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樓主: patton

考古、盜墓和風水(四)——上古墓葬(下)作者:lh1041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6-1-3 01:38:01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研究京氏 於 2006-1-3 01:30 AM 發表
时间是空间的连续移动。


京式兄

倘若 此點成立

時間的誤差 , 是否會造成空間的位移..

哪怕是 微量的偏移 , 也會造成蝴蝶效應.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6-1-3 02:10:48 | 顯示全部樓層
京式兄大安

蝴蝶效應 意思是指連鎖反應

各種發生的事情 , 都有其因果關係.

例如 : 在非洲的蝴蝶 , 搧動了翅膀...

           有可能造成 , 北美的一場颶風..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6-1-3 02:27:34 | 顯示全部樓層
承兄所言

應是如此 , 有絕對的因果關係.

試看 美國的費城實驗之後 , 改變了什麼....


以咱們先聖先賢的風水 , 是否會影響後代基因變化.
有些玄..
夸克..極微量子
相隔千里之遙 , 仍有相互感應之態.

若拉回原主題
前輩所提之 華夏第一龍  自當影響後世矣..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6-1-5 03:17:51 | 顯示全部樓層
由此觀之

歷代不世之君的帝王墓

皆可與祖龍做某些方面,相關的探討.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6-3-8 12:02:10 | 顯示全部樓層
四象说与金元明清演义


传统四象,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就是四象。
东宮苍龙、西宮白虎、北宮玄武、南宮朱雀,
四象历史之悠久,观念之深入,应用之广泛,
遍布中国大地,淹了传统文化。
四象为四神兽,历史悠久。《周礼.考工记》载:
“軫之方也,以象地也;蓋之圜也,以象天也;輪輻三十,以象日月也;蓋弓二十有八,以象星也;龍旂九斿,以象大火也;鳥旟七斿,以象鶉火也;熊旗六斿,以象伐也;龟蛇四斿,以象營室也。”
以至发明、制造车的轮子,也要以四象为规则。
至于天地祭坛、皇宫布局、寺庙规划、阴宅陵寝、阳宅安居等地理形势选择,
无不以是否具备四象自然条件为首选。
自然条件不足时,甚至人为堆砌,以假当真。

我时常感叹,易经八卦文化,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丢失的?
难道是自从有了易经的那天起,易经文化也就开始丢失了吗?
在兑易认知理论方法中,
对于四象的认识,不是几千年来的那种样子。

几千年来的四象传统,尽管人们不停的应用,到处在应用,
却几乎纳入不到易经具体卦象卦象中去,反而显得好象是易经八卦乃至六十四卦
是出自龙、虎、鸟龟四兽似的。

易经六十四卦中,
乾卦取象为龙。乾卦为青龙。这在乾卦卦爻辞上,表现明显。
履卦取象为龟。履卦为玄武。卦名中履字,上有尸壳,伏有手爪,为龟象。履卦之人有龟相,也被现实中的预测反复验证。龟象,上圆,有履卦上面的上卦乾卦的形象。下阴并且蠕动,有履卦下卦兑卦的形象。
夬卦取象为鸟,夬卦为朱雀。夬卦上卦为兑卦,下卦为乾卦。兑卦为说,在天上说话言语者为鸟。夬卦为口,在鸟为鸟喙。夬卦为易经以物取象中飞禽的代表。在四象中为朱雀。
兑卦取象为虎。兑卦为白虎。易经史上从来没有兑卦取象为虎的说法。没有兑卦与乾卦为龙虎相争之象的说法。只有在兑易理论中,首次讲自然卦象,乾卦为晴朗的天空,兑卦为云雨时的天空。乾兑之间,是晴天变化为云雨天的过程,是变天的过程。云彩的纷呈,云彩的斑斓,风生云起,皆有虎象。乾兑之时,是为龙虎相争之时。

