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樓主: 初中生

北美革命万岁!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1-10-5 20:18:13 | 顯示全部樓層
探访“占领华尔街”大本营:警察尾随抓人很迅速

10月的华尔街,秋风萧瑟,阴雨连绵。截止至10月3日,“占领华尔街”示威已进入第3周。中新社记者当天走进这次示威运动的大本营,现场观察这场示威“持久战”究竟要走向何方。

“占领华尔街”示威的大本营目前设在距离华尔街几步之遥的祖科提公园(Zuccotti Park)内。中新社记者看到,大部分示威者站在华尔街一侧举着形形色色的标语牌,号召“99%的民众起来反对1%的金融巨头,我们都是99%中的一员”。很多标语牌也被摆放在地上,成为“占领华尔街展览”的一部分。

记者注意到,在大本营内活动的人士并无年龄的界限,绝非年轻人的领地,白发苍苍的老人也举着标语牌抗议。来到这里的男女老少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除了表达反对金融巨头、不满高失业率、声讨误国政客之外,更主要的还是“让世界听到美国人愤怒的声音”。

“占领华尔街”示威者向本社记者介绍,大本营已被划分为几个“功能区”,包括示威者集会的场所、展览区、露营地、卫生站,甚至还有露天图书馆。示威者足不出营,就能得到几乎所有生活必需品。

记者赶到时正值中午时分,自助式午餐已整齐地摆放在大本营中央。示威者的伙食还可以,当天吃的是牛肉披萨和蔬菜沙拉。大家有秩序地排队领取午餐,然后三五成群地散坐开,边吃边讨论接下来的示威计划。

记者走到露营地,开始注意到示威者的处境其实并不美妙。不少仍在坚持露宿的人显得十分疲惫,大白天还裹在睡袋里睡觉。另外一些人则强打精神,互相弹吉他鼓劲。

大本营临近世贸中心遗址,那里正在兴建高楼大厦,一天到晚都可以听到施工的声音,周围则是交通要道,车辆和游客每天川流不息,加之近几天天气恶劣,因而无怪乎露宿的示威者无精打采了。

然而,示威组织者当天扬言,“占领华尔街”将会“无限期”延续下去。工会据称会站在示威者一边;最新民调也显示,大部分美国民众支持示威者有关向富人征税的诉求。这场最初被警察判断能很快结束的示威如今已经烧向全美。

示威既已进入“持久战”,示威者们得想方设法让日子过的有些趣味。一群年轻示威者3日想出了新花样:把自己装扮成“金融僵尸”,还兴奋地邀请记者加入。他们匆匆化妆好后,便手持一大堆冥币一样的假钞歪歪斜斜地向华尔街冲去,对尾随的警察视若无睹。这成了当天示威的最大“亮点”。

纽约警方已经将此地严密监控起来。记者看到,至少数十辆警车停在公园周围戒备。警方甚至动用了罕见的大型电子监控器,随时跟踪示威者的一举一动。在华尔街周围值勤的大多数警察干脆分散隐蔽在小巷内,不聚集在明处和示威者对峙。

据中新社记者观察,示威者当天没有从大本营组织冲击华尔街,只有三三两两的示威者“和平”进入华尔街。尽管如此,还是有警察跟在示威者身后,冷眼旁观,一旦有出格的举动,就立刻拿下,塞入警车带离现场。记者目击有多人被捕,抓人过程十分迅速。

两天前,数千人从“占领华尔街”大本营出发,展开大规模示威游行,警方以阻碍交通为由逮捕了700多人。虽然大部分人目前已被释放,但仍有人还被关在监狱中。

3日是10月的首个交易日,华尔街的主路依然被完全封锁,只留出一条窄巷供人们勉强通行。华尔街的地标建筑——纽约证券交易所当天正常交易,但门前却被划出大片空地,设置了多道栅栏和拒马,阻止人们靠近,这似乎正显示出金融巨头与普通民众的距离确实在渐行渐远。

暮色中,大本营内依然人头攒动,气氛热烈,示威者在热情讨论“邪恶的资本家有多坏”。这就是在美国低迷的经济形势下日渐浩大的群众运动风暴的中心。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10-5 20:33:09 | 顯示全部樓層
愤怒的2011,愤怒的99%

龙勋

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吉迪恩·拉赫曼把2011年称为“全球愤怒之年”。

《人民日报》的报道称,愤怒之年的愤怒事儿,从年初开始的“阿拉伯世界动荡”迄今仍持续发酵,希腊和以色列出现大规模抗议示威,英国伦敦发生了令人瞠目的骚乱。

如今,就连美国也遭遇了民众愤怒的大爆发,自2011年9月17日始,以青年为主力、以网络为纽带的民众发起了一个“占领华尔街”的运动,示威者们宣称:“我们全体的共通点在于,我们是占总人口99%的普通大众,对于仅占总数1%的人贪婪和腐败,我们再也无法忍受。”

与此同时,奥巴马的增税计划一下子惹恼了占美国纳税人0.3%比例的富豪资本阶层,被共和党议员怒斥是在搞“阶级斗争”。

99%对1%,或是99.7对0.3%,美国资本政客也正点中了“全球愤怒之年”的“戏眼”。“戏眼”让人看到了活生生的“阶级斗争”。

网闻博评称:"纽约9.17"是一小步,但却是“全球愤怒”与时代变革的一大步。

据此前报道,2011年9月17日,美国数十个城市约15000多和平示威者集会游行并占领公共广场,抗议“美国政府的不公平政策和金融业的贪婪腐败”。示威者中有许多大学生,哲学学生朱利亚·里弗·希特说:“这是一场反对金融业贪婪的抗议游行,我们来到华尔街,因为这里是贪婪的起始点……我们受够了,不能再容忍。”还有示威者称:要通过这次示威“显示民众的力量”,迫使华尔街的金融巨头们吐出他们“霸占人民的财产”;还有示威者高呼:“我们需要工作,我们需要革命者”、“我们代表社会的99%,我们不再忍受1%的贪婪和腐败”,甚至向世界发出了“现在就要革命”和“终结资本主义制度”的怒吼。示威者称曼哈顿为美国的“埃及解放广场”,称9月17日为美国的“世界愤怒日”......

美国民众的示威,引起国际媒体的高度关注——

德国《星期五》周报以“美国之春革命”为题报道此事,认为此次革命矛头直指“金钱政治”。

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9月18日用“美国革命从17日开始”对此加以定性,盛赞这是美国人“对美国挑起全球经济危机”的认识上的觉醒。

英国《卫报》着力从美国内部挖掘此次“革命”的根源,认为美国正出现“一个分裂的美国”,这个分裂不是版图分裂,而是阶级分裂!报道以纽约的十四区、十六区为例,一边是阔绰的富豪,一边是饥寒交迫的贫民,来往于这两个区,就像是从一个奢侈至极的世界到一个充满恐惧和贫困的世界,而搭乘地铁,这两个区相距仅10分钟而已。”

经济专家James Parrott告诉记者,在2010年,纽约市最富有的1%人口,收入额达到全部纽约人收入的44%,贫富差距之大令人咋舌。在示威者中,有很多是失业、或就业不理想的年轻人,全国的青年失业率高达18%,是总体失业率的两倍。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源自虚拟经济失控,实体经济萎缩,金融业贪婪无度、权钱交易中的腐败等等,民众的愤怒犹如火山的岩浆。

金融业的贪婪是矛盾的焦点,的确让美国人“再也无法忍受”,以年员工平均奖金为例,金融业中雷曼兄弟达52万美元,美林56万,高盛66万!全华尔街30多万员工,每人平均30万,仅奖金足足高出美国平均收入的7倍。那些交易员、基金经理,每年拿一个百万红包是不稀奇的,上千万也不少见。而2007年底,华尔街已然阴云密布,多家投行面临着巨额的亏损,可他们的年终奖金却仍然以盈利创纪录的2006年为标准,其中一个对冲基金的管理人保尔森竟然拿了一个35亿美元的大红包。这充分地表明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极其荒唐,它的腐朽、没落、死亡只是早晚的事。

自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已经成为世界上99%的民众不断向往、追求并为之而奋斗的社会制度。只有共产主义社会制度,才有可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最永久、最普遍的社会制度。就像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永久、最普遍的爱,爱情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永久、最普遍的天伦之乐。同时,也只有在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才有可能产生世界上最伟大、最永久、最普遍的艺术。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10-5 20:57:45 | 顯示全部樓層
新闻封锁华尔街抗议潮是美国媒体的耻辱

英文《中国日报》2011年9月30日评论版专栏文章:

美国过去两周最不为人知的秘密之一,大概就是发生在金融中心纽约华尔街的大规模示威游行了。

9月17日是示威游行爆发的第一天,有超过1000名的市民在华尔街附近高喊口号,游行抗议。然而,美国几家知名的电视网当天的晚间新闻以及第二天发行的重要报纸都没有报道此次被称为是“占领华尔街”的示威活动。

今天(9月30日)已经是示威行走爆发的第14天,针对上周六发生的警察逮捕了将近100人,并且喷洒胡椒粉驱散了几名女示威者的事件,媒体只进行了非常有限的报道,而且大多数报道都很浅显,没有详细内容。

但网络上流传着很多警察粗暴对待示威者的视频,我亲眼目睹了这些昔日在华尔街巡逻、尽职的警察是如何在下曼哈顿区的自由广场(也就是Zuccotti公园)对示威者暴力相向的。

