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樓主: spss

世界上古易学史(原创)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1-11-9 12:20:37 | 顯示全部樓層
明堂
“明堂,自昔有之,古名嵩宫,亦名明庭,黄帝名匐宫,尧时名衢室,舜名总章,夏后氏名世室,殷名重屋,周名明堂。”(清毛奇龄《明章问》.丛书集成初编本)明庭者,非明堂。又,黄帝名匐宫乃讹传,实为少昊明堂之称。
大禹世室为五室:
夏后氏世室,堂修二七,广四修一,五室,三四步,四三尺,九阶,四旁两夹【穴匆】,白盛,门堂三之二,室三之一。(《周礼考工记》)
“明堂所以正四时,出教化,天子布政之宫也。黄帝曰合宫,尧曰衢室,舜曰总章,夏后氏曰世室,殷人曰阳馆,周人曰明堂。先儒旧说,其制不同。称九室者,取象阳数也,八牖者阴数也,取象八风,三十六户牖,取六甲之文,六六三十六也。上圆象天,下方法地。八窗即八牖也,四闼者象四时四方也。五室者,象五行也。皆无明文,先儒以意释之耳。”(梁《三辅黄图》)
明堂,文王之庙,夏后氏曰世室,殷人曰重屋,周人曰明堂。东西九筵,南北七筵,堂崇一筵。五室,凡室二筵,盖之以茅。周公所以祀文王于明堂,以昭事上帝。许君谨按:今礼古礼各以义说,无明文以知之。(唐《礼记正义·明堂位》引《周礼》、《孝经说》)
明堂者,炎帝朝曰嵩宫,黄帝朝曰合宫,少昊朝曰匐宫颛顼朝曰太室,帝喾朝曰太室,帝尧曰衢室(又曰五府、灵府),帝舜曰总章,大禹曰世室,夏曰世室,殷曰重屋商曰阳馆,周曰明堂(又称清庙)。
炎帝朝嵩宫为一室,以象天地人神合一;黄帝朝合宫承炎帝之礼为一室;少昊朝匐宫承黄帝之礼为一室;颛顼朝太室为五室,以象五行;帝喾朝太室承颛顼之礼为五室;帝尧衢室承帝喾之礼为五室;帝舜总章为十二室,以象中国十二州;大禹世室承帝尧之礼为五室;夏世室承帝禹之礼为五室;殷重屋商阳馆皆为九室;周明堂承帝尧之礼为五室。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11-11 20:39:27 | 顯示全部樓層
河图:“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尚书·洪范》)“水火金木土,谷惟修”。(《尚书·大禹谟》)《尚书》所表达的是一种起始于水的河图五行的对待关系。

五行、星占:禹时五星累累如贯珠,炳炳若连璧。(宋《太平御览》卷七引《孝经钩命诀》)
仲康“五年秋九月庚戌朔,曰有食之。”(《竹书纪年》)
夏桀“十年,五星错行,夜中,星陨如雨。”
涂山之兆从而夏启世,飞燕之卜顺故殷兴,百谷之筮吉故周王。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龟,不易之道也。
(《史记龟策列传》)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11-14 10:56:51 | 顯示全部樓層
夏朝
(前2189年?1759年)
体相用概念始有
中国哲学的重要概念——体相用,源自于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二仪的易学体系。无极为体,太极为相,二仪以下为用。
明堂
“明堂,自昔有之,古名嵩宫,亦名明庭,黄帝名匐宫,尧时名衢室,舜名总章,夏后氏名世室,殷名重屋,周名明堂。”(清毛奇龄《明章问》.丛书集成初编本)明庭者,非明堂。又,黄帝名匐宫乃讹传,实为少昊明堂之称。
夏世室承帝禹之礼为五室:
夏后氏世室,堂修二七,广四修一,五室,三四步,四三尺,九阶,四旁两夹【穴匆】,白盛,门堂三之二,室三之一。(《周礼考工记》)
