39 | 顯示全部樓層
惱人尿失禁 復健可改善
褲底不再濕答答



尤其是生過孩子的媽媽們或是上年紀的婦女,尿失禁的問題很常見,日常生活中,一不小心就會讓褲底濕濕的,或是聽到要出遠門,總是猶豫不敢出門,擔心滲尿、漏尿,造成不便等問題。其實,尿失禁有辦法改善,只要肯接受復健治療,就能做一個快樂的乾媽。

台安醫院泌尿科醫師陳建宏表示,據統計,台灣地區成年婦女,約每3個人中就有1人有尿失禁經驗。其中百分之十病患尿失禁發作相當頻繁且漏尿嚴重,需積極完整的治療,只有不到三分之一患者曾尋求協助,大部分羞於啟齒或不知該去哪治療。造成尿失禁的原因很多,但臨床常見有2種,分為應力性尿失禁及急迫性尿失禁,2種都要接受復健治療,才能改善。


尿失禁原因

應力性尿失禁
常發生於生產次數多或難產造成骨盆肌肉傷害、骨盆肌肉鬆弛,或更年期後女性賀爾蒙缺乏及尿道黏膜萎縮老化等,使尿道發生閉鎖不全導致腹壓增加時尿道壓力過低。
症狀:腹部突然用力,如咳嗽、打噴嚏、跑跳或提重物時等動作,就會造成不自主漏尿。

急迫性尿失禁
通常是因為支配膀胱的神經功能發生故障,使得排尿行為無法經由大腦控制,如腦中風、老年性失智、巴金森氏症等也會造成尿失禁。
症狀:伴隨頻尿現象,一感覺有尿意便要上廁所,憋不太住,還來不及到廁所便有可能尿在褲子上面。


檢測嚴重度
患者可在泌尿科門診中,透過一些檢測來判別尿失禁的嚴重度,並依嚴重度的不同,做治療的方式也不同,其檢測過程如下

1.檢測前1小時,先喝500c.c.的水,直到想尿尿,或膀胱脹脹的,才開始檢測。

2.先墊上棉墊做一些活動,如跑30秒、跳30秒、爬5層樓梯、咳嗽10下、交互蹲跳10下等。

3.取出棉墊並檢查棉墊上的漏尿程度,如2克以下為輕度;2克至10克為中度;10克至50克為重度;大於50克則為嚴重。


復健治療法

電刺激器
針對應力性、急迫性的尿失禁,其實只要加以詳細的診斷及給予合適的治療,大多可以獲得相當滿意的效果。一般來說,中度以下的患者會進行骨盆底肌力測定刺激器,做為保守的復健治療,並能縮短治療時間,不用手術皆能獲得不錯的療效。且健保給付6次的電刺激項目。

生理回餽
除電刺激外,會以生理回饋治療儀器教導骨盆底肌肉運動,生理回饋指的是患者主動做運動,儀器能馬上回饋你做的程度及正確度,可幫助輕度及中度症狀的患者訓練對的用力肌肉,也就是凱格爾運動,訓練會陰收縮運動。但治療一開始,並不建議自己在家做凱格爾運動,因為不確定是否用對正確的肌肉,且健保會給付生理回饋治療儀器,直到患者會用為止,最後再回家自行訓練凱格爾運動。約3至6個月就可看到效果。

凱格爾運動
使用生理回饋治療儀器,學會了會陰收縮運動後就可在家做如立正、縮小腹、夾臀、提肛,每個動作維持5-10秒,每天重覆做,沒事就做,增強骨盆支持功能。

手術治療
重度以上的患者,就必須考慮以手術方式治療,如膀胱頸懸吊術、尿道吊帶術、尿道注射增壓術、人工括約肌手術。


提醒您 診療可降低復發機率
尿失禁會造成婦女生活上的困擾,但臨床上也常見有些婦女合併有膀胱、小腸、子宮及直腸脫垂的問題。嚴重者甚至無法正常走路且有腹部下墜感及排尿不順的症狀,這些都可經由正確的理學檢查及動態核磁共振掃描(Dynamic MRI)得到精確的診斷,並以人工網膜修補加強組織癒合的能力,而大大降低復發的機率。


醫師說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台安醫院泌尿科醫師陳欣宏)
尿失禁問題或許難以啟齒,或不敢就醫,使得困擾許多婦女多年,尿失禁並不是不能治癒,只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就能提昇自我的生活品質,做個不低不漏、快樂的乾媽。


