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樓主: ykks2

中國中醫臨床醫學會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07-2-21 17:39:43 | 顯示全部樓層
篇名:清上蠲痛湯治療頭痛經驗
作者:林青
內文:
  頭痛的原因很多,現代醫學認為除顱內疾患、血管神經性頭痛外,全身性疾患也能造成頭痛的發生。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會,凡五臟精華之血,六腑清陽之氣,皆上會於此。若六淫外襲,上犯顛頂即能導致頭痛,但是頭是“高巔之處,惟風可到”,對感受外邪的頭痛,必多夾風,前人多稱頭痛為頭風就是這個道理。內傷諸疾如氣血虛弱、肝陽上亢、血瘀、痰飲等等也都能導致頭部之氣血阻滯不通或不足榮養而產生頭痛。在臨床上常見到的各型血管神經性頭痛,因為病機複雜、辨治處方繁複,多不易掌握,個人則運用清上蠲痛湯隨證加減對各類病型往往都能取得極好的療效。
  清上蠲痛湯出自明朝龔廷賢所著的壽世保元,龔氏治療左側頭痛用小柴胡湯加味,右側頭痛用補中益氣湯加味,眉稜骨痛用二陳湯加味,腦頂痛則用人參敗毒散加味,而視本方為治“一切頭痛之主方,不論左右、偏正、新久,皆效”,其組成為:當歸、川芎、白芷、細辛、羌活、獨活、防風、菊花、蔓荊子、蒼朮、片芩、麥門冬、生甘草。本方結構嚴謹,性味和平,對各型頭痛都有良效,個人在運用時結合辯證,稍事加減更能增加其療效,如風寒型去當歸、麥門冬、黃芩,與荊防敗毒散合用;風熱型去乾薑、羌活、獨活,再與桑菊飲合用;肝火型去乾薑、羌活、獨活,與龍膽瀉肝湯合用;肝陽上亢型去乾薑、羌活、獨活,與天麻鉤藤飲合用;氣虛型去乾薑、羌活、獨活,與補中益氣湯合用;血虛型去黃芩、羌活、獨活,與聖愈湯合用;血瘀型去麥冬、菊花、黃芩,與血府逐瘀湯合用;痰濁型去麥冬、菊花、黃芩,與半夏白朮天麻湯合用。
病案舉例一:
  黃××,全頭痛,頭痛如裂,口渴咽乾,面色紅,欲飲水,舌質紅,苔黃薄而乾,脈浮數;病起八天,前醫用川芎茶調散合青空膏服藥一週未見改善。辯證為風熱型頭痛,處方:九味羌活湯5.0克、桑菊飲5.0克、蔓荊子1.0克、麥門冬1.0克、僵蠶1.0克、金銀花1.0克,七日份。後以背痛來診,告知服藥次日痛即大減,五日時即已痊癒。
病案舉例二:
  蔡××,左側頭痛、頭脹、頭皮麻癢,車禍頭部撞傷後引起,西醫檢查告知頭部斷層正常,服西藥一個月左右無改善。面色偏黯黑,唇色暗紅,舌質黯,舌苔薄白,舌下絡脈怒張。辯證為瘀血型頭痛,處方:血府逐瘀湯6.0克、九味羌活湯5.0克、蔓荊子1.5克、代赭石1.5克,七日份。二診:頭痛、頭脹減輕,面色轉亮,舌下絡脈改善但仍過粗,唇色偏黯;處方:血府逐瘀湯5.0克、九味羌活湯6.0克、蔓荊子1.5克、代赭石1.5克、麻黃0.5克,七日份。三診:上回藥服完頭已不痛、脹、麻,停藥次日又微痛而麻,在以前方給藥七日鞏固療效而癒。(本人服務之醫院無清上蠲痛湯之成方,故用九味羌活湯加味而成)
參考資料:
明,襲廷賢,壽世保元。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7-2-21 17:41:41 | 顯示全部樓層
隨著一聲新年到,『富神爺爺』看顧您了,
你獲得了『富神爺爺』贈送現金4825個美元。


篇名:岔氣-胸悶、呼吸困難,莫當憂鬱症
作者:林榮輝
內文:
  由於工商發達,生活步調不斷加快,有形無形壓力,從四面八方蜂擁而至,人們精神方面的壓力愈來愈嚴重複雜,因而憂鬱症、自律神經失調等精神疾病,漸成了揮之不去的夢魘。近來更有些藝人得病成為新聞焦點。在臨床上本人也常遇到胸悶、呼吸困難的患者前來就醫,大多是得病多年的老病號。通常曾經做過心臟及肺臟方面的檢查,且未查出什麼結果,病就這樣時好時壞的拖下來。但這些患者並未出現任何精神症狀,當然他們決非所謂憂鬱症患者,因此在臨床上必須加以認識和區別以利診治。
一、憂鬱症
        症狀:頭痛、頭暈、腹瀉、心悸、呼吸困難、失眠、胸悶、幻想、沮喪,甚至有輕生念頭。
二、岔氣
        症狀:胸悶、胸部壓力感、呼吸困難、言語無力,但入睡後不覺有任何痛苦,更不會有任何幻覺或輕生念頭,偶而因氣阻咽喉轉為咳嗽,其脈右寸不及。
        病因:外力撞擊胸部或雙手用力不當,胸中經絡氣滯不通所致。
        治療:應服活血行氣兼補虛之中藥,如桃仁、紅花、乳香、沒藥、麝香、冰片、黃耆……等,臨床上可加針灸效果更好。
        禁忌:勿食冰冷物。
例一:
葉先生,男,35歲
〔初診〕1992年8月5日
〔主訴〕患者進入診所時,一臉痛苦的表情,並且以手摸頸部,說吸不到空氣,呼吸困難。此病已有多年,多方求診,未見改善,目前胸部壓力沈重。
〔診查〕脈左寸緩,右寸不及,以手掌快速拍其胸部,則呼吸改善,壓力頓減。
〔辨症〕此為胸中經絡氣滯,中氣凝結不通。拍其胸部,則經絡之氣,因震盪而推動,故呼吸困難、胸部壓力得以舒解。合其脈症,應屬岔氣無疑。
〔治療〕因患者病急而苦,故先予以針灸減輕症狀。
〔處方〕行氣救肺散7g、黃耆2g。日三服,每服3g。
〔按語〕約兩個月後,患者因感冒,前來就診,詢問岔氣治療結果,答已完全康復。
例二:
李小姐,十六歲,女。
〔初診〕2000年5月3日
〔主訴〕患者進來時,不斷咳嗽;其母說,看到本診所專治咳嗽的廣告招牌,想來試看看。患者已經咳嗽兩年,遍尋中西醫治療無效,目前的病情依然十分嚴重,無法專心讀書、連睡眠……等,日常作息大受影響,急於求診改善。
〔診查〕經過詢問得知,患者咳嗽無痰,咽喉部有哽阻的感覺,檢查咽喉並無異常感染,肺部聽診正常,偶爾有不自主深呼吸現象,診其脈,右寸不及。
〔辨症〕脈症合參,此為經氣病,岔氣咳嗽,並非一般感冒咳嗽,也不是梅核氣。
〔治療〕針合谷、內關,以緩解症狀。
〔處方〕桃仁6g、紅花6g、桔梗9g、枳殼9g、冰片2g、蘇木9g、乳香3g、沒藥3g、黃耆9g,共十劑。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7-2-21 17:43:23 | 顯示全部樓層
篇名:肝炎的分型及中醫治療
作者:何怡慧
內文:
  肝炎是中國人罹病率非常高的疾病,大部分的人在二十歲之前就接觸過肝炎病毒,大部分的人在接觸過肝炎病毒後會產生抗體具有終生免疫力。但有少數人無法產生抗體成為帶原者,患者常有口乾疲倦、目黃身黃的現象,其血液檢查肝功能指數GOT、GPT大多異常。
  臺灣肝炎患者大多以B型、C型肝炎為主。在B型肝炎的患者大多是HbsAg(+),Anti-HBs(-),若在活動狀態時HBeAg(+);C型肝炎的患者在血清免疫學檢查呈現Anti-HBC(+)。
  除了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外,肝炎患者若未經適當治療,在二十年或三十年後易轉變成肝硬化、肝癌。多少社會菁英因有肝病而不能一展長才,實在是社會的損失,肝病患者不可不慎啊!
