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52|回復: 0

玩維基?有了維基新聞,不只是線上記者,你也是總編輯!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7-7-15 22:36:3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2007/07/14 14:37
記者郭羿婕?專題報導

「想像一個世界,每個人都可以自由使用全人類的知識,這就是我們正在做的事。」維基幕後推手是個國際性的非營利組織,也就是2003年在美國成立的維基媒體基金會(簡稱維基媒體,Wikimedia),發展許多以wiki系統構成的自由內容知識網站,除了最為人熟知的維基百科,還有維基新聞、維基辭典、維基教科書等8大計畫。

當維基百科(Wikipedia)圓了你編寫百科全書的夢想,維基新聞(Wikinews)也滿足許多人當記者的渴望。維基新聞像個線上新聞台,一進入網站就可選擇新聞頻道,以國家和主題為主要分類;另設有編輯部和記者室,可直接套用程式編撰新聞,操作簡單,很容易上手。目前已有21種語言版本,累計新聞報導約1064篇。

在維基新聞裡,你身兼記者和編輯的身分。好玩的是,新聞稿可以只寫你想寫的部分,剩下的就由別人接手完成;當然,首頁頭條新聞也需要你來更新,想放什麼特稿,都由你決定,但同樣地,不能發表侵犯著作權的內容,若引用他人作品,必須註明資料出處。

網頁還立了一套「道德規範」希望維基新聞記者遵守,提醒你維持中立、真實、可靠的立場,且維基新聞只是維基媒體基金會旗下的一項計畫,不屬於某人、某機構或某政權。

更有趣的是,假如有突發新聞,手邊卻沒電腦,還可以撥打「維基新聞熱線」回報新聞,所有通話會轉換成Wav格式的聲音檔,任何人都能接手處理你的新聞。不過,這項服務僅限於美國和英國,假如你夠有實驗精神也願意撥打長途電話,不妨試試看吧!

「不墨守成規」是維基很重要的精神,維基百科網頁上就寫著:「沒有一成不變的規則,勇敢去編輯、移動、修改條目,編輯的樂趣就在於不需做到十全十美。」

有人說,維基百科「好玩」的程度大過於「好用」,事實上,這正點出維基計畫最為人詬病之處,既然是個知識內容開放、自由的平台,免不了被人惡意編寫錯誤訊息,卻難以查證。

維基百科就常因此遭批缺乏可信度,維基新聞也曾出現根本沒證實的報導,誤導讀者。很多人質疑,若有人故意搞破壞,放上危言聳聽的假消息,即使被改掉仍執意改回來,怎麼處理?甚至,有些人根本什麼都不懂,卻以為自己博學多聞,導致文章錯誤百出,又該怎麼辦?

面對維基遭批沒公信力,維基管理員除對部分爭議條目加上保護措施,只有一個很簡單的信念,「一篇文章的觀點越奇特,被修改的空間就越大」,一旦出錯,總有網友願意修正或刪除;若破壞者堅持繼續發表,將遭眾人抨擊,即便輿論壓力無法制止這些人的破壞行為,也可利用技術禁止他們參與維基計畫。

或許聽起來太過理想化,但維基人仍引用林納斯定律的陳述:「足夠多的眼睛,就可讓所有問題浮現。(Given enough eyeballs, all bugs are shallow.)」他們堅定認為,只要有人發表的內容問題越大,被發現和修正的速度也越快,直到趨近、符合事實。

2007年國際維基媒體會議議程召集人劉自強也說,各種事實都有很多面向,傳達出「事實並非單一面向」的訊息,這也是維基最有價值的地方。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7 04:39 PM , Processed in 0.02107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