(Apple Daily)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7-5-16 15:01:45 | 顯示全部樓層
骨盆操 收縮肌肉防漏尿


女生因年老而有骨盆腔底肌肉鬆弛,可能會漏尿;骨盆腔若長期姿勢不良而歪斜也會造成脊椎側彎、腰痠背痛。可針對骨盆附近肌肉做收縮、伸展運動,以減低脊椎側彎,改善腰痠背痛,加強骨盆腔底肌肉力量以預防漏尿。

亞洲體研彼拉提斯老師謝菁珊表示,骨盆附近有許多肌肉群,如大腿前側、後側、內側肌肉群;臀部肌肉群;骨盆腔底肌肉等,若這些肌肉群太緊繃或是活動度不夠,很容易讓骨盆傾斜而造成脊椎側彎,也易有腰痠背痛。平常可以訓練這群肌肉,讓骨盆附近肌肉能夠放鬆,也可加強骨盆腔底、臀部肌肉的收縮,改善漏尿的問題。


肌肉位置圖
骨盆附近的肌肉有大腿前側、後側、內側肌肉群;臀部肌肉群;骨盆腔底肌肉;腰部肌肉等。
004.jpg
005.jpg
006.jpg


收縮肌肉改善漏尿

●平躺腿張開
007.jpg
1.身體躺平,在臀部放瑜伽墊子或是抱枕,讓腰部懸空大約10公分,左腳屈膝、右腳伸直,手自然垂放在身體兩旁。
008.jpg
2.右腳往右邊伸開,依照個人能力盡量張開,但是臀部貼近墊子或抱枕,幫助骨盆不傾斜,維持約10秒後,換腿做。
作用:可訓練到大腿前、後、側的肌肉,以及骨盆腔底的肌肉收縮,可以預防、改善漏尿問題。

●平躺臀離地
009.jpg
身體躺平,屈膝後腳掌平放在地板,手自然垂下,利用臀部肌肉力量,將臀部往上抬,但臀部不要夾緊,依個人情形維持約5到10秒鐘。
作用:想像自己有尾巴先捲離地板再放鬆,可加強骨盆腔底的肌肉收縮。

●趴躺腳舉高
010.jpg
趴在地上腳掌朝上,雙腳打開約與髖關節同寬。左腳抬起離地約10到15公分,停2秒鐘,骨盆腔不要一高一低。
作用:可加強臀部肌肉力量,連帶讓骨盆底肌肉穩定性更高,收縮支撐力量更好,但做時骨盆不要離地,若一高一低容易讓骨盆傾斜。


伸展放鬆臀腰肌肉

●抱膝腰懸空
011.jpg
先躺平在臀部放上抱枕或瑜伽墊子,讓腰部離地約10公分,手抱住右腿膝蓋附近,讓右腿往胸口靠近,維持10到20秒後換左腿做。
作用:可放鬆骨盆前側的腰大肌,若腰大肌太緊繃易讓骨盆前傾。

●臀貼牆腳屈膝
012.jpg
坐著臀部貼著牆邊,右腿屈膝腳掌貼在左腿內側,腰挺直稍往前傾,手向前伸讓手指可碰到地,依照個人能力維持10到20秒。
作用:伸展大腿後側肌肉群,臀部要貼牆,否則容易讓骨盆一前一後,由於要伸展大腿後側肌肉,所以腰部要挺直。

●臀貼牆腳合掌
013.jpg
坐著臀部貼牆邊,兩腳掌合掌,腰挺直稍前傾,雙手可輔助腳掌合在一起,約維持10到20秒,膝蓋可依個人情形盡量貼地。
作用:可伸展到大腿內側以及骨盆腔底的肌肉,避免太緊繃會影響到骨盆傾斜。


活動關節 改善痠痛

●腹縮
014.jpg
1.選一張硬的椅子,在椅子上放墊子,避免臀部太痛。腳掌自然平貼在地上即可,腳張開跟臀部一樣寬度,手掌平放在大腿上,腰挺直。
015.jpg
2.將腹部肌肉用力往內縮,維持幾秒鐘後再挺出去,可來回做約10到20次。
作用:可加強腰部、腹部的肌力,可改善腰痠和下背痛。