病機:
  肝炎的病機特點是:“濕熱未盡兼血瘀,肝鬱脾腎氣血虛”。因此,治療慢性肝炎,當首先重視活血化瘀、益氣養血、清熱利濕,同時兼顧調理肝脾腎;以益氣、活血、養血、健脾為主,兼有疏肝、清熱、利濕、補腎作用。但是,對於慢性活動型肝炎(特別是兼有黃疸者),多屬濕熱俱盛兼夾瘀血,治療上重在清熱利濕兼活血,即以清熱、利濕、活血、利膽為主,兼有解鬱、健脾、養血、柔肝作用,分為虛、實兩型辨證施治,提高療效。應注意“補虛不令滯邪,補脾不令壅滯,養陰不令滋膩”,加減與用藥量要得當,使以補為主,寓消於補,兼清餘邪。應注意“清熱不致太寒,祛瘀不致太破,滲利不致太燥,疏泄不致太過”,合理配伍,寓補於攻,使邪去而正不衰。
  肝病的症型可分成下列幾型:
?    (一)肝蘊濕熱型:
     症狀:身重體倦,食少納呆,胸?脹滿,噁心厭油,口乾口苦,手熱心煩,尿短赤,大便或結或溏。舌質邊紅,苔黃膩或膩,脈滑數、濡數或弦滑。
     治療:主要以清熱利濕、瀉火利膽為主,兼有解鬱健脾、養血柔肝作用。“濕熱”象明顯且黃疸重者,可加大茵陳用量30?60克,伍用金錢草、白茅根、枯礬、赤芍。
?    (二)肝鬱脾虛型:
  有的病人在急性期後一年左右,雖然肝功能已恢復正常或接近正常,但仍肝區痛、消化不良症狀,胸悶不舒、急躁、失眠等。症狀時輕時重,一般預後較好,但少數病人也能進一步惡化。
     症狀:胸悶不舒,情緒或煩躁或抑鬱,精神疲倦,失眠多夢。右?痛為主,偶亦在左。右?痛多為脹痛或竄痛,或連右背,或牽胸乳,或引少腹。情緒激動則痛甚,臥息則痛減。胸脘滿悶,口苦、噯氣、納呆、便溏。舌質淡或淡紅,苔薄白或白膩,脈弦或弦滑。
     治療:以疏肝解鬱、健脾利濕為主,兼有安肝作用。肝區痛者酌加元胡、川楝子、青皮、薑黃等;便溏酌加蒼朮、芡實、炒山藥,白朮改炒白朮或焦朮;腹脹酌加香附、廣木香、厚朴等。
?    (三)脾虛氣虛型:
     症狀:疲倦乏力,頭暈目眩,失眠多夢,腰痠腿軟,手足心熱,心悸心煩,?部隱痛,津少口乾,納呆,遺精,月經失調等。舌質(或舌尖)紅,苔薄白或無苔,脈弦細或弦細數,兩尺脈多無力。
     治療:以滋陰補腎、和血養血為主,兼有健脾益胃、解鬱搜邪作用。身熱、尿黃可加丹皮、梔子。
?    (四)血瘀癥積型:
  慢性肝炎多年不癒,有的病人逐漸發展為面色晦暗、肝臟變硬、脾臟腫大,並出現肝掌、蜘蛛痣、面部毛細血管擴張等。肝區多有固定性疼痛。一般病情較重,多向肝硬化發展。
     症狀:面色晦暗,頰部赤縷,魚際發紅(肝掌),上身血痣(蜘蛛痣),納呆腹脹,衄血,急躁易怒,?部刺(脹)痛固定少移,尿色深黃,?下癥積(肝、脾腫大),鞏膜晦黃,口唇暗紫,舌質紫黯,偶見瘀斑,舌苔薄或白膩。脈弦澀、沉弦或沉弦細。
     治療:以活血軟堅、補氣養血為主,兼有健脾理氣、涼血利膽作用。故係攻中有補,攻補兼施。為加強活血化瘀作用,當歸可用當歸尾,白芍改赤芍或赤白芍同用;食慾不振、便溏者可加用黨參、炒白朮、茯苓。中藥治療肝病具有保護肝細胞、抗脂肪肝、抑制肝纖維化、促肝細胞再生、抑制血清轉氨?及血清丙種球蛋白增高,和促進白蛋白合成等作用。肝硬化及肝癌的發生率也會下降許多。
病案:
  一患者主訴B型肝炎合併C型肝,二十年血糖、GOT、GPT過高,面黃、疲倦、頭暈重、胃納差、大便軟,超音波檢查肝區無腫瘤,但胎兒蛋白過高。GOT:243、GPT:209、Total Bilirubin:2.5、r-GT:113、α-fetoprotin:460、Glucose AC:145。
?    初診時
  面黃、納差、胃脹、肝區疼痛、大便軟、目黃、眠差、口乾、口苦、頭暈、小便頻、脈微細。
 ?診斷:肝鬱脾虛、氣虛胃弱,合併有黃疸的現象。
 ?治療:健脾流肝、清熱利膽。
 ?處方:黃耆五錢、黨參三錢、白朮三錢、茯苓四錢、甘草一錢、防風一錢、紫蘇一片、陳皮一錢、茵陳蒿三錢、車前子五錢、厚朴一片、生薑三片、大棗三枚、麥芽三錢。
?    二診:
  頭暈、頭重症減、胃納改善、面黃減、大便較正常,精神較佳,眠可。但近日下腹膀胱不適,悶痛感,小便排出時不暢,脈微澀。
 ?診斷:膀胱蓄血症,脾虛氣虛。
 ?治療:健脾益氣,並加活血化瘀藥治蓄血症。
 ?處方:黨參一錢、白朮五錢、黃耆五錢、茯苓四錢、甘草一錢、茵陳蒿二錢、車前子五錢、陳皮二錢、大黃三分、芒硝三分、紅花一錢、桃仁一錢、桂枝一錢。
?    三診:
  下腹疼痛不適減,小便排泄較順暢,胃納可,精神體力改善,面黃亦較減,脈較有加呈現細脈,口不苦,口不乾,肝區微痛,大便仍稍軟。
 ?診斷:脾虛、寒濕黃疸、氣滯血瘀。
 ?治療:健脾除寒濕、利疸、理氣化瘀。
 ?處方:黃耆五錢、黨參三錢、白朮三錢、茯苓四錢、甘草一錢、乾薑二錢、茵陳蒿三錢、陳皮二錢、大黃三分、桃仁一錢、紅花一錢、車前子三錢。
?    四診:
  面黃減,肝區疼痛減,大便可,小便可,口不乾、不苦,胃納可,故依三診之處方續服。
?    五診
 ?患者自覺無不適之症狀,肝區疼痛亦無,二便可,胃納可。精神亦覺不錯,並且帶來檢查報告供參考:
  GOT:103、GPT:125、Total Bilirubin:1.5、r-GT:62、α-Fetoprotein:281、Glucose AC:122。
  各檢查數據皆有好轉,但仍較正常值高,囑其續追蹤治療定期檢查。
 ?處方:黨參二錢、白朮二錢、茯苓四錢、甘草二錢、黃耆五錢、陳皮二錢、茵陳蒿三錢、車前子三錢、大黃三分、桃仁二錢、紅花二錢、香附二錢、木瓜一錢。
參考書目:
中醫肝膽病學,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中西醫結合治療肝病的研究,啟業書局。
中醫實用臨床手冊,啟業書局。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7-2-21 17:45:49 | 顯示全部樓層
隨著一聲新年到,『富神爺爺』看顧您了,
你獲得了『富神爺爺』贈送現金760個美元。


篇名:腸梗阻的中醫療法
作者:張雲鵬
內文:
一、定義:
  當腸內容物在腸道內的正常運行發生障礙不能順利通過時,稱為腸梗阻。腸梗阻是很常見的一種急性腹症,可由很多疾病引起。腸梗阻形成後,不僅可引起腸管本身的解剖和功能上的改變,還可造成全身性生理上的紊亂,嚴重病例如無及時和正確的處理常危及生命。腸梗阻的分類較繁複,可依下列方法加以分類:
    根據梗阻發生的原因可分為三大類:
 ?機械性腸梗阻-由於種種原因引起腸腔狹小,影響腸內容物的順利通過。
 ?動力性腸梗阻-沒有器質性的腸腔狹小,而是由於腸壁肌肉運動紊亂影響腸內容物的順利通過。
 ?血管性腸梗阻-由於腸繫膜血管血栓形成或栓塞,腸管血運發生障礙,繼而腸壁肌肉麻痺,失去運行能力。腸腔並沒有阻塞。
