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56|回復: 0

豬冬眠實驗成功,人類冬眠延壽可期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7-5-28 15:47:2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編譯鄭寺音?綜合報導〕

科幻小說描述的情節,有朝一日或許會在生活中真實上演。美國洛杉磯、波士頓、匹茲堡三個研究團隊,現在搶著要成為第一個讓「誘導休眠」在人類身上試驗成功的團隊,若人類真能被誘導休眠,病患就可以爭取更多時間,也更有治癒疾病的希望。

麻州綜合醫院的外科醫師艾藍,希望在救護車上配備一種稱為「代用血漿」的清澈鹽水溶液,因為這種溶液可讓體溫從攝氏三十七度,迅速降到攝氏十度,減緩新陳代謝、延後休克發生,讓傷口造成的傷害降到最低。

艾藍已在五十公斤重的約克夏豬身上實驗成功,停止豬隻心臟與腦部電子活動長達兩小時後,再緩緩以溫暖的血液替換代用血漿,讓豬隻恢復心跳。

艾藍年底將首度展開人體試驗,希望能為病患爭取到送醫黃金時間,而匹茲堡與洛杉磯團隊甚至更具野心,目標不僅是讓人類休眠數十分鐘而已,更希望休眠時間能長達數天、數週甚至數月之久。

美國華盛頓大學弗雷德哈金森癌症研究中心的羅夫團隊,二十二日在「科學」期刊上發表報告,宣布他們成功使用硫化氫誘使老鼠陷入冬眠狀態。過去科學家也曾讓酵母、斑馬魚、果蠅等原生生物進入休眠狀態,但誘使哺乳動物休眠倒還是第一次,若往後科學家可證明此種方法安全無虞,並以同樣的方式在人類身上試驗成功,醫學價值無可限量。

減緩新陳代謝功用到幾近停滯的狀態,可保護器官與其他細胞組織,比方說,可讓等待器官移植的重病患者,爭取更多時間,因車禍或槍傷大失血的患者,也能延長存活時間,讓他們來得及接受輸血與手術,減少心臟病發與中風傷害,也降低癌症化療與輻射線的副作用。

在休眠領域耕耘多年的加州大學麻醉學家碧克勒說:「老鼠研究結果相當振奮人心。這種暫停生命的想法其來有自,科學家構想至少五十年,但過去從未實現,如今在老鼠身上試驗成功,意義重大。」


--------------------------------------------------------------------------------

人類冬眠案例

一、一九九九年,一名挪威滑雪者沉入冰水下超過一小時,心跳停止、體溫僅攝氏十四度,但後來恢復心跳。


二、二○○一年,只穿著T恤與尿布的加拿大小嬰兒艾利卡,在氣溫攝氏零下二十四度的戶外走動,幾乎凍死,被人發現時,心跳已經停止兩小時,體溫只有攝氏十六度,她嚴重凍傷,但無須截肢,也幸運地存活下來。


三、二○○六年十月,日本神戶一名三十五歲男子上山烤肉,卻在回程途中迷路失聯長達二十四天,獲救時不但已昏迷二十三天之久,體溫更只有攝氏二十二度。該名男子送醫急救後奇蹟似地復元,幾乎沒有任何後遺症。一般而言,人類體溫一旦低於攝氏二十五度,死亡率便會大幅提高。醫師解釋,他能撿回一命全靠堅強的生命韌性及身體機能處於近似「冬眠」狀態。

(資料來源:泰晤士報、LiveScience網站)
發表於 2007-5-28 17:53:26 | 顯示全部樓層
謝謝你的分享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7-5-30 09:28:0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載)

美科學家欲做人體先鋒實驗,為星際航行鋪路

人類可以像動物一樣“冬眠”嗎?美國科學家正在尋找這個問題的答

案。至少三組研究人員都在爭取第一個在人類身上試驗“人工誘發冬

眠”技術,全球首次試驗有望在今年末啟動。


目標——讓人一睡幾個月

美國麻薩諸塞州總醫院的哈桑·阿拉姆是外科創傷研究專家,也是美

軍的醫學顧問。他目前正在研究如何讓遭受重創的病人在被送往醫院

的途中進入“休眠”狀態,為最後的救治爭取時間。

根據他提出的觀點,救護車上應當配備生理鹽水,這樣當因車禍受重

傷的病人因血液中鈉元素過度流失造成血漿濃度下降的時候,可以在

現場輸入一定濃度的生理鹽水暫時提高血漿粘稠度。這會使病人體溫

從37℃迅速下降到10℃,並使新陳代謝變慢,延緩創傷性休克的發生

和傷口的惡化。這幾十分鐘“休眠”就可能拖住死神的腳步。


阿拉姆醫生已經在幾隻50多公斤的豬身上進行了試驗。通過這種方法

,這些豬的心臟停跳和腦電波活動停止了2個多小時,在注入溫熱的

血漿後,它們又恢復了生命跡象,而且目前看來沒有產生明顯的長期

影響。阿拉姆醫生準備在今年末在志願者身上進行首例人類試驗,未

來可能在美軍士兵身上進行,很多重傷員就是因為沒有在第一時間得

到搶救才喪命的。


此外,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和賓夕凡尼亞州匹茲堡

大學的復生研究中心也加入了這場科研競賽,不過,他們給自己提出

了更高的目標。UCLA醫學院的一名研究員表示:“我們從20分鐘(

休眠)起步,但很快就會想突破局限,也許會持續幾天、幾週、幾個

月,我們還不知道。”


