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樓主: 銳山

先後天八卦與月相納支考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8-4-10 16:04:12 | 顯示全部樓層
如此熱鬧,就由我來鼓勵,凡回答題目或提出見解,一律可加3威望,上限5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8-4-10 18:46:58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patton 於 2008-4-10 04:04 PM 發表。
如此熱鬧,就由我來鼓勵,凡回答題目或提出見解,一律可?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怎么八卦纳甲纳到家乡去了?噢..........由月相想到了家乡的山和水。对不起跑题了。

[ 本帖最後由 qingkongyang 於 2008-4-10 07:16 PM 編輯 ]
静夜思.jp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8-4-11 03:50:32 | 顯示全部樓層
可惜權限不夠﹐無緣拜讀尊文。

至于月相﹐有量與無量的問題﹐愚意以為月相本意是指人之真元之氣(無火?軟件無
此字)消長之道﹐故此一般人會以之為有量處理。但愚意以為以易傳的角度則應以形
而上者之謂道?形而下者之謂器理解之﹐即天道?天命的角度而言說是無量而有量﹐
形上者之真際仍需有形下之實際彰顯之。

就人之角度而言﹐真元之氣即創造性的生命力(即天道?天命之下降)﹐古人以視?
聽?搏(觸覺)來觀測之。故此月相(視覺)必與律數(聽覺)及斤兩(觸覺)緊密配合。
這三者俱是可以蓍筮之象數七八九六(即月數之三十)所衍生的全體卦象來表達﹐古
人反復強調象數與月數的關系其機如此。大衍之數的蓍筮是中國古代宗教哲學特有
的本體宇宙論和價值觀之具緊密邏輯性的表達模式﹐但就知識範疇而言是屬于經驗
實在論的﹐所以不能離開感性主體﹐即必就真元之氣而言﹐因此是由有量推向無量﹐
形上形下兼論﹐同時要有內明外用之功夫的建立﹐否則就一切只會流于空談。愚意
以為儒道對月相之覺解大體如此。

評分

1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8-4-12 13:21:42 | 顯示全部樓層
月相是指用肉眼观察月亮周期变化的规律.
先后天卦符合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的道理,因此月相也就是可以用后天卦来表示其变化规律的,其变化的数也可以用卦数作为其量纲,也可以用五行作为其量纲,但是最实际的是以时间,那么时间的表达方式就和地支统一起来了.

評分

1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8-4-12 20:53:40 | 顯示全部樓層
陰曆的基本周期係朔望月,陽曆的基本周期係回歸年。再講,月亮環繞地球運行一周的時間﹝即朔望月﹞作為一個月,它又把地球圍繞太陽一周的時間﹝即回歸年﹞作為一年。這種曆法的獨到之處在於曆月的日期代表照著一定的月相,比如初一必為朔,滿月則正當月中;另一方面又寫春、夏、秋、冬四季相協調。但係制訂陰陽合曆的最大困難在於,朔望月和當年沒有公約數,所以一年安排幾個月最為合理。
農歷的歷年長度以回歸為準,但一個回歸年是365.2422日,它比十二個朔望月多11日左右﹝29.5306天x 12=354.3672天﹞,如果每年都係十二個月,累積下去就發生錯亂現象,比如一九八零年春芩在二月份,十六年之後的一九九六年的春芩就趕在八月份了。所以就出現左閏年。這一規律首先為我國古代天文學家所發現,當希臘發現這一周期時,我國已經成功地運用了一百六十年之久。所以,我國先賢之偉大,身為中國人的後代,甚感驕傲!

土圭 –古代測量日影方位角以定時刻的一種工具
time73.JPG
moonphase.JPG

評分

1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8-4-13 10:46:06 | 顯示全部樓層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汎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前赤壁賦一開始就來了個月亮(相)觀測;
江城子.密州出獵:會挽雕弓如滿月, 西北望, 射天狼。 (雕弓即天弓弧矢星, 見史記天官書)
蘇軾以天象入詞,人事時地物都有了, 好事者可以天文軟體回推,,或用北宋量天尺驗證一下。