乾卦为青龙;履卦为玄武;夬卦为朱雀;兑卦为白虎。对应到中国历史上相近的几个朝代上去,
金代为白虎;元代为玄武;明代为朱雀;清代为青龙。

要讲通这种对应,我们先来讲故事,从民俗学、民间传说上入手。
中国历史上的帝王,几乎都是以迷信的手法来治理和维护自己的统治的。
一个小投资者,投资个几万元去做生意,他会有完全可以自己掌控的心理而不需要求助于冥冥中的上天保护。当一个投资人投资到数百万数千万元以上时,心理上往往失去自己个人能力的自信,而产生向上帝、向命运要一个保证系数的愿望。得到者容易怕失去。这是为什么越是有钱的人越容易迷信的社会现象的原因。
一个人,打下了江山,当上了帝王,浴血奋战,血流成河,尸骨堆砌得来的,战争中可以不迷信,守江山中的守住与守不住,往往就要添加天命的色彩。何况中国历史上的帝王,在起首之初,在征战过程之中,就往往首先要把自己化装成天命在我、天下归我的角色。

明朝皇帝朱元璋,在起义的过程中,就神话自己。关于其父死后天葬的传说,做放牛郎是偷杀主家的牛为藏骨祈祷天将亮时在暗一阵子的传说,做和尚时命令诸佛菩萨泥胎塑像自己走下神坛好让朱元璋打扫卫生的传说,已经把朱元璋塑造成了一个真龙天子出世,万民归心的神的意志执行者。

朱元璋在南京登基,天下军权,尽归朱棣。平定北方以及元朝大本营东北、蒙古的军事任务,尽归朱棣。朱棣在平定北方、夺取帝位、移都城于北京的过程中,象朱元璋一样,始终在政治、军事活动中,掺杂了一系列的宗教迷信活动。他认定了元朝,是四象中的玄武持世,是玄武在世。是以元通圆之谐音,或身边术数之士另有推数,他认定了来自北方的蒙古统治者是玄武持世。

朱棣塑造了中国宗教史上一尊全新的神:玄武大帝。一尊脚踏乌龟、脚踏玄武、脚踏北方的神。一尊脚踏玄武,使玄武、使元朝北方势力永远不在翻身的玄武大帝。朱棣并且颁诏在全国建筑玄武大帝庙,普及到一乡一村。到现在全国各地遗留的玄武庙,都是朱棣的遗物。这里要分辨清楚的是,履卦为龟,为玄武。玄武大帝是镇压那只龟,镇压玄武,镇压履卦之神。不要把玄武大帝混淆为玄武。还可以明白的是,履卦、乌龟精、玄武、履卦之人作恶作祟时,就可以用玄武大帝镇之。

朱棣视元朝为玄武。联想到了自家为朱姓,想到了朱雀,想到了大明江山,为朱雀持世。
我不懂历史。传说中,影视作品中,明朝后来的帝王们,好象是有一种鸟的情结。有一个明帝,不做帝王之事,学木匠,做木鸟,要让那只鸟飞起来,要让朱雀飞起来。明朝的帝王玩鸟,玩鸟就是玩自己。

历代王者之师中,指哪些帝王身边为帝王做术数方面的工作的人,不缺乏天纵之才。而帝王之术的传承,却也总在真假混淆之中。比如文化史中自古以来对于四象的应用,就存在一种四象具全、四象共存、四象同时用的深刻观念。少有人讲过四象相争、四象用其一的道理。明朝帝王术,第一次为我们透漏出四象用一镇三的信息与知识。

到过玄武庙,也称玄武观、真武观的人,都会记得玄武大帝脚踏乌龟,手握青龙的形象。脚踏乌龟为镇伏北方元朝蒙古势力复起。手握的青龙,为后来的清朝。不仅仅有青与清谐音破漏出的信息。清朝初期时,在辽宁老家抚顺,在沈阳的那个京城时,大清朝的初创者们,是在宗祠旁边,将祖宗们与一条蛇,一起供奉,一起祭祀的。清朝开国者认为。大清天下,得之于蛇。在中国文化中,蛇龙都做龙看待。在清朝历代帝王中,发挥得最好的,是那个取象为乾卦之龙的称做乾隆的皇帝。

