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於 2011-3-23 04:09:23
|
顯示全部樓層
各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从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入手,深入进行调查研究,转变领导作风,掌握第一手材料,取得对各项工作领导的主动权。有的企业党委书记带领领导干部到经常完不成生产任务的部门去蹲点,和工人一起劳动,在劳动中与工人谈心、交朋友,发现有些青年工人怕苦怕累,不安心岗位工作,就利用班前班后,组织青工学习,帮助他们认识和处理个人自愿与生产需要的关系,提高他们的觉悟,很快就扭转了后进局面。有的领导干部,虚心向老工人学习,拜老工人为师,刻苦学习生产技术和企业管理知识,使自己成为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生产组织者和企业管理者,有的企业党委及领导干部在参加集体生产中,还注意发现和善于总结群众在企业管理和生产实践中的先进经验,树立样板,运用典型指导面上的工作,推动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生产的不断发展。
通过参加集体生产劳动,认真转变领导作风,在生产第一线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密切了干群关系。
一、没有领导干部的参与支持,是什么事情也做不了的。这是工业生产对各部门协调的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管理体制的必然。
二、离开工人的参与和积极性的发挥,任何好的想法都只能停留在纸面上。但是你会发现“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旦得到发挥,会做出你意想不到的事情来。”
“两参一改”具有十分质朴的特色,干部参加生产仅是做生产辅助性劳动,干部下车间劳动主要是顶替那些请病事假的工人。此举仅是着眼于提高生产效率,“缩小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差别”的工业化的新模式。
还有的厂还实行了“三三制”,规定干部1?3参加劳动,l?3调查研究,l?3坚持做好日常工作,这样一来,促进了机关工作人员作风的转变,摆正了领导与群众的关系,使广大生产工人受到鼓舞。正如工人所说;“工人三班倒,班班见领导,领导带头干,群众劲更高。”
“三老四严”是大庆石油职工在会战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作风。在会战中大庆采油一厂中四队曾发生过这样的故事,一名学徒工由于操作失误,挤扁了刮蜡片,隐瞒不报,这事让队长辛玉和知道了,组织全队在这口井前召开事故分析现场会,进行深入的讨论,从而找到了干好工作的根本。经总结提炼为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1964年5月石油部召开第一次政治工作会议,将采油一厂中四队的经验总结提炼为“三老四严”精神,并在全油田加以推广。
“四个一样”“对待革命工作要做到:黑天和白天一个样;坏天气和好天气一个样;领导不在场和领导在场一个样;没有人检查和有人检查一个样”。“四个一样”于1963年由李天照井组首创,得到周总理的高度赞扬,并与“三老四严”一同写入当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工业部工作条例(草例)》,作为工作作风的主要内容颁发。“四个一样”是党的优良作风和解放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同油田会战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大庆油田广大职工自觉坚持标准、严细成风的真实写照。
我在和我们这退休工人聊天中知道,那时的领导上班最早.走的最晚.到现场后能处理的机械故障.马上就处理了.不会只记下来,在安排别人干.在分房、涨工资.......还有很多,都会让给能干老实人或家庭困难的.自己很少占这些便宜.工人会说××领导真好.但领导会说,不要说我好.是共产党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