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樓主: pgup

月內再無雨 6000雲南村民大遷徙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0-4-20 15:38:13 | 顯示全部樓層
司机邓先生比较有经验,虽然路很难走,我也一直告诉他如果无法走了我们就步行,但他一直坚持向上开。在一个90度转弯的地方,刚转过弯向上爬坡的时候,越野车突然向下滑,我忍不住叫了一声,因为后面就是峡谷,这辆越野车是日本产的,我很担心它的刹车出现问题。所幸的是,司机非常有经验,有惊无险,我们一直小心翼翼地向上走。

我后来知道,这条路是上三岔角村的20多户村民在求助当地政府得不到回应的情况下,齐心协力在十多年前自己出钱、出工出力修的。正是因为有了这条路,他们可以用马到6公里外的水源地拉水,而不是挑水。虽然到水源地拉水来回需要两、三个小时,但毕竟一次性取的水可以达到200斤,胜过多个人挑水。

在很多地方,农民之所以被水的问题痛苦地困扰,除了自然条件恶劣政府公共投入严重不足的原因,也与村民们不团结、不积极行动起来自救有关。一些人在等待,而不是行动——在普遍懒散的情况下,明知求助无望就应该自己想办法解决至少部分问题。这不是为谁开脱责任,而是不得不这样做!
我想起弟弟寒玉给我讲过的一件事,他曾经去南方某个贫困山区,当地的村民信仰基督教后,就祷告上帝给他们一条路。寒玉说:“路是自己修的,不是求的!真正信主的人,应该主动努力,而不是仅仅坐在家里祷告。信仰不应是懒惰的借口,而应该是行动的动力。”后来,村民们自己行动起来,把路修好了

很多时候,需要痛苦地面对现实,这是后来三岔角村的村民给我的启示。在三岔角村,我记忆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当地几位村民对我说的话:前几天小简带着做慈善的好心人来送水,是他们这几十年来第一次见到政府的人到村里来。在毛主席时代之后,村官小简是他们30多年来见到的第一位到村里来的干部。现在的机构越来越臃肿,但能深入到百姓中办实事的越来越稀少。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农民要那么艰苦地去取水?因为不仅人离不开水,牲口更离开不水!这里家家户户都靠牲口耕种,而一口牲口一天要喝掉四桶水!在这种情况下,水窖的重要性就突显出来。有水窖的家庭,用储备的水可以确保半年内无忧,而没有水窖的家庭,即使用车拉上来水,也没地方放——水缸的容量非常有限!

[ 本帖最後由 初中生 於 2010-4-20 03:40 PM 編輯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4-20 15:45:12 | 顯示全部樓層

我们抵达上三岔角村时,村里冷冷清清的。村里有的人家去拉水了,有的出外打工了。村长代国银(云)在昆明打工,正在返回的路上。

我们沿着村子转了转。


[ 本帖最後由 初中生 於 2010-4-20 04:03 PM 編輯 ]

上三岔角村一角:都是夯土房子

上三岔角村一角:都是夯土房子

上三岔角村一角:都是夯土房子

上三岔角村一角:都是夯土房子

上三岔角村一角:山上居民住得比较分散

上三岔角村一角:山上居民住得比较分散

上三岔角村一角:一个老房子

上三岔角村一角:一个老房子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4-20 15:56:32 | 顯示全部樓層
村子里唯一从山上引水的水管,每天只能接3桶水,由于上面没有集水、储水的设施,水源很容易枯竭。——这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水利设施的重要性。


011.jp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4-20 15:58:55 | 顯示全部樓層
三岔角村及周边多个村子,都是从照片中的这个小水塘取的水,虽然距离较远,但如果没有这个小水坝,这些村子里的人,只能到10公里外去取水!

