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78|回復: 0

解密! 3度預言川震未受重視 專家批官僚「麻木不仁」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0-5-11 13:52:5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2010/05/11 10:42)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四川汶川大地震將屆兩周年,前四川省地震局綜合預報組組長李有才出書「解密」,在震前曾3度提出警告,但未受上級重視,也因此他不斷痛批官僚「麻木不仁」。預料出書後可能會遭打壓,李有才說:「我老了,無所謂!」

李有才日前接受香港《明報》專訪,透露自己的新作《解密5.12——汶川8.0級大地震》正在做最後修改,預計兩個月內就能完成。他希望,這震後首部「以科學語言撰寫的紀實文學」能總結教訓,避免再有人「貽害國家、人民」。據了解,全書共376頁,超過40萬字,記錄了李有才與四川地震局角力的經過。

李有才在書中指出,震央10公里外的紫坪舖水庫的興建,是整個預測角力的核心所在。2002年,即水壩動工後的一年,李有才寫出一篇論文,指水壩區「是基本不穩定區,是危險工程」及「是發生7.5級大地震震中的最佳位置」。不過,地震局卻派出3名專家駁斥。

2006年6月,李有才再發預警,指水庫周邊1至2年內將發生7.5級地震,要求當局考慮炸壩或加強抗震強度。李有才說:「當時溫家寶總理對警告重視,要求地震局、四川省研究,但地震局思想麻痺,派出7名專家與我見面,其實是做表面工夫敷衍我,批評我『不夠慎重,預測不嚴謹』。」

2008年2月14日,水庫附近幾公里發生200多次小地震,李有才感到大地震即將爆發,急急上書國務院,又奔走各部門發出最後警告,但地震局仍不理會。同年5月12日下午2點28分,汶川發生8級大地震,造成9萬人死、30萬人受傷。對此,李有才不斷痛批官僚「麻木不仁」、「掩蓋了很多事情」。

深知這本書可能是最敏感、最具爆炸性的「5.12」總結著作,可能會被禁止出版,也可能被打壓,李有才目前還沒找到出版社出版。不過,高齡70歲、已退休的他說,自己不怕死,「我一把年紀了,無所謂了,這書是我親身經歷,只有我才能寫出來,我是憑良心寫的,我不在乎錢」。
 樓主| 發表於 2010-5-11 13:57:23 | 顯示全部樓層

第一代預報學者 李有才「從唐山走來」

(明報)2010年5月10日 星期一 05:10

【明報專訊】現年70歲的李有才與著名地震權威耿慶國、錢複業、趙玉林等同屬中國第一代地震預報工作者,「都是從唐山走過來的人」,他們不同程度上預測了汶川大地震,但地震局都不予重視。自言「跟著地震跑了快50年」的李有才搖頭嘆息說,國家培養他們這些科學家,為的就是一兩次關鍵時刻挽救更多百姓,「預測汶川(地震)可能是我最重要、最寶貴的一次研究成果,但結果他們(地震局)卻用老百姓的性命回報我,太悲傷了!」

1962年畢業於成都理工大學    地球物理系的李有才,先後在國家地震局地殼應力研究所、四川    省地震局從事地震預報、深部地球物理、地震工程等專業的研究工作,曾是中國地質學第一權威李四光的部下。他和曾經接受本報訪問的元老級地震專家汪成民,都堅決否定地震局的「地震不可預測」說。

李有才有感中國西部雲南、四川地殼活動最頻繁,1970年代回到老家成都,開始30年「追地震」的艱苦研究生涯。「我在李四光處學習了地質學理論,加上我本身對地球物理的研究,我認為地震是可以預測的,但必須綜合各種學說。北京    有理論而無實踐,西南卻是最佳實踐場所,我是一個南北結合的科學家。」

退休前,他任四川省地震局地震分析預報研究所綜合預報組組長,曾預報多次重要的西南部地震。「每一個地震我都衝去第一線,在辦公室是看不清楚那些環境條件、地理構造的。甘孜、武定、松潘、麗江都是實地研究成功預報的。」多次準確預測6至7級地震的李有才感嘆﹕「現在四川地震局的人只坐在辦公室。」

李有才至今仍保留中國第一代科學家的樸素與永不言退,日常踏單車出入,沒有用手機,退休後每天仍到地震局翻材料搞研究,為了這本40萬字著作,用電腦手寫板每天不停耕耘,寫了足足1年半。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0-5-11 14:00:20 | 顯示全部樓層

水庫十大工程 質疑調低震級上馬

(明報)2010年5月10日 星期一 05:10

【明報專訊】「紫坪舖水庫是全部事情的要害!」紫坪舖水庫是國家西部大開發「十大工程」,是四川    省「一號工程」,01年3月29日動工,04年12月1日開始蓄水,06年12月整個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官方稱它具有防洪、灌溉、供水、發電等綜合效益。

但水庫未灌水,李有才喊停,地震局報告卻稱該區地震危險性僅7級,大開綠燈。李有才說﹕「當中有人弄權,蒙蔽中央。因為如果報告寫成抗震9級,就等於承認這是高危地區,國家不會批准,這損害了一些人的利益。置老百姓的生死於不顧,用虛幻、欺騙的報告去掩蓋真相。」

