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慎对外来文化,弘扬民族精魂 圣诞到了,欧美人不安分了,不少中国人也跟着疯狂了。欧美人热热闹闹起来自不必述,单中国年轻人每逢洋节备庆祝,风风火火闯商城的举动就足以令人咋舌,甚至让不少英美人自叹弗如。不是我对洋节的本能抵触情绪,人家过节,你瞎凑啥热闹?人家庆贺,你瞎附和啥?试问,你可曾见中国人过年过节时欧美也跟着大肆张扬?怪道国人抱怨年味淡了,怪道国人抱怨节日气氛少了。是的,民族传统文化与少年的中国渐行渐远。这并非是我的诅咒,是摆在众人面前不争的事实。瞧!单与中华文明八竿子打不着的洋节就大有席卷华夏之势。试想,人人都盲目热衷洋节,那中华文明不成了一个莫大的悲剧?
近来,不少韩国人更不安分了!从教科书宣称“哺育黄河文明”到“端午祭”申遗,到将中医改为韩医(连同《本草纲目》、人参、针灸一起收入囊中)申遗,到把包括西藏、上海、浙江在内的中国大部分领土划入韩国,再到号称“金属活字印刷”起源国,再到急匆匆向联合国提交汉服申遗,再到叫嚣中国炎帝、蚩尤、黄帝的神话源自韩国,韩国人的口气越来越大,愈来愈贪得无厌、恬不知耻,真是登鼻子上脸了!但更让人目瞪口呆的是竟有韩国人宣称"老子、孔子、西施、李时针都是韩籍",最离谱最可恶的是还有人叫嚣“汉字是古代韩国人发明的”。初见这些荒唐的举动,我们会觉得莫明其妙、天方夜谭,会嗤之以鼻、义愤填膺,会觉得可笑:事实已是定论,定论既成历史,任何阴谋扭曲事实的行径和个人都将被事实所耻笑,任何阴谋篡改历史的行径和个人都将被历史所唾弃!韩国人休想得逞!
可笑之后又着实感觉可悲。为何他们叫嚣如此狂妄,气焰如此嚣张?韩国人觊觎中华文明不止一两天了,他们正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着一连串阴谋。我们是否该自我省思,自我剖析?我们是否该奋起自卫?
可当你还沉醉于美国电影时,当你还在痴心于日本动漫时,当你还在津津乐道韩国肥皂剧时,你是否有一丝迟疑、一点顾虑:倘若身边都充斥着外来文化时,我们是否感觉缺氧、感到窒息?
韩国人申遗端午成功且不说了,非要待到孔子摇身一变成了“韩籍”,非要待到汉字被不明就里改为“韩字”后,中国人才会觉悟吗?要真到那一刻,或许中国这传统文化鼎盛、上下五千年的古国将瞬间失去自己独特的文化定格和历史定位。这并非我危言耸听、耸人听闻,实在是现代的中国人愧对老祖宗,若先烈九泉有知,定会深感痛心。
20世纪初,王道士把敦煌拱手让于洋人。因为他的无知,因为他的懦弱,我们也许会把愤怒的潮水泄向他。但他毕竟生活在清末,一个备受凌辱和蹂躏的年代。可在经济飞速发展、国力日益增强的今天,这种丑剧仍在上演!
2007年12月4日新闻报道,外国人擅闯楼兰古城 ,随意踩踏无人管。12名日本游客冒充石油物探工作人员 ,在罗布泊和楼兰“放羊式”游玩,甚至有人在古城内撒尿,工作人员却视而不见、不加制止 。若羌县文体局局长孟捍高说了,每人交了1万元文体局就让进!
楼兰,我听见你在朔风中如泣如诉,你真在哭泣吗?
钱真的比无价的文物贵吗?中国人保护民族遗产的意识薄弱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若中国人都忽视传统文化,一味崇洋媚外,一味随波逐流,中国能够在风云激荡的寰球岿然不动,保持自我,保持特色吗?
中国特色不是挂在嘴边的,不是写在纸上的,是该深入人心的,是该贯彻落实的。
可当你津津有味地看着越来越迎合西方口味的电影时,当你细细“观赏”着那些粗制滥造的电视剧时,当你静静“品味”着那些日渐低劣、日趋庸俗的歌曲时,你不感到单调、感觉枯燥吗?不是我有意排斥现代文明,抵制外来文化,确实是中国人该行动起来了,慎重对待舶来品的同时更要把民族传统发扬光大!
这个重任落到中国年轻一代的肩上,但近些年来,年轻人道德退化严重。敬师重道、尊老爱幼、乐于助人、见义勇为、诚实守信等美德成了“稀缺品”,而目无尊长、麻木不仁、见利忘义、自食其言、损人利己的人却“见多不怪”了!难怪誉韩国为“礼仪之邦”的声音渐大,相反很难听到以此称中华民族的了。呜呼,悲哉!
何时能复兴中华、重振华夏,我不知道,也许明天,也许……
我也不知道何时那些洋节发烧友可以冷却下来,再升温,脑瓜非得烧坏!
幸亏一场及时雨来了,2007年12月16日,修改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经国务院通过并对外公布,新增清明、端午、中秋为法定节日。
中国人该醒了,要过就过好自己的节,要走就走好自己的路!
洋节,该降温了! |
評分
-
1
查看全部評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