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634|回復: 0

易學與中醫學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9-27 15:17:4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首先多謝各位對愚及本版的支持。愚在前一篇文章已經介紹了明代大醫家張景岳關於易學與中醫學的見解,愚不厭其煩,再說多幾句。因為不瞭解易與醫的關系,就無法理解用易醫去診病及治病的問題。
     中醫學的經典《黃帝內經》十分明确地指出,人如果想健康長壽,享盡天年,就一定要《法於陰陽、和於術數》。為什麼得道的僧人和道人很多都享高齡,身體十分健康。唐代大醫家孫真人(思邈)就年過百歲,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張三豐也一樣。他們就是能夠做到《法於陰陽、和於術數》,做到天人合一。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最大的區別就是宏觀慨念與微觀慨念。中醫學就是講求整體的辯證論治,希望身體保持陰陽的相對平衡。臟象學說是中醫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五臟六腑及身體的各部份都配合八卦類象。那一部份出了問題,就用五行生剋關系,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人所生存的空間,存在著各種不同的頻率,時刻都影響著每一個人。而每一個人,也有其本身的固有頻率,如果受到外界頻率的干擾及衝擊,輕則生病或有意外,重則喪生。中醫就是希望通過中藥、針灸、按摩、八卦象數療法、氣功…等方法,加上民間的偏方、符咒等,還有堪輿師用調整陽宅內缺陷及不合理擺設,意圖把受到干擾的頻率減低,調整自身的固有頻率以達到治病、防病及健體的效果。我們學易的朋友們都知道通過八卦類象及用數起卦可以知道人有什麼疾病,因此,也可以通過臟象關系,用先天卦數配合來調整受損及失去平衡的臟腑。這就是李山玉大夫創立的《八卦象數療法》。
    至於其療疾健體的基理,如何去學習運用,愚將會繼續與各位研究及探討。具體的象數配方及治療疾病的案例也會繼續向各位推介。
發表於 2009-9-27 22:25:15 | 顯示全部樓層
李山玉大夫創立的《八卦象數療法》。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10-6 18:02:42 | 顯示全部樓層
  中醫診病首先就是四診,也就是望、聞、問、切。第一點就是望,從病人面相就可以看到很多問題。尤其是懂易學的大夫從這方面去判斷,就可以知道病人所患的是陰症或陽症,是什麼臟腑出問題。我們都知道有諸內必為形諸於外,把後天八卦圖擺放在面上,那一個卦位有缺陷或氣色有問題,結合五臟開竅於面部的位置參看,那斷症已胸有成竹了。繼續要進行的當然是聞,聞包括兩方面,一是聽病人的講述,另一方面是嗅其發出的氣味。問就是向病人發問,看看病人的回答是不是符合自己的斷症。最後是切脈了,自晉代王叔和寫出了《脈經》,至今又有幾人能從切脈中分辨出二十幾種脈象呢?但醫家從脈象辨症是把好最後一關,因為左右手的寸、關、尺三部的脈象是反映出人體那一部份出了問題。我們都知道人體每個臟腑都有其固有頻率,頻率變了,當然有問題。醫家就是根據四診來斷定病人的疾病,用各種手段去治療。至於用湯藥、針灸、推拿、外敷,或用象數療法,有的結合陽宅風水調理等等。只要能醫好疾病都可以進行,至於能否醫好,那就要看病者的命了。如果病者的陽壽已盡,流年、大運都是天衝地剋,正所謂三刑七殺重相遇,必定身為泉下人。就算是華佗再世也枉然。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11-8 16:26:02 | 顯示全部樓層
