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78|回復: 0

年菜是記憶的菜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1-2-7 08:31:5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聯合報╱韓良露】 2011.02.02 02:51 am

  
今年的冬天特別冷,高齡老父前些時候才出院,近一個多月都在家中避寒,我想著天氣這麼冷,今年除夕是沒有辦法請父親到我家中吃年夜飯了,只有我們去陪老人家過年。

這幾天我都在琢磨著該為父親準備什麼樣的年菜,同時我也看到各種媒體都在介紹飯店的、餐廳的、便利商店的、市場的、網購的各種年菜組合。據調查,台灣現在已有百分之卅二的家庭會買現成的年菜組合,另外還有不少家庭的年夜飯會外出用餐。也許因為今年景氣回溫,在一個多月前我就聽到台北不少飯店、餐館的年夜飯訂席都客滿了。


雖然新曆的過年全台都有盛大的煙火秀,但在台灣人的心中,真正過年的氣氛還是農曆年,年夜飯更不必標誌是那個年。誰聽說有人吃新曆年夜飯的?年夜飯是華人幾千年來充滿了文化符碼的一頓飯,對有些人而言,年夜飯也許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一頓飯,最重要的原因是家庭的團聚,團圓飯就等於是年夜飯的代名詞。

提到團圓飯,指的不只是家人的團圓,還跟年夜飯中許多傳統年菜有關,當我在查看許多高檔的年菜組合時,卻發現少了團圓象徵元素的年菜,例如許多家庭雖然有不同口味的家傳年菜,但有些做法卻很相似,例如做大小肉團、蛋團、肉圓、魚圓等等。這些團團圓圓形狀的食物是吃了幾千年的年菜,都是充滿記憶的菜。如果我替老爸準備年菜,竟然少了清燉大肉團(獅子頭),少了放在全家福中的小肉圓、小蛋圓、小魚圓的話,那不管我買了多珍貴的鮑燕翅肚,老爸一定會覺得不對勁,因為不像年夜飯嘛!


除了團圓的概念外,我所期待的年菜還一定要有長生的概念,因此那些可以重複從除夕吃到大年初五的菜色就很重要。許多家中都會做好一大鍋什錦涼拌菜,可以一點一點拿出來餐餐吃都不會膩,還有長成團狀的大白菜及芥菜,也都是必備的長命菜,這些菜可以不斷地加入湯料中和各種肉圓、魚圓煮,又可以燴蹄膀、土雞、臘肉、臘腸等等。

舊曆十二月又稱臘月,平常我雖然不太吃臘味,但在過年期間臘味卻是我記憶中重要的年菜,尤其是在初二、初三熬夜時用剩菜剩湯加臘味煮年糕湯,一直是我非常期待的年味,那種用剩料下廚的豐富感,會特別有種過小日子的平安自在。


年菜是記憶的菜,祖先的記憶加上長輩的記憶再加上自己成長的記憶,許多平常也吃得到的食物在過年期間卻變得更有滋味。例如煎蘿蔔糕沾加了白胡椒的黑醋,例如在元旦清晨喝碗紅棗蓮子桂圓三元甜湯,例如晚間和家人促膝聊天時,生個小炭爐烤糖年糕和香腸;例如在初五那天把所有的剩菜加米煮成雜燴粥。這些年菜的滋味,不只是食物的美味,更是人生記憶的美味。

(作者為南村落總監、生活美食家)

【2011/02/02 聯合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2-7 08:33:48 | 顯示全部樓層
舒國治:過年的藝術


「年年難過年年過」,對聯中常用的一句話,確實說得不錯,要把年過好,是要有些技術的。

一、遠離人群的藝術——許多大忙人趁著年假出國,也趁機離開喧囂的人眾。可見清幽一字,哪怕在追求團圓、追求熱鬧的過年時刻,亦極受人寶愛。然中國人的清幽,往往在熱鬧市井中求之;我最欣賞那種客廳中打著麻將而他獨坐自己房間看他的書,叫吃飯了,他亦出來同桌而吃,亦與旁人聊幾句牌經。人家回牌桌了,他又返房看書了。

