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樓主: 雪玄子

雪玄子2011.9月書法、繪畫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1-10-9 22:27:31 | 顯示全部樓層
愛好者真的談不上, 也不敢言討論......只是自己的字寫得太難看 很羨慕別人的書法而矣

只是感覺別見笑, 那天早上看那6尺聯, 覺得字體帶點"稚氣" (好奇怪的感覺), 好像太工整不夠舒暢, 但下午再看, 卻又覺得十分蒼勁有力.

那畫激流的楮皮紙, 請問是否較粗糙, 吸水稍差?


呵呵!都對!那是以『魏碑』體書寫的聯,魏碑是泛指六朝時的石刻書法,若與唐代楷書比較,魏碑是帶著『拙』意的,這可能就是你說的『稚氣』,魏碑處在由漢代過渡到唐中間的時代,是一種隸書轉換到楷的過程,清『康有為』說這時期的書法『隸楷錯變無奇不有』,是相當具有特色的書體,其風格也很多樣化。
但是魏碑的長處是『雄強』,康有為說它骨骼強壯,書法史上凡擅魏碑者筆力都強,近代草聖『于右任』早年也是學習魏碑的,敝人這件聯高6尺一行寫5個字,每個字都約30cm正方,卻是以『長鋒羊毫』來書寫,純羊豪筆原本就軟,加上鋒長就更難掌控,如果沒有練到很強的筆力是無法如此書寫的。

楮皮紙紙面不是很粗糙,吸水性不是差而是慢,剛落筆時不大擴染,但會慢慢擴散,擴散範圍不算小,因為畫這幅時用的技巧是破筆法,或許因為這樣給你紙面粗糙的錯覺吧。

從你的話裡可以感受到你也愛書畫,若有大作何不放上來分享大家?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10-10 22:57:13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雪玄子 於 2011-10-9 10:27 PM 發表。


呵呵!都對!那是以『魏碑』體書寫的聯,魏碑是泛指六朝時的石刻書法,若與唐代楷書比較,魏碑是帶著『拙』意的,這可能就是你說的『稚氣』,魏碑處在由漢代過渡到唐中間的時代,是一種隸書轉換到楷的過程 ...



每字30cm還要用長羊毫??!!! 如此勁道.......

哦, 是破筆法, 難怪紙有被刷過的感覺, 又像是吸水性不強

呵呵, 我的"大作" 早已離家出走了, 從前學過二三年的水墨畫, 可恨的羊毫狼毫根本不受控制, 辛苦勾勒的框架, 渲染過就一塌胡塗, 全無層次可言..... 還有那些麻煩的"分" "介" 竹葉, 把好好的竹幹完全破壞了

當時心不夠靜, 觀察力不足, 又太懶惰, 學不好, 已放下七八年了.  連石頭都忘了怎樣畫.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10-18 17:55:00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伸手上路 於 2011-10-10 10:57 PM 發表。



每字30cm還要用長羊毫??!!! 如此勁道.......

哦, 是破筆法, 難怪紙有被刷過的感覺, 又像是吸水性不強

呵呵, 我的"大作" 早已離家出走了, 從前學過二三年的水墨畫, 可恨的羊毫狼毫根 ...



沒關係!可重拾畫筆,書畫的修習也可以幫助數術的思路,畫不好一定是那邊出錯了,是順序?是濃度?還是落筆賦彩時間掌控上誤差了?找出問題加以釐清而得到正確的方法,這跟數術推理不是很像嗎?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10-18 22:03:50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雪玄子 於 2011-10-18 05:55 PM 發表。



沒關係!可重拾畫筆,書畫的修習也可以幫助數術的思路,畫不好一定是那邊出錯了,是順序?是濃度?還是落筆賦彩時間掌控上誤差了?找出問題加以釐清而得到正確的方法,這跟數術推理不是很像嗎?


是心不夠靜, 沒做寫生練習, 濃度和落筆各方面都掌握不好, 還有太懶散.
也想過再過幾年會再去學習, 現在的性子還太急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10-20 03:00:24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伸手上路 於 2011-10-18 10:03 PM 發表。


是心不夠靜, 沒做寫生練習, 濃度和落筆各方面都掌握不好, 還有太懶散.
也想過再過幾年會再去學習, 現在的性子還太急了.