●側轉
016.jpg
坐椅子上雙腳打開與臀部一樣寬,腳掌平貼於地,雙手平放大腿上,腰挺直。利用腰下方的力量,身體往左邊轉,依個人能力轉動,手放輕鬆自然滑動,停約10秒鐘,再換邊。
作用:活動髖關節和腰部肌肉,增加靈活度。

●抬臀
017.jpg
預備位置為腳張開跟臀部一樣寬度,腳掌平貼在地上,手握住身體兩旁的墊子,腰挺直。用腰部力量將左邊臀部抬高,維持停約2到5秒鐘再換邊,身體不要左右傾倒。
作用:需要用到骨盆底下的力量,因此這個動作不只活動腰部兩側關節和肌肉,也可以增加骨盆底的活動度。


專家說

注意墊子高度
(亞洲體研彼拉提斯老師謝菁珊)
坐著時活動骨盆附近肌肉或關節時,要注意硬椅子上的墊子高度,一般人5到10公分,只要腳掌可放在地上即可,但有椎尖盤突出的問題,墊子不要太高大約5公分就好,避免動作中增加脊椎的壓力,可能會產生疼痛。

可練大腿穩定度
(國泰醫院物理治療組組長簡文仁)
這些動作有許多可以訓練到大腿的肌肉群,不只幫助訓練骨盆腔底肌肉,也能訓練大腿肌肉。如果大腿肌肉力量越穩定,膝蓋承受的壓力也較小,可保護膝蓋。


(Apple Daily)


[ 本帖最後由 MissC 於 2007-5-16 03:03 PM 編輯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7-6-7 14:57:26 | 顯示全部樓層
中老年婦女排尿障礙 找出原因全方位治療
中央社
記者郝雪卿台中市電




中老年婦女多少都有排尿障礙,嚴重者有的不敢大笑,有的怕出遠門。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泌尿部主治醫師鄒頡龍今天說,排尿障礙的成因很複雜,或許因膀胱自主神經失調或骨盆底肌肉鬆弛。就算兩人症狀相同,也要找出成因,全方位的治療,否則難以釜底抽薪。

鄒頡龍最近在臨床發現一名六十三歲的婦女,抱怨頻尿和急尿的問題已經困擾多年。但現在尿急時已經忍不住,尿失禁成了家常便飯;一個晚上起床多次的夜尿需求,也造成可怕的睡眠障礙。

鄒頡龍說,這名婦女之前就醫時都被當作膀胱發炎,抗生素吃了好一陣子,症狀還是如故。診斷結果發現,其實患者是膀胱過動合併尿失禁,經過服藥並輔以骨盆底肌肉復健,頻尿和漏尿的現象大幅改善,生活品質整個扭轉過來。

鄒頡龍指出,女人的尿道問題不比男人少,排尿障礙最常見的症狀,包括頻尿、尿急感、夜間多次起身如廁,以及咳嗽、大笑時尿失禁,或是尿急時無法控制而尿失禁等。

鄒頡龍表示,傳統所用的服藥和開刀,都有一定的療效,然而骨盆底肌肉復健,也就是俗稱的凱格爾運動,也是治療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在復健過程中,藉由收縮肛門、陰道和尿道旁的肌肉,來強化整個骨盆底肌肉群的強度,將有效改善膀胱過動的種種症狀。

目前中國附醫於每週一下午開闢衛教時段,由中國醫藥大學護理系副教授陳淑月指導,帶領病患做骨盆底肌肉復健,並利用電腦化生物回饋儀,協助病患掌握運動要領,紀錄學習進度。鄒頡龍說,如此一來,病患不僅領悟得快,看得見效果更加深學習意願,一旦能持之以恆,很快的就揮別陰霾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7-7-13 13:32:57 | 顯示全部樓層
年輕婦女性行為不舒服,尿失禁惹禍
uho
記者:林曉玲?整理報導



日前一名年輕婦女,近期來每1小時就要上廁所,與先生恩愛時也很不舒服,才前往醫院,檢查發現罹患「陰道鬆弛合併膀胱下垂」所引起的尿失禁,經治療後,解決尿失禁問題,並重拾夫妻魚水之歡。

