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176|回復: 0

玄空掌派發佈 /新發現【飛星軌跡】【奇門軌跡】【甲子吊宮軌跡】【六法元運】源頭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0-8-9 16:37:1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銳山發表於 2010-7-26 12:44 PM https://forum.shusquar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1219
發佈三元六甲九星折線飛吊軌跡新的發現源頭 3/8/2010 開放權限版

溯源三元六甲九星折線飛吊新的發現源頭
六十甲子吊宮擇日是我派尊崇擇日法,我們本著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的宗旨,不斷追溯術數的源流,一則,使其更有說服力展現於世,有證可據;二則,說明術數的源頭,就是先民留下來的智慧結晶,繼而我們有理由可以薪火相傳;三則,使其功用發揮得更淋漓盡致,牽強的就刪去,不為人知的精華,我們會繼續將它保留.

習術數者不能只抱著「承傳」或「古籍」所傳下來的資料,因陳守舊而不加以發展及溯源,這樣下去先民的智慧結晶只會逐漸萎縮及枯謝.現在已有不少寶貴方術已失傳或源流方向不清,導致千百年來的紛紛攘攘,在追溯過程中真是非常困難.如果不是抱著緊持、熱誠、抱負,我相信會很容易就放棄.最近拜讀了一系列的《中國天文學史大系》的一篇補記寫到薄樹人先生在病榻上完書的過程, 《大系》系列已成為他的絕唱.雖然我不能夠與他們相提並論,但我是可以感受到前輩們對中國文化的熱誠, 更何況他們是在資源貧乏加上外在壓力之下, 搜集及保留了大量的中國古天文學的資料,使我們這些術者在研究時候方便得多, 令人尊重.

然而中國在歷史上的幾代文化斷層導致到大量的文獻失傳,如京房先師的作品大部份都已經失落,只有片言隻語散落在不同的星占古籍裡,而我的興趣就是在這些片言隻語之中抽絲剝繭,把它原來的面貌重現於世人.我多年前發現的洛書數與八宮卦的關係;月相納支重新闡述等等…令人興奮莫明.

今章我所論述的主角是六十甲子吊宮軌跡,然而在闡述軌跡之前,我早前其實已把六十甲子吊宮內涵及使用法則的標準找出了佐證,如果大家有看我的一篇論文「風角五音考帛書《刑德運行九宮圖》」,經我加以考證之後, 終於證實了納音五行及正五行的使用, 以及節氣衰旺及神煞的基本配合用法,但去到這階段的時候,似乎行人止步了!

主要最大疑問,為什麼九宮的軌跡要折線飛吊呢?在古籍曾有提及,張衡把九章變為九宮,一白,二黑,三碧,四綠,五黃,六白,七赤,九紫,分三元六甲以數作方,「靜則隨方而定,動則依數而行」.或者我們根據太一行九宮之法,每四乃還於中央,中央者北辰之所居,謂之九宮.這句說話當然易於處理,但我是覺得它不能滿足我們的需要,也不能解釋到折線而飛吊的軌跡,過往我們主觀思維裡,天象左旋,右旋,與這折線飛吊方法是截然不同,而引起了很多迷思.無論太乙式,遁甲式,及六十干支配九宮,以致到九星,都是共用一圖式軌跡,究竟它們存在了什麼互相關係?有學者提敲為日月五星或與北斗有關連,而北斗又分為七星及九星之分,又九宮是否意味著天划分為九區?還是把地划分為九州呢?這裡存在了什麼關係呢?這留待下幾篇逐步分析.


玄空掌派 銳山 初稿
庚寅歲次仲夏


發表於 2010-7-27 01:45 PM 資料 主頁 文集 短消息

從八卦考量九宮


或者大家會問為什麼要設九宮?十宮,八宮,十二宮,不可以嗎?就中國文化發展一套獨特學說,對九數情有獨鍾,最能突出是上九,陽數中最大數值.古籍《有始覽》「天有九野,地有九州,上有九山,山有九塞,澤有九藪,風有八等」,核心理論,最明顯就是一直流傳下來的---八卦.中央加一宮就是最完備的九宮,在刑德圖有最好說明,把戊己土置於中央.八卦乾兌離震巽坎艮坤,與及一套法天象四時學問,說到底不外乎是星星,月亮,太陽的運行軌跡,與及它們一舉一動,去留,對先民來說足以令整個國家興衰.



而影響最深遠的一套學問易經,可追溯至商,《易經.說卦傳》「帝出乎震,齊乎巽,明而離,萬物皆相見,致役乎坤,萬物之所說兌,戰乎乾,勞乎坎,承乎艮.」這是後天八卦形容.另外先天八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整個八方分了出來,同時亦表述了中國人的天組成,包括了風雷雨電,人物等…再把我們站在地上作為核心,面對八方,剛剛分了九份.在近代出土的《帛書》裡刑德圖,已清楚顯示了八方加中央一宮,為九宮,當然在後期時候,秦漢之際完善了二十四節氣,及後來卦氣說盛行,把每宮設三個節氣.最有代表性《淮南子.天文訓》「何謂八風?拒入冬至四十五日,條風至四十五日,明庶風四十五日,清明風四十五日,景風四十五日,涼風四十五日,閶闔風四十五日,不周風四十五日.」我們把它排列成,就是由艮卦開始,艮震巽離坤兌乾坎,剛剛八卦,如果以四十五日計數,一宮三節氣剛好四十五日,大家有看過我曾寫一篇文章「八宮卦休王論旺相休囚」,大家便可一目了然.