   前幾天從報張看到香港中文大學研創了一部振動器,用來治療骨質疏鬆及腿部疾病。患者站在該機上,開機後便以每秒振動35次的頻率不斷振動,這一振動頻率據他們說正好與人體骨骼的固有頻率一致。也就是說,用外界的頻率與人體骨骼的頻率諧振,以此來治療疾病。這一報導,給了愚很大的鼓舞。幾十年前,愚就認為所謂天人合一,就是人要適應時空頻率。但是愚不是學物理的,當時也找不到支持愚這一想法的根據。幾十年過去了,隨著科學的不斷進步及更新,電腦及互聯網的誕生與普及,使愚的知識也得到了更新及提高。
    骨質疏鬆及腿部疾病是現代老年人幾乎都有的病,而且都較難根治,就算手術治療,過了一段時間又復發。長期服藥又有副作用。而今用振動器可以治療,确實是好消息。由此而衍生出去,可以通過科學檢測手段,測定人體各個部份的固有頻率,然後創造一部可調整的頻率發射器或振動器,用以治療人體的各種疾病,真的大有前途。真的造福於人。其實我們所熟悉的氣功療法、針灸療法、按摩療法及象數療法都是這一原理。此前,市場曾有過許多什麼頻譜儀,紅外線治療儀,按摩器…等等。為什麼療效都不理想呢?主要就是他們沒有測定過人體各部份的固有頻率,沒有與其發生諧振,當然就療效不理想甚至沒有療效。如果發生頻率互相干擾或衝擊,那就得到反效果了。易學結合中醫藥學的研究,可以說前途無可限量,愚希望從事這一方面研究的朋友們加倍努力,為中華醫藥學服務於世人作出貢獻!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11-14 17:15:26 | 顯示全部樓層
   前兩天,愚看電視新聞時,看到介紹香港理工大經過實驗研究,确定了中藥經方《逍遙散》對乳癌的療效。這一通過主流科學所得出的結論,給中醫藥學帶來了很大的支持及鼓舞。同時,也給那些整天搖旗吶喊說中醫是「偽科學」,要給予取締的學究們一記响亮的耳光。
   隨著現代科學的不斷發展,加上應用現代主流科學對中醫藥學的深入研究,中醫藥學一定會得到越來越多人的接受及認同。針灸療法目前已經得到許多國家所接受及學習,其實針灸的原理現在看來是很科學的。以往因為還沒有理論依據,所以解釋不清楚,就有人為說是巫醫。我們中醫認為人體的十二經絡,加上奇經八脈,是使人體的五臟六腑處於相對平衡的流通網絡。而每一個穴位就等同於一個不同頻率的接收點。我們把銀針插入穴位,就是豎起一根接收天線,時空頻率就會通過銀針傳到相對應的經絡,再傳到患處,使患處的固有頻率與時空頻率諧振,達到治病目的。象數療法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而中藥的應用,其理也一樣,中藥的五色、五氣、五味及歸經,一樣是配合人的五臟六腑。每一種中藥,也有其固有頻率,現代的檢測手段已經十分成熟去測定每種中藥的有效成份。也可以用紅外光譜儀去測定真假中藥。,今後只要再繼續努力,對人體的各部份的固有頻率測出來,利用中藥的固有頻率與其為諧振,愚相信治病的效果會很好。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11-21 17:11:44 | 顯示全部樓層