童綜合醫院婦產部魏添勇醫師表示,這名33歲的鄭姓婦女,生產過2次,最近常發生漏尿情形,下腹悶悶的痛,分泌物變多,且每1小時就得上廁所,甚至連和先生做愛做的事也備感不舒服,影響著夫妻間的互動,經檢查發現患有「陰道鬆弛合併膀胱下垂」,造成骨盆腔鬆弛,所以只要一用力或咳嗽,就會產生漏尿症狀,也造成了生活上極大的不便。

尿失禁有很多不同類型,最常見的是「應力型尿失禁」,約佔所有尿失禁的80%以上,應力性尿失禁通常發生在多產婦與停經後的婦女,主要是因腹壓增加如大聲笑、打噴嚏、咳嗽等,無法控制尿意,產生尿液外漏的情形。

治療尿失禁可使用藥物治療、強化骨盆肌肉訓練的凱格爾運動,然二者只能改善症狀並無法根治應力性尿失禁。魏添勇醫師說,「應力性尿失禁」手術治療可運用最新的「陰道無張力吊帶手術」,在陰道與恥骨上緣做三個微小切口,藉由特殊材質的吊帶托住尿道中段,並結合膀胱鏡立即調整吊帶張力,確實做到尿液不外滲,此手術的優點在於傷口小、併發症少,癒後效果良好,多數患者在當天或隔天即可出院。

魏添勇醫師指出,一般尿失禁的患者大多是發生在年紀較大的婦女,這名病患僅33歲算是很年輕的病患,可能與個人的生產次數與生產時間長短有所關聯,而尿失禁病人多半合併有不同程度的骨盆鬆弛問題,包括子宮下墜、膀胱脫出、直腸脫出等,因此解決尿失禁關鍵在於須將器官鬆弛疾病一併治療。若是婦女有尿失禁症狀,不要不好意思就醫,應該儘快尋求專業醫師的幫忙。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7-12-30 17:02:39 | 顯示全部樓層
2007.12.25  中國時報
尿失禁 不必再禁足
湯文璇



    女人一旦生過孩子或步入中年,尿失禁問題就開始發生,很多人開玩笑地說,要找醫師幫忙「抓漏」或希望成為「乾媽」,不再滴漏不停而影響生活品質。

    有尿失禁的患者常常打一個噴嚏、提個重物甚至彎個腰就會出現漏尿的問題,馬偕醫院副院長、也是國際婦女泌尿醫學會的理事長蘇聰賢表示,情況不嚴重的可以用物理或藥物治療,嚴重一點的動個小手術,就可解決這惱人問題。

    ■婆婆媽媽4人有1人受苦

    很多保守婦女不好意思說自己有尿失禁的問題,更不想去做內診檢查,所以調查全國大概有170多萬名患者,40歲以上的婆婆媽媽每4個人就有1人有尿失禁,問題這麼嚴重但還是有8成的人未就醫,飽受尿失禁的痛苦。因為怕漏尿,有些婦女每天穿「尿布」,或是怕身上有「味道」,就盡量不出門,人際關係變差不說,還有人因此得了憂鬱症。

    在馬偕醫院做了2、30年的尿失禁手術,蘇聰賢醫師說,歐美婦女做尿失禁手術是早上做、下午即出院,在台灣為了安全起見,都會要求病人住院2到3天,現在健保有給付手術費,比起以前自費要好多了。

    蘇醫師說,門診患者中,有人因為有尿褲子的經驗,於是一看到廁所就想要上,過度緊張把自己搞得神經兮兮,實在是沒必要。在做過治療後,漏尿的不安全感很快就解除了。不過,也不是每一位患者都要手術治療。

    他分析尿失禁可分成兩大類型:一是「急迫型尿失禁」因為膀胱神經調節系統變差,所以排尿無法由大腦來控制,像是高齡、中風、帕金森氏症、膀胱口阻塞等患者有頻尿、急尿的症狀,可以用物理或藥物治療。另一種是「應力性尿失禁」好發於懷孕、生產、更年期、肥胖婦女,在用力或咳嗽時就會出現漏尿,手術是最佳治療方式。

    產婦的漏尿情形最多也較為嚴重,因為小孩出生必須在子宮口全開時才生得下來,很多小孩不好生,有時用力過當會把子宮也拖下來,所以生孩子時切勿做爆發力的動作,以免造成骨盆鬆弛引起尿道閉鎖無力。