我记得其中一幕是几名警察跳过去抱住一个并未采取过激或暴力行为的很瘦弱的男人,他们把他扑倒在地,并且铐上了手铐。过了5分钟,其中一名警察打了该男子一拳。那天共有7名游行者被捕,其中一名大腿伤势严重。

同样,这些事件都没有出现在各大电视网的晚间新闻或是报纸上。

作为一名记者我在想,为什么这些要么总部就在纽约、要么在纽约有钱有势的所谓的“美国主流媒体”会从示威游行一爆发就选择“失声”呢?为什么面对这次大规模示威游行,那么多报道过世界各地各种行走活动的记者们都沉默了呢?这与他们近几月对报道发生在北非和中东地区的示威行走表现出来的热情形成巨大反差。

这些来自美国的不同地区的示威者,几十名在户外广场度过好几个雨夜的人毫无疑问都有很多“故事”想讲,可惜的是,这次主流媒体的记者们几乎没有人对他们的事表示任何兴趣。

对此我与一些示威者交谈过,他们给的答案很简单:没有任何受集团控制的媒体会对这次反对金融业贪婪的抗议行走进行报道。


一位美国记者告诉我,之所以不报道,是因为一些示威者思想太“左”,对他们的示威游行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对于他们是否受左翼组织影响我倒不敢确定,但我看到他们的一份时间进程表上的确包括了讨论《共产党宣言》和西班牙革命的部分。

不过,这仍然不能说明主流媒体对持续很久的示威游行只字不报,并进行新闻封锁是合理的。

事实上,示威者想要传达的信息相当明确——他们反对金融集团的贪婪及其对美国政治、经济和生活的影响。这些自称“代表了社会99%的人”的示威者对社会财富都聚集在剩下1%的巨富手里非常不满。

美国生活杂志《名利场》曾报道过,25年前美国12%的财富掌握在1%的人手中,如今这些巨富掌握的财富占了全国的25%。


记者的最大责任就是替社会的言论弱势人群发出声音,此次示威活动及其背后的社会原因难道不该成为记者们最关心的问题吗?

绝大多数所谓的“美国主流媒体”没有让公众了解持续两周的行走示威,这对美国新闻界来说真是一大耻辱。(中国日报驻纽约资深记者 陈卫华 编译 邱月婷 编辑 邓睿)


[ 本帖最後由 初中生 於 2011-10-8 03:27 AM 編輯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10-5 22:07:51 | 顯示全部樓層
“华尔街革命”在线采访实录(中英对照版)

说明:为了理解美国人眼中的美国,就“华尔街革命”的主题,我对一个美国人在网上进行的一个采访活动。
采访时间:2011-10-3 14:00
采访地址:
http://occupywallst.org/chat/
采访人:我,ChinaFeng
受访人:usotsuki


下面为采访实录,括号内为翻译内容。(注:我的发言是通过百度翻译工具做的,不太通顺,请大家口下留情!)PS:下面是一个华尔街革命网络直播,欢迎观看!

Flash 网址为:
HTTP://cdn.livestream.com/grid/LSPlayer.swf?channel=globalrevolution&%EF%BC%9Bcolor=0xe7e7e7&%EF%BC%9BautoPlay=true&%EF%BC%9Bmute=false&%EF%BC%9BiconColorOver=0x888888&%EF%BC%9BiconColor=0x777777&%EF%BC%9Btype=.swf

在线网址为:http://www.livestream.com/globalrevolution或者http://livestre.am/PlNN

下面采访开始:
[14:20] <ChinaFeng> Hi!(你好)

[14:20] <usotsuki> np!(你好)

[14:21] <ChinaFeng> Are you the organizer?(你是组织者吗?)

[14:21] <usotsuki> No.(不是。)

[14:21] <ChinaFeng> @ mean what?(他的用户前面,有一个@符号,后来知道管理员才会有。)

[14:22] <usotsuki> I'm just someone who has a bit of experience handling channels.(我负责管理聊天室。)

[14:22] <usotsuki> Channel moderator.(聊天室的主持人。)

[14:22] <ChinaFeng> I see. (明白。)
[14:22] <ChinaFeng> I am a Chinese website editor.(我是一个中文网站的编辑——译注:我说谎,原谅我吧,呵呵......)

[14:23] <usotsuki> Nod.(哦。)

[14:23] <ChinaFeng> I want to report Wall Street revolution.(我想报道华尔街革命。)

[14:23] <usotsuki> I have been watching it from the sidelines.(我只是在一边看。)
[14:23] <usotsuki> I live about 600 km northwest of the city.(我住在西北约600公里的城市。)
[14:23] <usotsuki> Too far to go down and protest myself.(太远了,不能亲自去抗议。)

[14:24] <ChinaFeng> Can I interview you?(我可以采访你吗?)

[14:24] <usotsuki> I suppose, but there's not much I can really say, being mostly an observer.(我想,但没有太多可以说的,我主要是观察者。)

[14:25] <ChinaFeng> I want to know the general American Perspective.(我想知道一般美国人的观点。)

[14:26] <usotsuki> I'm not really the average American... since I'm disabled and lower-class.(我真的不是普通的美国人......因为我是残疾人,处于社会下层。)
[14:26] <usotsuki> So I have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than most Americans.(所以我的角度跟大多数美国人不同。)

[14:27] <ChinaFeng> It doesn't matter.(没有关系。)

[14:27] <usotsuki> lol.(哈哈。)

[14:27] <ChinaFeng> Just tell your real thoughts. (只要告诉我你的真实想法。)
[14:27] <ChinaFeng> Will you ?(可以吗?)

[14:27] <usotsuki> I suppose (我想可以?)

[14:28] <ChinaFeng> Let's start ? (让我们开始吧?)

[14:28] <usotsuki> Sure.(好的。)

[14:28] <ChinaFeng> How old are you ? (你多大了?)
[14:32] <ChinaFeng> For cultural reasons, If I asked you to do not want to answer, Please remind me. (由于文化上的原因,如果我问的问题你不想回答,请提醒我。)

[14:32] <usotsuki> 31.(31岁。)

[14:32] <ChinaFeng> I'm 30.(我30岁。)

[14:32] <usotsuki> lol.(哈哈。)

[14:32] <ChinaFeng> SO You are my brother.(因此你是我哥哥。——译注:套近乎,哈哈......)

[14:33] <usotsuki> *^^*(呵呵。)

[14:33] <ChinaFeng> Where are you live.(你住哪里? )

[14:33] <usotsuki> Niagara Falls, NY, US.(尼亚加拉大瀑布,纽约,美国)

[14:34] <ChinaFeng> Good.(好的。)
[14:34] <ChinaFeng> What 's your occupation? (你的职业是什么?)

[14:35] <usotsuki> I don't have one... I just collect a government check because I'm disabled.(我没有工作......我只是一人领取政府救济的残疾人。)

[14:35] <ChinaFeng> I see.(明白——译注:我应该说“对不起”的。)
[14:36] <ChinaFeng> Do you support the Wall Street revolution? (你支持华尔街革命吗?)

[14:36] <usotsuki> Yes.(支持。)

[14:37] <ChinaFeng> You will join.(你会参加。)
[14:37] <ChinaFeng> Will you ? (会吗?)

[14:37] <usotsuki> I would, if it were possible for me to go down there... in the meantime I have been mostly cheering from the sidelines.(我想,如果我能去,我会去......同时我现在正在为他们喝彩。)

[14:39] <ChinaFeng> Do you think social injustice? (你认为社会不公吗?——译注:我本意是想问,是否两极分化。)

[14:39] <usotsuki> o.o? (没听懂。)

[14:40] <ChinaFeng> What is the reason, led to the Wall Street, you think? (你认为,导致华尔街革命的原因是什么?)
[14:41] <ChinaFeng> I use translation tools to communicate with you. May be very slow. Please forgive me. (我使用翻译工具与你交流,可能会很慢,请见谅。)

[14:41] <usotsuki> I think it was partially the protests in Spain, and partially some people finally saw just how bad things had become with the economy here in the US, and couldn't tolerate any more.(我想一部分是因为受西班牙的影响,一部分是因为有些人看到美国的经济是多么糟糕,再也忍受不了了。)

[14:42] <ChinaFeng> I will can read English, can not write. (我可以阅读英文,但是不会用英文写作。)

[14:42] <usotsuki> *nod* (点头的意思。)

[14:43] <ChinaFeng> Economic result, right? (经济的原因导致的,是吗? )

[14:43] <usotsuki> Yeah.(是的。)

[14:44] <ChinaFeng> So, This is an economy problem, Is not a political issue, Am I right? (因此,这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不是一个政治问题,对吗? )

[14:44] <usotsuki> I believe the two are connected.(我相信两者是有联系的。)
[14:45] <usotsuki> This was made worse by a recent Supreme Court case which allowed corporations to give unlimited contributions to politicians.(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最近最高法院通过一个法案,允许企业给政治家以无限制的政治献金。)

[14:45] <ChinaFeng> The United States is rich.(美国是富有的。)

[14:45] <usotsuki> Our politicians, our congressmen, are bought and paid for by the corporations... they do not hear the voice of the people, they only hear the sound of money.(我们的政治家,我们的国会议员被公司收买。他们听不到人民的声音,他们只听到金钱的声音。)
[14:46] <usotsuki> So, really, it is both economic and political.(所以,真的,它是经济和政治两者的原因。)

[14:46] <ChinaFeng> Give unlimited contributions to politicians——When? (无限制的政治献金?——什么时候的事?)