當局文件上一直堅持7級抗震足夠,卻一邊悄悄將抗震提升到8級,「我不肯定他們是不是心虛」。但仍未達到李要求的震央工程抗震9級。

水壩管理公司聆聽 震前3月放水

李走遍了四川省各大相關部門,最後只有水利部門和水壩管理公司認真聽取意見,還特別邀請他開了3次會議請教。後來水壩震前3個月開始放水,蓄水量由11.2億立方米減至3億立方米。「如果不放水,水壩會受不住8級地震壓力崩潰,就像電影《2012》,洪水5分鐘內淹沒都江堰,半小時內就到成都,1000萬條人命就這麼完了!」

李有才憶述,5.12後在一次會議上遇到水壩管理公司的姓王總經理,對方一見到他就說﹕「李老師,謝謝你!」李有才說﹕「國家培養我,不需要感謝。」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0-5-11 14:03:17 | 顯示全部樓層

川震血的教訓 解密著作曝光 三度預測強度不獲理 老專家﹕預了被打壓

(明報)2010年5月10日 星期一 05:10

【明報專訊】5.12四川    汶川8級地震將屆兩周年,復修工程仍在繼續,災民生活表面似慢慢回復過來,但現實是,失去親人的家屬仍不能平靜、重建後的房屋仍不能帶來安居;本報將以系列報道兩年後的災區和災民現况。而現年70歲、已退休的前四川省地震局綜合預報組組長李有才先為川震兩年紀念揭開序幕。

李有才快完成逾40萬字的《解密5.12——汶川8.0級大地震》(下稱解密5.12),揭出大地震前的3次預報未被上級重視的經過,而最後一次是地震前52日。他希望這震後首部「以科學語言撰寫的紀實文學」能總結教訓,避免再有人「貽害國家、人民!」

看電影《2012》 「早在夢境出現」

「2006年開始,我非常恐懼,經常做噩夢,我夢到紫坪舖水庫在地震中崩潰了,成都一片汪洋大海,老百姓都淹沒了!我在水中掙扎,但還是沉沒了!」川震後,李有才看了荷李活    災難片《2012》,他說,電影中千萬人被地震引發洪水淹殺的恐怖場面,其實早就在他夢境出現,「我當時覺得電影是科學幻想,但水庫一旦崩潰就成了真實了,可能比電影還慘!我只想救人,要不顧一切!」

這位最早預測汶川地震的老專家向記者展示一份《解密5.12》的初稿,一頁頁A4紙記錄了他與地震局角力的經過,「總共376頁,超過40萬字,我在作最後修改,估計不出兩個月就能完成。」

自言不怕死 「我老了 無所謂」

李有才深知《解密5.12——汶川8.0級大地震》可能是最敏感、最具爆炸性的「5.12」總結著作,可能會被禁止出版,也可能被打壓,他亦暫時未找到出版社出版。記者採訪另一名成功預測川震的前地震局專家潘正權時,對方便顯得有所顧慮﹕「我已經被政府嚴密『保護』了,沒有宣傳部批准,不能接受採訪。」李有才自言不怕死,「我一把年紀了,無所謂了,這書是我親身經歷,只有我才能寫出來,我是憑良心寫的,我不在乎錢」。

水壩選址危險 03年上書國務院

李有才在書中指出,在震央10公里外的紫坪舖水庫的興建是整個預測角力的核心所在。早於02年即水壩動工後一年,當時退而不休的李有才寫出一篇論文,於翌年送交國務院、四川省及成都市政府,指水壩區「是基本不穩定區,是危險工程」,「是發生7.5級大地震震中的最佳位置」。

但地震局報告指工程抗震強度只需達到7級便足夠,李有才卻認為工程抗震烈度應達9級或以上。地震局當時派出3名專家駁斥其「意見不可接受」。後來證實汶川地震的震央僅距離水庫10公里。

06年6月,李有才再發中期預警,指水庫周邊1至2年內將發生7.5級地震。書中記錄他要求當局考慮炸壩或加強抗震強度。「當時溫家寶    總理對警告重視,要求地震局、四川省研究,但地震局思想麻痺,派出7名專家與我見面,其實是做表面工夫敷衍我,批評我『不夠慎重,預測不嚴謹』。」

06年地震局回應指報告不嚴謹

他憤怒地說﹕「現在地震局的人只坐在辦公室看材料,根本不肯跑到實地視察,我就親自去過許多次,這是綜合研究的結果。我把論文寄去科學期刊,但他們不敢發表。」

直到08年2月14日情人節,水庫附近幾公里發生200多次小地震,李有才感到大地震即將爆發,急急上書國務院,又多次踩單車奔走各部門發出最後的短期預警,於3月尾指未來4至12星期將有大地震,「只爭朝夕」。「我提出要做應急預案,要向老百姓提出警告,我明白政府害怕引起恐慌,所以提議組織地震演習,教育群眾出了事怎麼跑,高危的房屋要加固,把貴重財物放在安全地方,關注震前現象。這樣就可以大大減少人命和財產的損失!我都告訴他們了,這是天大的事情!」

震前52天警告﹕4至12周內有大地震

不過,四川地震局仍不理會,李有才咬牙切齒地不斷重複﹕「麻木不仁!他們掩蓋了很多事情!」

5月12日下午2點28分,汶川8級大地震來了,9萬人死、30萬人受傷。「當時在家裏寫論文,感覺上下跳動了幾秒,然後是左右搖擺大約120秒,我知道那是不得了的大地震!我立刻踩自行車去地震局,一問是8級。」

他續說﹕「然後參加了他們的開會,會上竟有人說﹕『沒想到,事前沒有預報!』我沒有說話,打擊很大,這是用老百姓犧牲換來的回報?」

明報記者 覃純健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2 03:24 AM , Processed in 0.02272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