明朝的国师,帝王之师,在玄武大帝的形象设计、法术设计中,设计错了。那条蛇,不应该只是那么握住,或者说握错了蛇的地方,处理错了对待蛇、对待青龙的态度与法术方法。打蛇打七寸。不是打的态度而是握,错了;不是制住青龙要害,错了。导致青龙起,朱雀灭;清朝兴,明朝亡。

从易经文化、民俗学的角度,说明元明清三代,分别为玄武、朱雀、青龙持世。四象中的另一象,白虎,不会离开左右。有了履卦、夬卦、乾卦,另一卦,当在身边。元朝前面的金代,为履卦,为白虎。宋代杨家将的传说故事,杨家将与金国的悲壮征战,在当时已经有“送羊入虎口”的民谣。兑为女性。短暂的金代,多女后。后天八卦中,有兑为金的说法。

从易经文化意义上讲,历史朝代中隐含的四象关系,其意义很深刻。一朝一代,首先应该明确自己的朝代在四象中的准确定位。根本不可以没有这个认识与定位,没有这个认识与定位,就找不出立下国家基业的根本性。不可以定位模糊不准确,定位模糊不准确则生乱。小到家庭婚姻。大到国家治理,败弱皆由乱起。

在易经文化中,先天为用,后天看效果。不明白这个基本原则,在后天现象上乱动手、乱用功,无用。传统四象解释与应用,多是后天的东西。偶然做对了一部分,往往是撞到了先天上的那部分。从这一点入手,理出先天头绪,视其中对错,有如观指掌。比如先天四象方位,以先天六十四卦方圆图中的方图上的四个卦去确定。用四维不用四正,青龙位在西北,不得西北,青龙无位;朱雀位在东北,不得东北,朱雀无位;玄武位在东南,不得东南,玄武无位;白虎位在西南,不得西南,白虎无位。等等。

易经六十四卦中有三个卦取龙象。乾龙,震龙,艮龙。易经六十四卦中有三个卦取虎象。兑虎,巽虎,坤虎。三个龙卦可以互解,三虎卦可以互解。易经六十四卦中含三个四象。;一是乾、兑、履、夬四象,一是震、巽、恒、益四象。一是艮、坤、剥、谦四象。震巽四象为自然四象。艮坤四象伏羲曾经取用,用于中华民族开源立极,延续龙的传人。

[ 本帖最後由 先天易 於 2006-3-8 12:04 PM 編輯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6-3-18 20:10:18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研究京氏 於 2006-1-5 09:46 PM 發表

大大所言极是。
锐山先生,曾说要写一篇m45号墓影响的文章,呵呵,也不是锐山先生几时得闲。
历代不世之君,墓葬也当做如是观吧。
$ ...

易兄,這題才是相當有價值,我怎會放過呢!我想時機一到要到現場走走,感受一下現場氣氛,拍拍巒頭山水照,圖文並茂,這樣寫才有把握.

請問有沒有網友是當地附近居民,或可作小弟導遊嗎?請聯絡本人!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6-3-21 05:02:18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銳山 於 2006-3-18 08:10 PM 發表

易兄,這題才是相當有價值,我怎會放過呢!我想時機一到要到現場走走,感受一下現場氣氛,拍拍巒頭山水照,圖文並茂,這樣寫才有把握.

請問有沒有網友是當地附近居民,或可作小弟導遊嗎?請聯絡 ...

