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31|回復: 0

五運六氣學說指導甲型H1N1流感防治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8-28 22:58:5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五運六氣學說指導甲型H1N1流感防治
2009-06-09 09:57:23        華夏經緯網
  中醫“五運六氣學說”是根據疾病發生的季節,來判斷疾病病因病機轉歸及治療的一門學問。

  在干支紀年中,一個花甲子有60年,其中十年是屬“未羊”、“丑牛”的年份。中醫“五運六氣學說”認為,大凡是未羊、丑牛年份的“二之氣”火熱主氣之月,發生瘟疫流行的幾率均較大,即公曆3月21日至5月21日這段時間內。

  如《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所言“二之氣,大火正……其病溫厲大行,遠近鹹若”。這裡“溫厲大行”就是指瘟疫大範圍流行,“遠近鹹若”是指不論距離遠近瘟疫所表現之症狀均相似。巧合的是,上一個“未年”的二之氣正是“非典”流行之高峰期,二之氣後6月始“非典”之發病開始呈下降趨勢。今年又值“丑牛”之年,而“二之氣”時令季節,恰逢甲型H1N1流感之流行。

  按照“五運六氣學說”,今年流行之瘟疫病因、病機,是客氣君火加臨于主氣君火之上,兩火相並克伐肺金所致。但今年和“非典”流行之年的干支不同,“非典”是“癸未”年,今年是“己未”年,而“己未”年是“太乙天符”之年,所謂太乙天符是指,該病邪是由天干五運之邪氣、地支六氣之邪氣以及地支“太歲”之邪氣三合而成,故致病性極強。《素問·六微旨大論》指出“太乙天符為貴人,……中貴人者,其病暴而死”,而今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之死亡病例符合“暴死”之特點。

  對於這樣的瘟疫,“五運六氣學說”在《素問·至真要大論》中指出了其治療原則:“少陰之勝,治以辛寒,佐以苦鹹,以甘治之”。故防治甲型H1N1流感可選擇中藥藥性屬於辛寒、苦寒、鹹寒、甘寒類藥物。以辛寒為君藥,可選擇生石膏、魚腥草、夏枯草、半邊蓮等。苦寒藥物為佐藥,如連翹、黃芩、黃連、黃柏、知母等。以甘寒為臣藥,如金銀花、蘆根、生甘草、太子參、西洋參、麥冬等。

  遍考中醫溫病八大名著,唯獨清代余師愚《疫疹一得》三方最符合“少陰之勝,治以辛寒,佐以苦鹹,以甘治之”之處方原則,這就是:敗毒散、涼膈散、清瘟敗毒飲。且其治療之瘟疫症狀除發熱、頭身疼痛等上呼吸道症狀表現外,還包括“眼赤”“吐瀉”等症,與“豬流感”症狀表現極為相似。

  做為預防性及治療性用藥,還可選擇中成藥,如“銀翹解毒片”、“清開靈”、“六神丸”“羚羊清肺丸”等。

  參考“非典”在6月間逐漸得到控制的事件看,對於本病之預防重點應該是《內經》所說的“虛邪賊風,避之有時”。因為“五運六氣學說”指出未、醜年份瘟疫流行時間主要集中在“二之氣”,今年是3月20日至5月21日這段時間內。所謂“虛邪賊風,避之有時”就是指這一時期儘量減少聚會,避免到人群聚集之地及疫區,以切斷傳播途徑。

  由於運氣學說認為今年瘟疫之病機為火熱爍肺,而中青年人員大多火熱內盛,屬於易感人群。故中青年人員預防本病時,除用辛寒、苦寒、鹹寒、甘寒類中藥泡茶飲預防外,重點是飲食清淡,少食牛羊肉、海鮮、辣椒等升發、上火之食物。而豬肉、鴨肉之熟食性寒,不在禁忌行列。食物中綠豆、百合、海帶、紫菜、大米等均是性涼之品,對於素體胃寒,不耐寒涼中藥者,可選用。對於素有便閉習慣的中青年人群,晨起,特別是晨練前,可飲一杯淡鹽水或蜂蜜水,清涼降火。同時中青年人群應避免熬夜以免妄動心火、耗傷肺陰。(中華康網)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3 12:46 AM , Processed in 0.02150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