这个小水坝是上个世纪50年代建造的!这个水塘的建造,充分利用了地形,成本应该非常低廉,但它很好地发挥了集水、储水的功能。

012.jp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4-20 16:02:19 | 顯示全部樓層
在(上)三岔角村,我们注意到了路边的水管,顺着水管的方向,我们找到了一户人家。
013.jpg

014.jpg

这家算是三岔角村生活条件好一点的,他带我们去看了刚刚修好的水窖。这个水窖很大,不是像普通的水窖那样依照模板建造的。这位村民说这个水窖有40多立方,我估算50立方都不止。200多米长的水管,把他家和这个水窖连接起来。
015.jpg

我们说话的时候,我注意到他的手上伤痕累累的,忍不住感动。
016.jpg



[ 本帖最後由 初中生 於 2010-4-20 04:20 PM 編輯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4-20 16:17:00 | 顯示全部樓層
刚到云南的时候,我计划给那些没有水窖的人家建造水窖,我的老乡当时对我说:“那些已经建造水窖的你怎么考虑”我愣了一下。

老乡说:“已经建造水窖的,你应该给同样多的钱,不然,你的慈善活动就误导了村民,那些勤奋的、走在前面的人反而因为得不到补助而被懒惰者嘲笑。你要把每个人看成正常的、有缺点的人——贪婪、嫉妒、懒惰之类的弱点,是人的天性,关键是如何引导。尤其是像你这样的读书读傻了的人,要特别注意这些

老乡的话让我惊醒。村民那双手,让我认识到我那位河南老乡的话——那是真正的智者之语,考虑得更周到。把每个人看成正常的、有缺点的人,我记着这句话,并且在这次捐建活动中,始终坚持这一原则。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4-20 16:30:50 | 顯示全部樓層

老村长拉水归来

老村长拉水归来

老村长拉水的马车

老村长拉水的马车

老村长拉回来的水比较浑浊,必须澄清后才能喝

老村长拉回来的水比较浑浊,必须澄清后才能喝


老村长拉水回到家后,我们和他还有另一位村民坐下来算账,建造一个10-12立方米的水窖,算下来是2000元的样子。他们算人工费的时候,我说:“人工费就别算了,我出钱,你们出力。”但我知道了确切的人工成本:管饭吃,每天30元到35元;不管饭吃,每天60元。

我原计划是每户人家直接给2000元钱,让他们自己建造水窖。村支书助理小简建议我,先让村民们自己商量一下,由他们拿出一个方案,第二天再定。我觉得有道理,而且村里人也聚不齐,就决定先一起回去,第二天再来。

手机有信号的时候,小简跟代国银村长通话,等他回村后,召集全村的人开个会,征求每一户的意见,看看有几户愿意建造水窖,商量一下建造方案。

我们就一起返回山下。


[ 本帖最後由 初中生 於 2010-4-20 04:34 PM 編輯 ]

与老村长计算建造水窖的成本

与老村长计算建造水窖的成本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4-20 16:41:03 | 顯示全部樓層
在猴街村,村支书已经回来。他问我的计划,一位女干部坚持说服我投资建造一个水坝,而不是给每户人家建造一个水窖;当然建造水塘要把钱交给村委会,由他们负责建。我立即非常警觉。

我坚持认为,建造小水坝或者小水塘,属于公共投资,应该由政府去做,我只捐建水窖。

我接受了小简的建议:先给每户人家1000元,等建造快完工时,每户再给1000元,用这种监督的方式,确保他们开建水窖。村支书随即给代国银村长打了电话,说了我的计划。期间,小简提出来额外给三岔角村的村长一点补助,让他组织修建水窖。我当时心里有点不快,我千里迢迢来捐助,也没有人给补助啊,但是,后来
我接受了这个建议,因为,必须把每个人当成正常的、有缺点的人,才能最终把事情做好。

随后,村支书建议我给猴街小学捐助一个大点的水窖。他说带我去学校看看。学校就在旁边。刚从村委会出来,我鼻子一热,血一下子流出来,蹲在路边,止不住,是气候干燥的缘故。我用卫生纸捂着鼻子和他们一起去了小学。