    ■快速減肥美眉也有困擾

    蘇聰賢特別呼籲,在門診中發現有年輕女性因快速減肥,造成肌肉萎縮而導致尿失禁,案例雖不多,但是愛美的女性要特別注意。

    由於尿失禁是可以治癒的,蘇醫師建議,在做過保守療法無效後,即可做手術治療,目前以無張力陰道吊帶手術成功率較高,這種手術法簡單的說就是用人工吊帶吊住尿道中段,造成尿道彎曲,達到防止漏尿的效果。一般說來,大概20分鐘就可完成手術,住院2天,80%的患者尿失禁問題獲改善。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7-12-30 17:03:52 | 顯示全部樓層
2007.12.25  中國時報
改善尿失禁簡易運動
湯文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長期照護中心護理師陳柳鶯說,尿失禁的患者可以做點居家伸展動作來保護自己,同時想要照顧全家人的生活,就得先學會照顧自己,才能讓生活更有品質。

    陳柳鶯表示,有瑜伽中心設計「LOHAS YOGA」動作,簡單的「單手鉤」、「屈膝側彎式」、「單腳上舉式」,藉由伸展手、腿部和側身運動來訓練骨盤底肌肉的肌、耐力訓練,可以增加骨盆肌肉的支撐功能力,對改善尿失禁有很大的幫助。

    這些動作可以在辦公桌前工作做累了,或者是看電視休閒時,在不妨礙他人的情況下輕輕鬆鬆的就可以執行,這運動不止有助於尿失禁,還有縮小腹、防止下背痛、促進血循環、提升新陳代謝的功能。

    任何一種運動都有助於人體健康,但是過度或不當的運動也會造成運動傷害,想要揮別尿失禁的陰影,最好是有空就反復練習,持續練習2、3個月就看見效果出來,如果能持之以恆,效果會更好。不過別小看這柔軟的瑜珈動作,需考量個人伸展極限,慢慢增加練習的次數,不可過度伸展,以免造成肌肉拉傷。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8-8-23 20:39:28 | 顯示全部樓層
不滴不漏,做個快樂的乾媽
uho
uho編輯部



根據統計,台灣地區的成年婦女,大約每3個人便有1個人有過尿失禁的經驗。其中有百分之十的病患,其尿失禁發作相當頻繁且漏尿嚴重,須要積極以及完整的治療,可惜,統計上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這類患者曾尋求醫療協助,大部分不是羞於啟齒,便是不知往哪裡尋求可以信賴的醫療服務而裹足不前。

其實造成尿失禁的原因相當多,臺安醫院泌尿科醫師 陳欣宏表示臨床常見的”濕濕”有兩種,第一種便是應力性尿失禁是指當腹部突然用力,如咳嗽、打噴嚏、跑跳或提重物時等動作,就會造成不自主漏尿的一種疾病。這類疾病常發生於生產次數過多或有難產經驗而造成骨盆肌肉傷害,或是因更年期後女性賀爾蒙缺乏或是尿道的黏膜萎縮老化等等,使尿道發生閉鎖不全,導致腹壓增加時,尿道壓力過低而造成尿失禁。

第二種常見的”濕濕”便是急迫性尿失禁,常伴隨有頻尿現象,通常是因為支配膀胱的神經系統發生故障,使得排尿行為無法經由大腦控制,導致一有感覺尿意便要上廁所,但還來不及到廁所,便尿在褲子上的一種疾病。上述二種疾病其實只要加以詳細的診斷及給予合適的治療,大多可以獲得相當滿意的效果。本院婦女泌尿中心除了引進各種目前世界最先進的手術技術及治療材質外,更有完整的骨盆底肌力測定及刺激器、生理回饋治療等儀器,幫助輕度及中度症狀的患者可以免於手術,而獲得相當不錯的療效。

除了上述尿失禁會造成婦女生活上的困擾以外,常見有些婦女合併有陰部的膀胱、小腸、子宮及直腸脫垂的問題。嚴重者甚至無法正常走路且有腹部下墬感及排尿不順的症狀,這些都可經由正確的理學檢查及動態核磁共振掃描(dynamic MRI)得到精確的診斷,並以人工網膜修補加強組織癒合的能力,而大大降低復發的機率。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8-8-23 20:40:05 | 顯示全部樓層
解決產後尿失禁的困擾
uho優活健康網
記者:周琪霏?整理報導