我們從以上點觀察到,我們發覺九宮始終沒有折線圖表軌跡,從節氣以及易卦所論述易傳所論述內容,都只是看到左旋,說卦傳後天八卦,都是由震左旋到巽,離,坤,兌,乾,坎,艮,剛好左旋一周,我們又看回《淮南子.天文訓》所說八風,對應二十四節氣,如果我們以溫度及植物成長過程來表達,都是左旋,並沒有出現折線軌跡.究竟折線軌跡從何而來?

我們又看另一線索,河圖洛書.「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河出圖洛出書,聖內則之」,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河圖洛書畫面,最像九宮的是洛書.歷代很多位大家就是把河圖洛書演變成八卦說,又說成與六十四卦有關係,鄭玄大衍之數,天一生水於北,地二生火於南,天三生木於東,地四生金於西,天五生土於中等等…總之各學者說到玄之又玄,說陽一三七九左旋,陰二四六八右旋,總總形式說法都是模模糊糊,都沒有清楚交待如何與易有關係!甚至乎在宋時候更有人說河圖洛書是偽托,究竟是怎樣跟易卦有關係呢?公元二千年,小弟發現了洛書數配先天八卦,而相疊起來就是京房八宮卦,無形中道破了多年解不開的答案,在這裡不多說,有興趣請參看《京房繼傳》,這裡我想帶出洛書九宮,是徹底說明了左旋,右旋,並未構成折線的軌跡,究竟三元九宮的九格是指宇宙划分為九宮?還是特定設計一組星為九宮呢?下回分解!
發表於 2010-7-27 04:38 PM 資料 主頁 文集 短消息

日月五星考九宮

我特意把張衡《灵宪》天地結構示意圖刜分九宮,制成九宮圖,看看有沒有九宮折線圖出現.當然是找不出,如果能找得到,我想都輪不了我在此說話.

別窺小古時先民觀天智慧,根據現代專家的考核,張衡視測日月運動,只是相差0.9,現代所測日,月平均視直徑分別為32.0'和31.1',可想而知古人眼界厲害之處,請看圖中的日月五星是以右旋.

圖片附件: 天地結構示意圖.jpg (2010-7-27 04:38 PM, 110.92 K)

發表於 2010-7-27 04:43 PM 資料 主頁 文集 短消息

考先儒所繪月行九道圖與九宮關係


月行九道圖是發現月亮運行不均稱的運動而提出了有九道月行法,青道一,春分之北,秋分之南六度.青道二,立春之北,立秋之南六度.朱道一,冬至之北,夏至之南六度.朱道二,立冬之北,立夏之南六度.白道一,秋分之北,春分之南六度.白道二,立秋之北,立春之南六度.黑道一,夏至之北,冬至之南六度.黑道二,立夏之北,立冬之南六度.黃道在黃白交點.週而復始.簡單來說,冬面是青道,分陰陽.南面是朱道,西面是青道,北面是黑道.我們又看看把九宮置上,看看究竟有沒有折線圖,又當然是沒有,因為都是接近圓形運行.

究竟折線軌跡從那裡來?到此刻未公佈為止,依然是一個謎.



圖片附件: 月行九道圖.jpg (2010-7-27 04:43 PM, 157.89 K)

發表於 2010-7-27 04:49 PM 資料 主頁 文集 短消息

考日晷與九宮

其實這個不必要考,因為在二十四節氣圖已說明了,陽進陰退,在空白沒線那處就是晚上,故此,又不是從這裡來.

圖片附件: 漢代石質日晷面.jpg (2010-7-27 04:49 PM, 190.31 K)

發表於 2010-7-28 02:28 PM 資料 主頁 文集 短消息

答案若隱若現---道出其中一項紫白心印

鄭玄「太乙下行八卦之宮,每四乃還于中央,中央者北辰之所居,故謂之九宮.天數大分,以陽出,以陰入,陽起于子,陰起于午,以太乙行九宮,以坎宮始,坎中男,亦言無偏也,自此而從入坤宮,母也.又自此而從震宮,長男也.又自此而從巽宮,長女也.所行者半矣,還息于中央之宮,既又自此而從乾宮,父也.自此而從兌宮,少女也.自此從于艮宮,少男也.自此從離宮,中女也.行則周矣.」

鄭玄又補注「易一陰一陽合而為十五,太乙取其數以行九宮,四正四維皆合于十五」,上文提到都是歷代鍾于此術,依循飛吊軌跡而進行,而張衡清楚表示九章變為九宮法,將干支替入太乙行九宮式的方法,見圖.



圖片附件: 三元六甲飛吊圖.jpg (2010-7-28 02:28 PM, 253 K)



圖中干支排列漸露曙光了,紫白飛星的元運心印,我相信全部在此,我不逐一解說,因為我不是這方面專家,留待大家慢慢參詳,歸納.

重點我是想帶出此干支吊替圖式出現是很清晰了解太乙,遁甲,干支吊替,紫白飛星的軌跡及先後次序及年代,從而找出源頭.請看「太乙乘斗循行而每四還于中央」,這明顯地有兩件事,一是太乙,太乙在古代又可形容北辰,太一,當然專家學者們都是意見不一.在宋時候稱為帝星,大致是北極星.而斗,顧名思義是北斗,這裡帶出了問題,究竟北斗七星?還是北斗九星?容後再談!

那我們再看《遁甲演義》引五子胥說「若欲伏匿者乘青龍,六甲也.曆蓬星,六乙也.過明堂,六丙也…」為什麼又提起遁甲及伍子胥來?就是想帶出年代問題,遁甲的工具離不開九宮圖,大家可以在圖中清楚看到各元六甲,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都在圖中出現,如果再分辨坎宮與離宮,就是冬至與夏至所在此,它們也分為陰遁局,陽遁局.設實是遁甲學問.