散步,亦是過年最有趣之舉。大街小巷,俱與平日長得稍稍不一樣矣,豈不妙哉。每一城鎮,在過年時,皆有了另一分相當別緻的氣味。更是在此時,台東人可以好好看看台東,頭份人、新營人、枋寮人可以好好看看頭份新營枋寮,而台北人當然也可好好看看台北。


許多不宜開車、或避開塞車(像花東的沿海公路)後的市鎮中心,最適在過年時好好散步。凡是步行可抵的地方,皆是新年最有潛力的好去處,像早上的公園,打拳或不打拳,皆值得去,乃此時你竟完全擁有了它。


二、無所事事的藝術——過年有時節目看似甚多,然一迸跳過去,這件不做那件不做,實也沒啥事了;這麼一來,把澡缸放滿水,人鑽進去,居然有妙不可言的受用。在路上閒走,見二輪戲院映某片,出乎意料的好看。

將自己放空,手機也不回,東蕩蕩西逛逛,常能獲得平時接收不到的樂趣。有時某一巷口擺出一麵線攤或煎餅麵,經過一嘗,也還不錯,並且也接近了人群,毫無冷清可言矣。

甚至連年前的大掃除之未掃乾淨,年前未寫完的稿子、年前未辦周全的諸事,也皆拋到腦後,這才稱得上無所事事。


三、簡吃少吃的藝術——除夕那一頓主題性的年菜,自然要備;然其餘初三至初八的食物,切不可先購齊於冰箱內。何者?乃往往會放上數月至數年。又除夕的剩菜,亦應在往後一、兩天中混於一鍋燉成粥,或雞撕成薄片做三明治、東坡肉夾在饅頭裡等等,令次日的家中食客見不到菜的原貌。總之,要令新年堆積如山的飯菜不蔓延超過三天。

只有少受制於「豐衣足食」之陳念,才得過出一個通透達觀的優質年。


四、好友相聚的藝術——趁年中多假,最宜約三五老友相聚。或小酌或喝茶,暢談長夜亦無不可。尤其是太多忙人,平日不易現身,此時哪兒亦不去,哪兒亦不想去,最宜與老友碰面。然聊天的話題亦須略有節制,世道之不堪,實無須在此特作溫息。倘大夥皆自然聊上有趣又有見地的人生必然話題,則顯示人之智慧又隨年歲之增更增長矣。

(作者為作家)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2-7 08:36:06 | 顯示全部樓層
【笑侃過年】忙年祭祖話團圓

2011/2/1 | 作者:二月河


中國人最講究什麼?打開《二十四史》看,無論春秋大義,抑或信史直述,其實講得最紮實的只有兩個字:「禮」、「孝」。由此發端衍化出來的崇拜情結,各個時代叫法版本不同。到了清代,中國社會風景最茂的時候,叫做「敬天法祖」。

這是社會生活中最重要的精神內核。平常時節只是在言語生活行為中「體現」。到過年,也正是勞累一年「該歇歇氣兒」時,農業國,這時是全民都有點空閒時間,於是便張忙這事。


打開《紅樓夢》看,賈府裡說到最熱鬧的事,不是寶玉、黛玉等一團團的「戀愛霧」,也不是蜚短流長的各種人事演繹,元旦祭祀,是賈府內部最鄭重最繁複的社會活動。其實何止賈府?賈府如是動作,與之同時,普天下的人都在動。我們現在是「二十三,送灶王爺上天」││農曆二十三,全民進入「年時」。

二十三送灶王爺上天,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殺灶雞,二十八把麵發(蒸饅頭),二十九灌(買)黃酒,三十(兒)捏鼻兒(包餃子),初一(兒)拱揖……天天幹什麼,不用政府下令,全民都一致。就算是白痴,怎麼過年?「傻子過年看隔壁」││我傻,瞧人家包餃子,我也包。過年時所有的傻子都會聰明得如同正常人。


