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五賊 見之者昌
古時戰爭所的印信叫 符 , 即是將一個印信分割為兩半 , 於軍機交接時合符對證 , 僅次於 老子道德經 的 太公陰符經 ( 黃帝陰符經 ) , 大家都知是後人偽托 , 相信是戰國後期人士所作 , 最大可能性應該是 鬼谷子 先生 , 這個絶世高人不論在 兵家 , 道學 , 玄學 , 緃橫術 等都絶對一流 , 這是一篇叫人作反的文章 , ( 太公六韜兵法 , 風格與此大不同 ) , 又與 道德經的出世理念南轅北轍 , 文句淺白易懂 , 開宗明義 ; 觀天之道 , 執天之行 , 盡矣 , 故天有五賊 , 見之者昌 . .。 , 對於 “ 五賊 ” , 大概有兩種主流解釋 , 一 ; 命 , 物 , 時 功 , 神 , 二 ; 金 , 木 , 水 , 火 , 土 , ( 另有些佛家註釋 ) , 名家註解只從字面 , 而趨向以五行演繹 。 因為五賊這個名詞不大文雅 , 見到賊不是走人便是喊打 , 那會有運行 ? 通行本有鬼谷註云 ; “ 天下五賊莫賊乎神 , 此大彼小 , 以小取大 , 天地莫之能神 , 而況之人乎 ? ”
鬼谷子是一部講權謀, 詭道套取 , 不大正氣,的緃橫手段 , 要在十二編分為兩章 , “ 仵合 ” 第六開始 ; 捭闔 , 反應 , 內楗 , 抵戲 , 飛箝 。 “ 符言 “ 第十二 開始 ; 揣篇 , 摩篇 , 權篇 , 謀篇 , 決篇 。仵合符言 即是陰符之言 , 各有五種手段合共十二篇 。 另外有本經陰符七篇 , 如果重新組織起來 , 有一種前後呼應感覺 , 金木水火土便顯得不入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