前幾天,電視又播出了香港理工大學有關中醫藥學的兩項成果。一項是用電腦進行舌診,就是只要把舌頭伸出來對著攝像頭,電腦就可以進行分析,把身體哪部份有問題指出來。舌診是中醫望診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部驟,從舌胎及舌的各部位色澤的變化,結合其它辯證,基本上可以把疾病診斷出來。但是,舌診一直以來都是由醫師個人的主觀去判斷的,沒有統一標准。而今有了電腦分析,對中醫來說,又多了一個好幫手
另一項就是把用來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葛根素針劑改造成膠囊。因為內地都是把葛根素制成針劑給病人注射,但副作用較大。而理工大則把原來的葛根素接入磷脂化合物,制成膠囊用於口服。原來葛根素不溶於水及脂的問題,由於加入磷脂化合物而解決了。對於這種中藥西化的問題,愚個人認為是有問題的。中醫治病不同於西醫,中醫是整體為辯證論治,在於調整身體五臟六腑陰陽的相對平衡。治療手法都是用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的指導思想。並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西醫療法。中醫用中藥處方治病甚少會用單味藥,除了用獨參湯。一般來說都是用幾味中藥組合成方,還要按君臣佐使的原則配伍。組方的原則又是按照不同人的各個體質,經過辯證然後組方。不像西醫那樣,不管什麼人,反正是這種病就用這種藥。
中醫很重要,又是很經典的說法就是,組一個方,一定要注意方意。所謂體貴有定,不定則方亂,用貴能圓,不圓則法窮。能體用結合,方為上工。更深入說明一下的,則是不要墨守成規,千萬不可以立方以待病,只可以因病而成方。明白了以上的道理,對於想修習中醫的朋友是很有幫助的。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12-1 17:39:02 | 顯示全部樓層
學習八字命理的朋友都知道及看過明代萬民英的《三命通會》。現擇錄其卷七有關十天干十二地支及八卦與人體五臟六腑疾病的關系讓各位參考:
歌訣:甲膽乙肝丙小腸,丁心戊胃己脾鄉;庚是大腸辛屬肺,壬系膀胱癸腎藏;三焦亦向壬中寄,包絡同歸入癸鄉。
又曰:甲頭乙項丙肩求,丁心戊肋己屬腹;庚是臍輪辛屬股,壬脛癸足一身由。
又曰:子屬膀胱水道耳,醜爲胞肚及脾鄉;寅膽發脈並兩手,卯本十指內肝方;辰土爲皮肩胸類,已面咽齒下賓肛;午火精神司眼目,未土胃腕隔脊梁;申金大腸經絡肺,酉中精血小腸藏;戌土命門腿踝足,亥水爲頭及腎囊;若依此法推人病,歧伯雷公也播揚。
又曰:午頭巳未兩肩均,左右二膊是辰申;卯酉雙肋寅戌腿,醜亥屬腳子爲陰。
又曰:乾首坤腹坎耳儔,震足巽股艮手留;兌口離目分八卦,凡看疾病此推求。
夫疾病皆因五行不和,即人身五臟不和也。蓋五行通於五髒,六腑通於九竅,凡十幹受病屬六腑,十二支受病屬五臟。丙丁巳午火局南離,主病在上;壬癸亥子水局北坎,主病在下;甲乙寅卯屬震,主病在左;庚辛申酉屬兌,主病在右;戊己辰戌醜未屬坤艮,主病在脾胃及中脘。
諸風暈掉、眼光日昏,血不調暢、早年落發、筋青瓜枯,屬肝家甲乙寅卯木受虧主病故也;諸膿血瘡疥、舌苦喑啞者,屬心家丙丁巳午火受虧主病故也;浮腫、腳氣、黃腫、口臭、翻胃、脾寒膈熱者,屬脾家戊己辰戌醜未土受虧主病故也;鼻塞酒槁、語蹇氣結、咳嗽喊者,屬肺家庚辛申酉受虧主病故也;白濁、白帶、霍亂、瀉痢、疝氣小腸,屬腎家壬癸亥子受虧主病故也。
甲乙見庚辛申酉多者,內主肝膽驚悸、勞瘵、手足頑麻、筋骨疼痛;外主頭目眩暈、口眼歪斜、左癱右瘓,疊撲損傷。遇丙丁火多無水相濟,則痰喘咯血、中風不語、皮膚乾燥,內熱口幹。女人主血氣欠調、有孕者墮胎。小兒急慢驚風、夜啼咳嗽、面色青黯是也。