[14:47] <usotsuki>
http://en.wikipedia.org/wiki/Citizens_United_v._Federal_Election_Commission <-- this decision (一个网址,是维基百科,里面讲述这个法案的细节。)

[14:47] <ChinaFeng> I do not know about that.(我不知道这件事情。)
[14:47] <ChinaFeng> Good. (好的。)

[14:48] <usotsuki> The banks have also been gambling on people's mortgages, home loans. (银行在人们的抵押贷款和房屋贷款上押宝。)
[14:48] <usotsuki> This is all interconnected, really!(这都是相互关联的,真的!)
[14:48] <usotsuki> Banks getting richer, regular people getting screwed out of everything they have, corporations (including the banks) are growing while everyone else is feeling the hurt...(银行越来越富,普通人越来越拧出他们所拥有的一切,企业(包括银行)越赚越多,而其他人是感觉的伤害......)
[14:49] <usotsuki> It's all about the quick buck, fast money.(都是因为急功近利,想赚快钱。)

[14:49] <ChinaFeng> The government for the rich.(政府为富人服务。)

[14:49] <usotsuki> And they write laws for Congress, which the congressmen pass, which give more benefits to them, at the cost of everyone else. (他们为国会写法律,国会议员会通过,从而使他们获取更多的利益,但是牺牲其他人的利益。)
[14:49] <usotsuki> Exactly.(完全正确。)

[14:50] <ChinaFeng> Is't it? (是吗?)
[14:50] <ChinaFeng> Ok!(好的!)
[14:51] <ChinaFeng> It is also a political reason. Am I right? (它也是一个政治原因,对吗?)

[14:52] <usotsuki> Yes.(是的。)

[14:52] <ChinaFeng> For political reasons, leading to economic reasons.(由于政治原因,导致经济原因。)

[14:52] <usotsuki> I guess they feed off each other. (我猜,他们互相影响。)

[14:53] <ChinaFeng> Rich people have more money. Buying power. (富人们有越来越多的钱。他们购买权力。)

[14:53] <usotsuki> Yes.(是的。)

[14:53] <ChinaFeng> I see.(我明白了。)
[14:54] <ChinaFeng> Many Chinese think. The American people are very rich. (很多中国人认为,美国人很富有。)

[14:54] <usotsuki> Maybe relatively speaking.(也许相对来说是的。)
[14:54] <usotsuki> But stuff costs more. (但是消费也很高。)
[14:55] <usotsuki> I don't know how much my $761 a month government disability benefit compares to what someone might get in China, or my $200 "food stamp" allocation. (我不知道,我每月761美元的政府残疾福利,跟中国比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我还有200美元的“粮票”分配。)
[14:55] <usotsuki> That could probably buy much more there, than here. (这些在中国可能会买到更多。)

[14:56] <ChinaFeng> "Food stamp" ? (粮票?)
[14:57] <ChinaFeng> Your monthly income is $961. Am I right? (你的月收入是961美元,对吗?)

[14:57] <usotsuki> It's actually a debit card... people with low incomes who qualify for this get a fixed amount of money every month which is only usable on food.(它实际上是一个借记卡......符合低收入标准的人,每个月都获得一个固定数额的钱,只能用来购买食品。)
[14:57] <usotsuki> yeah.(是的。)
[14:57] <usotsuki> That is, for an American, low.(这对一个美国人而言,太低了。)

[14:58] <ChinaFeng> Your monthly expenses for food. How much is it ?(你每个月用在食品上面的开销,是多少钱?)

[14:59] <usotsuki> About $200... but if I weren't limited by income, I would probably be spending close to $300 or more. (200美元......但如果我不是因为收入有限,我可能会花费将近300美元或更多。)
[15:00] <usotsuki> Cheap convenience foods... as opposed to real foodstuffs that cost more to buy. (廉价的方便食品......而真正的食品价格更高。)

[15:00] <ChinaFeng> Our average income is $500.(我们的平均收入500美元左右。——译注:好像报高了,原谅我吧,我不能报太低,原因你知道的。:P )

[15:01] <usotsuki> Yeah, but you probably have a much lower cost of living.(是的,但你可能有更低的生活成本。


[15:01] <ChinaFeng> :P

[15:02] <usotsuki> As an example, a 620g loaf of the cheapest kind of bread costs $1.79.(举个例子,一个620克、最便宜的面包的价格1.79美元。)

[15:03] <ChinaFeng> About US $0.5.(我们0.5美元左右——译注:3块钱人民币,可以买到1斤重的面包吗?我有点怀凝,呵呵。)

[15:03] <usotsuki> Yeah. (是呀。)
[15:03] <usotsuki> Things are more expensive here.(这里东西更贵。)

[15:05] <ChinaFeng> Fast food about $2 a time.(我们这里的快餐大概2美元——译注:我是指深圳平时在小饭店吃的快餐。)

[15:05] <usotsuki> Yeah. a meal at McDonalds here is about $5.50. (是啊。一顿麦当劳在这里大约是$ 5.50。)

[15:07] <ChinaFeng> Chicken burger, how much? (鸡肉汉堡,多少钱?)

[15:07] <usotsuki> The cheapest one's $1.(最便宜的是1美元 )

[15:08] <ChinaFeng> About US $2.(我们这里是2美元。)
[15:08] <ChinaFeng> McDonalds Chicken burger $2.(麦当劳鸡肉汉堡2美元。)

[15:08] <usotsuki> It's a small one though, lol.(是一个很小的吧,呵呵。)
[15:09] <usotsuki> And just the burger, If you bought the smallest fries and drink with that, that's another $2.(只是汉堡吧,如果你买了最小的薯条和饮料,那又是2美元。)

[15:09] <ChinaFeng> McDonalds Chicken burger. The price is too high. The rich man will eat.(麦当劳鸡肉汉堡。价格太高了。有钱人才会吃。)

[15:10] <usotsuki> McDonalds is junk food.(麦当劳是垃圾食品。)
[15:10] <usotsuki> Some of the worst stuff that can be called a "meal" .(一些最坏的东西,可以被称为一顿“饭”。)
[15:10] <usotsuki> But around here, it's dirt cheap...and that's why it sells.(但在这里,它太便宜了……这就是为什么还在卖。)

[15:11] <ChinaFeng> Many Chinese like American culture. So, they eat McDonald's.(很多中国人喜欢美国文化。所以,他们吃麦当劳。)

[15:11] <usotsuki> lol.(哈哈。)
[15:12] <usotsuki> American *culture* ? What culture? lol.(美国文化?什么文化?哈哈。)

[15:12] <ChinaFeng> The majority of the Chinese people. Don't like McDonald's. Very expensive. Not affordable.(大多数的中国人。不喜欢麦当劳。非常昂贵。负担不起。)

[15:12] <usotsuki> lol.(哈哈。)
[15:13] <usotsuki> All for the better really.(这更好,真的)
[15:13] <usotsuki> All that junk is why we're so fat.(那些个垃圾食品,让我们变得那么胖。)

[15:14] <ChinaFeng> McDonald's. In you that is cheap. Here is very expensive.(麦当劳,你们那里非常便宜,我们这里非常昂贵。)

[15:14] <usotsuki> Then again, I eat junk food of every kind...not just American.(再说,我吃很多种吃垃圾食品……不只是美国的垃圾食品。)
[15:14] <usotsuki> Yeah.(是的)

[15:15] <ChinaFeng> I see. This is a different.(我明白了,这是一种区别。)

[15:16] <ChinaFeng> Let us continue.(让我们继续吧。)

[15:16] <usotsuki> xD(这个符号什么意思?我没看懂……)

[15:16] <ChinaFeng> Do you doubt the capitalist system?(你怀疑资本主义制度吗?)

[15:17] <usotsuki> I think there are things about it that work. But it can't work without very strict limits. (我觉得有事情工作。但如果没有严格的限制,它就不能工作。)

[15:17] <ChinaFeng> Polarization is a problem.(两极分化是一个问题。)

[15:17] <usotsuki> I like to compare large corporations to the balls from Katamari Damacy. (我喜欢把大公司比作一个大雪球。)
[15:18] <usotsuki> They roll around, picking up anything they roll over, and get bigger, heavier, more powerful.(它们滚来滚去,把任何东西都滚进去,越滚越大,越滚越重,越滚越强大。)
[15:18] <usotsuki> That's not good for anyone other than themselves. (这个只对他们自己有好处,对别人没有好处。)

[15:19] <ChinaFeng> Capitalism leads to polarization. Am I right? (资本主义导致两极分化,对吗?)

[15:19] <usotsuki> I guess you could say that.(我猜你会那样说。)

[15:20] <ChinaFeng> In your opinion?(在你看来呢?)
[15:21] <ChinaFeng> In your opinion, what is reason?(在你看来,原因是什么?)

[15:21] <usotsuki> To me, the end of unrestricted capitalism is that you wind up with less and less companies, and in the end there is only one.(我认为,不受限制的资本主义,会导致公司越来越少,最后将只有一家公司。)
[15:21] <usotsuki> The reason is greed.(是因为贪婪。)

[15:21] <ChinaFeng> Yes.(是的。)
[15:22] <ChinaFeng> I agree.(我同意。)

[15:22] <usotsuki> I don't think either pure capitalism or pure socialism will work, because they rely on absolutes. capitalism is greed, socialism is altruism. You can't completely eliminate one or the other. I guess it's like that one circle with the black and white swirl, the yin/yang symbol.(我不认为是纯粹的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将有效,因为他们都是绝对的。资本主义是利已主义,社会主义是利他主义。你不能完全消除一个或另一个。我想,就像那一圈黑色和白色漩涡,阴/阳符号——译注:这个话好有哲理,我表示很佩服、很佩服!)