我們組織推敲一下,最先出現時候就是六十干支吊九宮,而伍子胥是春秋時期的人物,於是我們找到兩項線索.遁甲認為「天帝賜予了黃帝天乙遁甲式,從而戰勝了蚩尤」,當然這只是傳說,但重要的是太一行九宮之說法.說法都是與北斗有關,我們走入直路,當然北斗此提法就是眾所周知,但究竟北斗說明了什麼?或者你們經這一提,開始想到了答案.

那下一章我們出發到北斗.
發表於 2010-7-30 04:20 PM 資料 主頁 文集 短消息

習術數的人,無請古今人人都說北斗與術數及易經有關,但人人都說不出所以然,含含糊糊,或者客觀的說?是隱而不宣?無論是前者或後者,玄空掌派將會把新發現北斗運行與術數關係,一字一句,絕不含糊,全盤托出,這樣符合我們創派宗旨「以天下為己任」.

好讓大家不要再浪費時間,使大家騰出更多時間共享天倫,更精進研究各術數範疇,更上一層樓,這樣子對大家都有益.既然大家同在術界上,我是明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那種感受,如抓癢只能治到皮膚的癢,但皮膚深層處不能憑抓止癢.

發現了這巧妙之處只是在一瞬之間,在這一瞬之間後,初時可能會發現與事實不符,但總要堅持,相信自己,這樣便逐漸揭開真理面目,但當然在途中要思考一下,是否與天象吻合,如果與天象不能吻合,縱使與邏輯相符也不能說為真理.因為我們古人的學問是效天法地而創造出來.

在這發現之中,原來在天旋地動,不單止會觀察到接近圓形運行軌跡,同時都可發現與量天尺軌跡相符,換言之,圓中有方,方中有圓,互相並存,並沒有矛盾之處,這個量天尺軌跡原來出自圓形軌跡,如果沒出現圓形軌跡又不會出現量天尺軌跡,聽來玄之又玄,是嗎?稍後玄空掌派宣告天下,張貼圖片,大家便會清楚所以然.

我們過往曾耳聽眼見陳派攻擊李派,李派攻擊張派...說他們自己那套才是真理,人家那套是假的,古今如是.說到底他們是堅持自己一個方角軌道,或接近圓的軌道,在下元八運時候各位也不需要爭拗,玄空掌派將直搗核心---北斗,藉玄空掌派兩週年紀念,送給大家一份禮物!

下元庚寅年季夏 玄空掌派劉銳山
發表於 2010-8-2 03:28 PM 資料 主頁 文集 短消息

使命

在第一章尾段我對《馬王堆帛書刑德圖》寫道「似乎行人止步了」,走進迷局一樣.對於一位悲觀者來說,行人止步的感覺會帶來了絕路,但對於一位樂觀而喜於冒險者來說,可能是一項挑戰.嚴肅來說是帶領一群迷途者走出死局.

我們的中國文化在八千年前M45號墓中華第一龍開始,形成一套獨特的文化或更早.姑且我說為「效天法地」,一直以來都是從細小「摸索」入口,發展一套龐大而有系統的文化.相信幾十個世博這樣大,也未必能裝得下.如果我們走進去,沒有路標,沒有導遊,肯定地迷失方向了!更何況中國的歷史曾有幾個朝代把固有的文化翻天倒地,形成了文化斷層期.走出去?或走回頭?真的談何容易!

故此形成了一群人放棄,甚至乎攻擊!在知識界都鐵定了術數是迷信,迂腐!對於喜愛術數文化的人士,是痛心!

幸運地,其實也不算是幸運,是一份堅持,是一份信念,「有入口處必定有出口處」,我們不單止找到了出口,甚至乎我們可以找回「入口處」,這一份是我們玄空掌派一份信念!

當我們一直追查時候,終於發現了《刑德圖》就是解釋量天尺的入口.《刑德圖》裡的占星內容是可以上溯公元三百多年,而《刑德圖》是未經人手加以修整,可以說是原汁原味,上古的術數章.當我們一直搜查量天尺軌跡,經過熱烈討論,辯證,終於發現《刑德圖》與我們所追溯的學問吻合.而這個吻合不是我們早已假設《刑德圖》可以,只是後期階段重組圖案而發現與《刑德圖》相吻合.是有力佐證我們將公開的發現,而這項發現不單止解釋了很多術數界的謎團,更可以解釋考古界多年對刑德圖的未知講述.一九七三年十二月在馬王堆出土自今二零一零年七月,足足有三十七個年頭,在玄空掌派眾志成城之下,在一瞬意念下,而經過幾天晝夜不眠情況下,終於走出了術數歷史出口,終於奠定了嶄新里程碑.

在未公開真相之前,我會先跟各位講述北斗,日月,五星,雜星,幾項古老的占測方法,從而讓大家更易明白到量天尺由來.
發表於 2010-8-2 05:33 PM 資料 主頁 文集 短消息

北斗

北斗是由七粒顯亮的星組成,第一粒天樞,第二粒天璇,第三粒天璣,第四粒天權,第五粒為玉衡,第六粒為開陽,第七粒為搖光.第一粒至第四粒術語稱為「魁」,好像斗口,驟眼看去好像香港的著名超級市場的購物車.而由第五粒至第七粒為杓,也謂斗柄,即玉衡,開陽,搖光.