頭像『道無窮』是你的作品嗎?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11-1 22:20:14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雪玄子 於 2011-10-20 03:00 AM 發表。



頭像『道無窮』是你的作品嗎?


不可能, 我的字十分難看..... 現在電腦打字, 不用再掉人現眼.
偶然看到的書法展時拍下的, 道, 無窮也, 提醒自己"道"之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11-4 03:44:53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伸手上路 於 2011-11-1 10:20 PM 發表。


不可能, 我的字十分難看..... 現在電腦打字, 不用再掉人現眼.
偶然看到的書法展時拍下的, 道, 無窮也, 提醒自己"道"之理.



原來如此!字是可以練的,只要抓對方法。
你放作頭像的這三個字敝人認為境界離道太遠了,道應該是自然不做作,這幾個字寫得太刻意,從用筆看功力尚淺,敝人直言請莫見怪,感恩!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11-5 19:00:02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雪玄子 於 2011-11-4 03:44 AM 發表。



原來如此!字是可以練的,只要抓對方法。
你放作頭像的這三個字敝人認為境界離道太遠了,道應該是自然不做作,這幾個字寫得太刻意,從用筆看功力尚淺,敝人直言請莫見怪,感恩!


以前習畫時, 老師說書畫最好能同時去學, 畫好也要題好字. 習字的書也買了好幾本, 卻一直堆在一旁. 現在用電腦, 字寫得更爛了.
那冒昧請教雪大, 如果性子急, 做事不喜拖泥帶水, 寫字時不是每一筆每一劃都清楚的話, 何種書法較合適? 這樣問會不會太奇怪?

呵呵, 寫那三個字的那人, 可被評為"國寶級"書法家, 是否名實相副, 只有您們才有眼光去評論.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11-6 16:34:12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伸手上路 於 2011-11-5 07:00 PM 發表。


以前習畫時, 老師說書畫最好能同時去學, 畫好也要題好字. 習字的書也買了好幾本, 卻一直堆在一旁. 現在用電腦, 字寫得更爛了.
那冒昧請教雪大, 如果性子急, 做事不喜拖泥帶水, 寫字時不是每一筆每一劃都清 ...




個性急的話當然是草書最適合,不過草書在前面背符號背寫法的階段要有耐性學熟,書法的學習過程其實也是種修行,藉由書法上的問題來反觀自己,可以知道自己的缺點加以修正,如此逐漸的增加涵養氣度,耐性也會更好,例如蘇東坡說的『是墨磨人非人磨墨』,如果連磨墨都沒耐性的話是無法學好書法的。

『國寶級』?呵呵!是誰給他認定的?如果那樣的功力稱國寶級,那這是污辱華人書法界的藝術水平,怎麼說呢?敝人的學生都寫得比他好!
抱歉!敝人的批評或許直接些,但絕對是真話!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11-7 22:49:20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雪玄子 於 2011-11-6 04:34 PM 發表。




個性急的話當然是草書最適合,不過草書在前面背符號背寫法的階段要有耐性學熟,書法的學習過程其實也是種修行,藉由書法上的問題來反こ|更好,例如蘇東坡說的『是墨磨人非人磨墨』,如果連磨墨都沒耐 ...


哦, 原來有符號可以背的嗎? 惜毛筆難控制, 這份耐性委實困難.

坊間什麼名師大師都被市場化, 我們這些外行人很容易被誤導.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11-8 00:28:50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伸手上路 於 2011-11-7 10:49 PM 發表。


哦, 原來有符號可以背的嗎? 惜毛筆難控制, 這份耐性委實困難.

坊間什麼名師大師都被市場化, 我們這些外行人很容易被誤導.