隨著醫藥發展的演進,平均壽命日漸增長,老年人口越來越多,泌尿系統功能退化的問題也越來越普遍,諸如尿失禁、頻尿、解尿困難、夜尿等等。除了老年泌尿功能退化之外,育齡婦女生產過後的應力性尿失禁所造成的生活困擾,也大幅降低生活品質。

傳統的醫療處置常常受限於缺乏足夠的資訊,無法確立診斷泌尿系統功能失常的根源,使得醫療效果大打折扣。目前最新的尿路動力學檢查技術,藉由精確的儀器輔助判斷泌尿道有無結構性的異常,例如泌瘻尿道管、膀胱或尿道憩室、前列腺肥大、尿道狹窄,或是骨盆底肌肉鬆弛,尿道閉鎖壓力不全,實為泌尿系統的診斷利器,協助醫療效果宏 大,可大幅改善患者生活品質。

資料來源: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 泌尿科 北醫泌尿科醫師群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8-8-23 20:40:36 | 顯示全部樓層
2008.03.26  中國時報
吸菸女性 尿失禁風險高
黃天如?台北報導



 吸菸會大幅增加女性尿失禁的風險!根據一份甫公布的國內大規模流行病學研究,60歲以上吸菸女性罹患尿失禁的盛行率高達45.5%,罹病風險比曾經接受子宮切除手術者還要高,有吸菸的婦女朋友們,可要多想一想嘍!

 根據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謝卿宏去年11月刊登於《世界婦女泌尿醫學會雜誌》的一篇論文,針對國內1517名60歲以上婦女,以面訪方式進行的一份大規模尿失禁(urinary incotinence,UI)風險研究。

 ■罹病風險高於子宮切除者


 謝卿宏表示,受訪婦女中有29.8%、452人有UI,亦即尿失禁(或稱不自主漏尿)的困擾,與國內20到59歲女性相關研究尿失禁比例18.7%相較,顯示女性每增加1歲、尿失禁風險便增加0.04倍。

 但要預防尿失禁,還有很多值得注意的保健之道。

 謝卿宏說,他的研究顯示,除糖尿病、高血壓,以及曾接受婦科腹部手術、荷爾蒙療法等,一般較眾所周知的尿失禁罹病風險,吸菸之老年婦女尿失禁盛行率逼近5成,比曾接受高侵入性子宮切除手術者(可能手術過程中不慎造成泌尿神經受傷)的罹病率42.38%還要高。

 謝卿宏也強調,美、澳等國家過去針對涵蓋年輕族群女性所作的相關研究,也證實吸菸過量可能導致早發性尿失禁的發生。

 高雄榮總家醫科主治醫師薛光傑說,醫學臨床早已證實菸品中的尼古丁,對人體血液循環及神經健康都有很大的負面影響。而以排尿功能須賴括約肌控制,又血液循環是否良好直接影響括約肌強度,由此便不難想像所謂「吸菸過量將導致尿失禁風險大幅增加」的醫學研究結果,並非危言聳聽。

 ■膀胱尿液膨脹感受延遲

 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組主任林清麗也說,國外曾有研究證實吸菸會導致膀胱膨脹感受延遲,換言之,一般人感覺尿急時或許還能再憋一段時間,有菸癮的人恐怕當下就「憋不住」了!

 而醫學研究證實,長期習慣性憋尿的結果,將導致膀胱壁遭到尿液毒素侵害的機會大增,泌尿系統相關疾病也將接踵而至。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8-8-23 20:40:55 | 顯示全部樓層
擺脫尿失禁 微創陰道懸吊手術有一套
uho
uho編輯部



尿失禁是指不想或不可解尿時,尿液卻不自主滲出的症狀。約有30%以上的的婦女有如此困擾。

家住沙鹿的陳小姐今年才40初頭,第一胎生產後,就出現輕微尿失禁的狀況。老三出生後,尿失禁的問題變本加厲,只要一用力或打噴嚏、咳嗽,尿液就會不自主的滲出來。如今,她尿失禁的問題嚴重到得每天包著尿布,種種不便簡直讓她忍無可忍,施以最新的「微創陰道懸吊手術(TVT-O)」,終於解決了尿失禁困擾。

