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43|回復: 0

心房纖維顫動可能引起栓塞性中風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0-8-1 17:28:4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心房纖維顫動可能引起栓塞性中風
台灣新生報
【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




82歲的葛先生在38歲因心悸第一次住院,後來經心電圖診斷為心房纖維顫動。他說,發病時,「心跳像在跳迪斯可」,躺在床上,好像整個床都在搖,每次發病都持續超過30分鐘,此時腦袋一片空白,很擔心自己就這麼離開人世。4年前,更因為心房纖維顫動引發中風,所幸急診撿回一命,目前正在服用抗凝血藥物預防中風復發。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劉言彬醫師指出,心房纖維顫動可能引起栓塞性中風,每六名中風患者就有一位有心房纖維顫動困擾,因此病患不該輕忽心房纖維顫動對健康的影響。

心房纖維顫動會引起心律不整,患者心房以不協調且雜亂的方式跳動,導致心臟律動不規則,心臟功能也會持續惡化。症狀包括心悸,胸痛,呼吸困難,疲倦或頭昏眼花。

台灣榮民總醫院新藥臨床試驗中心主任江晨恩醫師提醒,只要有以下六項因素,就要特別小心,如果以分數計算,心衰竭、75歲以上、高血壓、糖尿病都算1分,中風或暫時性腦缺血算2分,加起來6分,若得滿分,未來1/5機率可能罹患中風,2分以上就要考慮用藥預防中風。台灣人口結構趨於高齡化,罹患心房纖維顫動的盛行率和發生率也隨之增加,民眾一定得正視這個健康問題。

 樓主| 發表於 2010-8-1 17:29:19 | 顯示全部樓層
不定時把脈 不規律要檢查
台灣新生報
【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罹患心房纖維顫動?台北榮民總醫院新藥臨床試驗中心主任江晨恩醫師建議,每周最好不定時為自己把把脈,如果把脈時發現脈搏很不規律,節奏時快時慢,表示可能有心房纖維顫動,最好就醫進一步檢查。

目前台灣對於心房纖維顫動的治療可分為心臟電擊整流術,心臟電燒術,以及藥物治療。其中藥物治療又是控制心房纖維顫動的主要第一線治療。台大醫院心臟內科劉言彬醫師提到,根據台灣地區追蹤15年的流行病資料顯示,每年每12位心房纖維顫動患者就有一位會死亡且中風機率也是一般人的4倍,這也表示,過去的治療方式並無法降低致死率及中風機率的發生。

江晨恩醫師表示,傳統治療心房纖維顫動藥物可能有甲狀腺副作用,有些患者服藥後皮膚會變黑,且有些研究指出,傳統藥物可能引起心室震顫,增加猝死風險。

新型治療心房纖維顫動藥物已於6月28日正式取得衛生署核准上市,有研究證據證實,這種新型抗心律不整藥物可降低罹病率與致死率,甲狀腺毒性減少88%,藥物可能有心跳變慢、拉肚子等副作用,不過相較之下副作用比傳統藥物輕微。江晨恩醫師提醒,大量喝酒、新陳代謝症候群、肥胖、喝咖啡、服用含麻黃素感冒藥都可能引發心房纖維顫動,因此生活上要多注意上述危險因子,才能減少心房纖維顫動威脅。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3 11:03 AM , Processed in 0.02139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