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64|回復: 0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曹溪原本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3-4-23 15:42:0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CH850-10.part1.rar

1.95 MB, 下載次數: 24

CH850-10.part2.rar

1.95 MB, 下載次數: 29

CH850-10.part3.rar

1.95 MB, 下載次數: 33

CH850-10.part4.rar

285.14 KB, 下載次數: 23

 樓主| 發表於 2013-4-24 09:19:02 | 顯示全部樓層
子思曰:自誠明謂之性。又曰:誠者天之道,不誠無物。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4-24 09:25:44 | 顯示全部樓層
道中道悟 (六祖)
身是菩提樹→ 菩提本無樹

心如明鏡臺→ 明鏡亦非臺

時時勤拂拭→ 本來無一物

勿使惹塵埃→ 何處惹塵埃

[ 本帖最後由 宏泓道者 於 2013-4-26 03:46 PM 編輯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4-24 10:00:34 | 顯示全部樓層
有情來下種
因地果還生
無情既無種
無性亦無生

說通及心通
如日處處空
唯傳見性法
出世破邪宗
法即無頓漸

迷悟有遲疾
只此見性門
愚人不可悉
說即雖萬般
合理還歸一

煩惱暗宅中
常須生慧日
邪來煩惱至
正來煩惱除
邪正俱不用

清淨至無餘
菩提本自性
起心即是妄
淨心在妄中
但正無三障


世人若修道
一切盡不妨
常自見己過
與道即相當
色類自有道

各不相妨惱
離道別覓道
終身不見道
波波度一生
到頭還自燠

欲得見真道
行正即是道
自若無道心
闇行不見道
若真修道人

不見世間過
若見他人非
自非却是左
他非我不非
我非自有過

但自却非心
打除煩惱破
憎愛不關心
長伸兩脚臥
欲擬化他人

自須有方便
勿令彼有疑
即是自性現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覺

離世覓菩提
恰如求兔角
正見名出世
邪見是世間
邪正盡打卻?

菩提性宛然
此頌是頓教
亦名大法船
迷聞經累劫
悟則剎那間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4-24 11:08:42 | 顯示全部樓層
迷人念佛求生於彼,悟人自淨其心。所以佛言,隨其心淨即佛土淨。

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壞。
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
慈悲即是觀音。喜捨名為勢至。


能淨即釋迦。
平直即彌陀。
人我是須彌。
邪心是海水。
煩惱是波浪。
毒害是惡龍。
虛妄是鬼神。
塵勞是魚鱉。
貪嗔是地獄。
愚癡是畜生。

若欲修行
在家亦得
不由在寺
在家能行
如東方人心善
在寺不修
如西方人心惡
但心清淨
即是自性西方


心平何勞持戒
行直何用修禪
恩則親養父母
義則上下相憐
讓則尊卑和睦
忍則眾惡無喧
若能鑽木出火
淤泥定生紅蓮
苦口的是良藥
逆耳必是忠言
改過必生智慧
護短心內非賢
日用常行饒益
成道非由施錢
菩提只向心覓
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
天堂只在目前

定慧猶如燈光,有燈即光,無燈即暗。
燈是光之體,光是燈之用。名雖有二,體本同一。

何名坐禪?
心念不起,名為坐。
內見自性不種,名為禪。

何名禪定?
外離相為禪。
內不亂為定。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4-24 11:39:12 | 顯示全部樓層
常見自己過,不說他人好惡,是自歸依?

迷人修福不修道
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養福無邊
心中三惡元來造
擬將修福欲滅罪
後世得福罪還在
但向心中除罪緣
各自性中真懺悔
忽悟大乘真懺悔
除邪行正即無罪
學道常於自性觀
即與諸佛同一類
吾祖惟傳此頓法
普願見性同一體
若欲當來覓法身
離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見莫悠悠
後念忽絕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見性
虔恭合掌至心求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4-24 14:03:13 | 顯示全部樓層
諸佛妙理,非關文字。

