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樓主: 天下任我行

理气心印与中国迁都『原创』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08-4-22 21:49:22 | 顯示全部樓層
大金字塔底宽与高度,符合地球与月球半径和的“化圆成方”,象征天、地、人的结合。 “切开”大金字塔后的平面展开图,可定义出一个五角星,符合金、木、水、火、土的五行生、克图。在太阳系中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她的周长与地球周长的夹角,符合地轴的倾斜23.5°。地球的轴并不是永远指向现在的极星,如北极星,反而像是一只转动的陀螺,它的轴有点倾斜,并早已开始摆动,也就是所谓的“进动”:地轴绕完一整圈约需要25920年,这个进动周期也称为大年。除了进动之外,地轴的倾斜角也会在21.5°与24.8°之间来回变化,这需要41000年才完成一个周期。当二分点(春秋分)时,地轴倾斜的方向正好与太阳方向垂直,二不是倾斜向太阳的方向或斜离太阳的方向。在二分点,白昼长度的变化最大,二至点与二分点很自然地把一年分成四等分,称为四季。每个季节有91天,而四季气候之所以有所变化,实因地球地轴倾斜23.5°之故。

白道是月球在天球上的运行轨道;

黄道是在天球上视太阳的运行轨道;

赤道是以地球的自转轴和地心向两侧90度 的平面和地球或天球相割的闭合曲线(椭圆或圆)。

黄道与天赤道的两个交点,叫白羊宫(白羊座)第一点和天秤宫(天秤座)第一点,在北半球分别称为春分点和秋分点,合称二分点。黄道上距天赤道最远的两点,叫巨蟹宫(巨蟹座)第一点和摩羯宫(摩羯座)第一点,即北半球的夏至点和冬至点,合称二至点。二至点距天赤道23°26′,称黄赤大距,是黄角交角在地心天球上的表现。双鱼座时期由公元元年开始,而第二个大月的水瓶座时期,将从公元2160年开始,到那时,春分点当天,太阳后面的星座就是水瓶座了,极妙的是,月球的直径正好是2160英里,这不禁使人联想起大月2160年的时间长。突然间,空间转换成时间了。

前已述及,黄赤交角是地轴进动的成因之一;它还是视太阳日长度周年变化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地球上四季变化和五带区分的根本原因。黄赤交角的存在,具有重要的天文和地理意义,也就是《堪舆》学的由来。

春分点逆行黄道一周约25920年,以黄道十二宫除之,得2160年,即每一星座掌管2160年。

20x9=180年    180x3=540年   540x4=2160年
4.jpg
2.jp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8-4-22 22:02:10 | 顯示全部樓層
读者观图四楼中的168jpg平面太极图,我国罗经取地体向上之南反射於天体北极可以得知,地轴倾斜23.5度对正天体极星而把地球分开东四两半球,也就是地球山水两仪局的由来(注:小弟所论的两仪而不是陈梦国先生的南北两仪)。

好了,我们先来看看陈梦国先生如何牵强附会,乱串一通的?太阳者,天之主气也,四时者,地之主气也,太阳缠丑为冬至,其四时行气於子中;太阳缠未为夏至,其四时行气於午中;此又合天地初生成老阴老阳之天气始於丑未(阅本书图二之太极两仪四象图),生成之间,四象、先天八卦、玄空大卦均以丑未为界;形成历史轨迹,之时空变化后,小卦乾为天坤为地均始於子午线(阅玄空小卦圆图),实又以贯之理,亦实有阴阳二体及个体阴阳两面之理在其中,有本有未,虽云为演绎,却能合乎天地之至理,岂可言堪舆为迷信?为不科学!?至此,读者当知,天体之天气主宰者,天体的垂直线也,即丁未、癸丑交际,地轴倾斜二十三度半,乃地球垂直线子午之正中也,一乃太阳主气之四极,此天体十字轴反为地体四时四界,地体十字轴反为天之主气太阳行度,此又天地交气『真颠倒』所在,此颠倒,合天心之颠倒也。

读者先把先把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 布於圆周360度之中,每支得30度,读者再回到《中国绝学》第十一集中的二十三页观陈梦国先生画的天地八卦原始图之地理太极图,阳气始於丁未之间,终於癸丑交际,乃地轴倾斜23度半合乎天地自然之运行,此古人早知,详列之理气心印久矣。呵呵,经过这一比较,两者之间竟相差6度半。至与陈梦国所列之图,辰、戌、丑、未并非天门、地户、人界、鬼路之四大,乃《青囊序》中的:先天罗经十二支(此乃察地球一年四季十二个月的气机),后天再用干与维,八干四维辅支位,子母公孙同此推。