有另外一個說法「北斗九星」,這是有文獻考究,第八粒星為招搖,第九粒為天鋒.而在《彝族天文學史》曾記載指明有北斗九星.據專家學者考究,由於歲差關係,至到春秋戰國時期,招搖和天鋒已不在恆星圈以內,所以開始改為北斗七星論.而本人從《刑德圖》考究,其中一句說話刑德丙篇寫道「招搖在上,口口在下(口口是原文缺字),乘龍戴斗,戰必勝」.我們可以從這句之中,看到第八粒招搖星仍然是有所使用,而後期術數家稱這粒星為輔星.


圖片附件: CA1DZV0V.jpg (2010-8-2 05:45 PM, 26.86 K)


在古先民把它拿來作時間指標,《鶚冠子》「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當然歷史不斷發展,先民觀測日月概念日漸成熟,到後期時候已可細分到十二月.「仲春之月招搖指卯,季春之月招搖指辰…」到後期更形成了月建.而在《淮南子.天文訓》裡描述的最多,「斗杓為小歲,正月建寅」,「帝張四維,運之以斗,月徒一辰,復反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丑,一歲而匝,終而復始」.又認為「北斗之神有雌雄,十一月始建於始,月從一神從左行,雌右行,五月合午謀刑,十一月合子謀德」.北斗與刑德關係昭然若揭,當然就在這句說話不足證實刑德是北斗,稍後再公開資料,便可清楚看到.

中國古代學問是效天法地,除了把日月星辰作為時令的指標外,也把它當作人事的處理,《尚書.舜典》「正月上日,受終于文祖,在璇璣玉衡,以選七政」.《石氏星經》「七政星明者,其國昌,不明者,其國有殃」.這裡列出了七種政事,要跟隨北斗物轉星移而處理好祭祀,生產,生活等.

在這裡提到了七政,大家一想到七政就會想到現今七政四餘,日月五星,
羅喉:火之餘氣;計都:土之餘氣;紫氣:木之餘氣;月孛:水之餘氣,指的星的餘光.這七政有幾種不同說法,會認為是北斗七星,也有人認為是日月五星,也有人認為是二十八宿分佈四方七宿.到晚期時候,五星占卜已大行其道,而經本人研究所得,北斗比起用五星來占卜更大行其道,原來大家用了而不知道.

古時的人認為北斗似車,當然我說像購物車,認為當時天帝是駕著此車在天空中央旋轉,管理八方,而今天的孩子坐在購物車上在超級市場旋轉八方,怪不得父母稱小孩子為皇帝,古今同感.

孔子表皇參持曰「天以斗視曰發明」,天即太乙,以斗視之」,太乙坐斗行九宮,九宮由來在前幾章有說.《星經》「天一太乙,主氣之神,四正四維以八卦所居,故亦各之曰宮.太乙行八卦宮,每四乃還於中中央,中央者北辰之所居,故因為九宮」.在這段說話之中,引起了後世很多術家引用量天尺的軌跡佐證.

北斗七星是時令的指標,還有職能是當車,還有以星的光暗來斷事,「光武帝建武十年三月癸卯,流星如月,從太微出,入北斗魁第六星,,色白,旁有小星射者十余枚,災則有聲如雷,俱頃止」.而北斗每一粒星都可配上干支,《黃帝占》「北斗魁第一粒為天道六甲,主五子,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至第七粒星為部星,六甲:庚午,壬午,甲午,丙午,戊午…」每粒星也其功用,又把九星分野分配不同州份所屬,而每粒星都有它的獨特功能,同時亦分為兩組星斗與杓(見圖),不同使用功效,它可算是相當重要性.



圖片附件: CA1DZV0D.jpg (2010-8-2 05:38 PM, 185.39 K)



北斗七星只是幾粒星星,而使到歷代都把它玩得出神入化,令人著迷,例如把第一粒星稱作貪狼,順序為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輔弼,這是後世術數家常用玩法.遁甲:「天蓬,天芮,天沖,天輔,天禽,天心,天柱,天任,天英」.內容真是豐富,如要說的話,寫十萬字也未必寫完!主要想說明天空北斗對於人事重要性.其實還有一項更加重要,好像如魚得水之歡.待續!


圖片附件: 03052210.jpg (2010-8-2 05:35 PM, 159.25 K)

發表於 2010-8-3 01:11 PM https://forum.shusquar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1346

發佈三元六甲九星折線飛吊軌跡新的發現 3/8/2010

由於發佈屬原創,及首次公開,為避免被人盜權,故以售買及權限形式瀏覽,請各位不要轉載,多謝合作!在適當時候,我會開放權限,不便之處,敬請原諒!



https://forum.shusquar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1219&extra=page%3D2

總結

一. 九大行星是繞著太陽運行,而它們在天空運行速度及路線都不盡相同.木星一年一次紀歲,是十一點九二;土星二十九年半;火星一周天六百八十七日;金星一周天約二百二十五日;水星一周天八十八日.所以它們會很難相聚在一起.根據祖沖計算是一百四十四年才會連珠,同時它的軌跡都是圓形,很難吻合量天尺.

二. 中國先民以天象觀測,制定時令工具,時間,是以日測晝夜,太陽從黃道出發,經過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一日回原點.月亮經白道運行一周約二十七點三分一日.木星又為歲星,北斗又為小歲,正月建寅…,金星又稱為東方啟明,西方是長庚,東方七宿,南方七宿,西方七宿,北方七宿.以上都是以定時間方位為考量.換言之量天尺軌跡兮乎方位與時間,必然出現于天象.

三. 北斗七星或北斗九星此星座是恒星,在天空規律旋轉是呈近乎圓形,都是由地球運動自轉和公轉繞著太陽運動而造成視覺現象.

四. 大量文獻記錄北斗對應於人事及斗柄指向與季節有關的資料,由上古先賢以至唐宋明清的術家,都認為與北斗有關,提及最多的是太乙行九宮,四正四維逢四還宮,此點是聚所周知.