西周金文中有很多關於月相詞語的紀載, 王國維的生霸死霸考, 為之另闢學門,從此爭論不休。
例如上世紀末發現的晉侯蘇編鐘(1992), 編鐘以8件為一組,共16件,鐫刻銘文共355字,其中含有7個曆日,5個月相名,銘文的正確解釋牽繫到《史記·晉世家》世系記載的正確性。
根據馬承源先生考釋,得16段編鍾銘文,以編鐘序號為序:
(1)惟王卅又三年,王親遹省東國南國。 正月既生霸戊午,王步自宗周。 二月既望癸卯,王入格成周。 二月(2)既死霸壬寅,王償往東。 三月方死霸,王至於,分行。 王親令晉侯蘇:率乃師左氵舟(週)鑊,北氵舟(週)□,伐夙夷。 晉(3)侯蘇折首百又廿,執訊廿又三夫。 王至於城,王親遠省師。 王至晉侯蘇師,王降自車,立,南鄉,(4)親令晉侯蘇自西北遇(隅)敦伐城。 晉侯率厥亞旅、小子、呈戈(秩)人先,陷(5)入,折百首,執訊十又一夫。 王至(6)淖列,淖列夷出奔,王令晉侯(7)蘇帥大室小臣、(8)車僕從,(9)述(遂)逐之。 晉侯折首百又一十,執訊廿夫;大室小臣、車僕折首百又五十,執訊六十夫。 王惟反歸,在成周公族整師(10)宮,六月初吉戊寅,旦,王格大室,即位。 王呼膳夫曶召晉侯蘇,入門,立中廷。 王親錫駒四匹。 蘇拜稽首,受駒以(11)出,反入,拜稽首。 丁亥,旦,王魚阝於邑伐宮。 庚寅,旦,王格大室,司工揚父入右晉侯蘇,王親儕晉侯蘇禾巨鬯一卣、(12)弓矢百、馬四匹,蘇敢揚天子丕顯魯休,用作元龢鍚鐘,用昭格前(13)文人。 前文人其嚴在上,翼在下,醴醴(14)毚毚,降餘多福。 蘇其邁(15)年無疆,子子孫孫,(16)永寶茲鐘。
此鐘是西周厲王(公元前9世紀中葉)時期的成組的青銅樂器。 它完整地記載了周厲王三十三年(公元前846年)正月八日,晉侯蘇受命伐夙夷的全過程:正月八日從宗周出發,二月二十二日到達從周,走了四十四天,次日即向東進軍。 三月方死霸到達地,然後走向攻擊目標。 週厲王親自向晉侯蘇下達命令:率領部隊從左邊攻擊,覆滅邑;從北邊攻擊,覆滅□邑,全面實施對夙夷的攻擊。 消滅了邑和□邑之後,最後攻占城。 所有夷人全部逃跑。 周厲王命令晉侯蘇統率兵車追擊逃亡敵人,斬首百又一十級,俘獲二十人。 厲王班師回成周,親自賞賜馬駒四匹,摻有鬱金汁的香酒一卣,弓一張,箭百枚。 晉侯蘇為了報答和頌揚天子的美德,鑄作了這一(二肆16枚為一)樂音和諧的錫鐘,把這一戰役過程和天子的恩寵詳實地記載在鐘上。

The phase of moon:董作賓《"四分一月"說辨証》云:
月相者,人在地上所見月體之形相也。月之形相即月光,古以月光盈虧,定每一太陰月中之日次。
月相四分說(四分一月說):王國維首創,影響深遠。分一月之日為四分,"初吉",謂自一日至七、八日也;"既生霸",謂自八、九日以降至十四、五日也;"既望"",謂自十五、六日以後至二十二、三日;"既死霸",謂自二十三日以後至於晦也。 (晉侯蘇鐘銘文多一"方死霸",王氏未見)
月相定點說:月相詞語指的是月中固定某一天,而不是一段日子。始於西漢末劉歆 "死霸朔也;生霸望也"。清末俞樾始創"定名"之說:一日既死霸,二日旁死霸,三日載(哉)生霸亦謂之朏,十五日既生霸,十六日旁生霸,十七日既旁生霸。(見氏著"生霸死霸考",早於王國維之同名著作) 。葉正渤先生謂:初吉當漢代日序法之初一(朔);既生霸為上弦月初九;既望為十四日;既死霸為下弦月二十三日;旁死霸為二十四日。
月相點段說:有些月相名指定點;另一些則是時段。王國維"生霸死霸考"首言"專名"、"公名"。陳久金先生謂,初吉與月相無涉,既生霸就是已生霸,既死霸就是已死霸。既生霸指上半月,既死霸指下半月,既望為十六日。馮時先生以既死霸(初一)、旁死霸(大月之初二)、哉生霸(朏)、和"望"為四個定點;既生霸(朏之次日至望)、和"既望"(望之次日至晦)為兩個時段。
王占奎先生的四分說則引十月太陽曆,"初吉","既生霸","既望","既死霸",四術語各佔九天,一月共36日與朔望月無關。