潛能——哺乳動物都能冬眠

冬眠是某些動物抵禦寒冷、維持生命的特有本領。在每年4-6個月的冬

眠中,它們的心跳、脈搏、新陳代謝都降到最低限度,不吃不喝,也

不會餓死。

美國科學家道厄已經在冬眠動物的血液裏發現一種名為“冬眠激素”

的物質,它能夠誘發動物冬眠。在盛夏,如果把冬眠激素注入黃鼠和

蝙蝠身上,這些動物就會有規律地長時間沉睡。後來又在不冬眠的猴

子身上做試驗,發現猴子竟然也出現典型的冬眠狀態,脈搏跳動減少

50%,體溫也降低了。當冬眠激素的作用減弱後,猴子又逐漸恢復正

常。

2005年,美國研究人員在一份研究報告中稱,吸入有臭雞蛋味的氫化

硫的老鼠會進入一種假死狀態———停止跑動,接著失去知覺,慢慢

進入冬眠狀態,呼吸幾乎完全停止,體溫由37℃下降到11℃。老鼠處

在冬眠狀態時間長達6個小時,在呼吸到新鮮空氣後又慢慢甦醒過來

,恢復了正常的生理機能。


領導此次研究的生化學家馬克·羅斯認為,所有哺乳動物可能都具有

“冬眠”的潛在能力,甚至人類也具有這種能力。而科學家所要做的

就是打開這個潛在的開關,按照需求進行冬眠狀態的轉換。


復活——日本男“冬眠”24天

此前,人類“冬眠”的例子屢見不鮮。1999年,曾經有一位挪威滑雪

者不幸被埋在雪下1個多小時,在獲救後人們發現他的心臟已經停止

了跳動,體溫也從正常的37℃降到了13℃,但是他最終還是通過治療

活了過來。

2001年,剛剛學會走路的加拿大幼童艾麗卡·諾德比在一個寒冷夜晚竟

然自己糊裏糊塗地走到室外,當她被母親找到時,全身已經凍僵了。

小艾麗卡被緊急送往醫院,經過檢查,醫生宣佈她已經“臨床死亡”

,因為她的心臟已經停止跳動兩個多小時,體溫已降至16℃。但醫院

抱著試一試的想法,為艾麗卡實施解凍。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最後艾

麗卡真的甦醒過來了!

最令人稱奇的例子發生在去年10月。35歲的日本男子內越光高在登山

途中不慎墜落溝谷,在沒吃沒喝的情況下昏睡了24天,等救援人員找

到他時,他的體溫只有22℃,但依然還活著。醫生認為他當時進入了

一種類似“冬眠”的狀態,除了腦部活動仍繼續外,身體其他器官的

新陳代謝都幾乎停滯。經過2個月治療後,他奇跡般地重返工作崗位




應用——為星際旅行帶來曙光

其實,美國航太航空局(NASA)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就開始研究

“人工誘導冬眠”技術,後來因進展緩慢而放棄。在中斷20多年後

,內越光高的“復活”奇跡再次激發了NASA的熱情,併為此項研究

劃撥了資金。而歐洲宇航局也從2004年開始投入大筆資金,研究讓

宇航員“冬眠”的課題。

如果讓宇航員在漫長的太空航行中進入“冬眠”,對食物的需求將大

大減少。這也可以解決掉諸如心理壓力、孤獨症等棘手問題,為載人

航太器登陸遙遠的星球鋪平道路。歐航局希望,如果這種“冬眠系統

”及時發明出來,那麼他們將在2033年發射飛船,派人類登陸火星。


變種——人體冷凍不是冬眠

目前,全球已有多家公司進行人體的冷凍業務。成立於1972年的美國

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會是世界最有影響的人體冷凍中心,擁有700多

名用戶,其中約70人已經接受了冷凍。位於底特律市郊的“人體冷凍

學會”也保存著68個“冷凍人”。

不過,醫學家分析說,冷凍和冬眠不一樣,冷凍是完全把機體凍起來

,基本是讓生命停止在原來的狀況,是完全被動的;而冬眠還有基本

的代謝,具有一定的主動性。

此外,依據現行法律,“客戶”只有在被確認醫學死亡後,才能夠進

入冷凍程式,他們所期待的不僅是治愈疾病的療法,而是“起死回生

”的神奇技術。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冷凍人”起死回生,也沒

有被解凍過。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7-6-1 10:40:54 | 顯示全部樓層
Poo.gif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6 06:49 PM , Processed in 0.02170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