五. 《周髀算經》「欲知北極樞,璇周四極」,在此論點至今也是糾纏不清.我們先假設斗的四粒星,樞,璇,璣,權.因為權的亮度比其它三星稍遜,故此我認為它在《周髀算經》是沒有注意到.文中提及「冬至日加酉之時西游所極,夏至夜半南游所極,冬至日中南游所極,夏至日加卯之時東游所極,冬至夜半北游所極,夏至日中北游所極」,在天空二至二分出現了.我們假設將九宮套在此四星上,出現了此圖形.(見圖一)


圖片附件: 1.二至二分.jpg (2010-8-3 02:19 PM, 74.02 K)


六. 圖形出現了,於是我們根據「北斗視為帝車,天帝乘斗巡視八方」又據太乙行九宮帝張四正四維,以三個節氣行一宮,四十五天多點少,我們假設以第五粒星玉衡,第六粒星開陽,第七粒星瑤光,這是斗柄,我以它為軸心,而把斗口「四游」(《周髀算經》)出現了此圖.

七. 圖形出現後大家再跟《刑德圖》比較一下,基本吻合.本人於零八年考《刑德圖》有很深印象,當時我第一眼看到《刑德圖》時候,感覺它像風車,我主力就此圖形設計而考究,翻查舊文獻,發現《淮南子.天文訓》「北斗之神有雌雄,十一月始建於始,月從一神從左行,雌右行,五月合午謀刑,十一月合子謀德」.肯定地《刑德圖》就是北斗,來到這步有驚人的發現.

八. 我們在圖形上初步吻合,於是我們將北斗的雄神以一三七九配四正,二四六八配四維,再進一步證實了吻合(見圖). 《刑德圖》的九方格是呈現了凹凸,真巧合,本人於零八年考此凹凸處為雌雄,而斗顧名思義是裝載物件,所以古人把所有的天象素材放於斗內.現在《刑德圖》由中央伸延外的八條線就是斗柄,第五玉衡,第六開陽,第七瑤光粒星,當八個軌跡的第七粒星聚在一點時候,便造成一種圓形壯況,出現了八風,此點是玄空掌派率先發表(見圖).


圖片附件: 2.刑德九宮原始架構圖.jpg (2010-8-3 02:32 PM, 178.75 K)




圖片附件: 3.刑德圖.jpg (2010-8-3 02:34 PM, 614.49 K)


九. 走到這步時候,已經有理由令我們相信北斗是以魁作為四游,而定出空間,而斗柄定出了方位時間,此北斗有分為分,建,均,移,定五種功能.而這種說法是春秋時期建除家的看法,而這裡是分為兩部份使用,斗與杓.大家有看前一章的話日月五星占,便會知道,天象稍有什麼異動,古人也可以入占,所以我認為大家忽略了此部份.

十. 我們根據太一行九宮方法由冬至開始行四宮,因為實際情況,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根據此原理我們會在天空上旋轉,來到這裡很重要,究竟量天尺軌跡如何出現?在未解釋數字出現後,先跟大家舉個概念.舉例,廳裡天花板有兩盞成一直線的燈,或分開擺設,我們於黑漆環境下,先開著一盞,隨之再關掉,便開著另外一盞把另一盛關掉,如此便會造成一種感覺,可以分辨出左右或前後.

十一. 北斗運行的規律旋轉便會出現了,此情況造成曲尺行走形像.在開章時候已經說了,圓中有方,方中有圓,當斗柄在天空旋轉時候,呈現出圓形,而四正星與四隅星所座落方位時候,便出現虛實,亮及暗,形成了量天尺軌跡!(見圖)



圖片附件: 5.雄刑德圖.jpg (2010-8-3 03:12 PM, 206.09 K)




圖片附件: 九宮順吊飛.gif (2010-8-3 02:37 PM, 702.42 K)




圖片附件: 九宮順逆吊飛.gif (2010-8-3 02:37 PM, 651.76 K)


此次發現是玄空掌派集體成果,幕後當中有幾位功臣,大弟子郭翹鋒,二弟子何裕璋,給了不少意見及討論.接下來由玄空掌派第二弟子何裕璋分析量天尺的出現軌跡,與及對各術數關係.在這裡說明意義是非常重大,代表玄空掌派是薪火相傳,今天玄空掌派可以保證我們是後有來者.

玄空掌派劉銳山
3-8-2010

發表於 2010-8-9 16:48:48 | 顯示全部樓層
bati10 發表於 2010-8-3 04:12 PM https://forum.shusquar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1346

玄空掌派的北斗節氣倒影圖


圖片附件: [北斗節氣倒影圖] 北斗節氣倒影圖1.jpg (2010-8-3 04:13 PM, 399.03 K)



以上為北斗氣節倒影圖, 解釋這圖前大家要先知道古人觀天是以星斗在地上的倒照來看其對地上各方位之作用。由於北斗是圍著北極星旋轉的,而古人在地上一般多以南方作前,北方作後,東方作左及西方作右,所以能推斷古人是面向南,把水盤放在前方去觀測星斗倒影所在, 簡單來說倒影圖就是以子午線之線為軸心倒影翻過來,向天上看北斗是逆時針轉,而看地上的倒影則是順時針轉。

這個倒影邏輯絕對是有出土文物為證的,以下是武威磨咀子出土漢代漆木式盤,盤中圓心中的北斗就正正是倒影了的北斗七星。




==============================

==============================


[ 本帖最後由 bati10 於 2010-8-9 01:02 PM 編輯 ]