簡言於此,有興趣者可參見張聞玉先生的"古代天文曆法講座"。月相是個大問題,不易有結論; 夏商周斷代工程亦然。

評分

1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8-4-13 18:59:22 | 顯示全部樓層
初中生说的。我感觉是指十二消息卦的变化。同时有量纲和无量纲也是相互变化的。

評分

1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8-4-14 12:47:05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fiend 於 2008-4-13 06:59 PM 發表。
初中生说的。我感觉是指十二消息卦的变化。同时有量纲和无量纲也是相互变化的。

初兄所指的當然不是這麼簡單,他是用方程式解讀物背後的數,從數得理.

假設月相求出八卦,而在先後天八卦又疊出六十四卦,是有次序的旋渦狀,然而用上混沌學說會比較適合.

但此句一出,又好像角色在互換,從唯心走到唯物,都是樂見初兄方程式.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8-4-14 17:19:37 | 顯示全部樓層
不知初爺所指的會否是以月相求日行
即公轉對照於自轉的變化量網?? ...好奇好奇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8-4-15 10:25:40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micmag 於 2008-4-14 05:19 PM 發表。
不知初爺所指的會否是以月相求日行
即公轉對照於自轉的變化量網?? ...好奇好奇


猜是以太陽為參考點、地球為觀測點建構月球運動軌跡
每個月相有固定的運動模式
黃經差表現在月相上
以赤道系統顯示參考點關係
地平系統顯示觀測者關係

或者想像每個月相都帶有某種能量位階
先找出它的固定軌跡
然後再轉換應用

直覺猜測,在使用上月相經過無量綱化?
譬如黃道、赤道、地平這三者間的子丑寅卯應該是非等距或非等單位,但應用上卻都能通用?還是量綱藏在別處?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8-4-15 13:58:16 | 顯示全部樓層
我要看我要看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8-4-16 11:48:05 | 顯示全部樓層
月相是指用地球上肉眼观察月亮周期变化的规律。从月相周期性规律的角度看可量。从数学上看,周易八卦是古代的数学模型,以月相的盈亏周期起数,因数学本身就是门解释现象的语言,所以可通过函数来表达。但数学上又有测不准现象,对于无序误差(月相的不规则变化)又无量,因误差是为变数,变数非一定条件不成定数。所以从宏观上看可量,从微观上看又是无量的。

評分

1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8-4-16 19:07:51 | 顯示全部樓層

有无量纲为一个数学模型中的说法

古人的数学模型可以见《二三子》,以及民间传说,包括现在存在的宗教堆垒。
单说有无量纲,思维局限在笛卡儿坐标系中,而月相问题包括日(发光体)、月(受光体)、人(感觉体悟体),所以说,是三体问题(一、二、三问题)。
解释好三体问题,就能懂得“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也就明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初中生的问题提的好,但是思维范式不对。
锐山说的对一半,混沌学可以解,但不完全。
改日空闲了,再写。

評分

1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8-4-16 20:41:32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wzlz 於 2008-4-16 07:07 PM 發表。
古人的数学模型可以见《二三子》,以及民间传说,包括现在存在的宗教堆垒。
单说有无量纲,思维局限在笛卡儿坐标系中,而月相问题包括日(发光体)、月(受光体)、人(感觉体悟体),所以说,是三体问题(一、二、三问题)。
解释好三体问题,就能懂得“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也就明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初中生的问题提的好,但是思维范式不对。
锐山说的对一半,混沌学可以解,但不完全。
改日空闲了,再写。

无量纲竟然还可以被笛卡儿坐标系局限住?它都无量纲了怎么还会有笛卡尔坐标系什么事儿呢?我吐了...

古人的数学模型可以见《二三子》?这个《二三子》是帛书《二三子》吗?如果是的话,那么wzlz你读过这个文献吗?要是读过,你告诉我哪里看出一个数学模型来好吗?我又吐了...

好吧好吧,我的思维范式不对。——我对于说这些话的人向来保持极大的怀疑,因为我不知道我自己思维范式是什么,而他仅凭别人的一两句话就看出来了。厉害!

嗯,我等你空闲了写一写,不要拖得太久哦。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8-4-17 11:36:03 | 顯示全部樓層
可惜了,级别不够看不到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2 09:17 AM , Processed in 0.02741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