锐山大大,我人看法是六千多年来,山川变幻无常,已无当时的地貌了.倒是时间不变(我指的是四柱),可惜我无法排到当时的准确时间.
还有一点,如果以现代易理来说所谓的四相:"苍龙朱雀白虎玄武",那么,M45的墓葬情形就没有显示这么样的情况(四相).至于先后天卦的理论,另版再谈.既然没有四相(帛书称四象为四马),那么四相生八卦的理论又从何而来?
还有从墓葬的"象"来断,墓主没有脊骨和七根肋骨,是否暗示我们的传承断根了七百年(墓主在六七千年前就知道我们会在这么久的时间来挖他的坟墓)?妈呀!是什么逻辑啊?
没有棺木就能保存六七千年?  而且只烂肉身不烂骨头?难道是化石(别忘了化石是在一定的情况下保存的)?太多个为什么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6-3-21 20:10:27 | 顯示全部樓層
隨著一聲新年到,『富神爺爺』看顧您了,
你獲得了『富神爺爺』贈送現金3775個美元。


原帖由 一介 於 2006-3-21 05:02 AM 發表

锐山大大,我人看法是六千多年来,山川变幻无常,已无当时的地貌了.倒是时间不变(我指的是四柱),可惜我无法排到当时的准确时间.
.


一介兄,此處除非被炸得粉碎,相信此區山川龍脈精神仍然俱在,希望有跡可尋吧!

至於下葬準確時間可以從lh1041前輩們所提供天文曆資料去嘗試推敲.

個人不感覺它與八卦來歷有關,根本是兩碼子事,在彝族天文曆考究洛書數一文中探究過,個人相信洛書歷史比M45號墓更久.至於你所提到的帛書個人認為只是易其中一種,不足以代表什麼!洛書數就是八卦最原始代碼.

最後一點需要專家們提供意見,為什麼至今並未完全腐化?就基於他未完全腐化,仍然在風水上有一定影響力,而各方專家又推斷他是三皇五帝其中一位,故此,有理由相信在出土前仍然影響整個中華民族.所以,這題材是非常有價值,你有興趣走一趟嗎?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6-7-4 11:39:52 | 顯示全部樓層

到底有幾人知道

............「八卦圖的起源,連五行學說的起源也一併說了,三合四正、太一行九宮……也他娘的都在裏頭」................


知道的就幫大家解說一下,...................如果真的有人知道的話......................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6-7-5 08:33:02 | 顯示全部樓層

馮時〈河南濮陽西水坡45號墓諸遺跡的天文學研究〉

看了馮時的文章之後,覺得學術資源的不對稱性真是嚴重。


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中國天文考古學》一書。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6-7-6 03:04:20 | 顯示全部樓層
隨著一聲新年到,『喜神大帝』看顧您了,
你獲得了『喜神大帝』贈送現金922個美元。


今天刚好有点空,来系统地回复一下smallbridge先生:

1、首先感谢smallbridge先生帮忙推销书籍,我们本来也想这么干,但是一来上网是为了娱乐,不是为了图利;二来纵横网不是一个做生意的场所,早前有人乱发广告遭到警告处分,我们觉得应当遵守网站规定;三来我们不是生意人,虽然现在任何事情都可以当成生意作,但是我们还是认为认真写书和认真卖书的人本质上都不是生意人(一辈子可以写几百上千本书的人以及什么书都卖的人不在此列),我们也不希望考古界变成考古商界。

最后,还要声明一下,我们和smallbridge先生素不相识,他不是我们的“托儿”,有兴趣买书的人们非常欢迎,但是买了觉得不如金庸小说好看,又或者和您的师门授受不符合,您可千万别骂我们。

2、在现在的学术界,前沿的观点都是用论文而不是专著来表现的,但是专著也不失其重要性,因为专著集合了大量的前人观点和周围同仁的思维结晶,这里头既有学者智慧,也有民间养分,作者因而修正了先前发表的论文的偏差,也同时整合了别人的意见、完善了自己的观点,所以说专著主要来说是一份索引,而作者的观点是建立在这份索引之上的,外行人往往看看文章,内行人却要看其材料取舍的合理性和推理模式的完备性。比如smallbridge先生在楼上提到的那个章节,早在1989年就已经发表在大陆的《文物》期刊上了,但是集结成书又在十几年后,由此可见专著之不具时效性。