[15:22] <ChinaFeng> Have you ever thought of. How to solve? (你有没有想过,如何解决?)

[15:22] <usotsuki> I...never really gave it that much thought. (我真的从未想那么多。)

[15:24] <ChinaFeng> Many of us, hope Chinese learning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我们中的许多人,希望中国学习美国。)

[15:24] <usotsuki> I'd like to see the US learn from the rest of the world. (我想看到我们借鉴世界其他地区。)

[15:24] <ChinaFeng> More and more people, hoping to return to socialism.(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回归社会主义。)

[15:25] <usotsuki> Yeah, I see what capitalism is doing there in a supposedly socialist state.(是的,我看到了所谓的“社会主义国家”正在发展资本主义。)
[15:25] <usotsuki> Two words... FoxConn suicides. (两个字......富士康自杀——译注:我哭…… )

[15:25] <ChinaFeng> Our problem is. We have a lot of corrupt officials. (我们的问题是。我们有很多贪官。)

[15:26] <usotsuki> Certainly... every government does. (当然了。每一个政府都这样。)

[15:27] <ChinaFeng> We believe that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officials are honest.(我们相信,美国政府官员都是诚实的)
[15:27] <ChinaFeng> We believe that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officials are honest. No corruption.(我们相信,美国政府官员都是诚实的、不贪污。)

[15:27] <usotsuki> ROFL. (爆笑。)
[15:27] <usotsuki> There's plenty of corruption. you can bank on that. (有大量的腐败。你可以在银行——译注:bank on什么意思?)

[15:29] <ChinaFeng> Because you have an election. So officials not corrupt. We have a lot of people think so. (因为你有选举。所以官员不腐败。我们有很多人这样认为。)

[15:29] <usotsuki> You really think the elections aren't rigged? (你真的认为选举不作弊?)
[15:30] <usotsuki> A lot of us are certain that George W. Bush's second victory in 2004 was the result of a rigged election. (我们很多人都确定,小布什2004年的胜利,是由于选举舞弊。)

[15:30] <ChinaFeng> I really don't know. (我真的不知道。)

[15:31] <usotsuki> xD( 译注:这个符号什么意思? )
[15:31] <usotsuki> They're definitely rigged.(他们肯定作弊。)
[15:31] <usotsuki> We have the illusion of choice. but there really isn't one. (我们有幻想的选择。但真的没有一个。)
[15:31] <usotsuki> We have two parties... evil and eviller. (我们有两个政党,一个邪恶的和一个更邪恶的。)
[15:32] <usotsuki> We haven't had a third-party or non-party president since George Washington. (自华盛顿总统以后,我们没有第三政党或无党派的总统。)

[15:33] <ChinaFeng> China has some socialist. No change.(中国有一些社会主义。没有改变。)
[15:33] <ChinaFeng>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it? (你想知道吗?)

[15:33] <usotsuki> You prolly came closest to really being socialist under Mao. (你们可能更接近于毛主席领导下的社会主义。)

[15:34] <ChinaFeng> Do you know Chairman Mao? (你知道毛主席?)

[15:35] <usotsuki> I know a little, not much. (知道一点,不多。)

[15:35] <ChinaFeng> Do you think that communism is evil? (你认为共产主义是邪恶的吗?——译注:因为以前跟好几个美国朋友聊天,他们说共产主义是邪恶的,所以有此一问。)

[15:36] <usotsuki> Not entirely... just that misguided people use the word for something that hardly bears a resemblance to communism as defined. (不完全是......只是受误导的人们使用这个词,几乎酷似共产主义的定义。)
[15:37] <usotsuki> The typical Stalin-like fascist totalitarian regime where there are still two classes... a working class and an upper class... and the upper class just happens to be the government.(典型的斯大林式的法西斯极权政权仍然有两个阶级......一个工人阶级和上层阶级…上层阶级就是政府。)

[15:37] <ChinaFeng> The American people know. But I do not know the solution. Am I right?(美国人民知道,但我不知道的解决方案,对吗?)

[15:37] <usotsuki> There's still corruption, there's still the typical ills of capitalism.(仍有腐败,仍然有典型的资本主义弊端。)
[15:37] <usotsuki> Well... I think when Americans think of communism, they think of Josef Stalin.(嗯……我想当美国人想到共产主义,他们会想到斯大林。)
[15:38] <usotsuki> He took real communists and exiled or executed them.(他把真正的共产党人流放或处死。)

[15:40] <ChinaFeng> May be true. If that is the case, it is not communism.(可能是真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它不是共产主义。)

[15:40] <usotsuki> Right.(对呀。)

[15:41] <ChinaFeng> I think we should to taxes on the rich. Give money to the poor.(我认为我们应该向富人征税。给穷人钱。)

[15:41] <usotsuki> Communism is beautiful in theory. but it fails because most people are greedy.(共产主义是美好的理论。但失败了,是因为大多数人是贪婪的。)
[15:41] <usotsuki> Well, I agree completely.(对,我完全同意。)

[15:42] <ChinaFeng> Taxes on the rich. Give money to the poor. I call this socialism.(向富人征税。给穷人钱。我把这种社会主义。)

[15:42] <usotsuki> Well, yeah, basically.(嗯,是的,这是最基本的。)

[15:42] <ChinaFeng> Ha-ha.(呵呵。)
[15:43] <ChinaFeng> We now have too much capitalism. We need to socialism. The protection of the poor.(我们现在有太多的资本主义。我们需要社会主义。保护穷人。)

[15:43] <usotsuki> Capitalism gives people, I guess, a reason to work harder... socialism gives them a safety net for when things don't work.(我想,资本主义给人一个更加努力工作的理由......而社会主义给他们一个安全网,当工作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

[15:47] <ChinaFeng> In socialism. The country has a large state-owned enterprise. has bank. Ownership of land. has mine. The Poor have The country.(在社会主义。国家拥有大型国有企业。拥有银行。拥有土地所有权。穷人拥有国家。)

[15:49] <usotsuki> It is social services (social in the same sense as socialism) that keep a roof over my head, food on my table.(它是社会服务(“社会”与“社会主义”同意),保证我头上有瓦遮头,桌上有饭果腹。)

[15:49] <ChinaFeng> All the poor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in governing the country. (所有的穷人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治理国家。)

[15:49] <usotsuki> Now, see, that organization is a single point of failure. (现在,看,该组织是一个单点故障。)

[15:50] <ChinaFeng> This is our socialist goals. (这是我们的社会主义的目标。)

[15:50] <usotsuki> Yes. (是的。)
[15:50] <usotsuki> But it is possible for the single point of failure to be corrupted. (但它有可能被单点故障所破坏。)

[15:51] <ChinaFeng> I hope the American people to find their targets. (我希望美国人民找到自己的目标。)
[15:52] <ChinaFeng> No goal, no success. You are on the way. Ha-ha. (没有目标,就没有成功。你们已经上路了。哈哈。)

[15:52] <usotsuki> lol.(哈哈。)

[15:53] <ChinaFeng>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lking to me. Thank you. (非常感谢你对与我交流。谢谢你。)

[15:53] <usotsuki> No prob. (没问题。)


[ 本帖最後由 初中生 於 2011-10-6 02:50 AM 編輯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10-5 22:51:55 | 顯示全部樓層
玫瑰花开华尔街

锟吾山人

花儿,绚烂多姿,妩媚之至;革命,暴力血腥,恐怖至极。本风马牛不相及,却不知何时,花儿静悄悄地也开始革命了。

茉莉花的芬芳还满枝桠,玫瑰花就迫不及待地绽放了。2011年9月17日,美国纽约“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开始。

一位自称为无政府主义者的28岁青年菲利普说:“这是工人阶级的起义,我们要重新分配财富。”如同玫瑰花开在伦敦街头一样,在美国,在华尔街附近的祖科蒂公园,举着标语、喊着口号的千余名示威者,声称代表美国99%的社会,抗议华尔街金融机构的贪婪腐败、金融系统弊病和政府监管不力,还有政府过度动用军力、对少数族裔不公、失业率高等社会问题,指责政府对少数金融机构的救助导致美国绝大多数人的经济困境。他们说,1%的人占据着99%的社会财富,而资产阶级政客只为这1%的人服务。

纽约的抗议者一直在分发一份列出了各种“不平之事”的清单,大多数不满指向了抗议者所说的实力强大且往往不太道德的公司。

抗议者的抱怨包括:在接受纳税人救助不久之后银行高管就获得了“高额”奖金,企业由于疏忽而严重污染了食品供应,企业不断试图剥夺员工谈判获得更高薪酬和更安全工作环境的权利。

华尔街,全长不过三分之一英里,宽仅11米,是沿当年荷兰殖民者为抵御英军侵犯从东河到哈德逊河建筑的一堵土墙而形成的。就这么一条不长也不宽的街道,只因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摩根财阀、洛克菲勒石油大王和杜邦财团等开设的银行、保险、航运、铁路等公司的经理处集中在这里而著名。

这里,满是欲望与贪婪;街头被无数来这里朝拜的人抚摸得溜光锃亮的铜制公牛更是其象征。自1817年华尔街股市开设始,一切的坏消息都是从这传出的:

——1912年金融危机
——1929年金融危机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金融危机
——21世纪初的“安然事件”、“泰科事件”、“朗讯事件”、“环球电信公司事件”