圖片附件: [漆木式] 漆木式.jpg (2010-8-3 04:18 PM, 71.93 K)


發表於 2010-8-3 04:20 PM 資料 文集 短消息


《星經》曰: 「天一太乙,主氣之神。行猶待也。四正四維,以八卦神所居,故亦名之曰宮。天一下行,猶天子出巡狩,省方岳之事,每卒則後。太乙下行八卦之宮,每四乃還于中央,中央者北辰之所居,故因謂之九宮。天數大分,以陽出,以陰入,。陽起于子,陰起于午。是以太乙下九宮,從坎宮始。坎中男,始亦言無偏也。自此而從于坤宮,坤母也,又自此而從震宮,震長男也。又自此而從巽宮,巽長女也,所行者半矣,還息于中央之宮。既又自此而從乾宮,乾父也。自此而從兌宮,兌少女也。又自此從于艮宮,艮少男也。又自此從于離宮,離中女也。行則周矣,上游息于太乙天一之宮,而反于紫宮。行從坎宮始,終於離宮,數從太乙行之,坎為名耳。」 從以上經文可知,太一行九宮起始在先天坤位,而這幅北斗節氣圖倒影的關鍵之處盡在兩顆星-----天璇和天權。先從冬至的位置說起,坤宮的位置上剛好是天權,這個是量天尺的起點,到了立春的時候,天璇轉到先天巽宮,巽宮就成為量天尺的第二點,然後到了春分,天權轉到了先天離宮,離宮成為量天尺的第三點,一直到立夏,天權又轉到了先天兌宮,兌宮成為量天尺的第四點。

以上之演繹道出了冬至到立夏量天尺由坤到巽,到離,到兌的運行,但在同一時間其實有另一個軌跡存在著。我們回到冬至點,天璇的位置剛好在先天乾宮,這個為另一個軌跡的起點,到了立春的時候,天權轉到先天震宮,震宮就成為量天尺的第二點,然後到了春分,天璇轉到了先天坎宮,坎宮成為量天尺的第三點,一直到立夏,天璇又轉到了先天艮宮,艮宮成為量天尺的第四點。

這兩個同時進行的軌跡一個起於坤,一個起於乾,一順一逆。京房先師:「陽從子,陰從午,子午分行」又《淮南子.天文訓》:「北斗之神有雌雄,十一月始建於始,月從一神從左行,雌右行,五月合午謀刑,十一月合子謀德。」這裡的雌雄為天地,即是乾坤兩宮。要是從易理的角度出發,假設我們不懂洛書數, 從坤宮的起點, 因為冬至一陽生的關係, 所以數會越來越大, 從一順數到二到三到四。 而乾宮的起點, 因為夏至一陰生的關係, 所以數會越來越小,從九倒數到八到七到六, 其實根本就不用順序由一數到九, 一二三四, 九八七六兩組從冬至就開始走, 到了立夏之時, 其實已經完成一次, 而夏至的時候又開始新的一週。這次是天璇在坤,天權在乾,兩星剛好對換了位置,從夏至到立秋到秋分到立冬,同樣的順逆軌跡又再出現一次(請參考原圖),週而復始。

《星經》:「天一太乙,主氣之神,四正四維以八卦所居,故亦各之曰宮。太乙行八卦宮,每四乃還於中央,中央者北辰之所居,故因為九宮。」請留意這句「每四乃還於中央」,其實就是一二三四順飛到中宮, 同時九八七六逆飛到中宮的軌跡。要是從一二三四順飛還於中宮五,再從六七八九順飛還於中宮五,這樣的話就跟我們現在的量天尺不太相符,因為九的下一步絕不是中宮,而這樣的飛吊也不能解釋陰陽兩片亦不符合易理。這個順逆的一二三四, 九八七六吊宮軌跡相信是古人造量天尺的藍本,但在發展的過程或許是為了使用時的方便而令最初的面貌有所改變,其實在實際上的操作還是一樣的。例如跟據《星經》太一應從坤宮起首卻後來被發展成中宮起首,其實五入中宮順飛跟一入坤宮順飛所得出的星盤都是一樣的。至於這個一二三四, 九八七六順逆吊宮也是一樣道理,例如一入坤宮順飛到五,再以九入乾宮逆飛到五所得出的星盤,跟現今直接以五入中宮順飛的方法得出的星盤也是完全一樣,但要明白當今的各術數中的所謂兩片或順飛逆飛等的概念,都是從北斗這個一二三四, 九八七六吊宮的軌跡開始。




圖片附件: [北斗節氣倒影圖2] 北斗節氣倒影圖2.jpg (2010-8-3 04:33 PM, 125.3 K)


發表於 2010-8-3 04:26 PM 資料 文集 短消息

北斗旋轉與元運

在玄空掌派剛剛發表的北斗旋轉圖中可以很清楚看到一二三四,九八七六的流行是同時發生而相對相錯的,在尋找量天尺的過程中,開始的時候我們曾一廂情願以為星斗的轉動必會呈現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的順序飛吊,但到了真正發現北斗旋轉圖的時候,發現其實星斗就如京房先師所說「陽從子,陰從午,子午分行」---- 先在冬至開始,一從先天坤宮數起,九從先天乾宮倒數,一二三四,九八七六,在立夏時完成第一個週期,然後到夏至又開始另一個週期,於這項發現我們對玄空的體系有更深之體驗。