《清嘉錄》裡頭有專寫臘月、正月的過法。其實,真正的情況是,入臘月,忙年就開始:跳灶王、跳鍾馗、吃臘八粥、做年糕、送皇曆、叫火燭(乞丐們每夜打梆子喊「小心火燭」)、打塵埃、過年(放鞭炮送諸神)、蒸盤龍饅頭……一天有一天的事,都是規定好了的「口令」。

正規的進入「年」,是臘月二十四,叫「念四夜送灶」。接下來的年事令人愈來愈眼花撩亂:燈掛、接玉皇、送年盤、存年物、過年市││就是親友來往,送東西,備年貨,火爆喜慶氣氛充滿人間世。佛天人物似乎都亢奮起來了。到除夕這一天,新門神貼出去,一切正常的社會業務全部停止。比如說:做生意、談事兒、討債要帳││這樣惹人煩的事,對不起,你不能進門了,有話過罷年再說!


除夕夜,闔家團聚、舉宴,這一條「規矩」,我們至今仍舊堅持執行著。這一夜是一家族一年之中最歡樂、最鄭重、最富足、最……什麼呢?最和諧溫馨的一夜。家中多少事都放下。為了多享受一些這樣的「幸福時刻」,形成的規矩叫「守歲」,也有叫「熬年」的。一家人圍爐團坐,說喜慶話,說福祿,說豐收,說祖上之德,說豐年有餘,說到後半夜,小孩子熬不住,睡在大人懷裡,大人們撐著眼皮搭訕著還在說。

這天晚上吃餃子,北方家家如此。但昔時的吃法,頭一碗撈出來,必定是恭恭敬敬供到祖宗牌位前,滿供桌的供享呀!各色點心、油炸麵食……都是平時根本吃不到的,琳瑯滿目供在桌上。老爺子帶全家老小「給祖上磕頭」,上供上香,禮敬如生,循循下退。然後是後輩子孫給健在的老爺子、老太太磕頭,領壓歲錢。這些事畢,才能開懷痛吃、痛飲。


關於這一夜,清?周宗泰《姑蘇竹枝詞》云:「妻孥一室話團圓,魚肉瓜茄雜果盤。下箸頻教聽讖語,家家家裡闔家歡。」

這年夜是諸神降臨之時,說什麼就會應什麼,人說話都托著舌頭,稍不吉利的一句也不說。

還有一項頗有意思的活動,今天已經失傳,那就是「鏡聽」。這件事從祭灶開始到正月十五,幾乎每家都做,預卜來年家庭形勢││早晨起來絕早,懷裡揣面鏡子,到祖宗牌位前念念有詞「並光婁儷,終逢協吉」。然後出門,聽見外人說的第一句話,比如說「您好」、「您吉祥」││得,這就是你一年的兆頭。


這件事我在寫《康熙大帝》時移植了進去,寫明珠用鏡聽卜算考試功名的事。

再接下來的年事:行春、打春、耕春、拜牌、接喜神、上年墳、小年朝、接路頭、看參星、齋天、走之橋、放煙火││到鬧元宵,一連三天鬧,轟轟烈烈的年事告結。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2-9 11:25:12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csw 於 2011-2-7 08:31 AM 發表。
【聯合報╱韓良露】 2011.02.02 02:51 am


今年的冬天特別冷,高齡老父前些時候才出院,近一個多月都在家中避寒,我想著天氣這麼冷,今年除夕是沒有辦法請父親到我家中吃年夜飯了,只有我們去陪老人家過 ...


真是这样呀,好似过年没有这些蔡,没有这些行为就不是过年一样。

而且啊,平时坚决不沾的这些菜肴在过年的时候吃起来尤其香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2-12 16:48:17 | 顯示全部樓層
現代城市人, 忙到晚, 那有時間做菜!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1 04:32 AM , Processed in 0.02408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