——2008年金融危机……

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警告说,华尔街是“人类本性堕落的大阴沟”。

针对2008年金融危机,当时还没就任总统的奥巴马说:“我们不是因为历史的意外才走到这一步,是华尔街的贪婪与不负责任造成今天这样的局面。”而英国著名财经专栏作家约翰·加普则显得老道,他认为:用贪婪与不负责任来批评华尔街太轻佻了:因为那些金融巨头们不仅没有“自食其果”,而且要挟各国政府玩起了“利润归自己,损失归纳税人”的游戏,最后的赢家还是这些家伙。 


9·11后,美国不惜发动反恐战争,哈佛大学教授劳伦斯·卡茨将过去的10年称为美国“失去的10年”。《世界是平的》的作者、美国《纽约时报》著名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在2008年夏天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之后,途经上海返回纽约,上海、北京的繁华刺痛灼伤了他的眼睛,他不禁感慨道:“中国一直在忙于奥运会的准备工作,我们忙着对付基地组织;他们一直在建设更好的体育馆、地铁、机场、道路以及公园,而我们一直在建造更好的金属探测器、悍马军车和无人驾驶侦察机,差异已经开始显现。”

且不说中国浮华表象的背后;美国10年反恐无疑延缓了经济发展的进程。2001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和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琳达·比尔梅斯(Linda Bilmes)3年前计算美国战争的花费时,“得出的保守估计是3-5万亿美元。此后,战争成本持续增加。大约50%的归国军人符合获得残疾补助的条件。另外,到目前为止,有超过60万人在荣军医疗机构接受了治疗。因此,我们目前估计,未来残疾补助和医疗成本总数将高达6000-9000亿美元。但社会成本——体现在老兵自杀(近几年平均每天有18起)和家庭破裂上——根本无法计算。”

“失去的10年”拉大了美国贫富差距,美国人口普查局9月13日发布名为《美国2010年的收入、贫困与医疗保险情况》的报告显示:美国2010年贫困人口达到4620万人,与2009年相比新增贫困人口260万人,达到52年来的最高值;贫困人口比例攀升至15.1%,相当于6.6个人中就有一名穷人,为199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收入在贫困线一半以下的“深度贫困”人口为2050万人,为36年来最高;没有医疗保险的美国人数量从2009年的4900万人上升至2010年的4990万人。
 
如今“玫瑰花革命”已进入第3周,虽然“占领华尔街”没有成功,虽然约700名示威者被拘捕,但抗议活动依然持续,继续发酵。已蔓延至芝加哥、洛杉矶、丹佛、旧金山和匹兹堡等其它城市,并开始在美国之外的布拉格、墨尔本和蒙特利尔等地组织抗议。  

茉莉花开阿拉伯世界的时候,还在高喊着自由、平等、人权;而今自家院里玫瑰花开了,却要拘捕、镇压。这就是美国!  

让玫瑰花开得更绚烂些吧!  

[ 本帖最後由 初中生 於 2011-10-5 10:53 PM 編輯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10-5 22:57:28 | 顯示全部樓層
呵呵,美国警察抓人抓的好,打人打的更好!目前来说,这个对咱很有意义。要是美国人民再这么玩下去,对咱们就更有意义了。真诚地谢谢美国人民!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10-6 08:18:27 | 顯示全部樓層
一如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能量还是有的,但要是没有好的领导,最终的结果要么失败,要么成果被窃取!结果如何,骑驴看唱板吧...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10-8 02:54:26 | 顯示全部樓層
image.001.jpg

直击“占领华尔街”示威升级:万人怒吼震撼纽约

中新社纽约2011年10月5日电 记者 李洋

“占领华尔街”示威当地时间10月5日全面升级,万名示威者的怒吼震撼纽约,波及全美。中新社记者全程观察了当天示威游行的整个过程。

10月5日下午两点,示威者便开始陆续在“占领华尔街”大本营祖科提公园汇合,记者看到,很多示威者正在现场赶制标语牌,为即将开始的示威游行活动紧张准备。

按照示威组织者的安排,当天“占领华尔街”示威者要前往纽约市政厅和工会组织的示威者汇合,再折返回华尔街。这段距离可不近,对于年老体弱者是个挑战。

74岁的示威者阿兰·吉尔伯格(Alan Gilburg)身着笔挺的西装,举着反华尔街标语,格外引人注目。吉尔伯格对中新社记者难掩兴奋之情,表示一定会全程参与当天的大示威。

他对记者说,示威应是针对美国整个体制的“宣战”,他相信未来会有人来领导这场“群众运动”,并最终会成为载入史册的重大事件。

三点钟,示威游行队伍开始向市政厅进发。人们高举形形色色的标语,高呼“这就是民主”等口号,不少年轻人还敲锣打鼓,以壮声势。不少路人驻足观看;游客热烈拥护示威者“造反”;而示威游行沿途交通则陷入瘫痪,司机愁眉不展。

队伍抵达市政厅,与工会组织示威者“大会师”,气氛极其热烈,双方示威者热情拥抱。美国最大工会劳工联合会-产业工会联合会(AFL-CIO)以及运输行业工会等多个工会组织当天均展开了对“占领华尔街”示威的声援。

外界普遍认为,工会为已持续3周的“占领华尔街”示威带来了关键的示威组织和管理经验,特别是工会方面可以帮助推进示威游行的合法化。这是其它组织难以企及的。

工会高层领袖逐一对示威者发表讲话,并积极调动示威者的情绪。有工会组织代表高声呼喊:“美国已经出了问题!需要你们来解决!让华盛顿的政客滚下台!”台下传来一片掌声和尖叫声。

“占领华尔街”和工会组织的示威者随后便共同折返,向华尔街进发。记者注意到,工会组织领袖走在示威游行队伍的最前面,他们共同举着“我们是99%中一员”的横幅。“占领华尔街”示威者认为,99%的人是普通百姓,1%的人是达官显贵。

晚上六点钟,示威者们终于结束了“长途跋涉”。他们首先抵达示威大本营稍作调整。据记者现场目击,全程参加当天示威的人数可能达到万人,接近于示威组织者公布的数字。他们中的不少人对华尔街的金融大鳄恨之入骨。

91岁的二战老兵格森·莱瑟(Gerson Lesser)拄着拐杖,在家人的搀扶下走完了示威游行全程,令人感佩不已。莱瑟尔身体还很硬朗,但耳朵有点背。他对中新社记者说,“占领华尔街”示威能让美国人猛醒,让他们专注于自己的事情。

莱瑟尔还特别说,该让美国军人从伊拉克和阿富汗回来了,他胸前还挂了个“让美国士兵早日回家”的标语牌。莱瑟尔最后拍着记者的肩膀笑着说,“年轻人有机会参加社会运动真是不错啊。”

七点钟,天色已晚,老人们陆续离开现场,年轻人还坚持留在现场抗议,并随时准备向华尔街发起冲击。来自布鲁克林一所中学的年轻姑娘艾米莉(Emilie Strange)挥舞着手中的床单站在街头抗议。

艾米莉向本社记者解释,床单上是她征集到的“占领华尔街”示威支持者签名。她说,使用床单也是自己一时“突发奇想”。她认为,这场示威的意义越来越突出,正在激发更多的人思考美国的现状。

中新社记者还看到一些华人在当天的示威游行队伍中也很活跃,他们举着中文标语牌,写着诸如“要房子不要华尔街”、“民主久久,人民出头”等,令记者切身感受到,华人也关注着当地的社会运动,并努力融入。

七点半,有示威者试图冲击华尔街,立即被警方制服。纽约警方当天出动了众多人力,将华尔街彻底包围,示威者难以靠近。记者看到一些警察随身带了不少手铐。警方午夜发表声明称,当天有28名示威者被捕。

68岁的越战老兵比尔·斯特耶尔特(Bill Steyert)孤零零地站在华尔街的入口示威抗议,多名警察站在不远处盯着他。他对中新社记者说,自己这些天都是侥幸没有被捕,但他已经做好了被捕的准备。他说,大家应该冲进华尔街“革资本家的命”,而不是在几个街区外“闲庭信步”。

入夜后,示威者仍在大本营内外聚集着,口号声和欢呼声依然不断。这里于5日发生的一切明白无误地预示着,“占领华尔街”示威的规模和影响力有望继续扩大。


[ 本帖最後由 初中生 於 2011-10-8 02:58 AM 編輯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10-8 03:01:01 | 顯示全部樓層
美国“占领华尔街”示威者称将占领150个城市

新华网纽约2011年10月5日电 记者 荣娇娇、胡绿杰 报道员 李大玖

数千名美国民众10月5日汇聚在纽约华尔街附近,举行“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开始以来最大规模的游行示威。众多工会成员、学生加入游行队伍,表达他们对华尔街的贪婪、美国的高失业率及社会分配不均的不满。

游行队伍从纽约华尔街附近的祖科蒂公园行进到市政厅附近的福利广场,人们挥舞着“重塑美国”、“超级富豪的末日到了”等标语,高喊“全天整周占领华尔街”的口号。抗议者还在街边向行人散发自编的《占领华尔街日报》,抨击政府只顾拯救银行、保护富人。他们还借助便携式发电机的电力上网,并对游行进行全程网上直播。

在示威民众聚集的祖科蒂公园,记者看到现场设立了厨房、临时医院和图书馆,志愿者还制作游行徽章,并散发每日最新活动日程。活动组织者已成立了专门的“越冬委员会”,为在寒冷的冬季进行长期抗争做各种准备。

参与抗议活动组织工作的布蕾·莱姆比茨是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大四学生,今年21岁。她告诉记者,自己已经在祖科蒂公园的睡袋里睡了10天,并特地休学一个学期以便有足够时间参与抗议活动。她相信这场抗议活动会为美国社会带来变化。