    根據有無腸壁血運障礙,分為單純性和狹窄性腸梗阻。
?根據腸梗阻的程度可分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腸梗阻。
?根據腸梗阻的發展快慢,可分為急性和慢性腸梗阻。
二、病因:
?機械性腸梗阻:
 ?腸腔外的原因
  ?黏連與黏連束帶壓迫。
  ?嵌極性內疝外疝。
  ?腹腔內或腹膜後腫瘤的壓迫。
 ?腸管本身的原因
  ?先天性(閉鎖和不通)
  ?後天性(炎性、外傷性、血管性、贅生物性)
  ?腸套疊
  ?腸扭轉
 ?腸腔閉塞的原因:由於蛔蟲、膽石、糞塊和異物等引起。
?動力性腸梗阻:
 ?麻痺性-腹膜炎、後腹膜出血、腹部大手術後。
 ?痙攣性-腸道炎症及神經系統機能紊亂等。
?血管性腸梗阻:
 腸繫動脈或靜脈栓塞或血栓形成。
三、症狀:
  急性機械性腸梗阻的典型症狀有絞痛、噁心、嘔吐、腹脹、便秘或無肛門排便排氣。高位梗阻產生較早較嚴重的嘔吐,而低位梗阻產生較早的無肛門排便排氣,較明顯的腹脹和較遲的嘔吐。絞窄性腸梗阻的症狀與病程較單純性或動力性者為急劇,疼痛更劇烈和持續,感染出院較早。麻痺性腸梗阻的腹痛輕微,主要表現為無肛門排便排氣和高度腹脹,由於大量液體壅積腸腔和膈肌運動受限可有呼吸及心跳加速和少尿。
四、中醫治療:
?熱結型:
 ?主症:發熱、腹痛劇烈、拒按、大便秘結、尿赤、脈象沈數或弦數、或沈緊,舌苔黃燥。
 ?証候分析:熱邪鬱閉腸腑或血瘀鬱而化熱,故發熱、腹痛劇烈、拒按、大便秘結、尿赤。
 ?治法:攻下泄熱。
 ?處方:加味大承氣湯(適用於身體一般情況良好,無明顯腹水徵象的青壯年患者,如各種單純性機械性腸梗阻、早期黏連腸梗阻及其他腹部手術後腹脹或實証腸麻痺)。厚朴一兩、萊菔子一兩、枳實三錢、大黃五錢(後下)、玄明粉五錢(沖)、代赭石五錢、竹茹三錢,水煎一分二次溫服。亦可用藥渣再煎,保留灌腸。
?氣結型:
 ?主症:腹痛便結,脈象沈細或沈微弦,舌苔自潤。
 ?証候分析:腸腑氣結,為脹為痛,氣聚痛而見形,氣散平而無跡,大便秘結,矢氣不轉。
 ?治法:行氣潤下。
 ?處方:五仁湯(沈氏尊生書方)。桃仁四錢、杏仁三錢、柏子仁五錢、松子仁一錢、郁李仁一錢,水煎服。
?寒結型:
 ?主症:平素身體虛寒,突然腹痛,大便不通,脈象沈遲,舌苔白膩。
 ?証候分析:平素身體虛寒,復受寒凝,腸腑梗阻,故突然腹痛,大便不通。
 ?治法:溫寒散結。
 ?處方:生薑煎(驗方)。老薑一至二兩、蒼朮五錢、陳皮三錢,急煎服。
?虛寒型:
 ?主症:老年體弱,平素脾胃虛寒,突然腹中寒痛。甚至高起似塊狀物而不可觸近,嘔不能食,脈象沈弦無力,舌淡苔潤。
 ?証候分析:老年體弱及平素脾胃虛弱之人,臟腑氣機容易痞塞不通,不通則痛,故腹中寒痛。氣阻於中,滯塞不通,水穀精微不得上升,濁物不得下降,故腹中高起似塊狀物而不可觸近。腸腑閉阻,胃腸之氣上逆,故嘔不能食。
 ?治法;溫中補氣。
 ?處方:大建中湯加減。蜀椒三錢(炒),乾薑一兩、黨參五錢、桂枝三錢、飴糖一兩,水煎分兩次服。
  按:對於各型腸梗阻,還可採用生蔥切碎炒熱,或用生鹽,或用點茱萸炒熱,熱敷或熱熨腹部,作為輔助治療。
五、針灸療法:
?腹痛取穴:中脘、天樞、內關、合谷、足三里。
?嘔吐取穴:中脘、足三里、曲池、內關。
六、飲食宜忌:
?注意飲食節制,如喝酒、暴食。
?保持大便通暢,防止熱結於腸。
?避免食後急劇奔跑。
?有寄生蟲(特別是蛔蟲病),宜及早治療。
參考書目:
馬光亞,中醫內科學,國立編譯館出版,正中書局印行。
Harrison,內科學。
Beeson-Mc Dermott,內科學。
實用內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7-2-21 17:47:24 | 顯示全部樓層
隨著一聲新年到,『富神爺爺』看顧您了,
你獲得了『富神爺爺』贈送現金2056個美元。


篇名:抗衰老
作者:林志成
內文:
  長生不老不是夢,在不久的將來,人類壽命可以延長為現在的兩倍。人類基因學科學家哈里斯說,破解人類DNA密碼之謎,對延長壽命是一大躍進。
  在傳統醫學,道教與中醫為中華文化兩個重要部份,可謂同源異流,他們都探討人類的健康與壽命。都以「氣論」、「道論」、「陰陽」等哲學思想為理論基礎。因此醫道通仙道,以內丹術為核心的氣功,是醫家和道家,共同創造擁有的寶貴遺產,必然對人類健康長壽作出巨大的貢獻。
  在中醫理論中,「道」主要指陰陽之道,認為陰陽之道是宇宙萬物和人體生命變化的總規律。此外,中醫的「道」還指人體運行氣血的「經絡」,認為五臟六腑通過經絡而運行氣血,如果「經絡」不通暢,陰陽二氣相違,以致氣血運行失常,就會出現疾病。而「經絡之謎」,在本世紀必將由中國人自己揭開;人體是一個與天地相應的小宇宙,是一個複雜的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及無數小脈絡遍布全身的能量系統,如何使人體與宇宙溝通,獲得能量,通過中藥、針灸、氣功、飲食等方法,使經絡運轉有序,充分發揮「行氣血、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的功用,使人達到健康長壽,不老回春的目的。這是中醫的使命,也是本世紀的重要課題。
  人類如何預防生病,免於疾病呢?早在二千多年前,《內經》就提出“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和“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等論點。其“正氣”、“真氣”指的就是腎氣;因為,腎臟的元氣能激發和推動全身各組織器官的生理活動,維持人體的生長發育和生命。五臟六腑之氣的產生也賴腎氣的資助。腎氣充沛,臟腑功能就正常,身體就健康;若因先天腎氣稟賦不足,或後天失於調養,或久病損傷,都可導致腎氣衰憊,抗病無力,就可產生各種病變。是故,補腎氣,抗衰老,中醫藥有其特長。歷代名醫,對中藥的培元補腎藥確有實踐依據的,如唐代孫思邈一○一歲、孫奎九十八歲、明代冷謙一五○歲、吳又可年及百歲,不甚枚舉。名醫多壽,可證明中醫藥抗老延壽的作用。
