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發表於 2005-9-23 04:39:48
|
顯示全部樓層
易學漫談(十一)
[color=#006400]時間一維,空間,點,線,面三維,是西方現代科學家所釐定,這不等同於中國易學層面思維,亦有別於現今西方科學論據,例如:大成爻組成可代表時間和空間維度.
時間在表象來說,很明顯,很直接的就是六爻面,六十四卦構成過程,但在內在表象便是以膨脹左右旋進度,最簡單是以十二消息卦表示物轉星移,如果我們再細分,可以分為二十四節氣,七十二侯...,是以連接地向前計算,「大而古今十二萬九千六百年,小而十二時,仍只是這圈子,都是從復卦上推」.
《周易象數通論》數學空間與物理空間提及「中國古代時空數物不分,沒有所謂數學空間,這只是象數特點,在宋元以後,成為一缺點,不能夠指導科學前進」,此點我是不同意,正如前輩提到,易學體系不能精密數量化,是說易學,那是指易學什麼體系?是周易體系?或歸藏連山體系?還是漢易體系?
我從研究京氏易開始,將八宮卦化為數字,而由數字再化為力學,物理學去計算,當然,不是西方科學指導我們中國易學,只是迫於現實下去解說,相信不久將來這種迫於情況下,不再出現,過往我也寫了不不文章,不多說,只簡單說六十四卦構成過程是代表時間,而從京氏易每一宮計算,分八層面,八個空間,「起」「始」「經」「歷」「飛」「伏」「游」「歸」八層面.
時間和三維空間似乎只是好像我們只能移向東,移向西,移向北,移向南,向上或向下,對我們人類身處宇宙就像3+1,愛因斯坦說「時間流動率有彈性,空間與時間之間是有聯繫,過去和未來是不對稱的」.
其實簡單來說宇宙空間是複雜結構,交錯相疊,是捲縮網絡,在京氏易八個空間裡,其中有四個空間我們是看不到,摸不到,但我們是接觸得到,是「飛」「伏」「游」「歸」,它們是捲縮在空間裡,那你會否計算它是一個空間嗎?在上網玩電腦朋友,我相信你們曾有過這現象,就是當你們貼上文章時候,明顯地你是有做出發文動作,但文章不見了,要直至有另一回帖時侯,你的文章自然出現了.其實我要說明什麼?是要說明捲縮層是無處不在.
至於現代西方所提出重力,量子力學,這是按照西方科學觀念,非我們中國傳統思維,而我們中國傳統思維早已有五行力量比較,亦不遜色此等理論,至於它們力量比較,我已經從微觀或宏觀談過,一點淺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