一二三四,九八七六分行,一順一逆,元運家的上下元兩片的理據正正出現在眼前,一個圖的出現實在勝過一百篇文章!而從堪輿學的歷史中「父母」一詞的應用可謂隨處可見,當中更以玄空學派為佼佼者,例如飛星家有自己排父母的演繹,六法及六十四卦也有自家的演繹方式,但這幅北斗圖其實已經很清楚說明「父母」的深意基本就是以先天的乾坤兩宮起首的一二三四,九八七六飛吊,陰陽交媾及零正兩片之理據也在此處充份地體現出來。

最後大家一看到一二三四,九八七六分行的規律,再加上冬至及夏至的順逆週期,大概會立即聯想到奇門遁甲的陽遁陰遁及流日紫白飛星在冬至夏至的順逆流行吧!(請參考下圖)所謂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冬至為陽(順行)週期開端,夏至陰(逆行)週期開端,這一陰一陽的或可在北斗中的天樞,天璇,天璣,天權體現得到。例如在冬至時,天樞落在坎宮,天璇落在乾宮,天璣落在離宮,天權落在坤宮,但到了夏至時,天樞落在離宮,天璇落在坤宮,天璣落在坎宮,天權落在乾宮, 天樞與天璣對調,天璇與天權對調,剛好形成相反,這個就正正意味著一陰一陽的交替,當中的妙處還是留給大家心神領會。


圖片附件: [冬至夏至] 冬至夏至.jpg (2010-8-3 05:01 PM, 72.25 K)


發表於 2010-8-3 05:33 PM 資料 文集 短消息

北斗旋轉與玄空六法金龍水口的發現

現在我們再接再厲, 用這個北斗運動倒影圖再賞試去解釋玄空六法的雌雄交姤圖和談氏六法的金龍水口圖的原理。

從剛發表的北斗節氣倒影圖很容易發現一二三四,九八七六兩個軌跡其實是同時發生而相對相錯的。再仔細看內外圈的星數排列, 外圈為洛書數94382761, 內圈為轉了180度的洛書數, 要是在內外兩圈配上先天卦, 剛好我們可以看到<<法鑒>>內的雌雄交姤圖, 所謂乾交坤, 巽交震, 坎交離等等 (見下圖), 兩個先天八卦交媾的情形可謂一目了然



圖片附件: [雌雄交圖] 雌雄交圖.jpg (2010-8-3 05:33 PM, 63.75 K)






圖片附件: [先天元運圖] 先天元運圖.jpg (2010-8-3 05:33 PM, 104.01 K)



這幅是<<法鑒>>內的先天元運圖, 請注意圖內的巽宮和乾宮的挨星有被修改過的痕跡, 初讀這圖時對修改的部份覺得不解, 其中文曲和武曲都又在三元家的角度內為中元四六運所管, 坊間亦有前輩以二八易位或山澤通氣解釋之, 而箇中的複雜關係不能三言兩語就能表達



圖片附件: [北斗節氣倒影圖 (六法)] 北斗節氣倒影圖 (六法).jpg (2010-8-3 05:33 PM, 125.09 K)



要是把北斗運動倒影圖的四六文武易位, 依理把圖中的連線修改一下, 竟然發現談氏《元空本義》內的六法金龍水口的痕跡!!

一,圖上的灰色及粉紅色部份代表北斗上的天璇及天權二顆星,這兩顆星應該是一陰一陽。

二,看看圖內一三七九的位置,全都是灰色的,而二四六八則全都是粉紅色的,這個很可能意味著淡氏六法上的一三七九運順飛,二四六八逆飛的道理,陰陽交錯的道理。

三,要是以一三七九順飛,二四六八的逆飛規律,把各元運的五黃位置放進九宮內,就會得到這個談氏六法金龍水口圖,大家應能看到跟這個北斗圖的關係相當密切。


從古人對北斗七星的重視以及以上各運的金龍水口推演,玄空六法零正概念的源頭可謂昭然若揭。




圖片附件: [談氏金龍水口] 談氏金龍水口.jpg (2010-8-3 05:33 PM, 23.07 K)


發表於 2010-8-4 05:03 PM 資料 文集 短消息

思考的過程

這次發現都是從師父靈機一動突然想到量天尺應該是由北斗的閃動而開始,記得一天的晚上,我收到師父的電話。

師父:「何裕璋,我有個新的想法關於量天尺的源頭,我想應該是從北斗的一閃一暗所造成的,這個想法應該之前沒有人提過,你有沒有甚麼意見?」

我:「這個看法確實沒有人說過,很有趣,真的從來沒有想過啊。」

師父:「古人觀星斷事,都喜歡用星的光暗來作依據,簡單的例如以太陽光立竿見影,或是月相納甲納支,五星占也會看看金星、火星、土星等的光暗跟顏色來斷,為什麼偏偏沒人提過北斗的光暗閃動呢?」

我:「很有道理,就讓我先去找些關於北斗七星的光暗資料。」

過了好像不到幾天,師父就發了一幅圖給我,說量天尺的軌跡大概應該找對路了,之後在直覺的驅使下他又嘗試把原先的圖併合成《刑德圖》的模樣,但量天尺的軌跡還未能從圖中找出來,於是我們師徒間就開始討論,把圖形修改再修改,再加上顏色,不到幾小時量天尺竟然就出現在眼前!!

當時我們在發現量天尺所用的北斗圖其實跟剛發表的有些不同(請參考下圖),天樞天璇天璣天權四星的分佈並不是在四正四偶而是如洛書的前後生成位置,但後來在參考不同古書之北斗圖形時發覺到天樞天璣兩星大約在兩宮之間所以比較難取捨的關係,又考慮到《刑德圖》內的四正四偶所出現的凹凸雌雄模式用四正四偶比較符合,我們就重新把天樞天璇天璣天權安到四正四偶,結果發現量天尺的原則和一二三四,九八七六的軌跡同樣沒變,兩圖其實有異曲同功之妙!