當然!草書的起源是漢末時將隸書簡化歸納然後以符號代替,以這個方式形成系統,歷代多有為學習草書者作的教材,例如『草書歌訣』,這本書裡由『水』字與『言』字偏旁開始講,歌曰:『有點方為水,空挑卻是言。』,意思是說寫水字邊時需先點一下然後接一個挑勾,如果沒有點直接下劃挑起就是言字邊,近代草聖大師『于右任』也整理了『標準草書』符號,這使得草書的學習更系統化更方便。

敝人寫了一件很小的書法小品,也是『道無窮』三個字,規格只有23*11公分,掃瞄放上來,如果你喜歡的話,私下跟我講,我把清楚些的圖檔寄給你。

道無窮-縮.jpg

局部

道無窮-局部.jp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11-8 13:35:49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雪玄子 於 2011-11-8 12:28 AM 發表。



當然!草書的起源是漢末時將隸書簡化歸納然後以符號代替,以這個方式形成系統,歷代多有為學習草書者作的教材,例如『草書歌訣』,這本書裡由『水』字與『言』字偏旁開始講,歌曰:『有點方為水,空挑卻是 ...


怎麼說呢,您的字跟頭像的是完全不同的感覺,他的是”輕”但又不是婉約,似帶點花巧,像女性的筆觸;您的是”樸”,橫書加上墨的濃淡變化和三字的組合,有道在伸張的動態,那”道”字,字形加上濃墨效果,像道的初形又似初生之小孩般的純與拙....午飯後昏昏欲睡,胡言亂語一番.

23 x 11公分真的很小,右下角的印章應該只有0.5公分,要刻很困難.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11-8 17:05:20 | 顯示全部樓層
怎麼說呢,您的字跟頭像的是完全不同的感覺,他的是”輕”但又不是婉約,似帶點花巧,像女性的筆觸;您的是”樸”,橫書加上墨的濃淡變化和三字的組合,有道在伸張的動態,那”道”字,字形加上濃墨效果,像道的初形又似初生之小孩般的純與拙....午飯後昏昏欲睡,胡言亂語一番.

23 x 11公分真的很小,右下角的印章應該只有0.5公分,要刻很困難.



看到你的回覆很難相信你不擅書法,如果真的不是客氣話,哪該說你在書法方面的感受力很強,這樣的天賦沒走入藝術的路有些可惜!
印章是掃瞄後在軟體進行裁切時以軟體縮小加上去的,並非原刻這麼小。

[ 本帖最後由 雪玄子 於 2011-11-8 05:06 PM 編輯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11-9 22:25:05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雪玄子 於 2011-11-8 05:05 PM 發表。



看到你的回覆很難相信你不擅書法,如果真的不是客氣話,哪該說你在書法方面的感受力很強,這樣的天賦沒走入藝術的路有些可惜!
印章是掃瞄後在軟體進行裁切時以軟體縮小加上去的,並非原刻這麼小。


只能說是對傳統文化有興趣, 再抄襲前人常用的評論用語, 胡說一番而已.
當日也自以為有點感受去習山水畫, 沒有好好用功, 浪費了兩年時間金錢. 今日不敢再貿然去學習其他. 不過倒有衝動找有關草書符號的書看看, 解決一直以來看不懂草書的疑惑.

還以為如此巧手, 刻出如此精細的印章, 原來被騙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11-13 01:33:15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伸手上路 於 2011-11-9 10:25 PM 發表。


只能說是對傳統文化有興趣, 再抄襲前人常用的評論用語, 胡說一番而已.
當日也自以為有點感受去習山水畫, 沒有好好用功, 浪費了兩年時間金錢. 今日不敢再貿然去學習其他. 不過倒有衝動找有關草書符號的書看 ...



你太客氣了!

如果是想看懂草書才學草書可能你會學到沒耐性,其實讀懂草書比能寫草書還難,尤其是『狂草』作品,這是因為古代草書寫法有分『大草(狂草)』跟『小草』,歷代諸書家有一小部份寫法沒有統一,大草的簡化要比小草更多,在寫字跟字時常一筆連寫的情況下,要辨識實在不易,我通常都是先將大部分能辨識的字辨認出來,其中有疑點的字根據文義及符號去推測,如果連草書符號都不認得的人也無法查草書字典。

一般來說王羲之父子的草書系統較容易辨識,這是因為他們寫的是『小草』,字跟字相連較少,點劃省略共用的也少。

大草--唐 張旭 狂草作品




小草--東晉  王羲之十七帖



關於很小的印章如果年輕又有耐性還是能刻的,只是敝人放掉篆刻已久,現在又老花眼,是真的沒辦法刻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6 04:58 PM , Processed in 0.02350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