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96|回復: 0

[轉貼]溪黃草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6-6-21 19:13:5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1.英文名稱/拉丁文名稱/拉丁學名:all-grassof Linearstripe Rabdosia/Herba Rabdosiae lophanthoidis/Rabdosia lophanthoides(Buch.-Ham.ex D.Don) Hara.

2.中文名稱及別名:溪黃草(熊膽草、血風草、溪溝草、山羊面、臺灣延胡索、土黃連、四方蒿、香茶菜)。

3.來源:為唇形科植物線紋香茶菜的全草。

4.主要活性成分:含黃酮甙、酚類、氨基酸、有機酸。

5.採收加工:夏、秋採收。

6.性味與歸經: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甘苦,涼」;《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苦,寒」。

7.傳統功效:清熱利濕,涼血散瘀。治急性肝炎,急性膽囊炎,痢疾,腸炎,癃閉,跌打瘀腫。

8.臨床應用:

 A.治急性黃疸型肝炎:溪黃草配酢漿草、鐵線草,水煎服。

 B.治急性膽囊炎而有黃疸者:溪黃草配田基黃、茵陳蒿、雞骨草、車前草,水煎服。

 C.治濕熱下痢:溪黃草鮮葉,搗汁沖服。

 D.治痢疾,腸炎:鮮四方蒿葉。洗淨,搗汁內服。每天一次,每次五毫升,兒童二至三毫升。

 E.治癃閉:鮮香茶菜二兩,鮮石韋、鮮車前草各一兩。水煎服。

9.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1兩(鮮者2~3兩)。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7 05:28 PM , Processed in 0.01828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