  臨床發現,補腎填精的紫河車(胎盤),有激發免疫、延年益壽的作用。胎盤即中醫所言之「紫河車」:『甘味或鹹、性溫,能安心、養血、益氣、補精、解毒、補血。』《本草經疏》謂:“人胞乃補陰陽兩虛藥,有返本還元之功”。《本草逢源》謂:“紫河車稟受精血結孕之餘液,得母之氣血居多,故能峻補營血”。《諸証辨疑》中對其藥所言:“雖稟後天之形,實得先天之氣,超然非其他金石、草木之類可比……無子者及多產女者、月經不調者、小產難者服之,必有子嗣……”。此外,“危篤命之將絕者,藉一、二服,經一、二日得以存活,其補陰之功,堪稱百發百中。久服之,耳聰目明,鬚髮黑,延年益壽,有奪造化之功。”此外,人參、黃耆、當歸、冬蟲夏草、山藥、杜仲、鹿茸、淫羊藿、麥冬門、五味子……等,都有抗老的作用。必須指出,是中醫藥“抗老”,而不是中藥“抗老”,意思是要在中醫理論指導下辨證地運用補腎氣的中藥;也就是補腎培元的藥,也要適可而止,以陰陽平衡為期。而在補腎的同時,也要注意健脾。乃根據中醫“先天生後天,後天養先天”的理論。同時,針灸、氣功和養生之道,同樣可以補腎培元,增強免疫,抗老延壽。
  現代人吃的好卻老得快,因為吃的好、吃的多,在消化過程中會產生更多的廢物和毒素,這些廢物和毒素會污染我們的血液,侵犯五臟六腑、肌肉、骨骼,慢慢地導致各種功能失調,引發肥胖、失眠、高血壓、痛風、腎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因此,中醫的養生醫學,涵蓋了天地人,經絡系統就是天地人的聯繫管道。宇宙萬物都不離天地人三種磁場,萬物以能量為本,也就是說,氣是萬物之本,氣功調動天地人的能量是最快速的,攝取宇宙生命能量,清除體內的病氣,也是最快的。
  中醫強調氣功、導引,乃為了促進氣機的升降,使清濁能正常出入,促進更好的新陳代謝,難經言:『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人一日一夜,脈行五十度,周於身。』說的是氣脈,中醫的十二經脈,奇經八脈,不專指血液的循環,乃是氣化的路徑,由內觀閉目靜修,從返觀照察臟腑經脈而得。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動靜得宜,陰陽調和,謂之養生,謂之中和。養生氣功乃在使十二經脈氣血調和,陰陽平衡,天地交泰,人體為之健康。
  氣功在中醫稱之為『攝生』、『養生』、『導引』、『行氣』……。莊之說:『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生化之道,以氣為本,天地萬物,莫不由之,人之有生,全賴此氣。這一哲學思想進入中醫學形成了中醫理論的基礎,在中醫學裡有營氣、衛氣、宗氣、元氣、先天氣、後天氣、經絡氣、臟腑氣、真氣等等。氣功乃在增強人體真氣功能的功夫,達到形體與心神高級平衡的學問,是探索生命奧秘的科學。大量的基礎研究結果指出,氣功能改善神經系統的調控能力,強化內分泌和免疫系統的功能,改善血液動力和流變的調節品質,降低代謝耗氣量等。通過如此大規模的整體調節,激發人體的巨大潛在能量,喚起自我修復能力,使陰陽平衡,免疫穩定。
  六十六難說:『臍下腎間動氣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經之根本也,故名曰原。』兩腎之間動氣者,乃人之受父母之原氣也。腎間動氣,丹田也。丹田既是生氣之原,五臟六腑之本,所以我國修道之士,特別重視丹田,仙經云:『平時靜坐,存想元神,入於丹田,隨意呼吸,旬日丹田完固,百日靈明漸通,不可或作或輟。訣曰:丹田完固氣歸根,氣聚神凝道合真,久視定須從此始,莫教虛度好光陰。』氣功的鍛鍊要則,講究『上虛下實』,老子說:『虛其心,實齊腹。』上虛,是指上體虛靈,心地清靜,不為外物所擾;下實,是指下體充實,意為精氣充實於丹田,即下實。練氣功講究虛胸實腹,氣沈丹田;講究氣息歸元,息息歸根。認為氣歸根,上體才能虛靈;氣根固,下元才能充實。只有作到上虛,上體才能輕靈無物,頭腦清晰,耳聰目明;也只有作到下實,體內才有精力充沛,內氣充盈,生氣橫溢的徵象。而上虛下實,又是以下實為基礎的,是靠把意念活動向下體引導來實現的。所以練功時不能把意念活動停留在身體的上部,而是要把它放鬆下來。要肢體放鬆,而且精神也要放鬆。但並不是鬆緩無力,而是與緊相對而說的。上虛下實在氣功鍛鍊不是很重要的,因為人在發育、成長和衰老的過程中,不善於鍛鍊的人,到中年或近老年時期,每易呈現血壓升高,頭重腳輕,步行不穩等上盛下虛的現象。這種情況,尤以急躁易怒,容易衝動的人為甚。因此練氣功主張引氣下行,息息歸根,充實下元。當氣由頭經鬆虛的胸腹向下走,即循任脈而下,再由會陰由實挺的背部向上走,即循督脈長強而上,即所胃『車河倒轉,氣走小周天。』
  現代人壓力驟增,不乏上實下虛之病症,諸如:肩頸僵硬、胸悶氣短、頭痛失眠;肩部肥胖、四肢無力、腰痠腿軟等等,上下而不協調的病狀,因為過份的使用腦力,憂思過度,輕則肝火上炎,口乾舌燥,月事不調;重則肝陽上亢、血壓上升、高血脂、高尿酸、高血糖,因此而產生。氣功強調氣沉丹田,虛靈頂勁,鬆柔自然,使上背部的壓力轉移到丹田,學習放鬆上半身。是改善肝腎陰虧,下元虧損,精氣不固,並強化免疫力,強壯體魄,抵抗病毒,提高自信心,維持健康的最佳抗衰運動。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7-2-21 17:48:42 | 顯示全部樓層
篇名:記述臨床實例二則
作者:許寶童
內文:
實例一:
  暑熱將至,「日射病」在臨床上經常遇到中暑病患求診。記得一位年青病患來診,自述疲倦、思睏、煩渴、納差。到榮總求診,生化報告一切正常,醫生並未給藥。症狀依然持續,於是來本診所看診。患者脈弱、舌苔白濕膩,舌質略紅,倦怠乏力、納差。經診察為中暑無誤,本人以三物香薷飲和清暑益氣湯共方。
  隔日患者帶友人來訪,說服藥三包已知飢餓,今日精神食慾倍進。
  個人認為西醫過於依賴數據,有時反而忽略患者真實感受。中醫本於望、聞、問、切仔細察診,適當下藥,實為現代人福音。e世代人類-喜食冰冷食物,夏季脾胃易受傷害,三物香薷飲、清暑益氣湯正合時宜。
實例二:
  有對年輕夫婦來問診,神情悲傷口述其新生兒剛滿月即住院已近一個月。
  幼兒開始是脹氣腹瀉,後來便中帶血。西醫治療已近一個月,未見起色。經思索一番,本人以傷寒少陰篇下利便膿血-桃花湯主之,即用乾薑、赤石脂末、黨參、焦白朮等,請其帶回用糙米煮成濃湯頻餵食。結果奇蹟出現嬰兒很快痊癒康復。
  以上二則實例,乃後輩臨床上經驗。尚請先進前賢不嗇指教。
後錄方劑方義煎服法及療效以供參考
  △三物香薷飲:祛暑解表、化濕和中,治傷暑嘔逆泄瀉。香茹辛溫香散,以散皮膚蒸熱。厚朴苦溫,除濕散滿,解心腹之結。扁豆甘淡,專解中宮之暑熱。香茹辛熱必冷服,所謂治溫以清涼而行之也;熱服作瀉。
  △清暑益氣湯:治長夏濕熱炎蒸、四肢困倦、精神不振、胸滿氣促、身熱心煩,口渴惡食,自汗身重,肢體疼痛,小便赤濇,大便溏黃而脈虛者。
  △桃花湯:名桃花者取春和之義,非徒以色言也。古人有云:桃花是升陽散火也有固下散寒之說,您認為呢?