“我们组织这些抗议活动就是要告诉民众,美国目前的体制已经行不通了,必须找到解决的办法。我们的抗议就是要发出草根的声音,让社会来关注这些平日被边缘化的群体,并吸引更多人和媒体的参与。从过去三周的态势来看,成果相当不错”,莱姆比茨说。

专程从康涅狄格州赶来的美国州、县、市政雇员联合会成员詹姆斯·韦瑟比认为,政府对工会所代表的普通人的权益视而不见,一直站在有钱人一边,让社会贫富分化日趋严重。他说:“我们来就是要告诉大家,改变美国的时候到了,没有工作、经济低迷,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纽约警方对此次大规模游行高度戒备,近百名警察全副武装部署在游行队伍沿线,数十辆警车把守各个路口,警方还临时搭设瞭望塔台,与空中盘旋的警用直升机构成了立体警戒网。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教授吕晓波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占领华尔街”抗议示威的特点是没有一定的纲领,没有明确的领袖,有相似诉求的人不断加入,很容易影响到各个城市。他预计,抗议活动在今后几周内还会扩大,但目前很难看出抗议活动是否会对美国政局产生影响。

自2011年9月17日“占领华尔街”活动爆发以来,类似的抗议已扩散到美国其他地区,“占领芝加哥”、“占领洛杉矶”等示威活动陆续展开,并蔓延到旧金山、华盛顿、波士顿、丹佛等美国50多个大城市。示威者称他们将在本月(2011年10月)占领近150个美国城市,并准备在室外过冬,打一场持久战。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10-8 03:06:47 | 顯示全部樓層
奥巴马拟向富人征税 被批评搞“阶级斗争”

据大洋网-广州日报2011年9月20日报道,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定于9月19日宣布与削减公共债务有关的新方案。一些消息人士披露,新方案涉及对富人增税、适度调整医疗保障方案等内容,与共和党分歧明显。先前,奥巴马将对超级富翁征收“巴菲特税”的消息已经传开。共和党一些议员9月18日作出回应,称奥巴马增税方案系“阶级斗争”。

美国《华盛顿邮报》9月18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奥巴马定于9月19日宣布一项在10年内紧缩4万亿美元财政预算的新计划,其中包括一项总额为1.5万亿美元的全新税收方案。美国白宫官员说,奥巴马打算向富人征收新税,同时向超级富人征收一种特别税。按一些媒体先前报道,这一特别税可能名为“巴菲特税”,征收目的是意在确保年收入超过100万美元的富人承担与中产阶级相同的税率。

《华盛顿邮报》评价,无论是向富人增税,还是本月早期时候提出总额为4500亿美元的就业刺激方案,奥巴马正在逐渐突出他与共和党立场的差异。分析人士称,毕竟总统和国会选举将近,奥巴马需要在安抚民主党内部成员的同时,向选民显示比共和党更加“平民化”的姿态。

奥巴马打算向超级富翁征收“巴菲特税”的消息一出,共和党方面强烈反弹。国会参议院少数党领袖、共和党人米奇·麦康奈尔称,这一方案“煞风景”,威胁私营经济,不利于美国经济前行。共和党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认为,增税方案只是“奥巴马的一场政治举动”。另一名共和党众议员保罗·瑞安称这是“阶级斗争”。——共和党当前控制美国国会众议院,强烈抵制增税选项,因此,奥巴马想要增税,可能“有心无力”。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10-8 03:08:35 | 顯示全部樓層
美媒忧美上演“阿拉伯之春” 示威者称将使用埃及战术

据环球网2011年9月19日报道,9月17日,一场“占领华尔街”的运动在美国纽约上演,通过互联网组织起来的抗议者宣称将使用埃及人民的战术,“将曼哈顿变成埃及的解放广场”。美国媒体担心,在中东北非地区上演的“阿拉伯之春”系列暴乱可能已蔓延至美国。

示威运动倡导者早就在其网站上将他们的抗议与“中东革命”相比:“跟我们在埃及、希腊、西班牙和冰岛的兄弟姐妹一样,我们计划使用‘阿拉伯之春’的群众占领这一革命战术,恢复美国的民主。”

《新美国人》评论说,分析人士警告,随着极端活动分子、左派组织、自我标榜的“革命者”和反资本主义煽动者策划从9月17日起“占领”华尔街大串联,可能导致严重骚乱。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则如此评价:“埃及人为民主发动了起义,突尼斯人、也门人、巴林人和叙利亚人也是如此。如今,激进组织希望在美国发起他们自己的起义——以数千示威者袭击华尔街的形式。”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10-8 03:10:55 | 顯示全部樓層
美媒称华尔街连续两天“被封锁” 抗议活动或波及欧洲

据环球网2011年9月19日报道,9月17日,一场“占领华尔街”的运动在纽约爆发。美国彭博新闻社9月19日报道称,这场针对美国金融企业的运动原本试图召集2万人来“占领”美国金融区华尔街长达“数月”之久,不过未能成功。9月19日,抗议人群已经由前一天的1000人左右降至300-400人,华尔街则连续两天“被封锁”。

彭博社称,此次运动有美国在线杂志Adbusters发起,旨在呼吁美国总统奥巴马成立一个委员会来结束“金钱对政治的影响”。

美国《基督教邮报》9月18日的报道则表示,这是一场没有领导人和统一指示消息的运动,不过有一点却是人们的共识——他们对金钱影响美国政治乃至民众生活的现象很失望。

对于抗议活动,纽约市市长布隆伯格指出:“民众有权举行抗议活动,如果他们想抗议,我们很乐意有个地方能让他们来举行抗议活动。只要他们抗议的时候保证他人的权利得到尊重即可,这儿是民众可以畅所欲言的地方,这就是纽约。”不过,纽约警察阻止了抗议人群,华尔街的官员则要求员工与民众出入都要亮明身份,以防止抗议者进入“禁区”。

彭博社称,美国国家网络安全和通信集成中心(NCCIC)的公告显示,在欧洲,已经有抗议活动要针对在马德里、米兰、伦敦和巴黎的金融区。NCCIC是美国国土安全部的下属部门,该机构的发言人克里斯·奥特曼证实了这则公告的真实性。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10-8 03:15:19 | 顯示全部樓層
网闻博评:“阶级斗争”咋也成了美国的政治流行语?

众所周知,从奴隶社会开始,自有了私有制,就有了“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的贫富分化和阶级斗争,也便有了阶级剥削和民族压迫。直到当今的市场经济全球化时代,人类社会的发展也依然是同样如此。只许“强势群体”剥削,不许“弱势群体”斗争。阶级剥削“天经地义”,阶级斗争则“大逆不道”。此所谓“剥削有功,革命有罪”的千年训诫,也便是“强势群体”以强势话语权打造的世代相承的“普世价值”。对今天的中国人来讲,“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这句政治口号,似乎已经成为熟悉而遥远的历史记忆。可从美国政客的口中,突然却冒出来“阶级斗争”这个老词,这就不能不让中国人大跌眼镜!

非但如此,据新华网2011年09月18日报道,经济危机后,美国涌现一个又一个“帐篷城”,大批无壳蜗牛纷纷在空地上搭帐篷露宿,蔚为奇观。在离美国纽约市中心仅1小时车程的近郊,就有一个破破烂烂的“帐篷城”,居民超过50人,在社会最底层挣扎求存。“帐篷城”的社区领袖史蒂芬·布里格姆(Steven Brigham)指出,他们抗议和不满没有诚意的政治制度,他说:“政府应该是为人民服务,但是,它却不是。”

从上述媒体报道中可以发现,“阶级斗争”、“革命者”、“为人民服务”,这些让普通中国人感到既遥远而又亲近的词语和口号,在今日的美国已经越来越成为社会流行的“热词”了。这里面最给力的敏感词,大约还要数“阶级斗争”。不知这美国人,“极左思维”和“文革遗毒”咋也这么重?

不过,就拿共和党议员批评奥巴马搞“阶级斗争”这件事来看,奥巴马拟提交的所谓对富人增税法案,仅仅只是意在“确保年收入超过100万美元的富人承担与中产阶级相同的税率”。换句话讲,就是改变“劫贫济富”的税政现状,让富人的税负与“中产阶级”能够实现“平等”。而美国政府一些不愿公开姓名的官员日前证实,“这次的增税对象是年收入超过100万美元的富人,总人数不到45万人,占全美国纳税人总数的0.3%。”可见,这仅占“全美国纳税人总数的0.3%”的富人阶层,长期以来一直享受着比“占全美国纳税人总数99.97%”的“中产阶级”更多的“政府关怀”。可一旦要打破这种税负上的“阶级特权”待遇,就马上引起了“既得利益集团”政治代言人的强烈阻击。

正如美国国会参议院少数党领袖、共和党人米奇·麦康奈尔所称,这一方案“威胁私营经济,不利于美国经济前行”。共和党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认为,增税方案只是“奥巴马的一场政治举动”。另一名共和党众议员保罗·瑞安称这是“阶级斗争”。这些官场辞令,如果转换成中国人更为熟悉的语言来讲,所谓“威胁私营经济”,就是有损“私人资本”和“民营企业家”的利益。西方文化语境下的所谓“民主”、“民间”及“民生”等,其真实所指的“民”,就是这诸如“0.3%”之类的资本富豪。所谓的“国进民退”和“国富民穷”,也同样是指这些“贵民”。而一旦有损于这些“贵民”的利益,就是搞“阶级斗争”的“政治运动”,就是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了。