传曰:此篇以无形之气为天地之始而推原道之所从来也......圣人因河图之象数而卦体立焉此即是理气心印上卷之纲领也。但是陈梦国先生却在此自相矛盾、背经叛义与理气心印之纲领相逆。网友们请看:河图者,天地生成程序之数序也,乃先天八卦之根———河图依先天八卦定位。河图依先天八卦定位???到最后还故作神秘,河图洛书先后天八卦定位过程,千古以来除了玄空如意一脉承传,从无一人堪破。

[ 本帖最後由 天下任我行 於 2008-4-22 10:17 PM 編輯 ]
168.jpg
1.jp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8-4-23 20:59:05 | 顯示全部樓層
看傻了,是吧?这张解释更清楚:
168.JP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8-5-28 22:21:52 | 顯示全部樓層
文章不错,数据让人信服。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8-6-30 18:26:39 | 顯示全部樓層
请留意到小弟上传的的图片,寅方卧虎,午方神龟,辰巽方浪鲤寅、午方分别由内而外制之(网友请注意山东半岛与雷州半岛),辰巽方则由外而内制之。读者先回顾北干龙、中干龙、南干龙,唯中干龙为最短,读者参阅朝鲜半岛、台湾岛和海南岛,其制服之法唯台湾岛独长,读者再观看乾统三男之卦,震、坎、艮其卦爻均二阴一阳,或坤统三女之卦,其卦爻均二阳一阴,何也?知此,隐藏于天地自然之理呼于而出,此理了然,天地明释。
2.jp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8-7-1 21:1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附加部分图书供网友互参:
1.jpg
2.JPG
6.JPG
198.JP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7-14 10:20:05 | 顯示全部樓層
水中印星——天山万里

扬奔题词:

幽水陂塘浮玉垒,  天山万里水南来;

扎营驻节依山麓,  飞马巡边踏草莱。

旌旆两行拥大道,弯弓一箭破惊雷;

将军遣笔星文动, 碣石流丹映画台。
DSC02438.JP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7-14 10:39:38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天下任我行 於 2007-6-10 08:57 AM 發表。
揭开真正的紫微垣

千百年来都认为紫微垣的坐向是-----坐子向午,皆误。若打开浑天周匝天文图,就知吾言不错(也许大家会骂我哗众取宠,推翻古人理论)。紫微垣,背枕华盖星,面向阊阖门(宫门 天门),四辅为护,坐乾向巽。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万派会元大揭秘,日本、琉球群岛对应紫微左垣,马来西亚、菲律宾对应紫微右垣,台湾岛对应天床星,澳大利亚——印星对应北斗七星。读者可以与13楼的天文图互参。

[ 本帖最後由 天下任我行 於 2009-7-14 10:42 AM 編輯 ]
168.jp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9-8 12:33:11 | 顯示全部樓層
“天机不露岂知造化之根由,妙理无穷方察阴阳定位”,非圣贤者未能悟斯道也!

天体、地体平面与立体颠倒、顺逆之理已藏于合并的图5中,他日心灵开窍必会剖析其中奥秘,地球山水两仪局也泄露无余。要知道地球山水两仪局的穴位在何处,读者可以用经线180度X0.618=1


11.24度+1度(这是太极图演化22.5度与地轴23.5度的差值)。

[ 本帖最後由 天下任我行 於 2009-9-8 12:44 PM 編輯 ]
5.jpg
6.jp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9-11-3 00:07:35 | 顯示全部樓層
不管如何,值得顶一顶。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9-11-5 20:30:23 | 顯示全部樓層
这文章太好了阿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0-3-20 18:22:13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天下任我行 於 2009-7-14 10:39 AM 發表。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万派会元大揭秘,日本、砲x湾岛对应天床星,澳大利亚——印星对应北斗七星。读者可以与13楼的天文图互参。

天体、地体互相印证:
168.pn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0-3-22 10:53:31 | 顯示全部樓層
印星司犹如令北斗司令,请以上图互参:
189.pn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0-5-3 11:15:02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天下任我行 於 2007-6-7 05:20 PM 發表。
中干实乃龙凤交媾所结,...左枝从龙-----秦岭、伏牛山、桐柏山夹汉江于大别山顿起海拔1421米天柱山,形成金象饮江水,象鼻延伸数百里,扼守门户。

大别山作巨象,其梅川县即象鼻:
大别山——巨象.pn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0-5-3 11:22:06 | 顯示全部樓層
台北地理的大屯山象形与神州大地的大别山象形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台湾跟大陆拼地理简直就是草蜢斗公鸡,此贴主要针对鼓吹台湾地理王天下的风水师。
123.pn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4 12:17 PM , Processed in 0.02221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