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樓主: 研究京氏0

房价调控怎么了?竟然定出涨价目标!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1-8-22 15:15:17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研究京氏0 於 2011-8-21 09:59 PM 發表。


半年前也是在术数纵横讨论经济,俺痛感自己不学无术,回去自己拉杂看了点东西,也思考了一下,有些不成熟的想法。

现在的经济形势,用传统的西方经济学去看恐怕是很难看准看懂了,老麻你的经济创新论,俺顶!自当与时俱进!

...

下午回来一看,才发现,你有点误会了,经济创新是被历史证明了的,可不是我的新论!
根本就没有什么经久不变的西方经济学经典,谈什么“教科原著”更是可笑!看看经济理论的发展史,一向都是谁占据了言论制高点,谁就打造经济理论来支持自己,同时宣称此经济理论为经典!
从海洋国家英国的自由贸易可以拯救世界,到德国的必须保护本国的民族工业,再到英美金融霸权下的有效市场包治百病... ...在经济学的领域,经济理论本身就不断的被创新被生产着!
对于中国,等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过去,真的要挺直腰杆叫板美欧的时候,咱们也少不了拿出自己的一套经济理论!资本论肯定不是到时候的选择!一如政治上的毛泽东思想对应于马列主义的地位一样,我们会有自己的经济理论体系的!这个话,估计书呆子是不会相信的,但看看经济理论发展演化的历史,当知我所言不虚!
中国人可以在战争年代孕育出毛泽东思想这样的经典!相信在金融战争中也会孕育出自己的经济经典理论!但这个绝非抱着从西方翻译过来的过气理论,当成教科原著宝贝的书虫所能够想象的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8-22 18:13:02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麻皮鬃珩 於 2011-8-22 03:15 PM 發表。

下午回来一看,才发现,你有点误会了,经济创新是被历史证明了的,可不是我的新论!
根本就没有什么经五黖菕豆颽O可 ...

不错。没想到在经济上也出现了科学发展观。真厉害。但经济上孕育出自己的经济经典理论!这个必须有强大的军事。游戏规则的认同和信用,才能保证你的新经济学说的产生,而现在中国是精英说话的时代。就是有好的学说。有几个人认同。不被主流经济学家打个哑口无言就是万幸了。要不然也是百年以后某国圣人看到你的理论发扬光大而新经济理论就不一定在你家产生,在说那时也太晚了。只是异想天开。打字真累。一天才打了这么几个字,  小学三年的水平了。也只能理解到这了。不如复制粘贴来的快。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8-22 19:37:39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麻皮鬃珩 於 2011-8-22 03:15 PM 發表。

下午回来一看,才发现,你有点误会了,经济创新是被历史证明了的,可不是我的新论!
根本就没有什么经五黖菕豆颽O可 ...


嗨!回头复习了25楼才知道,原来是明夷兄回来了,我当是谁呢,热烈欢迎,呵呵!

不记得几楼了,兄弟你说金本位不可能回归了,俺深表赞同。但这个资本为代表的经济战时代,货币之间的战争咱该怎么玩,我手低眼低的,实在是没想清楚。欧洲这回的事儿,美元大量回流的原因,我也没想明白呢。你说的三个理由,我想都算原因之一。对于资本而言,我想回流到美国的美元,自然是发现了全新的牟利机会,比把钱搁在欧洲强。这个机会是啥呢?

或者我们问:美国咋吸引大量美元回流的?

这个可能跟美元的走势有些关系。初老大提过一嘴:美元指数走高,意味着啥?我没大想明白。有个人说,历史上,美国发生严重的通胀期间或者遭遇经济不景气,总是伴有美元指数走高。我想,美元指数探底回升,意味着美国国内经济已经探底,大多数美元想回去“创业”!

那他们将在哪些领域创业?旧利益的洗牌,还是新利益的诞生?

欧洲美元流回去,欧洲面临“流动性不足”的困局;而美国境内,将面临新一轮利益洗牌。

这样的乱世,人民币如果有合适的机会,大可以摸几条大鱼。——我是光说不练的,因为不会练!

我就睁大眼睛瞅着,等着长一回见识。

记得古书上说过这么一段话:以天下之眼视,则无不见;以天下之聪听,则无不闻;以天下之智虑,则无不知。这段话被毛主席翻译了一下:“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兄弟你有啥想法,不妨说说!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8-23 01:03:49 | 顯示全部樓層
初大说,2.5万亿美元从欧洲撤出了,都回美国了么?有多大部分去了美国?其他的呢?美国剪了欧洲的羊毛?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8-23 10:38:34 | 顯示全部樓層
美国某银行的数据显示,上个月存款增幅30%以上,几千万美元。

这笔款部分回流美国是一定的;其余的部分,考验想象力,呵呵。最近关于热钱的话题似乎又有点升温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8-23 14:28:42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01010101 於 2011-8-23 01:03 AM 發表。
初大说,2.5万亿美元从欧洲撤出了,都回美国了么?有多大部分去了美国?其他的呢?美国剪了欧洲的羊毛?