我才知道,这里的小学生都是住校的,350名孩子来自各个不同的村落,吃水困难,有时候要去背水。得知这种情况,我毫不犹豫就答应捐建一个水窖,并且在他们计划的基础上加了2000元,主要是确保孩子们的安全和水窖清洗的方便,在水窖专设排水管道以便定期清洗。

我现场把钱给了他们,尽管我觉得这件事情政府早就该做,但我已经学会了面对现实作出理性的选择,否则,讲理的结果是孩子们继续面对吃水困难。


[ 本帖最後由 初中生 於 2010-4-20 04:47 PM 編輯 ]

猴街小学

猴街小学

给猴街小学的孩子们捐矿泉水

给猴街小学的孩子们捐矿泉水

流鼻血了

流鼻血了

给猴街小学捐建的水窖计划建在这里

给猴街小学捐建的水窖计划建在这里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4-20 16:52:41 | 顯示全部樓層


第一次到云南水土不服,大概是积食,不想吃东西。晚饭后,我们沿路寻找宾馆,鬼使神差地到了一个名为“秀峰宏园”的宾馆,原来是赵本山的《叶落归根》剧组曾经住过20多天的地方。宾馆墙壁上挂上主人一家和赵本山的合影和赵本山为宾馆题写的店名“秀峰宏园”四个大字。

我将同行的另外几个人全部安置好,回房躺下就昏沉沉睡着了。



[ 本帖最後由 初中生 於 2010-4-20 05:01 PM 編輯 ]

秀峰宏园宾馆主人一家与赵本山的合影

秀峰宏园宾馆主人一家与赵本山的合影

赵本山的题字“秀峰宏园”

赵本山的题字“秀峰宏园”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4-20 16:59:46 | 顯示全部樓層
早上八点起来,我们就赶往三岔角村。路上闰土互助工作组的曾先生与我打电话,说现在的农民在分田耕作后,各自为战,缺少互助,建议我捐助的时候,唤起他们的“互助合作”精神。——这个建议对我后来的捐助行动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也的确如此,在缺水的时候,人的自私一面就会暴露出来。

三岔角村吃水困难,要从另外一个不缺水的村子引水,那个村子坚持要收“过路费”——因为水管要走他们村子过。小简为这个事协调了几次,对方也坚决不同意免收“过路费”。还有,在一个水源地,由于水越来越少,邻近的村子就把其他村子的管子拔掉了。——这不怪他们,人在极端的处境下都会暴露自己的弱点。所以我坚持认为,对农村的捐助更应该用到孩子的教育上!


[ 本帖最後由 初中生 於 2010-4-20 05:08 PM 編輯 ]

第二天再赶往三岔角村

第二天再赶往三岔角村

背柴禾的农民

背柴禾的农民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4-20 17:05:44 | 顯示全部樓層
我们到三岔角村的时候,乡亲们已经陆续聚集到代国银村长家。代村长给我们讲了召集全村开会的情况,昨晚只有一户不同意建水窖,但一早又找到他说“建!”;另外有三户已经建水窖的,其中一户要再建一个,另外两户则希望给些补助。我注意到一个细节,去过的村民家,每家都贴着毛主席像。



[ 本帖最後由 初中生 於 2010-4-20 05:10 PM 編輯 ]
030.jp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4-20 17:27:00 | 顯示全部樓層
等各家代表基本到齐,我们开始开会。小简先感谢国家,讲了政府对村民的关心;然后小简讲,这次捐献的资金必须全部用于建水窖,每个接受捐助的家庭要在保证书上签字,如果挪作他用,那么资金要归还。后来,这个保证书没有用上,我们用了民主讨论、多重监督的方式解决了问题。
   

然后,我简单地讲了几句话,感谢国家后,我说:“我从小生活在贫困的家庭,知道穷人在这个时候非常不容易,帮助你们一家建造一个水窖。来的时候,知道那条路是你们在十几年前齐心协力修建好的,我非常感动,因为在这么难的情况下修好太不容易了!现在,在干旱面前,你们一定要重新团结起来,互相帮助,建好水窖,保障好生活需要,然后安心地生活、做事情。祝愿你们将来生活得幸福!”