  膿血痢有陰證陽證之別。陽有蘗皮湯、白頭翁湯、甘草阿膠湯,陰有桃花湯、赤石脂禹餘糧湯之分。醫者當明辨之。
  桃花湯的組成,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篩末。乾薑一兩,粳米一升。以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渣溫服七合。納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癒,餘勿服。乾薑宜炮黑,粳米宜炒黃。
參考書籍:
醫方集解,清?汪昂原著。
醫宗金鑑,傷寒少陰篇。
傷寒來蘇集,清?柯琴編撰。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承談安,旋風出版社。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7-2-21 17:50:24 | 顯示全部樓層
隨著一聲新年到,『富神爺爺』看顧您了,
你獲得了『富神爺爺』贈送現金657個美元。


篇名:流行性感冒
作者:施能文
內文:
  流行性感冒已在台灣及全世界各地擴散肆虐,有的小學甚至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學童罹患感冒,而你我身邊都有人用濃濃鼻音或啞著嗓子說話,重者甚至發燒、全身酸痛無力,無法上班上課,預料這波流行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感冒』是一種最常見的疾病,通常是由鼻腔、咽喉、支氣管、肺等呼吸器黏膜的急性發炎所引起。大部分是由於濾過性病毒、黴漿菌及細菌等病原體所引起;少部份則由過敏或寒冷刺激所引起。
  引起感冒的病原體以濾過性病毒為最常見。這類能引起感冒的濾過性病毒,有二百多種,其中又以流行性感冒濾過性病毒(Influenza Viruses)、腺病毒(Adenovirus)、鼻病毒(Rhinovirus)及呼吸融合病毒(RSvirus)最為重要。這些病原體藉著病人的口、鼻分泌液,成為小粒子向外界飛散,在空氣中浮游,再被他人吸入,就會引起感冒。
  在嚴寒的冬季,稍不留意穿著就會引起感冒;許多人即產生一種錯覺,認為寒冷就是引起感冒的原因。其實,除了幼兒因體溫調節機能尚未發育完全,容易引起感冒之外,因寒冷而引起感冒的情形非常少見。
  寒冷的空氣容易使呼吸器的黏膜呈現暫時性的貧血狀態,降低其對於疾病的抵抗力;這時候,感冒病原體如一增殖,人就會引起感冒。因此,寒冷不是感冒「直接」原因,而是「間接」原因。
  除寒冷會引起感冒外,其他原因尚有:體溫調節有了障礙、氣候突然轉變、室內溫差過大、出浴後吹到冷風、洗澡水溫過低、穿著過少、淋雨或睡眠時著涼等……。
  另外,鼻咽腔受到刺激的情形:如乘公車、火車或捷運等擁擠的地方、打掃時吸入塵埃、抽煙過多等……都是引起感冒的誘因。
  身體抵抗力弱之時,也是非常容易感染感冒,如生活環境過於惡劣、空氣污濁、睡眠不足,或全身過於疲勞等。
  流行性感冒病毒發現於1933年,起初以為只有一種病毒,直到1940年及1949年,又發現不同型的病毒型,乃依S抗原之不同,將流行性感冒病毒分為A、B、C三型。而A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又依十二種血球凝集抗原(Hemagglutinins: H1 to H12)及九種神經胺?(Neuraminidases: N1 to N9)抗原而分出多種亞型,B型病毒未作分類,C型病毒則根本無神經胺?抗原,故目前只有A型病毒有A1、A2…等亞型分型;目前造成全台大流行之流行性感冒病毒已分離出為A1病毒(H1N1)。
  流行性感冒的潛伏期很短,約1?3天,在臨床可分為單純型、肺炎型和中毒型流行性感冒:
?「單純型」:頭痛、發熱、畏寒、乏力、全身酸痛。發熱持續2?3天後漸減;在全身症狀和發熱消退時,鼻塞、流鼻涕、噴嚏、咽乾、咳嗽等呼吸道症狀常較明顯。部份患者有食慾不振、噁心、瀉痢等症狀;症狀消失後,顯得疲倦,體力恢復較慢。
?「肺炎型」:高熱不退、劇列咳嗽、痰多氣急、甚而喀血、紫紺,病程可延長至3?4週,間有喉痛、胸痛、呼吸困難之症狀。
?「中毒型」:高熱不退、神志昏迷、成人可有瞻妄、兒童發生抽搐,並出現腦膜刺激症狀。少數病人血壓下降、休克或死亡。
  流行性感冒可經由血象檢查、血清學檢查、病毒分離而確定診斷。流行性感冒病毒會破壞呼吸器的黏膜細胞,使該部抵抗力大減,而存在於呼吸器的細菌即趁此機會大量繁殖,即所謂的「細菌二度感染」。由流行性感冒併發的肺炎,即屬於這種細菌二度感染。
  感冒雖是小病,但如等閒視之,則容易導致併發症而成為重疾。感冒之併發症有氣喘、支氣管炎、肺炎、支氣管擴張症、肺氣腫、中耳炎、鼻竇炎、腦膜炎、腹膜炎、心肌炎、腮腺炎及格魯布喉頭炎(Croup)。
  感冒是種自限性(Self-limited)疾病,一般成年人,即使不吃任何藥物或做任何治療,也會自行痊癒。但是,到底多久時間才會痊癒,每個人狀況都不同,尤其是老人、小孩或免疫系統、心肺系統有問題者,更要特別小心,最好一有症狀即就醫。
  平時身體狀況愈好的人,免疫系統愈健全,當病毒入侵時也愈快發揮功能,愈早痊癒;而感冒多休息、少運動、多喝開水,並注意營養、多攝取蛋白質,可增加抵抗力,讓疾病早日康復。當然,感冒時間的長短,與感染病毒的種類有關,基本上,一般感冒大約3?5天就會好,流行性感冒則往往會拖上兩、三個星期。
  無論中西醫,都沒有一服見效的感冒特效藥,醫師遇感冒患者多半只開控制症狀之藥物而已,故病人切勿心急而「逛醫院」,這家藥吃兩天、那家藥吃兩天,反而易產生藥物交互作用及抗藥性,更易有副作用及併發後遺症。
  平時營養均衡、作息正常、規律運動,常服「補中益氣」、「六味地黃丸」之類有提升免疫機能之保養藥,即使碰上流行性感冒病毒入侵,也能迅速痊癒。但切記:流行性感冒初犯時,則暫不宜服之。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7-2-21 17:52:26 | 顯示全部樓層
篇名:高血脂症
作者:陳富來
內文:
  血脂是血漿或血清中脂類的總稱,主要是膽固醇、三酸甘油脂、磷脂、游離脂肪酸等。血中脂類增多,超過正常範圍稱為高血脂症,又稱高脂蛋白血症。本病是現代人最常見的疾病之一,特別是老年人在此基礎上容易繼發其他許多的疾病,如動脈硬化、冠心病、腦中風等,對老年人危害極大,因而防治高血脂症對老年人十分重要。
  高血脂症並非只是總膽固醇的增高,還包括三酸甘油脂增加,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 cholesterol,俗稱壞的膽固醇)升高,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 cholesterol,俗稱好的膽固醇)的降低;由於過高的血脂導致血管壁形成脂肪粥樣瘤,同時也造成血液黏滯度上升,溶血機轉的異常,終致引起心臟血管疾病。目前得知其發病原因,大致可分為內因性和外因性兩類,內因性即遺傳家族性的高血脂症,由於個體對脂肪代謝產生缺陷或脂肪代謝率較低所導致。外因性包括生活方式、飲食習慣如喜歡抽煙、喝酒、飲食過量,喜歡高熱量食物、甜點,又缺乏運動,當然易形成高血脂症,此外糖尿病、腎病、肝膽疾病、甲狀腺機能不足、或過度肥胖也都容易罹患高血脂症。
