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36|回復: 0

依溫度決定性別」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2-9-9 21:46:5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爬行動物是屬於變溫動物(或稱冷血動物),也就是動物本身並不調節體溫,而是隨著環境改變。而且爬行動物的領域行為不像珊瑚或魚類那麼強,因此族群中不需強壯的雄性來維護其生活或是生殖領域。在這種情形下,最好的生存策略便是在氣候最合適時,產生體型較大的雌性,以便在食物充份的環境中產生更多具有卵黃的卵子,好讓族群得以延續。而雄性因為精子所需的能量少(基本上僅含遺傳物質及少許的養份),因此體型會較小,也可在條件較差的環境中生存。在這種情形下,早期演化成功的爬行類,最佳的生存策略便是在精卵結合時不要有性別,等到性器官發育時再決定。這樣才能根據當時的環境條件,發育出最能適應環境的性別,族群的存活率也才會達到最大值。動物的性別若是在精卵結合時就決定的,稱之為「依基因決定性別」(genetic sex determination, GSD)。動物的性別若是由受精卵所處的環境來決定,則稱之為「依環境決定性別」(environment-dependent sex determination, ESD)。在後者中,影響性別的環境因子很多,包括溫度、酸鹼值(pH值),以及鹽度等。在各項因子中,以溫度對爬行動物的影響最大,主要是因為爬行動物 為變溫動物,所以又稱為「依溫度決定性別」(temperature-dependentsex determination, TSD)。有趣的是,溫度對體內各器官的影響程度並非一致,每個胚胎對溫度的敏感度也不一樣,因此當決定性別時,同一溫度下並非所有的胚胎全是公的或是母的,而是產生一定比例之不同性別的個體,這個比例會隨著溫度偏向適合產生某一性別時,而增加該性別的個體。只有當溫度高過或是低過某一臨界值時,亦即溫度會對所有的胚胎都產生相同的影響時,才會有整窩都是公的或是母的情形。這個會產生有公也有母的溫度範圍稱之為「過渡溫度範圍」,通常範圍不大,在海龜中僅3~4 而在過渡溫度範圍中,產生公母各半的溫度稱之為「中樞溫度」,這個溫度通常非常固定,很少會隨著種類的不同而有大幅度的改變。在爬行動物中,較晚近才演化出來的物種,其性別是在精卵結合時就決定了,像是蛇、某些龜類及蜥蜴等。反之,在早期就演化成功的物種,其性別多由孵化中的溫度來決定;有的物種在高溫時會產生雌性,像是海龜,主要原因是高溫發生的時間大多為氣候較好、食物豐盛的季節,因此雌性得以長得較大。另外一些物種,像是生活在沙漠中的陸龜或是蜥蜴,在低溫時才會產生雌性,這是因為沙漠中的高溫發生在旱季,只有在低溫的雨季時萬物才會生長。第三種是在高溫或是低溫時均會孵化出雌性,僅有在中間值時才會孵化出雄性,像是鱷龜。這是發生在動物對溫度的變化較不敏感,或是溫度變化不大的環境中,因此當溫度有較大的變化時,就代表環境變差了。而在海龜中,決定性別的時期為孵化時間的前三分之一,也就是卵在孵化時的第三至第七週之間。此時,當孵化溫度低於28.2時,孵化出的都是雄龜,而高於32......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4 05:07 PM , Processed in 0.01954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