丙丁見壬癸亥子多者,內主心氣疼痛、顛癇舌強、口痛咽啞、急慢驚風、語言蹇澀;外主潮熱發狂、眼暗失明、小腸疝氣、瘡疥膿血、小便淋濁。婦女主幹血氣經脈不調。小兒主痘疹、疥癬,面色紅赤是也。
戊已見甲乙寅卯多者,內主脾胃不和,翻胃隔食、氣噎蠱脹洩瀉黃腫、擇揀飲食、嘔吐噁心;外主右手沈重、濕毒流注、胸腹痞塞。婦女主飲食不甘、吞酸、虛弱、呵欠困倦。小兒主五疳五軟、內熱好睡、面色痿黃是也。
庚辛見丙丁巳午多者,內主腸風痔漏、糞後下血、痰火咳嗽、氣喘吐血、魎魎失魂、虛煩勞症;外主皮膚枯燥、肺風鼻赤、疽腫發背、膿血無力。婦女主痰嗽、血産。小兒主膿血、痢疾、面色黃白是也。
壬癸見戊已辰戌醜未多者,內主遺精盜汗夜夢鬼交、血濁虛損、寒戰咬牙、耳聾眼盲、傷寒感冒;外主風蟲牙痛、偏墜腎氣、腰痛膝痛、淋瀝、吐瀉、怕冷惡寒。女人白帶鬼胎、經水不調。小兒主耳中生瘡、小腸疼痛、夜間作炒、面色黧裏是也。
(待續)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12-7 20:58:46 | 顯示全部樓層
賦雲:筋骨疼痛,盍因木被金傷;眼目暗昏,必是火遭水剋;土虛逢木旺之鄉,脾傷定論;金弱遇火炎之地,血疾無疑。
又雲:木逢金剋,定主腰肋之災;火被水傷,必主眼目之疾;心肺喘滿,亦幹金火相刑;脾胃損傷,盍因土水戰剋。支水幹頭有火遭,必腹病心懵;支火幹頭有水遇,則內障睛盲。炎上煩焦蒸土曜,頭禿眼昏;潤下純濕無土制,腎虛耳閉;熒惑乘旺臨離巽,中風失音;太白堅利合兌坤,兵前落魄。
又雲:心受病,口不能言;肝受病,目不能視;脾受病,口不能食;肺受病,鼻不能嗅;腎受病,耳不能聽,各從所主,以證虛實。
噫!人病百端,理無二焉,望問聞切,乃醫家之妙用;生剋制化,爲術士之玄征,若能參究根源標本,不離斯法。
論曰:康泰生於和合,疾病起于刑傷。究五行衰旺之理,推百病表裏之詳,內應五臟,外屬四肢。
且如木氣休囚,兩鬢消疏而不發;火臨死絕,雙瞳昏暗而無光;火中隱土少水制,則心神恍惚;木下藏金無水收,則腿足損傷。甲乙兌生逢壬癸,醉鄉而死;丙丁坎育遇庚辛,溝港而亡。水盛木浮,多生洩痢;土重金埋,常病氣高。諸風掉眩,乙木旺而辛金衰;疼癢瘡瘍,丁火盛而癸水弱;痞塞腫滿,隻因己土太過;憤郁病痿,蓋爲辛金不及。甲乙能傷戊已,無救而缺唇;丙丁善剋庚辛,少制而喑啞。
火中有土,項生瘰癧之災;水中有土,腹患蠱腫之病。用神受制而被刑,亡於棒杖;上下逢鬼而無救,死作懸梁。四柱重沖多兇而他鄉喪體,五行衰敗不足而瘟疫亡身。水敗腰駝,莫用軒岐之法;金刑龜背,安施盧扁之方。庚辛氣秀,西方見木而亡於兵刃;甲乙敗絕,坤南無水,而骨肉飛.;辛巳、丙申遇刑,臂虛而人生六指;己卯、戊寅逢敵,胃弱而常病瘡疽;乙未、甲午逢金,人多鼈頭;癸卯、已醜相刑,病生腰膝;甲申、乙酉,幼年多病肝經;辛卯、庚寅,晚年勞傷筋骨。丙火上炎,丈夫每忌于身心;丁火下濕,女人虛癆而血産。日時衰敗,大患難療;幹支刑害,小疾不療。氣相得而安和,氣相逆而災殄。病症不離於六脈,死生難越乎五行,細究興衰,萬不失一。
古歌曰:戊己生時氣不全,月時兩處見傷官;必當頭面有虧損,膿血之瘡苦少年。
又曰:丙丁日幹五行衰,七煞加臨三合來,升合日求衣食缺,耳聾殘疾面塵埃。
又:壬癸重重疊疊排,時辰設若見天財;縱然頭面無癍癩,定主其人眼目災。
又曰:人之生也,受氣于父,成形於母。五臟和平者無疾,戰剋太過不及者主疾。
《內經》雲:東方實西方虛,瀉南方補北方。東方實者,木太過也;西方虛者,金不及也;瀉南方者,火太過也;補北方者,水不及也。是以五行太過不及,皆主疾也。若水升而火降,火降而金清,金清而木平,木平而土不及剋,五臟各得中和之氣,疾病何自生焉?