  高血脂症到底多少才算高呢?根據現行的檢查數據,血液總膽固醇的指數最好小於200mg/dl,因為根據研究統計,當總膽固醇大於200時,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即直線上升。另外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的膽固醇)能小於130 mg/d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好的膽固醇)能高於35 mg/dl,幾乎沒有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理由是低密度脂蛋白和三酸甘油脂、膽固醇結合,沈積在血管壁,形成粥狀動脈硬化;而高密度脂蛋白則與膽固醇結合,將其帶至肝臟代謝掉。
  高血脂症在傳統醫學屬“痰濕”、“濁阻”的辨証範圍,與肝、脾、腎三臟關係密切,其病因不外乎飲食偏嗜、膏梁厚味、痰濕內生或肝鬱不舒、肝氣鬱結或久病不癒,痰瘀阻絡所致。由於血脂的蓄積是動脈硬化的標誌,常致使血行不暢、瘀血傍著。故其治療一般以三七、山楂、澤瀉、決明子、虎杖等藥為基本方來活血化瘀、祛濕清熱,再根據其辨證分型予以治療:氣虛型加黃耆、黃精;肝腎陰虛型加首烏、生地;痰濕內阻型加石菖蒲、茵陳;氣滯血瘀型加薤白、川芎;氣虛血瘀型加黃耆、蒲黃;肝陽上亢型加草決明、鉤藤。
  在臨床觀察和實驗研究中,許多的中藥都具有降脂作用,如山楂、決明子、首烏、澤瀉、蒲黃、絞股藍……等。民眾可挑選其中一、二味藥作為日常的保健,對於愛喝茶的朋友們也可嚐試著泡杯“益壽茶”(少許茶葉、丹參、山楂、決明子、杭白菊),其具有降脂、抗凝、降壓的作用,為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保健劑。
  適量的運動,合理安排飲食,控制飲食量為防治高血脂症的基本措施,對於已罹患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更需長期堅持實施及定期檢查,才能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病例:
  一中年男子,體微胖,職業清潔隊,八十九年六月前來求診。主訴:平日易倦怠、頸項僵硬、胸痛徹背、胸悶、頭痛頭暈、手足易麻木、舌質紫暗有瘀斑齒痕、脈澀。去年健康檢查驗血報告得知膽固醇325mg/dl,三酸甘油脂220mg/dl,血壓量得145/85 mmHg。經由辨証得知此患者乃屬氣虛瘀血阻絡型,治法以補氣活血化瘀、通絡降脂。給予當歸、川芎、桃仁、紅花、赤芍活血祛瘀通血脈,桔梗、枳殼理氣散結,蒲黃、山楂活血祛瘀降脂,生地、丹皮、黃耆滋陰涼血補氣,七帖,一週後回診。二診:主訴頸項僵硬、胸悶、背痛、手足麻均改善,但口苦口乾。依前方加黃芩、麥門冬滋陰清熱,囑其服用2週。第三次兩個多月在路上碰面,寒喧問起病情,他又服了四十幾帖藥。感覺已無大礙,並且做了抽血檢查,三酸甘油脂已正常,膽固醇205mg/dl,囑其飲食勿過食油膩,做適量運動即可。
參考資料:
中醫綱目高血脂症,p.2461~2462,凱銓出版社。
常見病症忌口與飲食,p.123~p.128,文匯出版社。
常見病中醫臨床治療進展,p.85~p.97,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誤診預防手冊,p.72~p.78,月日出版公司。
臨床常見疾病生化。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7-2-21 17:54:56 | 顯示全部樓層
篇名:漫談糖尿病認識?預防?預後
作者:徐瑞奇
內文:
一、什麼叫做糖尿病
  糖尿病為胰島腺分泌失調或組織細胞之胰島素接受器衰退引起,可分為兩型,依賴型及非依賴型。
        依賴型(第一型):屬胰島腺分泌失調者,為胰島腺細胞本身的疾病,胰師素分泌減少,為依賴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
        非依賴型(第二型):屬組織細胞之胰島素接受器衰退者,為組織之胰島素接受器障礙所引起,此型糖尿病之胰島素分泌量較為正常,為不依賴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
?    糖尿病之原因,可舉出是由於胰島素的絕對、相對的含水碳素代謝異常。熱能源食物成份有糖質、蛋白質、脂肪三大營養素,此外尚有礦物質、維他命等也是很重要的營養素;但其中糖質是身體力發生熱能之根源,是最不能缺少的成份。
 ?葡萄糖在體內做熱能利用,也叫做胰島素的賀爾蒙功用,使血糖被吸收於細胞之內作用,若血糖增加到比正常量的二、三倍則漏於尿裡從尿排出尿糖,所以必需依靠胰臟分泌胰島素及蛋白?、脂肪?、澱粉?來維護體內代謝正常而生存。胰臟是在胃的下後邊,長約十五公分寬約五公分的臟器,向十二指腸分泌,叫做胰液消化吸收所必需的酵素。如血糖太少則拮抗(相反)賀爾蒙由腦下垂體,或副腎分泌把血糖拉上正常值,不只是糖,其他如蛋白質、脂肪等各種營養消化吸收,也會惡化,是不待言的……。
 ?罹患糖尿病,有先天性與後天性。先天性者,有人種、遺傳、性別等。後天性者:有ヾ年齡較大ゝ多飲酒者,而誘發胰臟病,肝硬化腎臟病ゞ運動不足々肥胖ぁ膳食營養失調あ身心過勞、刺激、房勞ぃ病毒感染い藥物傷害,如利尿劑、避孕藥、腎上腺素、賀爾蒙等等。
?    糖尿病是現代名詞,胰島素(Insulin)病變無法使血中之葡萄糖蓄存於肝臟,而肝醣不平衡致血中血糖(Blood Sugar)在血循環中偏高或偏低不能平衡使新陳代謝,電解質不穩定全身器官受傷害各部份之病變、併病。
?    糖尿病是告人體八大腺體中佔了非常重要有生命緊要位置,是我們人體時時刻刻分分秒秒生活過程中,人體之新陳代謝、內分泌、電解質、熱能等等生命原動力。也就是我中國幾千年來「中國醫學中所述之精、氣、神氣血暢通,營衛相隨五運六氣以應五臟六腑深奧之學說」,故漢代中國醫學就有消渴證三消病之辨症候出現,是現代糖尿病之分類。
?    我們大致已認識什麼叫做糖尿病,但更須要知道糖尿病之發生原因,大部份為離開正常生活軌道,有部份是遺傳、年齡、感染、妊娠、脂肪代謝,生活方面如情緒不穩定、酗酒、熬夜、飲食無制、欠失運動、體型超胖、過瘦,皆是我們之警惕。
二、糖尿病信號
  有:?口渴多尿?疲勞感?空腹感?體重減輕?性慾減退?月經異常?皮膚騷癢症?牙齒不好?視力障礙?神經痛。
?    口渴多尿:糖尿病亦有喉嚨乾渴,多飲水之口渴,因多喝茶水則自然為多尿,而次數變多,一日十?二十次為「頻尿」甚至夜尿為糖尿病之病例。
?    疲勞感:身體覺得懶弱,容易疲倦,對事物沒有集中意慾,積極行動容易喪失。這種倦怠感,亦有全身性,亦有下肢倦怠性,亦有飯後欲睡眠,為糖尿病之病例。
?    空腹感:因糖尿病體內葡萄糖營養份從尿中排出體外,尿糖消耗而覺得飢餓,所以腹中空腹感,再多食多飲亦覺不飽,甚至有人即變成喜歡吃甜的食物充飢。
?    體重減輕:平常身體過於肥胖則容易發糖尿病,如果糖尿病發生,進行時醣類營養消耗則身體漸漸消瘦,(中國醫學之消渴症)所以體重減輕,因為食入營養份不能「合成」作用,無法產生「熱能」供組織細胞利用,故只有消耗掉體內脂肪成份,致顯得消瘦快速。為中國醫學之風化消,此徵不妨可懷疑糖尿病。
?    性慾減退:於男性者變成陽萎。論起男性年齡未老或力壯,如果發生性慾減退,這也是危險信號的一種,因糖尿病能障礙男性激素分泌功能異常。
