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於 2005-8-16 05:23:4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論評三元風水術中三元九宮設想的錯誤
[color=#006400]評論三元風水術中三元九宮設想錯誤 作者江國梁
對於此篇文章觀點,應用兩個不同層面來評論,不能因作者對沈氏玄空學的論點見解,來蓋過於易學理論.
作者在此篇文章論述何謂三元,什麼九宮,元運,與及先天圖與洛書的關係,與及作者偏重於奇門術理論來論評沈氏玄空學,而其中所涉及到易學理論層面了!
從此篇文章可以看到作者對易學理論找據不足,都是從舊易學資料出發,或未曾深入了解易學.
正如作者在文章說「來得真理,使更多認合,否則以詐傳詭」.今章小弟就易學方面來作出闡述,至於他對沈氏玄空學評論,最好由蔣大鴻徒子徒孫或沈氏學傳人來評述,尤為適合.
在什麼九宮?此段文章其中一段摘錄如下:「再者是“洛書”與“術數”掛鉤,主要有“歷數九星”,乾九、坤一、艮六、兌四、巽二、震八、離三、坎七。它還特意加上一個哲學命題稱:先天為體,後天為用,體現了體用的關係。事實上,“先天圖”本是一幅“天地圖”和“空時圖”;“後天圖”也是一幅可獨立說明的“天地圖”和“時空圖”(或言運化圖)。然而,他們並沒有從這一高度去認識,因此,硬湊上一幅“先後天相見體用圖”。接著他們採用了疊加法(可以認為是易卦中的互卦法的一種),游戲性地演釋出兩種圖式」,「“先天圖”數是屬於“先天圖”,它與“洛書”數何干?如果說是有關係,那麼“洛書”數中的“五”又是怎麼安排?它又是屬於什麼卦?我認為,天地的運化是複雜的,它絕不是如此簡單得代數法所能說明清楚的」.
邵雍的《觀物篇》「先天學,心法也.故圓皆自中起,萬化萬事生乎心也.先天學主乎誠,誠可以通神靈,不誠則不可以得道,先天圖中環中也」.
注意邵雍圓圖,乾坤定上下之位,坎離列左右之門,洛書九上一下,左三右七,以二射八,四射六,排序為乾一,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洛書排序為九四三八二七六一,對應乾兌離震巽坎艮坤.
「圓圖皆中起」,根據其自稱以先天伏羲八卦理論,後天為用,是使用疊加法,構成其圓圖,「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為列,象在其中,因而重之」「六十四卦兩兩相重」便是這意思.
邵雍就憑藉這圓圖創造出巨大而深遠影響,極其深奧《皇極經世》.邵雍就憑證此圓圖繼而發揮,北宋自今,影響整個易學界,甚至乎西方科學領域,邵雍從天圓地方概念由圓圖化為方圖,順化為逆由坤卦開始向右旋掛列出方圖,而西方萊布尼茨《二進位數學》,其用數字轉化為「0」「1」,而現今電腦不是用這程式嗎?難道就是「0」「1」這麼簡單?天地的運化不是複雜嗎?
「九宮最早是取意於“洛書”,後來,“洛書”與“後天卦”互滲,才出現“後天卦”數,進而,加上五行內容,形成一種體系,有稱“五行易”,其實,“五行易”不能與《易經》相提並論,前者屬五行系統,應屬自然哲學體系;後者為陰陽系統,應屬中國哲學體系」
近年筆者發現從洛書的左旋右旋軌跡上,原來就是京氏八宮卦的架構(見圖)已發表.

從圖中你可以觀察到它相當簡單,只是9416左旋,2783右旋,京氏就憑此等結構說明龐大而複雜納甲說,建侯積算,音律等等.這是京氏從宏觀而論,而小弟發現此圖後從微觀而論,解釋當今物理學理論等,更甚者可以說明宇稱不守恆理論之左旋,右旋,不旋,這正是從八宮卦結構組成及相同.而五行易體系是來自京氏易架構,是京氏最早把五行納入卦爻來應用,後世「術數」家無不運用,至於周易體系是人民哲學理論,陰陽基本概念而矣,不能發揮術數應有本質,術數顧名思義是數術演排,洛書縱橫皆合十,合十五,生成,雖看似簡單,其背後藏著不可忽視天與地一切道理(見圖).
https://forum.shusquare.com/non- ... B9CF_1124112194.gif
所謂「天道自然,厥應偶合」,夫婦合氣而生子,天地合氣而生萬物,當今宇宙大爆炸論而生成宇宙,只有六個簡單數字,「何來先天圖與洛書數何干」?洛書數中五就是不動,它是無卦,而不能因沈氏玄空論點來蓋過易學論點,至於世人說先天為體,後天為用這概念根本是錯,既無先天亦無所謂後天,只不過是邵雍當年提及過,實是二物一體,請你說有男先還是有女先?有雞先還是有蛋先?有左手先還是有右手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