3、关于学术资源不对称问题,恕我们直言,这个问题不能归罪于学术界,而要归于社会风气和被这个社会风气影响了的读者个人。因为经过批准可以解密的材料(包括论文、图片、考古报告和民间调查记录)都已经发表了,世人只要想看都可以看到,在目前图书流通十分便捷的情况下,以香港、台湾、海外各图书馆馆藏之富、借阅之便,即使远隔关山万里,读者只要想看,也不是难事。例如《中国古代天文学史》(不同作者所作,共二种)、《彝族天文学史》、《中国天文考古学》、《天文考古通论》、《星象解码》、《古历新探》、《中国历法与数学》等书籍所引用的所有材料(包括论文、图片、考古报告和民间调查记录)都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前发表的材料,放在各个图书馆里都已经沤烂了都没有人去看,放在书店里都已经降价处理、而且一再降价处理也没有人买。这是为什么?市面上一套漫画书、一套武侠小说的价格都高于这些学术书籍,买的人趋之若鹜,读完了随手可扔,但是那些或许可以重读一下的图片、论文、书籍、考古报告和民间调查记录,别说掏钱买,就是放在图书馆里让人借,也没人去借。为什么?因为材料是枯燥无味、面目可憎的!

所以说,smallbridge先生说学术资源不对称,不对!不是不对称,而是各位不愿意去花时间看一看罢了,别说那枯燥无味、面目可憎的图片、论文、书籍、考古报告和民间调查记录,就是中国文明在轴心时代早已形成的经典作品例如老庄、论孟、荀韩又有几个人通读过?我想不多!人们更喜欢探求秘诀,探求使人朝贫夕富的秘诀,好像秘诀是一个不需要根荄枝叶的果实,凭空就可以生长出来一样。

4、近来看见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评论说中国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一个超级大国,因为它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可以感染全世界的学说!我们认为,人要进步,首先要倾听两类人的意见,一类是敌人,另一类是诤友。要认真倾听敌人的意见是因为他时刻想干掉你,所以他对你的观察最仔细;要认真倾听诤友的意见是因为他离你最近,而且又愿意直言不讳地提出看法。所以,我们必须重视任何敌人以及朋友的逆耳之言,因为我们这个民族完善净化自身的使命还远未终结。中华民族在几千年中积累了丰富的思想,在庞大的地域内整合出以朝贡体制为特征的远东国际关系体,提出了无远弗届、并行不悖、兼容并蓄的“天下”概念,同时又含有大量乌七八糟的东西比如好内斗、好嫉妒、容不得别人强于自己、凡是强求一律,听不进反面意见等等劣根性。所以,有时候真想大喝一声,我们真的强大起来了吗?我们在精神上真的强大起来了吗?别又是意淫吧?

5、综上所述,枯燥无味、面目可憎的学问怎么在这个时兴快餐文化的时代里生长呢?我们认为,既然个人不能改变时代,那就只好顺应时代,在顺应中谋求改变。在这个时兴快餐文化的时代里,沉重的学术课题也可以写的轻松些、随意些,也可以写成一个稍带草根色彩的娱乐文章,只要引起有心的人们的注意,自然会有人来购买并阅读这些书籍、继续进行研究。学术者,天下之公器也。学术的生命不在一时的结论,而在于不断有人加入这个队伍,将这个事业进行下去,直至永远。