?    月經異常:即是月經不規則或閉經,而青春婦女未到中年後則早期亂經或經閉發生,此可懷疑糖尿病,因糖尿病會妨礙女性激素,黃體素分泌不正常。
?    皮膚騷癢症:糖尿病患者,因皮膚代謝組織障礙,抵抗力衰弱,容易受感染,生瘡或潰爛不容易恢復,通例是炎症容易擴大,皮膚會變癢,尤其是女性更會發生陰部騷癢。
?    牙齒不好:糖尿病能影響骨肌組織細胞「合成」作用而牙齒會鬆動或脫落,甚至發生齒膿漏、齒齦炎,這個例子亦為糖尿病之痛苦。
?    視力障礙:高血糖能阻礙眼球組織循環,而眼睛容易疲勞、視力衰退或變壞甚至眼底出血,網膜症、白內障,以致目盲,須要注意。
?    神經痛:高血糖時,神經細胞受輸送之營養不良,所以發生手足麻木、神經痛,亦劇烈疼痛,全身多發性神經炎,特別足部較多,或夜間疼痛加重,應該檢查一下。
三、糖尿病預防檢驗
?    預防:上文已敘述糖尿病十大信號有關原因,簡單說,糖尿病就是血液中葡萄(血糖)濃度增加之疾病,血糖如果超過一定標準,糖份即隨尿排出,若血糖值增高,即多吸收體內水份,自然現出口乾多尿的症狀。血中糖份各人程度不同,因各人所吸收營養糖份條件不同。
?    初期糖尿病出現,吾人能有自覺症狀,必須注意是否口渴、多尿、多飢、倦怠、欲眠、皮膚癢、閉經、齒槽膿漏、牙浮鬆動、足部神經痛?特別是首領階級之人,熱量攝取和運動容易不平衡或肥胖人。
        如果上述狀態放任不理,即引起動脈硬化、腦充血、心肌梗塞、腎臟變壞、尿毒、頭痛、腹痛、嘔、昏迷,甚至切除手指、切除下肢,甚至死亡。
?    檢驗糖尿病,有血糖、尿糖兩種檢查方法;但如注射胰島素(Insulin)或口服降血醣藥品時,一星期內檢驗不標準,常有血糖、尿糖不偏高反而偏低,須注意,以免錯誤的判斷。
        又有健康人,特別喜愛食糖份之品,如果糖、炭糖、乳糖皆是葡萄糖之單位,一時食下超量糖份,血糖、尿糖能稍為偏高出現此亦會造成錯誤判斷。
?    家庭式檢驗,一般若自覺有糖尿病懷疑,可用「試紙」不妨將尿液試試看。採尿方法,每餐前的尿連同就寢前的尿,一日合計四次積留的尿較為準確。
        若須徹底的檢查必須由醫學上專家、醫師或檢驗師正確檢查之。
四、糖尿病病變合他病併發之難治亦死亡
?    糖尿病變有急性、慢性二類:不充份治療則引起惡性病變。
 ?急性者因胰島素作用不足,成為高血糖,突然間發生變化,就是消耗儲存在體內脂肪或蛋白質,又血中增加「科屯體」(脂肪利用於熱能時所產生的酮酸)使血液變成酸性而血酸中毒,會發生嘔吐、盲腸炎的腹痛,體內異常產生氮氣,呼吸困難、急促、昏迷繼續二、三日後,終至昏睡狀態,招來死亡的結果。
 ?慢性者是不覺之中罹患的,必須定期檢查。慢性變化後,主要出現於血管和神經,血管受侵襲,血行障礙,成為動脈硬化,腎血管絲球體壞死,有時進行至中風、心肌梗塞或尿毒神經疼痛等等。
?    糖尿病合他病併發,使各病難治難癒,一旦合併是會左右糖尿病患者的生活和生命;因此合併症主要最忌感染症和血管障礙症,此外還有消化器疾患、肝臟疾患、骨關節疾患、感覺器疾患、內分泌疾患、惡性瘤瘍等。
五、糖尿病治療與中國醫學分類藥方
?    治療者,略述藥品胰島素(Insulin)應用後的優劣。優者是可暫時性降低血糖而已,但單用胰島素副作用甚大,能引起?低血糖性昏迷?反跳性高血糖(促腎上腺素分泌葡萄糖)?過敏反應?脂肪萎縮?胰島素抗體出現?低血鉀症(血酸中毒、心跳不規律或停止)。
        因為我們人的胰臟,除了分泌胰島素(Insulin)內分泌功能之外,尚有外分泌機能,它包括分泌脂肪?(Lipase)能消化脂肪,澱粉?(Amylase)能消化醣類,蛋白?(Trypsin)能消化蛋白質。
        是此因故,不妨用豬之胰臟或天然無副作用之品,如西藥Pancreatin治糖尿之藥亦從豬的胰臟抽取。
?糖尿病,中國醫學之名詞叫消渴症,有上中下三消、孩兒消、風化消(急速消瘦)。下面略述供參考:
        消渴症名詞是糖尿病之總稱,其分類有三消:
 ?上消:有關「腦下垂體後葉賀爾蒙分泌與胰臟分泌相關之病變,亦尿崩症」。症狀:其口極渴而喝水極多,身倦怠、沈昏欲眠、頭暈,甚至出現嘔逆。無嘔逆者用(白虎加入參湯),有嘔逆者用(竹葉石膏湯)……。
 ?中消:有關「胰臟分泌與肝臟代謝牽連門靜脈至心臟血液循環之病變」。症狀:多食多飢、身體漸瘦、心跳不穩定亦高血壓、皮膚衰弱過敏、便閉、目疾等等。有高血壓、便閉者用(防風通聖散),無高血壓、無便閉用(清心蓮子飲合平胃散)……。
 ?下消:有關「腎上腺素分泌與胰臟分泌互相關係之病變」。症狀:多尿、頻尿,或足皮膚水腫、膚色不澤(甚至腎病、心臟病、血壓病之嚴重症,此屬醫學上專科中西醫師審病慎重處理)。通常下消症不多併病,不惡化者用(濟生腎氣丸)或(六味地黃丸)或(八味地黃丸)而選用……。
 ?加減:
  1.降血糖+麥冬、石斛、生地、黃精、玉竹、山萸、番麥鬚
  2.煩渴+天花粉、葛根
  3.熱盛渴飲+知母、石膏
  4.多食善飢+黃連、黃芩
  5.便秘+硝黃
  6.尿如脂膏+益知仁、桑螵蛸、五味子、覆盆子
  7.氣虛+黨參、黃耆、白朮
  8.頭暈+天麻、鉤陳
  9.腰痛+寄生、續斷、牛七、杜仲
  10.遺精+五味子、金櫻子
  11.陽痿+補骨脂、巴戟天、仙靈脾
六、糖尿病應在長期運動與身心舒適之食品療養下生存(另付民間驗方)
?    糖尿病的生活,務必接受醫師指示範圍內,起居定息,生活寧雅規律不亂,正常長期活動性運動,定時體操,行走,不可間斷懶惰,過著有勇氣,有求生意念,不苦惱、不怒煩而保持身心舒適過日子是最有益的。
?    有關食品是相當營養食療學的專門學問,種類繁多,單位成份,必是專門學者之精微統計,我們只好用最簡單略舉之:人體體重每公斤需要熱能約卅卡,蛋白質每公產生四卡,醣類每公克產生四卡,脂肪每公克產生九卡。可計算出我們人體所需之卡數。糖尿病的膳食應該能避免高血糖之食品,但務必定期接受生化檢驗尿糖或血糖增減,不可過於神經質,生活、飲食應配合醫師指示,以免造成反效果,除了特別禁忌外,按常人餐食生活為理想。另附:民間驗方為天然品,無副作用,可用於糖尿病之療養:
 ?黃耆四錢、甘杞二錢、咸豐草乾(露蝦叉)四錢、馬齒莧乾(白豬母乳)二錢、准山藥三錢、豬胰膜一條,燉水。
 ?治(曾肝經濕熱者)穩定血糖用:白鶴靈芝草乾一兩,煎當茶飲。
 ?治糖尿病併發腎臟病者輕度水腫用:含羞草三錢、白刺幸三錢、有骨消三錢、燉赤肉,常服。
參考書目:
中醫內科學。
方劑學。
實驗診斷學。
雜病心法。
實用中醫內科表典。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7-2-21 17:56:48 | 顯示全部樓層
篇名:減肥二三事
作者:王靜修
內文:
§減肥首重心理建設:
  肥胖的病人臨床上經常碰到,有些人對肥胖根本不在意,又兼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文明病在身,是迫切需要減肥的一群,但是他們不重視;相反的,有些年輕愛美的小姐或女士,其實並不胖,甚至未達肥胖的標準,只因身體的曲線不勻稱,或許小腹略凸,或是大腿較粗,這一族群反而天天唸著減肥,到處嚐試偏方,只要有人說××有效,她們即刻買來吃或使用。站在臨床醫師的立場來看,這兩種人的心理都不正常,有待調整。
§減肥的目的是健康:
  肥胖的現象是一個症候群,它的原因是多方面,因此減肥的方法亦有很多種,但是每一個有效的方法,都只適合一部分人。假如你聽說有一個方法,食物或藥物,對減肥有效,就立即去使用或服用,這是非常危險的事,因為或許減肥有效,但身體健康卻受到損害,這是報紙上經常刊登可見的事,因此,你要嚐試一種新方法減肥時,請記住:“是否影響身體健康”這一句話。