“明堂所以正四时,出教化,天子布政之宫也。黄帝曰合宫,尧曰衢室,舜曰总章,夏后氏曰世室,殷人曰阳馆,周人曰明堂。先儒旧说,其制不同。称九室者,取象阳数也,八牖者阴数也,取象八风,三十六户牖,取六甲之文,六六三十六也。上圆象天,下方法地。八窗即八牖也,四闼者象四时四方也。五室者,象五行也。皆无明文,先儒以意释之耳。”(梁《三辅黄图》)
明堂,文王之庙,夏后氏曰世室,殷人曰重屋,周人曰明堂。东西九筵,南北七筵,堂崇一筵。五室,凡室二筵,盖之以茅。周公所以祀文王于明堂,以昭事上帝。许君谨按:今礼古礼各以义说,无明文以知之。(唐《礼记正义·明堂位》引《周礼》、《孝经说》)
明堂者,炎帝朝曰嵩宫,黄帝朝曰合宫,少昊朝曰匐宫颛顼朝曰太室,帝喾朝曰太室,帝尧曰衢室(又曰五府、灵府),帝舜曰总章,大禹曰世室,夏曰世室,殷曰重屋商曰阳馆,周曰明堂(又称清庙)。
炎帝朝嵩宫为一室,以象天地人神合一;黄帝朝合宫承炎帝之礼为一室;少昊朝匐宫承黄帝之礼为一室;颛顼朝太室为五室,以象五行;帝喾朝太室承颛顼之礼为五室;帝尧衢室承帝喾之礼为五室;帝舜总章为十二室,以象中国十二州;大禹世室承帝尧之礼为五室;夏世室承帝禹之礼为五室;殷重屋商阳馆皆为九室;周明堂承帝尧之礼为五室。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11-16 12:35:09 | 顯示全部樓層
“丁易东曰:夏曰《连山》,商曰《归藏》,虽首艮、首坤之不同,然皆止以下卦为贞,上卦为悔,故箕子《洪笵》但云占用二耳。”(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卷一《经编易类归藏》)《夏龟》二十六卷(《汉书艺文志五行》),夏时代作,佚失
“禹时五星累累如贯珠,炳炳若连璧。”(《太平御览》卷七引《孝经钩命诀》)《古微书》卷三十《孝经钩命诀》载:帝王起,纬合宿,嘉瑞贞祥。
昔自夏后氏之衰也,有二神龙止於夏帝庭而言曰:余,襃之二君。夏帝卜杀之与去之与止之,莫吉。卜请其漦而藏之,乃吉。於是布币而策告之,龙亡而漦在,椟而去之。(《史记周本纪》)
太史公曰:自古圣王将建国受命,兴动事业,何尝不宝卜筮以助善!唐虞以上,不可记已。自三代之兴,各据祯祥。涂山之兆从而夏启世,飞燕之卜顺故殷兴,百谷之筮吉故周王。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龟,不易之道也。蛮夷氐羌虽无君臣之序,亦有决疑之卜。或以金石,或以草木,国不同俗。然皆可以战伐攻击,推兵求胜,各信其神,以知来事。……略闻夏殷欲卜者,乃取蓍龟,已则弃去之,以为龟藏则不灵,蓍久则不神。(《史记龟策列传》)
昔者夏后开使蜚廉折金于山川,而陶铸之于昆吾,是使翁难雉乙卜于白若之龟,曰:鼎成亖足而方,不炊而自烹,不举而自藏,不迁而自行,以祭于昆吾之虚,上飨。乙有言兆之由曰:飨矣!逢逢白云,一南一北,一西一东。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墨子耕柱》)“昔者桀筮伐唐而枚占于荧惑曰:‘不吉。不利出征,惟利安处,彼为狸,我为鼠,勿用作事,恐伤其父。’《御览》卷八十二,又九百十二,《路史·后纪》十四。”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辑《归藏》)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11-23 15:32:05 | 顯示全部樓層
太极图
考古表明,距今4000多年前的屈家岭釉陶纺轮上的旋纹,与先天太极图形状完全一致。为迄今所见最早之太极图。
太极图是指代表阴阳(太极)思想的中国符号,有时也泛指历史上其他文化中所使用的与中国太极图相似的几何图案。