6、最后提一下,我们在上面提到的所有书籍名称,纯粹为了行文需要,不是为了卖书,也没有大吹法螺的意思,反而我们要劝告那些希望升官发财的人们不要去买这些书籍,因为里面没有使您实现富贵梦想的所谓“秘诀”。您若真要买来看的话,可能会糟蹋您宝贵的血汗钱,因为对于追求升官发财的朋友们,这些东西除了能够帮助您更快地进入梦乡之外,没有其他用处。不过,您要是失眠患者,不妨尝试阅读一下,毕竟这个世界上能够而且有资格失眠的人也不多了,不是么?

lh1041集体敬上
2006年7月6日凌晨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6-7-6 04:13:48 | 顯示全部樓層
smallbridge先生还说:“……「八卦圖的起源,連五行學說的起源也一併說了,三合四正、太一行九宮……也他娘的都在裏頭」……知道的就幫大家解說一下,……如果真的有人知道的話……”

对此,我们不知道各位有没有经历过说书的场面,旧时在城市的茶馆里头、乡村的大榕树下,常常会簇拥着大群人们听说书先生讲述《三国演义》、《水浒传》、《杨家将》、《说岳全传》,每每到要紧关节处,说书人一拍响木说:“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接下来收钱走人。说书现在已经远离我们了,但正是这种古老的民间娱乐活动,将中国文明的核心价值观代代相传,如果说现在的人们还可以“礼失而求诸野”的话,实在有一部分功劳要归于这一类形式的民间娱乐活动。

既然没有人愿意认真地关注我们这个古老文明历史长河中发生的一些事情,没有人愿意认真地研究我们这个古老民族中惯常使用的一些语汇的原始发生模型,那么我们愿意在这里扮演一下说书先生,虽然没有收钱,但是既然来了,就要争取说得出彩,因此免不了在紧要关节处卖个关子。但是对不起大家的是,年初我们中间有人去世了,大伙儿也都没有了心情,再加上各有各的一摊子事情要作,南下北上的,也就渐渐地没有了激情。不过值得安慰的是,人们行动起来了,在这半年来,我们注意到有很多人认真关注起考古学、天文学、民族学、民俗学、数学这些冷而又冷的、枯燥乏味的学问,进而提出了形形色色的意见。对此,我们乐观其成,毕竟这才是我们真正希望见到的结果。因此,我们觉得静静地看别人的发表也是一种乐趣。还是上面提到的那句话:“学术者,天下之公器也。学术的生命不在一时的结论,而在于不断有人加入这个队伍,将这个事业进行下去,直至永远。”

自然,在闲下来的时候,我们也可能会再续前文,当然也可能不会,因为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宝贵的,不是吗?再说我们并没有为谁工作,我们没有拿钱,这只是一个带着自觉性的自发行为。Smallbridge先生所提到的上述命题,现在大家在原有的框架内又有了一些进一步的见解,您说我们是写出来娱乐大家好,还是去赚稿费好?我想,能赚稿费的事情当然不要放过。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smallbridge先生来了,我们乐意看到先生的文章,我们期待着先生对我们有所教益。

[ 本帖最後由 lh1041 於 2006-7-6 04:36 AM 編輯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6-7-6 08:51:25 | 顯示全部樓層
.
前輩回來啦...

哈哈....前輩大安.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6-7-6 09:34:59 | 顯示全部樓層
沈先生早!老头子们没有来,这是一伙已近中年的年轻人,小的们向您问好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6-7-6 21:11:40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lh1041 於 2006-7-6 09:34 AM 發表
沈先生早!老头子们没有来,这是一伙已近中年的年轻人,小的们向您问好了!

lh1041中年的年輕人您們好,很難得您們有空上來走一趟,歡迎!

最近看到一電視節目,講述英國石陣故事,而該國考古學家發掘了四千三百年前駭骨,與石陣有相關連,而該批專家把該些骸骨利用電腦技術,重新復完骸骨面貌,非常維妙維肖.當然,可能沒百份百相似,請問您們對M45號墓墓主,有否作這方面工作呢?我相信這是一件很偉大工程!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1 03:31 AM , Processed in 0.059405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