§耳針可以減肥
  肥胖由現代醫學觀點來看,是能量攝取與能量消耗之間的不平衡所造成,因此不同程度的節制飲食就可達到減肥的目的。另外,增加能量消耗的方法亦可減少體重,針灸減肥在臨床上有一定的效果,安全有效,值得推廣。
  董××,女,24歲,病歷編號327×××,89年9月來診,自述肥胖少運動,脈弱,舌質紅,薄白苔,體重57公斤,病人不想吃藥,擬以針灸配合飲食節制來治療。治療方法:埋耳針,主穴取神門、飢點、胃、內分泌等。囑患者每日飯前需按壓3次,隔3?7天來院換針一次,需連續治療3個月。結果:病患配合度高,在固定時間回診,90年1月來院體重由57公斤,已降為54公斤,達到理想。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7-2-21 17:58:16 | 顯示全部樓層
篇名:談中醫減肥的臨床應用
作者:陳朝龍
內文:
  當台灣民眾的體重和腰圍隨著物質條件的改善而增重增粗,減重塑身便成為一般人茶餘飯後的重要話題之一。除了營養師的菜單調理,健身房、美容坊裡的各項運動塑身課程。西藥的讓你酷、雞尾酒療法、抽脂、胃間隔、饑腸等方法外,傳統醫學的針灸、中藥、藥膳、藥浴、消脂茶等,安全、副作用少,更是受到民眾的青睞。
  大家都知道,減肥的原則不外乎「進少出多」就是熱量攝取得少,消耗得多,只要每天從食物中攝取的熱量少於身體基本所須消耗的熱量,則身體必須燃燒本身體內的脂肪及蛋白質,來供給其必須維持代謝的基本熱量時,就會把多餘的「戰備糧」消耗殆盡,如此一來,想不瘦下來都很難,若想達到這個目的,又能更健康而不傷身,不外乎幾個方法:
  一、抑制食慾:即使山珍海味、滿漢全席在眼前而沒有大快朵頤的衝動,熱量不入口,當然就胖不起來。可利用耳穴埋針刺激神門、飢點、胃穴,或內服藥中酌量加入單味麻黃於飯前一小時服用。
  二、排除宿便:加快腸胃蠕動的速度,促進排泄,清除腸中宿垢,可用大黃、番瀉菜、決明子,但避免過量,產生腹痛腹瀉不舒服的感覺。也可針足三里、水分、大橫、天樞等穴位有相同的作用。很多研究顯示,宿便堆積於大腸時間久了,就會產生毒素、瘜肉、腫瘤便接踵而至。
  三、分解脂肪:脂肪堆積在血管中一段時間後便會形成血管壁粥狀硬化、血管阻塞,可用活血化瘀的川七、丹參、赤芍、桃仁、川芎、茵陳,使脂肪加速分解,除了減輕體重更減少心血管方面的疾病。
  四、減少腸道對脂肪的吸收,剛核准上市的減肥新藥讓你酷就是利用這種原理,何首烏、蒲黃、澤瀉也有類似的作用。
  五、增加飽足感:多喝水是增加飽足感最容易的方法,飯前喝湯或喝水使胃有飽脹感,食慾自然降低,減少進食量,也建議吃一些洋菜、果凍、蒟蒻、豆腐等,水分多熱量少的東西,針灸在這方面也有一定程度的效果。
  六、消耗熱量:除了運動之外,恐怕沒有更好的方法。即使一、二餐吃得太多太飽,熱量超過,只要運動量足夠,整天下來消耗量多於攝取量,就自算吃再多也不會有胖之虞。所以大多數的運動員或兒童雖然食量大,但都能保持苗條就是這個原因。
  人的體型胖瘦高矮跟遺傳有絕對的關係,甚至連對飲食的偏好、食慾的好壞也有影響,先天的遺傳基因固然重要,後天的飲食習慣與毅力才是減肥成功與否的最主要因素,高挑苗條的身材是每個人都羨慕的,尤其在氣候漸漸轉熱,衣服越穿越少的時候,正確的減肥方法相對的就更形重要了,否則像幾年前的減肥菜事件,或是因減肥造成營養不良、厭食症,甚至引起器官的衰竭,手術時麻醉失當,造成患者死亡的病歷也時有所聞,相較起來中醫中藥應用在減肥上的效果及安全性就更能受到肯定。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7-2-21 17:59:56 | 顯示全部樓層
篇名:中醫減重
作者:林怡賓
內文:
  中醫對肥胖病症的記載最早見於「內經」靈樞,逆順肥瘦篇中,肥胖人(廣肩腋項,肉薄厚皮而黑色,唇臨臨然,其血黑以濁,其氣溼以遲)。「內經?靈樞?衛氣失常篇」,依皮、肉、氣、血的多少,對肥胖進行分類。根據氣血陰陽盛衰,分為(有肥、有膏、有肉)三種基本類型。後世把此分類發展成氣虛、氣陰兩虛、陰虛陽亢、氣滯、痰濁、血瘀等類型。
  現代醫學則依據有無明顯的內分泌與代謝性疾病的病因,分為單純性肥胖症和繼發性肥胖兩大類,?單純性肥胖症:無明顯的內分泌和代謝性疾病,屬於非病理性肥胖,與年齡、遺傳、生活習慣及脂肪組織特徵有關,大多屬於此型。?繼發性肥胖症:由內分泌及新陳代謝引起,屬病理性常見有?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性肥胖,?垂體性肥胖,?胰島性肥胖,?下丘腦性肥胖,?性腺功能減退性肥胖,?甲狀腺功能減退性肥胖等。
藥物療法:
  一般肥胖多痰濕,選方多以化痰利溼為主,近來中醫治療肥胖已從單純的化痰攻下轉向扶正祛邪,標本兼顧。目前常用防治肥胖之法,如健脾益氣如防已黃耆湯、利水除溼如澤瀉湯、祛痰化濁如導痰湯、補腎如還少丹等,疏肝理氣如大柴胡湯、通腑如防風通聖散、理氣活血如桃紅四物湯。
方劑:
?    耳針
  可於餐前20分或飢餓時按摩其穴每次2?3分,每天3?4次,可選胃穴、貴門穴、口點、食道、饑點等。
?    針炙
  肥胖之病本脾腎氣虛,標為痰濁、氣滯、瘀血,一般多選用具有健脾、益腎、化痰功效的穴位。虛症明顯者一般常採用補法,灸法。
 ?理脾行水法:大橫、上脘、水分、三陰交,可調脾和胃,利水消腫,兼有習慣性便秘或尿少者適用。
 ?益氣化痰法:內關、水分、天樞、關元、豐隆、三陰交、列缺,可益氣化痰,用於肥胖氣虛溼滯,脾失健運症。
 ?清熱通腑法:曲池、支溝、四滿、三陰交、內庭、腹結,可清熱化溼通腑。主治肥胖症胃強脾弱,溼熱內蘊症。
 ?益腎調經法:支溝、中注、關元、帶脈、血海、三陰交、太溪,調沖固帶,益腎調經。主治肥胖症沖任失調,帶脈不和之証。
 ?辨証取穴法:痰溼內盛取脾俞、豐隆。溼熱內盛取天樞、陽陵泉。脾肺氣虛取列缺(或太淵)、太白。心脾兩虛取神門、隱白。脾腎兩虛取腎俞、三陰交。水飲內停取小分、陰陵泉。
方劑:
?    防己黃耆湯:可益氣健脾、利水消腫;適於虛証及虛實中間之肥胖,如有水腫、肌肉感覺軟弱、臉色發白、易出汗等。
?    澤瀉湯:可健脾化溼,臨床常與防己黃耆湯等並用以增療效。
?    導痰湯:可燥溼化痰、理氣和中;適於痰濁型、氣虛痰濁或腎虛痰濁均可。
?    還少丹:可補益腎氣;適於腎虛型肥胖,力衰體倦,小便混濁,以平補。
?    大柴胡湯:可疏肝理氣;適於胸脅苦滿,口苦,月經不調,脈弦等。
?    防風通聖散:可解表通?、疏通清熱;適肩膀僵硬、頭痛、頭暈、善飢等。
?    桃紅四物湯:可理氣活血;適於心悸氣短,胸脅作痛,月經不調等。
病例:
  ♀體重64公斤,158公分,原以便秘數日一行,頸緊腰酸,工作壓力大來門診;經投予防風通聖散6克、疏經活血湯7克後,酸痛減,便秘稍改善。二診問其有口乾、口苦欲嘔,經授予大柴胡湯6克、防風通聖散6克,連服二次見排便較通暢並體重下降2公斤。服藥期間門診時施予,耳針饑點、口點、賁門、病人有抗饑餓的反應。
參考資料:
針灸草藥美容:李博達,啟業。
健美減肥100法:吳大真等,中國醫藥科技。
養顏與減肥中醫療法:杜杰慧,南天。
減肥妙法:肖陽、許銳,人民軍醫。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5 09:20 PM , Processed in 0.019618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