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60|回復: 0

退化性膝關節炎好發胖婦、老人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0-8-18 18:11:1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退化性膝關節炎好發胖婦、老人
台灣新生報
【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出門不便、寸步難行,60多歲的張女士直到就醫才發現是退化性關節炎所致,也才找出這五年來造成左膝疼痛的原因。臺大醫院北護分院復健科韓德生醫師表示,老化、關節過度承重(肥胖、職業上經常負重或屈膝)、創傷或關節結構不良會造成軟骨逐漸磨損破裂、骨頭硬化與增生(即骨刺),因而產生關節的退化性病變及發炎。常見於肥胖婦女和老年人。

退化性膝關節炎最主要的症狀為疼痛,尤其是在關節負重或上下樓梯時疼痛加重,但在休息後症狀有所改善。韓德生表示,退化性關節炎發作時在關節處有壓痛點,伴有輕度灼熱感、腫脹及積水的現象。而勞動過度或氣候變化會使症狀惡化。多數病患在長時間不動或早晨起床時關節僵硬,剛開始活動時會感覺疼痛,活動一下後稍微好轉,但活動過度又會加重。退化的關節面因磨損而不平滑,導致關節活動時有聲音(輾軋聲),膝關節活動度變差甚至無法伸直,嚴重時關節變形,常見為下肢呈現O型腿。導致行走效率變差,關節的負擔增加。此外,退化性膝關節炎常見股四頭肌(大腿前側肌肉)萎縮,患者常有蹲下、爬樓梯和爬坡的困難,走路時覺得雙腳無力或耐力變差。

韓德生也表示,膝關節退化的預防主要在減輕膝關節的負荷與避免膝關節過度彎曲的不良姿勢;在關節發炎疼痛期間,須有適當的休息。日常生活須注意保養與預防,儘量避免蹲、跪、跑、跳、爬山或上下樓梯等會增加軟骨磨損的活動,必要時可使用柺杖,肥胖的人應減重以減輕負荷。

藥物治療增加潤滑緩解疼痛

對於疼痛明顯的關節炎,韓德生表示,首先考慮藥物治療,作用在症狀控制或改善關節潤滑,包括:1、改善症狀之藥物:包括止痛、肌肉鬆弛、消炎等藥物,例如:普拿疼、非類固醇消炎藥…等依病況需要使用;由於藥物副作用,不宜長期用藥。2、改善關節潤滑之藥劑:補充軟骨的成份,包覆與保護軟骨,改善關節潤滑作用。如:口服葡萄糖胺(Glucosamine)及軟骨素(Chondroitin)或關節內注射玻尿酸(Hyaluronate)。

手術治療整型、重建或移植

保守治療外,可視病情考慮手術治療,包括:1、關節整型(如骨切開術),矯正關節排列;2、關節鏡清洗,以減少發炎物質;3、關節軟骨重建或部分關節移植術;4、人工關節置換手術;5、關節固定術;6、軟組織手術:放鬆繃緊肌肉、切除攣縮關節囊;7、組織再生工程,包括自體軟骨移植,或利用骨膜移植塊覆蓋培養的軟骨細胞。

韓德生表示,退化性膝關節炎是十分常見的老年疾病,雖然病程相當長,但大部份病患經由關節保養、藥物與物理治療便能獲得控制、延緩惡化;對於出現嚴重疼痛或變形的患者,亦能以先進的手術治療達到很好的療效,恢復生活品質。所以退化性膝關節炎的遠景通常是良好的,患者應樂觀面對及積極保養關節。

 樓主| 發表於 2010-8-18 18:11:47 | 顯示全部樓層
運動訓練從根本改善
台灣新生報
【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運動訓練可以根本地改善退化性膝關節炎的問題,臺大醫院北護分院何宜潔物理治療師表示,運動訓練則包括肌力訓練、伸展運動與姿勢訓練等。

肌力訓練主要是大腿股四頭肌的強化,可以藉由肌肉力量的增強,減輕走路時關節的負荷。伸展運動是針對大腿後肌緊繃,或關節本身攣縮變形所造成的膝伸不直現象,所給予的運動訓練。姿勢訓練則在於矯正膝過度彎曲與過度負荷的不良姿勢,建立良好的動作型態、減輕關節的負擔。

【運動訓練一】坐姿,膝蓋用力伸直,維持十秒鐘,再換腳;每回二十下,每日三回。

【運動訓練二】平躺,大腿抬高四十五度,膝蓋盡量伸直,維持十秒鐘,再換腳;次數同上。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3 08:35 AM , Processed in 0.02238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