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洞經示讀註釋 下卷
序經章第十七
道言; 爾時
元始天王, 以大洞高上混洞太旡元始天寶地靈之氣, 結一寶珠, 命之曰蒼胡頡. 曰; 吾以此寶, 從道妙一, 善貸生根, 孕元分元, 誕始傳真, 化生萬物, 凝成一氣. 大哉至寶, 惟我獨存, 今為玉宸道君重出斯寶. 諸天帝王, 天真大聖, 瞻望寶光, 其光輝燦爛, 而分敷之四方, 遂凝聚而成彩雲, 絢爛而成詞章, 由是百千億萬, 結成大洞仙經文光. 因會諸天帝王, 天真大聖, 以清明識, 以始通觀, 以華灼通, 齊聲宣詠大洞雲章, 音徹諸天, 流嚮九地, 稱名神鄉, 一切神靈, 不離本座, 朗誦雲章, 目睹之而絢爛, 耳聞之而稱揚. 其下有懶惰之人, 皆由百生障滅, 萬劫塵埋, 一旦光音所及, 遂於一時頃刻間, 脫離苦海. 故雖目見耳聞, 終成渺渺. 於是 太玄道父, 前詣蕭臺, 再拜稽首, 求授寶珠所結大洞經文, 俯賜凡間, 庶以導化眾生, 令其各遵經語, 俾免萬災, 弘誓願言, 殷勤?請. 元辰大聖玉宸道君乃親付太玄道父蒼胡頡寶珠, 並告曰; 此寶久祕於吾, 幾欲重出, 不期上智無幾, 下愚最多, 不知悔悟者十之九, 知悔悟者百無一, 吾故末輕出也. 今幸有爾太玄求請, 吾故又授之. 惟願吾子鄭重此寶, 備述其源, 不必問凡與聖, 只一一化他為善. 是吾之願也夫! 是吾之願也夫!
通明章第十八
帝君曰:此章言吾既得道,凡太玄次玄之理,無不有以貫通而明曉也.
元始天王曰:
太陽化五辰,紫霄歸玄路,元君保容重,守胃塞死戶
金符煥北華,玉宸拔六度,帝真灌上昇,斷息三途苦
洞明清淨光,帝心大神通,命宿出自然,根本原由中
未來及他心,一切無礙融,洞源與洞明,萬道由通生
還元章第十九
帝君曰:此章再申言吾道之所以能得大成者,蓋自入門以至保元時,皆能返本還元,不為他物耗散也.
元始天王曰:
養精上華?,太微玄景童,神化玉室內,飛羽逸紫空
日為三才貴,奉符照地中,開關把金節,閉戶扣瓊鐘
滅魔三酆野,招靈上清宮,冥冥窮陰關,聚精六合中
及老變皓形,髮白返童容,洞源清淨光,操持有其功
咽液生萬神,神水華池融,湧泉灌而潤,往來無有窮
道成周而始,天根常茂豐
化幽首章第二十
章君曰:此四章名化幽,蓋言吾既成己,尤須成物;而成物之量,必盡幽冥,方為無欠. 故請吾師 元始天王,度厄靈符,而為先天公據,以拔度之. 靈符:載大洞律儀中,全書筆錄中亦有
元始天王曰:
玉宸九天司,太上大道君,常保向化人,九回鏡中清.
解帶玉映室,乘景入四明,提撕日中主,勤宣月中神
太乙召天魔,帝君校萬精,拔擢死積?,越度仙黃庭
帝立三關上,八風舞神兵,洞微旡窒礙,化及眾幽靈
化幽二章第二十一
元始天王曰:
太清浮絕空,三天寶神符,日中開五暉,大地恩無窮.
捧籍登大明,受籙金華樓,五臟植玉根,?通生清明
定和妙明覺,元息自長生.
化幽三章第二十二
元始天王曰:
太極元景王,拔出一切魂,九元解重劫,六合得上昇
徘徊秀華下,俯仰化五靈,飛仙昇玉堂,形神回孩嬰
洞虛清和淨,華通引玄明.
化幽四章第二十三
元始天王曰:
無極真仙機,洞中保元?,正位左右仙,長生虛靈世
洞中五符籍,玉宸得合一,魂生太無中,魄受吾道密.從茲化幽無,七?永無滯,靜真明至理,至老長不易
結經章第二十四
玉宸道君,初定通息,太和一千,中觀變真
離相清塵,元合五千,坐在立亡,大定全真
妙行通靈,初曰通?,次曰通神,終日通靈
萬通成真,道備登宸,超脫飛昇,過度三界
往來三清,正品大洞,天一帝尊,六度萬通
功圓行成,千和萬合,自然成真
結經讚
太立一點 劫劫長存 玉宸大願 普度群生
誓登道岸 黽勉同心
大洞經總義
理有太極 是生兩儀 渾渾淪淪 本無涯際
語大莫外 語小莫遺 無終無始 周流不息
?之先天 洞洞屬屬 陰中之陽 靜中之寂
火從水生 妙合而出 清濁高下 兩大乃闢
七日來復 三陽俱備 理?同流 誰能測識
惟人獨靈 乃窺其密 直探未有 混沌隱秘
二五真精 野馬奔軼 氤氳化醇 男女成質
惟天之命 於斯全弁 人生而靜 渾然畢具
虛而能涵 靈而不滯 以具眾理 以應萬事
始為氣拘 繼為欲蔽 內外交引 莫可紀極
漸牯真心 人道乃失 不遠而復 惟人自立
旦氣須清 妄心宜寂 絕其憧擾 中乃寧謐
勿任其偏 勿徇其僻 發思中節 存養純一
心曲難知 返照為急 時時喚醒 莫教放逸
念慮潛滋 檢察細密 一私不存 眾善鹹集
操持有功 神化玉室 聚精六合 天君泰適
?與神交 神與道契 物感紛乘 真性不失
定則生明 明則生智 洞源洞微 參透妙諦
回風混合 從心不踰 長契一運 至老不易
先天後天 總歸太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