村民们陆续到场,大学生村官小简主持会议,大家一起 ...

村民们陆续到场,大学生村官小简主持会议,大家一起 ...

代国银村长和村民们热烈讨论,很多话我听不懂,但能 ...

代国银村长和村民们热烈讨论,很多话我听不懂,但能 ...

民主讨论具体该如何建水窖。

民主讨论具体该如何建水窖。

大学生村官小简主持会议,最后宣布讨论后的方案。

大学生村官小简主持会议,最后宣布讨论后的方案。

孩子天真但略带忧伤的眼神,让我至今难忘!

孩子天真但略带忧伤的眼神,让我至今难忘!

这个孩子非常开心,眼睛水汪汪的,我好喜欢那种快乐!

这个孩子非常开心,眼睛水汪汪的,我好喜欢那种快乐!

鼓掌通过民主讨论的建水窖方案,第二天就开始正式动手建水窖。

鼓掌通过民主讨论的建水窖方案,第二天就开始正式动手建水窖。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4-20 17:30:11 | 顯示全部樓層
我注意到,有两个人的情绪有点低落。他们就是已经建了水窖的,因为不需要建水窖了,感觉吃亏了,问我能否给些补助?
   

我当即宣布给他们两家每家补助2000元。我说:“所有的人都应该向他们学习,及早地建好水窖,储备好水,干旱的时候不心慌。勤劳的人永远不会吃亏!

乡亲们一起鼓掌,显然,他们认同我的观点。

勤劳的人永远不会吃亏!

勤劳的人永远不会吃亏!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4-20 17:36:04 | 顯示全部樓層
然后,大家一起讨论建水窖的细节,讨论的结果是:组建一个建水窖领导小组,由代国银村长具体负责,统一购买、运输水泥、沙子、钢筋等材料,统一聘请一个懂粉刷等技术的专业人员。购买材料等所有明细账单,都列出来,向全村人公布,也向大学生村官小简和代表我的闰土互助工作组的小陶公布。这样,形成多重监督的机制,使整个过程变得透明。

这样做比我原计划的直接给每家钱给好。一方面,一些家庭认识不到水窖的重要性,心存旱季将过去的侥幸心理,可能用于他用。另一方面,统一购买材料和运输成本更低;更重要的是,村子里的人有效地组织起来,人心更齐了,在困难面前,大家就拥有了更多的力量和依靠。

然后,我让乡亲们提还有什么困难,他们说是建水窖的模板不好找,小简答应帮助协调,解决他们的难题。这样,建造水窖的事情就落实了。当着全村人的面,我把钱交给了代国银村长;剩余的钱交给了闰土互助工作组的小陶,等水窖开工后,小陶把余款全部交给三岔角村,以确保所有资金真正用到建造水窖上去。除了已经建水窖的两家各自补助2000元,另外捐助4.4万元新建22个水窖(后来清点户数的时候,多出了一户,那家刚刚分家,变成了两家)。


[ 本帖最後由 初中生 於 2010-4-20 05:59 PM 編輯 ]

建水窖的方案通过后,与村民合影留念。

建水窖的方案通过后,与村民合影留念。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4-20 17:39:16 | 顯示全部樓層
期间一位村民找我。原来,他不属于这次救助的范围,他希望帮助他们村子集体建造一个水窖,由于距离水源近,他们十户人家建造一个就够用了。我爽快地答应了。

[ 本帖最後由 初中生 於 2010-4-20 06:02 PM 編輯 ]
040.jpg
041.jp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2 11:21 PM , Processed in 0.02406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