《陰陽書》:金剛火強,自刑其方,木落歸本,水流趨東。所以論三刑,刑則殘害,言太過而身疾也。若隻取不及爲疾,必有一偏之失。凡五行有死絕而成疾者:水死絕,多腎氣腰足攻注,滑洩便溺不利之疾;火死絕,主腸氣結塞、驚悸健忘,精神不安之疾;木死絕虛風目澀眩暈,筋急、爪甲桔悴、喜怒顛倒,擇飲擇食之疾;金死絕,主氣虛喘急、咳嗽、皮毛焦燥幹嗇、骨節疼痛、涕淚、大腸洩痢、便血之疾;土死絕,主面黃、減食、隔噻吐逆、肢體怠惰、喜臥嗜睡、多思足慮、耳聾、神濁健忘、少喜動作之疾。
有相剋而成疾者:金火相剋,生旺則瘍瘡癱腫,死絕則癆瘵嘔血;土木相剋,生旺主疲悶昏眩、風麻、小腸疾痛腫,死絕主吐食症塊,疽癖積滯之疾,或主中風;金木相剋,生旺主肢足骨節不完、眼目之疾,死絕主氣虛精脫、癆疾癱瘓之疾;水土相剋,主脾濕洩瀉、中滿痰嗽不利之疾。
有相生而生疾者:火木相生,生旺則上盛隔壅,目赤頭風;死絕則傷寒作狂、悶亂疾。火土相生,生旺則胃實;死絕則唇焦紅氣、熱結大便不利。金水是相生,生旺則氣滯,死絕則晴滑;水木相生,生旺則嘔吐胃虛;死絕則精敗、傷寒粘瘧。金土相生,生旺則多虛無肌肉死絕腸鳴繭作。
凡水土木相逢於無氣之處,主蠱氣腸脹、吐逆之疾;凡金水火相逢於無氣之地,主痢疾,金主大腸,水火守之,陰陽不和也。凡水逢土,多主翻胃疾;土多而無水氣疏之,主聾聵疾。蓋腎水不流則翻胃,氣不能則爲聵也。
又曰:凡論殘疾病症,先論日幹,次詳月令,然後通年時看之,傷官主殘疾,煞重亦然。
乾卦在亥,亥爲天門,六辛生人得此日此時,多主盲聾。亥屬腎,腎通耳,丙火遭水剋也;子位坎宮,傷官煞重相刑,主下部疾;寅宮艮土,主脾胃,面色痿黃之疾;辰屬震;此月帶傷官,少年主多驚疾,蓋震者動也。輕則主驚脾胃疾,重則主足疾。巳爲巽,傷官煞重,主婦女血氣不調,勞疾;午爲離爲目,傷官煞重,主失明頭風之症;申屬坤。爲衆陰,傷官煞重,主腰腳筋骨之疾;傷官傷盡者不在此論;酉爲兌,屬口齒不完之疾。戌爲火庫,主下血痔漏之疾。醜未傷官,亦主脾胃。傷官煞旺者,年年病瘟,主用上下戰剋、五行無救助,主身體不完,頭面殘傷。
又曰:凡一切諸煞亦有主疾者,劫煞主小腸,又主耳聾、咽喉疾;官符主腰腳疾;鹹池主酒色、勞瘵、膿血、便溺疾;贅耗主暗昧,或贅疣疾;飛廉名天瞽,支幹無氣,主無目。凡祿因食緻疾,須帶煞剋身方是。
凡命見真沖氣散,或真刑氣散,多是廢疾之人。甲辰、甲戊、乙醜、乙未,土木交加,主癱瘓之疾;丙申、丁酉,金火交加,主血筋所傷;戊子、己亥,水土交加,主脾胃之疾;庚寅、辛卯,金木交加,主筋骨勞嗽之疾。
凡欲推疾病災厄,先看祿命身三等,大小運如何?若三命無氣,祿馬敗絕,但得祿財、命財、旺相,亦不至死。若父病推其子命,如子命遇孤辰、寡宿、喪門、吊客及白衣煞臨命,其父必有不可救之疾。夫妻亦準此推。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9-12-26 13:57:49 | 顯示全部樓層
中醫有其獨到的特色。
不過經歷家父臥病期間,有些心得。
服藥部分,在家煮水藥的時間控制,藥店抓藥的藥材品管、份量等,都須注意。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5-19 17:37:50 | 顯示全部樓層
多謝版大的整理及分享...學習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4-7 13:33:04 | 顯示全部樓層
学习了,学好中医,便要回归传统文化。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1-13 19:55:46 | 顯示全部樓層
感谢分享,学习了。传统是应该继承的,同时也应该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前进。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2 04:25 AM , Processed in 0.03097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