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16|回復: 0

水镜堂之神论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5-6-9 20:51:27 | 顯示全部樓層

水镜堂之神论

水镜堂之(十二)神论
以下是我在与网友说到<神>的问题时的一点观点!
因此如果没有以形作为基础,以气作为过程,那么论神不过就是空谈。神是一个虚之又虚的玄之又玄的概念。
水镜 22:43:20
假如常以神作为谈资的人,他一定不是一个真正的相者,神着之无形,但其却存在人的任何一个部位,它不只存在于眼,更存在于态。
水镜 22:44:49
我常看到,很多人总以“神”作为借口而论相,就像有的“相者”最后会说一句“相不独论”一样!
水镜 22:48:07
看相只会看神,应该说“神”是靠感觉的,而不是看的,那么他一定不是一个相者,但如果只会看形(五官)不会看神那么他也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相者。
水镜 22:52:02
其实五官掌握总则即可 不需要你看的太仔细————你的这句话,说明你还不懂得相学的道理。用你的理解就是:看相时就说,你是一个富贵的人,因为你的眼神很富贵,所以会富贵。你是一个低贱的人,因为你的“神”很低贱,所以你会很低贱。虽然我这么说会很偏激,但其实也是大概如此了。
水镜 23:03:14
相学的精深是我所不能到达的,研究多年,就“五官”就已经让我徘徊其中,“气色”也让我无所着手,“神”更是让我措手不及。我相信我在相学其中一些方面已经有所掌握,在综合论断上也有所进步。但对我水平而言现在谈“神”都为时过早。
以上是我与一个相学爱好者的对话,因为他说了这么一句:牧野流星 22:33:29
其实五官掌握总则即可 不需要你看的太仔细
就像那句话 如果一个人富贵之人的话 那么他的五官就应该相辅相成。这 句话让我感到好气也好笑。本来水镜还没有水平和资格来论“神”,但因最近确实很多相者或相学爱好者喜欢以“神”论相,因此水镜怕太多人会走入岐途,因此也不顾虑太多了,于是乎也只能厚着脸皮来论“神”了!。
很多相书有专门论神的文章,很多也写得很详细,神从小处看指眼神之神,大处看指人体总的格局。在《神相水镜全编》中就有十种论神的文章,算是比较详细的了:1是神藏,2是神露,3是神静,4是神急,5是神威,6是神昏,7是神和,8是神惊,9是神醉,10是神脱。在其它相学书籍中还有神清神浊神寒神正神纯等之论述。其实“神”究意是怎样的东西呢?我想很多人,对其理解大多自以为懂,但又很难以言语表达出来,其实这也是自然的现象,这也是“神”的本质。我们常说神态,在概括一个人时也有时会说这个人的精神面貌如何,这些说的都是相学中所要论述的“神”。说到底“神”就是一种“态”,看似无形,感觉却有形,是人的根本。
我想跟大家说的是相学的学习有必须有一个过程,不能过于“拔苗助长”。形(初级阶段)————气(中级阶段)————神(高级阶段),就是相学必须经过的过程,如果不能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必然会走入岐途的。在这一过程中“形”与“气”是基础,并且必须经过长期的理论论证,长期的经验积累,前人圣贤在相学名著中已经给我们留下了很多这方面的理论和积累,但其中很多已经不合时代的发展,并且出现很多原则性的错误,只有两者达到一定的程度时才能来论“神”。“神”是付着于“形”与“气”来表现的,但是“神”又是“形”与“气”的最终表现,是“相”的高级形式。只有这样才能综合的运用,然后达到“不执着”于相。我用一个不是很准确的比喻,就像学习书法,只有经过长期的临帖,长期的练习“笔画”变化,练习“字体结构”,练习“章法”的运用,在掌握这些“基础”之后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也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家。如果只拘泥于基础的练习,那么最终只能说是在写字,不能说是书法,不能说是艺术。但如果不经过以上的过程,一味的妄论“风格”一味的追求“艺术”那么只会是自我感觉良好的“书法家”。就像一些人喜欢不经过“形”与“气”的摸索而妄论“神”的作用与神妙。
我想水镜说了这么多,大家应该有所了解也应该知道水镜要说的是什么了吧?说真的,我还没有资格来论“神”,对“神”的本质,“神”的把握,“神”的理解以及“神”的变化运用还很欠缺,还达不到一定的理解深度,因此水镜只想让大家知道相学中的“神”并不是你想象中那么容易理解和掌握的。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4 04:28 PM , Processed in 0.017568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