前念不生即心,後念不滅即佛。
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

即心名慧
即佛乃定
定慧等等
意中清淨
悟此法門
由汝習性
用本無生
雙修是正

即心元是佛
不悟而自屈
我知定慧因
雙修離諸物


世人心邪
愚迷造罪
口善心惡
貪嗔嫉妒
諂佞我慢
侵人害物
自開眾生知見
若能正心

返觀自性了無一物可見,是名正見。

了無一物可知,是名真知。
無有青黃長短,但見本源清淨覺觀圓明,即名見性成佛。

不見一法存無見
大似浮雲遮日面
不知一法守空知
還如大虛生閃電
此之知見瞥然興
錯認何曾解方便
汝當一念自知非
自己靈光常顯現


無端起知見
着相求菩提
情存一念悟
寧越昔時迷
自性覺源體
隨照枉遷流
不入祖師室
茫然趣兩頭

見聞轉誦是小乘,悟法解義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萬法盡通,萬法俱備,一切不染?離諸法相,一無所得,名最人乘,乘是行義,不在口爭。

諸惡莫作名為戒
諸善奉行名為慧
自淨其意名為定



須知一切萬法皆從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
心地無非自性戒
心地無亂自性定
不增不減自金剛
身去身來本三昧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4-24 22:01:16 | 顯示全部樓層

尋回本來面目

原帖由 宏泓道者 於 2013-4-24 07:25 發表。
道中 →道悟 (六祖)
身是菩提樹→ 菩提本無樹

心如明鏡臺→ 明鏡亦非壹

時時勤拂拭→ 本來無一物

勿使惹塵埃→ 何處惹塵埃



道中道悟 (六祖) 性見(禪宗軍師)
身是菩提樹→ 菩提本無樹→菩提並非樹

心如明鏡臺→ 明鏡亦非壹→明鏡何須臺

時時勤拂拭→ 本來無一物→原來失ㄧ物

勿使惹塵埃→ 何處惹塵埃→尋回面目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4-25 10:02:58 | 顯示全部樓層
正劍不邪,邪劍不正。

無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惡諸法分別心也。

因守無常心
佛說有常性
不知方便者
猶春池捨礫
我今不施功
彿性而現前
非師相授與
我亦無所得

學道之人,一切善念惡念,應當盡除。無名可名,名於自性,無二之性,是名實性。


道由心悟。

道無明暗
明暗是代謝之義
明明無盡,亦是有盡。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4-25 11:50:30 | 顯示全部樓層
無常者非佛性
何以故
無常悟者常無
虛名爾
未尋本性
佛性不顯
故云:

原來失ㄧ物
尋回面目來
又云:
尋回本來面目是見此性
此性既佛之性
故曰:煩人皆然 原來失ㄧ物
凡尋回此性
視正也非正
視邪也非邪
何以故
眾生平等故
佛皆不棄也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4-25 13:30:54 | 顯示全部樓層
心生種種法生
心滅種種法滅

有道者得
無心者通

只為眾生迷佛,非是佛迷眾生。
自性若悟,眾生是佛。
自性若迷,佛是眾生。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4-25 14:56:42 | 顯示全部樓層
左言 自性若悟,眾生是佛。

右言 自性若迷,佛是眾生。

敢問 道者:

達摩老祖曰:「見性一轉三千卷,了意一刻百部經;迷人不識西來意,無字真經世難尋。」


那性又何在?如何尋回?又如何見?

請教我.....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4-25 18:19:08 | 顯示全部樓層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三身本來是一身,若向性中能自見,即是成佛菩提因。
性中各自離五欲,見性殺那即是真。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4-25 20:58:01 | 顯示全部樓層
哈!道者果有所禪悟...
惟;軍師惟恐眾生不解

三身本來是一身
性中各自離五欲


此三身又是哪三身?
此五欲又是哪五欲?

在請道者教我等眾生之惑乎?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4-25 22:47:10 | 顯示全部樓層
<b>原帖由 <i>宏泓道者</i> 於 2013-4-24 09:25 AM 發表。 </b><a href="https://forum.shusquar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4911&page=1#pid967649" target="_blank"><img src="https://forum.shusquare.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https://forum.shusquare.com/images/common/back.gif');}"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a>
道中 →道悟 (六祖)

身是菩提樹→ 菩提本無樹

心如明鏡臺→ 明鏡亦非

時時勤拂拭→ 本來無一物

勿使惹塵埃→ 何處惹塵埃

明鏡亦非臺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9-25 09:46 PM , Processed in 0.02502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