光田綜合醫院婦產科 蘇棋楓醫師指出,尿失禁的種類包括應力性尿失禁,或膀胱過動等因素造成的尿失禁,其中又以應力性尿失禁的例子居多。

蘇棋楓醫師表示,應力性尿失禁主要是因為尿道出口的憋尿機制退化所造成,尤其女性因陰道生產、停經後荷爾蒙缺乏、老化鬆弛或憋尿機制退化的關係,使得尿道支持力變弱,在抬重物、咳嗽、打噴嚏、跑跳或大笑時,會因腹部壓力增加,導致尿液溢出,多數女性病人羞於啟齒或就醫,甚至不敢出門。

隨著科技的發展,目前透過「微創陰道懸吊手術」,就可以有效治療婦女應力性尿失禁的問題,這項手術是以人工材質的吊帶,懸吊於中尿道部位,避免用力時尿液外溢的狀況。且「微創陰道懸吊手術」可在半小時內完成,傷口小,病人置導尿管一天後,即可除去尿管出院。

深受尿失禁問題所苦的婦女們,建議可至醫院婦產部接受詳細檢查與專業治療,切莫一拖再拖,影響生活品質。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8-8-23 20:42:13 | 顯示全部樓層
越胖越糟 32歲女竟尿失禁
20至59歲女性 每5人就有1人受困擾

蘋果日報
【邱俊吉╱台北報導】



尿失禁不止困擾老年婦女,年輕人也得提防。一名三十二歲女性,二十多歲時即有尿失禁,連與男友性愛時也會尿失禁,非常困擾,後在男友鼓勵下接受手術,生命才重拾彩色;醫師指出,調查發現,在二十至五十九歲的台灣女性中,每五人即有一人有尿失禁,粉領族不可輕忽。


不可輕忽
萬芳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謝卿宏說,由萬芳醫院、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等單位最新完成的調查發現,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值)平均每增加一單位,例如從十九增加到二十,發生尿失禁的機會即提高百分之五。


凱格爾運動最佳預防
這項調查二十至五十九歲女性共三千五百三十七名的問卷結果,發現體重與尿失禁的關聯呈正比。而就盛行率部分分析,受訪女性尿失禁盛行率為百分之十八點七,和六十歲以上的百分之二十九點八相較,謝卿宏說:「年輕女性尿失禁盛行率與年老婦女盛行率的差距沒有想像中大。」以台灣二十至五十九歲女性有五百九十萬人推估,該年齡層約一百一十萬人患尿失禁。
康寧醫院婦產科主任尹長生說,年輕女性的尿失禁,多半是懷孕後發生,少數是先天體質、支持尿道的韌帶與結締組織太鬆弛所致,但若排除掉這些特例,多做提肛的「凱格爾運動」,是預防尿失禁的良方。


嘿咻漏尿術後才改善
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吳季如說,尿失禁易造成患者生活困擾,例如他治療的一名三十二歲女子,在二十多歲即有尿失禁症狀,也曾就醫,但可能是在書店工作,常搬厚重書籍,腹部常承受壓力,使鬆弛的尿道更易漏尿,害得她不敢出遠門,怕失禁會太難堪。
吳季如指出,該名女子與男友發生性行為時也有失禁困擾,男友苦忍尿騷味下,建議她徹底治療,她才來該院進行「尿道無張力吊帶懸吊手術」,把尿道固定住,終解決漏尿煩惱,「她也因此敢外出運動,體重從七十公斤降到五十八公斤。」


凱格爾運動示意圖
資料來源:尹長生醫師

K01.JPG
1.站立插腰
站立,雙腿分開較肩膀稍寬,雙手插著後腰,然後收縮提肛肌。
K02.JPG
2.盤腿練功
雙腿盤坐地上,雙手自然放在腿上,進行收縮提肛肌。
K03.JPG
3.平躺提肛
平躺,打開雙膝距30-50公分,躺姿可避免大腿內側用力,進行收縮提肛肌。


預防尿失禁方法
.多補充蛋白質,可攝取魚肉、雞肉等白肉,或能強化支撐尿道的韌帶與結締組織
.控制體重,因肥胖者脂肪堆積腹部,會對尿道、膀胱造成較大壓力,提高尿失禁風險
.勤做凱格爾運動
.戒菸,因抽菸多可能造成不時咳嗽,會提高腹部壓力
.少喝酒,少吃高熱量食物,以避免肥胖
註:此運動須由專業醫師指導,每天約3次,每次進行3-5秒收縮提肛肌8-12回。
資料提供:尹長生醫師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3 07:52 AM , Processed in 0.03004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