圖片附件: [北斗生成倒影圖] 北斗生成倒影圖.jpg (2010-8-4 05:15 PM, 195.15 K)




圖片附件: [北斗生成倒影圖1] 北斗生成倒影圖1.jpg (2010-8-4 05:15 PM, 306.28 K)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8-9 16:51:42 | 顯示全部樓層
Kiu Fung 發表於 2010-8-4 12:33 PM https://forum.shusquar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1346

北斗雌雄圖之輔星水法

不說大家也不知北斗七星雌雄結構圖,更可衍生出其他術數的精華道理。劉師父心授的輔星水法是其一。其同體的陰陽奇隅虛實道理盡顯了古人的智慧是合乎邏輯及其推理是由自然之道為依據。道教之經有如道德經重梓大洞仙經北斗經等等都能揭盡銀河之妙。星體的會合周期,循環周序,大小周天的循環及其對人產生的影響皆由陰陽動靜變化而來。陰陽本身不可能產生吉凶唯有已交媾的雌雄!所謂動必有。這是必然聯繫之道。古經云:雙懸日月鏡中清,日月星三光盡己性


圖片附件: 輔星水法.jpg (2010-8-4 12:36 PM, 369.51 K)




發表於 2010-8-5 12:29 PM 資料 文集 短消息

後天北斗雌雄納炁局

昨天與師父進餐談及近期探討新發現的三元六甲量天尺軌跡源頭,驚人地又發現了其他鮮為人知的理論. 先不談這方面的發現。師徒談話之中,師父一再強調這是『發現』而不是『發明』。古人的智慧是需長期的相應才能『頓悟』矣。玄空掌派宗旨是『擴大正統』以防『以訛傳訛』之文化。禪師雲:『人人皆正心正意修行之時代甚易証佛成仙者,謂之正法時代。後人漸之積業使正法弊蒙,修行困難之世,便是末法之時代矣。』正法之時代是正道的表現也就是玄空掌派所倡導的。


古經雲:『欲精其技,必先利其器。』師徒之談發現輔星水法室內佈局之秘,也盡在顯露今次發現中。使其更加彰顯,運用輔星水法起來,更能發揮得淋漓盡致!所以我們發掘源頭之原因。北斗之大小周天及探討其規律與河圖及洛書與八卦關係,見解獨到,越揭越接近真理,越揭越令人振奮!使我們感到奔向大道。


太極兩儀四象八卦六十四卦之構成都離不開陰陽之道,北斗星真妙古絕今!其陰陽道理可佈室/宅內之局,這也可彌補六法,飛星之不足!於是乎弟子馬上說了局: 就稱佈局為『北斗雌雄納炁局!』,師父回應:『玄空掌派後天北斗雌雄納炁局』啦!淨陰淨陽盡顯於圖!


圖片附件: 後天北斗雌雄局雌雄一片.jpg (2010-8-5 01:02 PM, 352.84 K)




圖片附件: [雌雄示意圖] 雌雄.jpg (2010-8-5 01:25 PM, 50.59 K)



玄空掌派首席弟子 郭翹峰
發表於 2010-8-6 08:48 AM 資料 主頁 個人空間 短消息

玄空掌派首徒郭翹峰於八月六日在香港星島英文虎報發表有關玄空掌派三元六甲九星折線飛吊軌跡新的發現http://www.thestandard.com.hk/news_detail.asp?we_cat=12&art_id=101392&sid=29164394&con_type=1&d_str=20100806&fc=8

圖片附件: traffic lights in the sky.jpg (2010-8-6 08:48 AM, 303.27 K)

二零一零年八月在USA Asia Trend Magazine發表有關玄空掌派三元六甲九星折線飛吊軌跡新的發現 http://issuu.com/asiatrend/docs/aug-2010/01?mode=embed&documentId=090210160102-903b91e05cfd45138c5175102a9d49bf&layout=wood
USA Asiatrednmagazine.jp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8-9 16:55:23 | 顯示全部樓層
經過原作者同意(論點已刊登報章),現已放寬瀏覽權限,讓威望1的讀者也可以觀文,已觀看的可以看回舊帖原文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8-9 17:02:41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銳山 於 2010-8-9 04:37 PM 發表。
**** 本內容被作者隱藏 *****


期待锐山先生及先生的各位高徒推出“玄空掌派京房圆图北斗纳气局”。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8-9 17:26:43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銳山 於 2010-8-9 04:37 PM 發表。
**** 本內容被作者隱藏 *****

看看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8-9 18:04:25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銳山 於 2010-8-9 04:37 PM 發表。
**** 本內容被作者隱藏 *****

xie xie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8-9 20:42:16 | 顯示全部樓層
非常感謝您分享八運歷史發現(飛星軌跡)(奇門軌跡)(甲子吊宮軌跡)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8-9 21:36:35 | 顯示全部樓層
check check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8-9 22:10:46 | 顯示全部樓層
壇主''多謝你不斷ㄉ發表你ㄉ創作
2641.gif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8-9 22:34:16 | 顯示全部樓層
學習甲子吊宮的軌道.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8-9 22:39:22 | 顯示全部樓層

感謝公開分享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8-10 00:44:11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銳山 於 2010-8-9 04:37 PM 發表。
**** 本內容被作者隱藏 *****


期待玄空掌派新發現, 學習學習。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8-10 00:49:35 | 顯示全部樓層
玄空掌派發佈八運歷史發現【飛星軌跡】【奇門軌跡】【甲子吊宮軌跡】【六法元運】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8-10 00:53:58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2 03:15 AM , Processed in 0.02964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