我怎么闻着有点高利贷的味道呢?
初中生那小子出题的时候还只是个探讨交流的意思,您这“初大说”后面连珠炮一样的问号,有没有点高利贷见风长后追债的味道?哈哈哈!
这帐长的太狠了!划不来!划不来!还不起!还不起!
我就闪开了!
其他兄弟有愿意接手的,上啊!研究京氏,还有fiend,来了没有?麻烦快来接手...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8-23 15:18:48 | 顯示全部樓層
,小的不是有心跟初大讨高利贷,麻皮大兄您有所不知,今年初到现在,俺都遇见好几回怪事了。话说咱们的银行马上就要到账一笔钱,有300万亿之多,这钱呢,是无息贷款,可用到任何实业领域。是国外的所谓什么银主的解冻资金,据说又有N个部委的联合下发的文件,但是对下是保密的,到银监会问也问不到,现在有很多钱已经在中国银行了,只要地区二级分行以上的行长签字发接受函就可以到该行账面了,等等等等。。。。。因为有酬金,一大帮人天天跑这破事,到处找银行行长,这可把俺这嘎达的行长大人们弄迷糊了,有存款压力大的行长们就跑北京了,还有的找算卦先生了。。。。。哈哈哈哈。
他娘的,如果这事属实,哪来的这个天文数字啊?鬼子们又开始输出通胀了吧?如果是假的,那这些人要什么接收函还要叩银行大印行长电话身份证号,到底要干嘛?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8-23 16:41:39 | 顯示全部樓層
麻兄说初爷开了一个新帖?哪个帖子适合讨论经济?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8-23 16:44:48 | 顯示全部樓層
麻兄说初爷开了一个新帖?哪个帖子适合讨论经济,我们弄个帖子集中起来论?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8-25 21:53:47 | 顯示全部樓層
启用“研究京氏”id,注销“研究京氏0”。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8-26 00:26:02 | 顯示全部樓層
这么晚了研兄还没休息啊?呵呵,欢迎研兄改回自己ID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8-26 10:33:55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01010101 於 2011-8-26 12:26 AM 發表。
这么晚了研兄还没休息啊?呵呵,欢迎研兄改回自己ID


俺比较笨,只得仔细收拾了私心杂念,努力学习:)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8-29 21:14:25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01010101 於 2011-8-23 03:18 PM 發表。
小的不是有心跟初大讨高利贷,麻皮大兄您有所不知,今年初到现在,俺都遇见好几回怪事了。话说咱们的银行马上就要到账一笔钱,有300万亿之多,这钱呢,是无息贷款,可用到任何实业领域。是国外的所谓什么银主的解冻资金,据说又有N个部委的联合下发的文件,但是对下是保密的,到银监会问也问不到,现在有很多钱已经在中国银行了,只要地区二级分行以上的行长签字发接受函就可以到该行账面了,等等等等。。。。。因为有酬金,一大帮人天天跑这破事,到处找银行行长,这可把俺这嘎达的行长大人们弄迷糊了,有存款压力大的行长们就跑北京了,还有的找算卦先生了。。。。。哈哈哈哈。

他娘的,如果这事属实,哪来的这个天文数字啊?鬼子们又开始输出通胀了吧?如果是假的,那这些人要什么接收函还要叩银行大印行长电话身份证号,到底要干嘛?
  

现在的问题是,银行系统的员工直接绕过银行本身,私下放贷的问题。私下放贷,放的当然是高利贷,否则与所冒风险不对等。

在QE3已经成为现实的当下,在国际国内的夹击下,中国中央银行很难不随大流,于是加息和提高准备金率面临难以为继的险恶环境。但是,一旦政策立场软化,在高通胀的环境下,穷鬼们就立刻会哀鸿遍野。在这个大环境下,除非东北亚整合和东南亚整合进程加快,否则无法抵御这一波恶浪扑来。于是,剩下的事情就很清楚了——朝鲜金正日、俄国梅老板、美国拜登、法国萨科奇、菲律宾阿基诺......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8-29 21:30:49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初中生 於 2011-8-29 09:14 PM 發表。

在QE3已经成为现实的当下,


可叹。

qe3已经挡不住了,早的话9月份就来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8-29 21:32:05 | 顯示全部樓層
听说金正日访俄后,直接就来东北了。这门子买卖,金老板心里也没底啊。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5 02:58 AM , Processed in 0.020161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