可见,美国资本精英及其政客“打棍子”和“扣帽子”的“阶级斗争思维”,其功法娴熟程度也绝不亚于中国人。用“阶级斗争手法”压制“阶级斗争思维”,以便维持“劫贫济富”的特权私利,这或许便是“强势群体”相对于“弱势群体”的主流话语权强势所在。

但在“民主”的美国,民主党和奥巴马也绝不是“弱势群体”。否则,也便没有资格与共和党进行“轮流执政”的政治游戏了。而没有与资本富豪的“权钱交易”,民主党自然也就不会有竞选活动的“资本”。资本所豢养的这一对“驴子党”和“大象党”,在对“资本负责”上都是忠心一致的。区别仅仅在于,民主党除过有一部分资本富豪“坐庄”外,还发展和吸纳了一些工会外围组织。这样以来,在“选情”告急时,民主党就可以“穷人利益代言人”的面目忽悠来更多的“民意”和“选票”。奥巴马此次打出的向富人“增税牌”,也同样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至于该法案最终被共和党控制的国会众议院所封杀,奥巴马也照样能赚取到“政治红利”。因为对于“民意”和“选票”来讲,民主党已经尽力了。如果不满意,那就继续“给力”吧。

这就是美国的民主,这就是美国的“阶级斗争”。而共和党的杀手锏正是在于,以政治牌对打政治牌,以经济发展为“硬道理”,从而将民主党扫进“阶级斗争”的“政治运动”垃圾堆。美国“强势群体”的左手与右手对打,的确是世界一流的政治经济学“室内戏”。但问题是,这场“阶级斗争”的另一个主角,那个真正"占全美国纳税人总数99.97%"的“弱势群体”,他们在干什么呢?于是,我们就得把目光转回户外的纽约街道。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10-8 03:19:24 | 顯示全部樓層
"纽约9.17"工人阶级直捣西方民主“金銮殿”的世界影响

不管西方资本精英把市场经济说得多么天花乱坠,也不管西方“强势群体”把自由民主“普世价值”说得多么“天经地义”,身处当今世界“民主圣地”的美国工人阶级却并不糊涂。他们追查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他们要斩断权钱交易的链条,他们要解除资本寡头集团对社会政治的操纵,还是将矛头直接对准了西方世界“金融首都”的金融寡头大本营。正如美国《基督教邮报》所称“这是一场没有领导人和统一指示消息的运动,不过有一点却是人们的共识——他们对金钱影响美国政治乃至民众生活的现象很失望。”所以,"0.3%"对"99.97%"的阶级剥削神经中枢,不在白宫,也不在国会山,而正是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金銮殿”华尔街。因此,“占领华尔街”,迫使华尔街的金融巨头们吐出他们“霸占人民的财产”,便成了这次“纽约革命”最具历史意义的象征性举动。

在这个“美元帝国”的“货币殖民”时代,世界上"0.3%"对"99.97%"的阶级剥削和“劫贫济富”体系,正是以纽约华尔街为“神经中枢”,并沿着伦敦、巴黎、柏林、布鲁塞尔、米兰、马德里及东京等这条金融系统枝节伸展蔓延到全球的。因此,对于这次“纽约起义”,美国政府才如临大敌,派驻警察严密封锁,以防止抗议者进入“禁区”。《新美国人》则警告说,随着极端活动分子、左派组织、自我标榜的“革命者”和反资本主义煽动者策划从9月17日起“占领”华尔街大串联,可能导致严重骚乱。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也惊呼:“埃及人为民主发动了起义,突尼斯人、也门人、巴林人和叙利亚人也是如此。如今,激进组织希望在美国发起他们自己的起义——以数千示威者袭击华尔街的形式”!

报道称,美国国家网络安全和通信集成中心(NCCIC),是美国国土安全部的下属部门。该机构的发言人克里斯·奥特曼证实:“在欧洲,已经有抗议活动要针对在马德里、米兰、伦敦和巴黎的金融区。”

“纽约起义”风动美欧,资本主义的世界心脏已经在发抖。这场风暴给他们所带来的文化与心理恐慌,绝不亚于“9.11事件”的震撼。自私贪婪,是资本的本性。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是资本投机狂赌的必然结果。而一旦大难临头,华尔街及美国首先还是要吸引资金回流以求自保。为此,同样不惜“损人利己”。于是,美国资本控制的三大国际评级机构“唱空欧洲”、“唱空中国”乃至“唱空世界”,都是注定要发生的事。果不其然,“标普将意大利主权债评级下调一级,前景展望维持负面”。华尔街日报称:“此次降级标志着意大利最新一次的重大经济衰退。目前范围扩大的欧洲债务危机,已波及整个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

既然从“占领华尔街”开始的“阶级斗争”,已经有在欧洲金融重镇蔓延的明确迹象,那么美国此时又向身处债务危机漩涡的欧洲“火上浇油”,这难道不是更危险的“玩火”吗?其实,资本因自私而急功近利和目光短浅,最后造成世界资本主义链条在最脆弱处断裂,这在“一战”前后的历史上已经有过先例。况且,欧洲还有过搞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历史经验。而一旦真到欧洲的社会主义革命风暴再转回美国时,可绝不像此番从“中东革命”转回来的这场“纽约起义”景象。到那时,美国要想再将危机转嫁打发出去,断然不是很轻松的事。

搞“阶级斗争”,还是抓“经济发展”?这是当前美国政治游戏场上的猜谜题。但这场猜谜游戏的影响,必将波及欧洲乃至整个世界。对此,中国人能够猜得准猜得透吗?又会从中得到哪些现实与历史的启示呢?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10-8 03:24:59 | 顯示全部樓層
廖子光论美国贫富两极分化的原因

译者:嵇飞(单位:上海市社会科学院)
来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第4期

摘要: 2009年8月9日以及12月10日美国华裔学者廖子光在《亚洲时报》上分别发表题为《美国的劳动生产率神话以及真实工资的真相》和《低税制的供应学派经济学如何压低了工资》两文,分析了美国贫富两极分化的原因,认为美国劳动生产率一直在提高的数据其实是经不起推敲的:过去二、三十年来,美国经济其实是靠债务推动的进口支撑,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都是进口带来的,国内实体经济并无真正的增长,因此一般工人实际收入停滞甚至下降。工人收入下降的另一原因是:新自由主义的供应学派经济学主导美国税收政策,对资本家税收大幅下降,这导致内需不足,工人失业和收入下降。文章内容如下。

美国的劳动生产率神话以及真实工资的真相

昨天劳工部的统计数据表明,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增加了6%以上(这是针对商业部门的数据,制造业则增加了5%以上)。理论上来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财富的增加以及经济健全度的提高,但真是这样吗?事实并非如此。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并非是一个新观点。但在美国,它近乎与货币一样是一个奇迹,推动了显而易见的繁荣。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里,美国并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的却是伴随着劳动生产率下降而来的进口增加。不仅如此,进口的增加并非是由美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增长所推动的,推动它的是从生产这些财富的低工资国家所借来的债务。劳动生产率的加速提高,靠的是由别人进行生产却没有获得适当的补偿。它被称为“泡沫”是有原因的。

与此同时,美国的工资下降了。外包并非导致美国工资下降的唯一因素:虽然美国普通工人的劳动生产率猛涨,但平均小时工资却停滞不前,而这个国家的经济精英们却因收入水平猛增而大发其财。高科技、信息技术和金融服务部门的运作建立在低工资和高股权收益的模式上。甚至对于投资者来说,普遍的趋势是重资产升值而轻股息收益。不过,这违背了基本的经济原则:收入为王,而没有收入增长的经济增长只是一个幻象。

因此,谁的收入确实增长了?这是一个大家都熟悉的故事:在2002年,第一资本金融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理查德·费尔班克行使了360万股的期权,获利近2.5亿美元,他为此而支付的是税率较低的资本收益税,而不是所得税。他的个人所得超过了《财富》杂志1000强公司之中半数以上公司的年利润,而这其中包括了固特异轮胎、锐步和一号码头这样的公司。这个国家前100位大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们的中位收入在2005年猛增了25%,达到了1790万美元。

美国普通工人在同一个时期的平均收入又是多少?只增加了可怜的3.1%。美联储的一项调查显示,在2001年到2004年之间,有着本科学位的美国工人的中位收入几乎没有增加,在扣除通胀因素后,只从72300美元提高到了73000美元。甚至前财长罗伯特·鲁宾(他在高盛公司任职26年)在其任职期间也指出:“繁荣既没有惠及下层民众,也没有给其他阶层带来好处。在1973年到2003年之间,美国的人均真实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73%,而真实小时工资的中位数却只提高了13%。”

由于工资的停滞,美国的公司收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各家公司都是现金充裕,但它们却拒绝将其发给工人们。不仅如此,它们还实施了股票回购,以盈余的现金来提高股票的市值。

新人民党人想要有个替代的办法,这就是增长要表现为中产阶级所获收入的提高。他们认为,国民收入日益不成比例地成为公司的利润以及流向那些富人。他们呼吁,对于以美国为首开展的全球化、对于新的贸易条件要进行重新评估,不要将经济扩张的成本完全压在国内外那些周期性贫困、新近致贫和无力脱贫的人们身上。他们呼吁政府对贸易条件进行管制,以期较为公平地分配各种收益。

除了以上几点,他们在行动纲领中还要再加上一条:在衡量国民财富的工具手段方面,要求美国政府老老实实,保持公开透明。

工资是相对于价格指数进行测算的,而价格指数并非如看上去的那样简单易懂。“享乐指数”定价法用于将产品质量的改进转化为价格的下降,即使在实际价格上升的情况下也是如此,这实际上人为地吹大了个人和国家的财富。

举例说明:现在卖3万美元一辆的汽车以前每辆卖1万美元,但由于汽车在技术上比以前来得精细复杂,汽车的通胀率被记为是下降的。据说消费者的每一美元可以买到更多的“汽车”了,虽然再也没人用1万美元就可以买辆车了。虽然租房的费用上涨了,但房屋的租金却被登记为在下降,这是因为现在租的房子有空调,有着大理石的浴室和花岗石的厨房,还有高层上可以看到的风景。

代价是什么呢?价格可以上涨,但却没有通胀。享乐价格指数令靠工资生活的人由于工资收入的停滞而无法享有享受的乐趣,这是因为在现实之中工资比物价下跌得更快。因此,苹果公司的手机看起来价廉物美,但如果你算一算,你就知道买一只要花去多少小时的工作时间了。

随着这种计算方法用于越来越多的商品,它成为了降低美国通胀率的一种重要因素,并且在真实国内生产总值可能实际上在下降的时候,内在地提高了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不过,它在监控经济方面的总体影响却遭到了人为的掩盖,因而不为公众所知。仅仅是针对计算机软硬件所做的享乐价格调整,就足以解释美国在过去十年里的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奇迹”了。

由于令官方的通胀率显著低于现实,享乐物价指数不只在推动股市繁荣方面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它还放大了克林顿时代的预算盈余并调低了小布什政府的赤字。这种指数计算法减少了针对各个阶层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支出,并且降低了根据通胀率所进行的工资调整。不过,本质上而言,对于老年人、失业人口、贫困人口以及普通的工人来说,他们以减少食物和住房支出支付了电脑和电子产品的较低的享乐价格。

低税制的供应学派经济学如何压低了工资

在最近的几十年里,供应学派经济学家将一个符合直觉的神话推销给了不觉有诈的公众,即低税率会鼓励公司、雇主和企业家创造高工资的工作岗位。但是,反直觉的历史事实,却是累进的所得税制——针对最高几级收入的税率超过了90%——实际上是在鼓励管理层和雇主提高工资。这个事实背后的原则是,以政府的钱来显示慷慨大方是比较容易做到的。

在过去,最高一级的公司所得税在50%以上,最高的个人所得税也超过了90%,管理层和雇主没有什么动机以降低工资成本来获得最大化的净收入。如果钱可以更好地用在让员工们高兴上面,为什么要把它交给政府呢?

在巫术般的供应学派经济学的鼓动之下,“里根革命”开始了疯狂地降低所得税,导致雇主实行低工资,这是因为压低工资带来的成本降低会形成为雇主所有的利润,而不是在高税率下形成为税收。

推而言之,所得税的低税制因工资的停滞而直接形成超额利润,而这又导致了过度的投资,其中的原因在于:因为低工资,需求无法与超额利润保持同步。萨伊的“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的定律是供应学派的经济学家们所依赖的学理前提,但这个定律只有在实行不错的工资的充分就业的条件下才能成立,而这个条件却为供应学派的经济学家们所故意忽略了。为了推高需求,低工资经济之中的工人们可以轻松地获得以次级债为形式的贷款,而不是向作为消费者的他们支付生活工资,从而以牺牲制造业部门为代价,为金融部门创造了更多的虚幻的利润。这种不正常的情况最终导致了债务泡沫,这一泡沫于2007年破裂并造成了全球性的影响。

货币名目论认为,对一种货币的接受最终取决于一国政府的征税权。货币在一国之内之所以得以发行,是因为政府愿意接受以它所发行的货币缴纳税收。货币的“名目论”指出,由于政府有权征收以其指定的法币缴纳的税收,所以所有国家的政府都不需要外部的资金,而且都应该能够作为最终的雇主实现充分就业。“名目论”的逻辑在于,过低的税率会导致对货币的低需求,而周期性的预算盈余对经济具有不利的影响,因为这会造成经济体中的信贷大量流出。英国在非洲的殖民政府学会了这样一个道理:对于促成无忧无虑的土著人使用其货币以及从事金融相关生产,土地税起着关键作用。

因而,在“名目论”看来,无需任何的外国贷款或者投资,无需面对超级通胀的痛苦,一国经济就可以为其国内发展的需要提供资金,实现充分就业和可持续的最优化增长,给本国带来繁荣。不过,“名目论”只有在封闭的国内货币体制之中才具有操作性。

对于在全球化体系之中参与自由贸易的国家,尤其是在存在着没有监管的全球金融和货币市场的情况下,“名目论”的原则不具操作性,这是因为外汇的两难困境的存在。对于一个加入全球贸易的国家来说,如果出于国内的资金需要而发行的货币量超过了外汇储备的规模,那么不论它的货币所实行的是盯住汇率制还是自由浮动,这种货币在外汇市场上很快就会受到攻击。到目前为止,例外于这种情况的唯一国家是美国,这是因为美元具有霸权地位。

因此,所有的经济体在能吸引到外国资本之前都必须积累美元。即使这样,外国资本也只会投资于能够取得美元收入的出口部门。因而,亚洲各国从外贸盈余中积累下来的美元只能投资于美国的美元资产,从而导致当地的经济活动无法获得所需的资本。这是因为为了花掉从外贸盈余中取得的美元,这些美元必须首先转换成本地货币,而由于这些本地货币背后的财富被转移到了国外,所以美元兑换本地货币会造成通胀和失业。免于遭受针对货币的汇兑攻击的唯一办法是停止货币的兑换,而这又会导致外国投资的撤出。

个人所得税的历史

个人所得税开始于1913年,当时针对收入超过5000美元的最高一级税率是7%。到了1918年,针对收入超过100万美元的最高税率为77%。

在1921年,沃伦·哈丁政府将针对超过20万美元收入的最高税率降为58%。一年以前,伍德罗·威尔逊政府对于收入超过20万美元以68%的税率征税,针对超过100万美元的收入的最高税率是72%。1924年,卡尔文·柯立芝政府将针对超过50万美元收入的最高税率降至46%。1924年,对于收入超过10万美元的最高税率大幅降至25%。这个税率一直未变,直至产生了“喧嚣的二十年代”,当时保证金投机泛滥成灾,而工资却停滞不前,这个时期以1929年的崩盘告终。

1932年,针对收入超过100万美元的最高税率回升到了63%,对于收入超过10万美元的税率也提高到56%。由于很少有人达到了这个等级的收入,所以它只具有学术上的意义。在1936年,针对收入超过500万美元的最高税率是79%,而对于超过100万美元收入的税率升至77%。但是,当时税率的变化并没有对就业和企业的利润造成什么改变,这时,在珍珠港事件之后,战争于1941年12月7日开始了。在战争开始之前,人们只愿意为了食物而工作,所以对于商品并无需求,企业的利润无从产生。

在1941年,对于收入超过500万美元的最高税率提高到了81%。1942年,为了筹款应战,在战时价格管制下,针对收入超过20万美元的最高税率提高至88%。1944年,对于收入超过20万美元的最高税率升至94%。在1946年,针对收入超过20万美元的最高税率降为91%。战后的经济实现了起飞,形成了一个新的中产阶级,成为人口中的多数。许多人在排队,不是在失业登记窗口,而是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待着新车、房子和电视机。

1955年,对于收入超过40万美元的最高税率是91%,以针对通胀作出调整,而收入的中位数是3358美元。这个税率保持到了1966年,当年它针对收入超过40万美元降至77%,而收入的中位数是5306美元。在1965年,对于收入超过20万美元的最高税率减至70%。这个税率保持至1982年,只有最高一级微升至收入超过21.54万美元。1965年到1982年是美国经济的黄金年份,有着高就业和高消费,这是一个大炮和黄油都有着充分供应的时期。

在1982年,收入的中位数是13950美元,对于收入超过8.5万美元的最高税率降为50%,而此前一年收入为85600美元一级的税率为59%。1987年,针对收入超过9万美元的最高税率降为38.5%。在1988年,对于收入超过71900美元的最高税率降至33%,对于收入超过149250美元的则降至28%。1991年,收入的中位数是20469美元,针对收入超过3.2万美元的最高税率降为31%。在1993年,针对收入超过25万美元的最高税率升至39.6%。在2003年,对于收入超过311950美元的最高税率减为35%。2009年,收入的中位数是33168美元,对于收入超过372950美元的最高税率减为35%。

随着最高一级收入的税率的下降,工资开始了停滞,而金融精英阶层则利用工人的养老金将工作岗位转移到海外的低工资国家,他们自己则大饱私囊,大量买入奢侈品。就在美国的工人对沃尔玛里的低价进口品惊讶不已、他们的养老金有着高额回报的同时,他们自己在国内的工作岗位正在消失,而对那些还有工作的工人来说,他们的工资和福利则降到了生活工资以下。

对美国普通的靠工资生活的人而言,如果他们理解这样一点,即在税后净利润不变的情况下,雇主宁愿给工人调高工资,而不愿向政府支付高税收,那么他们就没有理由支持累进所得税制之中针对高等级收入的税率的降低。

不过,《华尔街日报》和财经电视台永远不会告诉工人们这个基本的事实。相反,灌输给工人们的是高税收导致高失业,令靠工资生活的人们在恐慌之下为更低的累进税率投上一票,而税率的降低只会使以工人自己的养老金压迫工人的那些人得利。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4 02:18 AM , Processed in 0.02641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