河南的偃师二里头、临汝煤山、渑池郑窑、巩县稍柴、郾城郝家台、登封王城岗、郑州洛达庙等夏代遗存也出土有较多的卜骨,并且多只灼,不钻、凿,与龙山时代的骨卜习俗无明显的差异。(文《中国史前的骨卜、龟卜和玉卜》作者张得水、李丽娜)
六爻纳甲筮法始得仙人传授(距今3700多年前)

易学在世界的应用
“占卜是宗教初年的重要宗教行为,世界文明前史的初民都存在这种行为。如占星术,它在公元前18世纪西亚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就出现了,巴比伦 人这个时期的楔形文字里就有关于天体预兆的记载,人们从日月星辰的变化 预言人间变化。”(《世界古代前期宗教史》一、概述)
“古婆罗门教并没有如别 的宗教那样有严格的组织(至少在该教的早期是如此),当时一般情况是把 信奉吠陀经典并进行修行,给人祈祷、占卜或作巫术的人统称之为僧侣或祭司。”(《世界古代前期宗教史》五、古印度的宗教)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11-25 10:18:20 | 顯示全部樓層
商朝
(前1758?1130年)
周文王据洛书作后天八卦

“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耶?”(《周易系辞》)
崇侯虎谮西伯于殷纣曰:西伯积善累德,诸侯皆鄉之,将不利于帝。帝纣乃囚西伯于羑里。闳夭之徒患之,乃求有莘氏美女、骊戎之文马、有熊九驷、他奇怪物,因殷嬖臣费仲而献之纣。纣大说,曰:此一物足以释西伯,况其多乎!乃赦西伯,……西伯盖即位五十年。其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史记周本纪》)周文王仅作后天八卦,并未演六十四卦(详见下)。
明堂
“夫黄帝曰合宫,有虞氏曰总章,殷人曰阳馆,周人曰明堂,皆所以名,休其善也。”(战国《尸子》卷上
“明堂所以正四时,出教化,天子布政之宫也。黄帝曰合宫,尧曰衢室,舜曰总章,夏后氏曰世室,殷人曰阳馆,周人曰明堂。先儒旧说,其制不同。称九室者,取象阳数也,八牖者阴数也,取象八风,三十六户牖,取六甲之文,六六三十六也。上圆象天,下方法地。八窗即八牖也,四闼者象四时四方也。五室者,象五行也。皆无明文,先儒以意释之耳。”(梁《三辅黄图》)
明堂,文王之庙,夏后氏曰世室,殷人曰重屋,周人曰明堂。东西九筵,南北七筵,堂崇一筵。五室,凡室二筵,盖之以茅。周公所以祀文王于明堂,以昭事上帝。许君谨按:今礼古礼各以义说,无明文以知之。(唐《礼记正义·明堂位》引《周礼》、《孝经说》)
“明堂,自昔有之,古名嵩宫,亦名明庭,黄帝名匐宫,尧时名衢室,舜名总章,夏后氏名世室,殷名重屋,周名明堂。”(清毛奇龄《明章问》.丛书集成初编本)明庭者,非明堂。又,黄帝名匐宫乃讹传,实为少昊明堂之称。
殷人重屋,堂修七寻,堂崇三尺,四阿重屋。(《周礼·考工记》)
殷商重屋阳馆为九室:
“明堂者,古有之也。凡九室:一室而有四戶、八牖,三十六戶、七十二牖。以茅蓋屋,上圓下方。明堂者,所以明諸侯尊卑。外水曰辟雍,南蠻、東夷、北狄、西戎。明堂月令,赤綴戶也,白綴牖也。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堂高三尺,東西九筵,南北七筵,上圓下方。九室十二堂,室四戶,戶二牖,其宮方三百步。在近郊,近郊三十里。或以為明堂者,文王之廟也,朱草日生一葉,至十五日生十五葉;十六日一葉落,終而復始也。周時德澤洽和,蒿茂大以為宮柱,名蒿宮也。此天子之路寢也,不齊不居其屋。待朝在南宮,揖朝出其南門。”(《大戴礼记明堂》)
“大戴礼记明堂篇曰:明堂者,古有之也,凡九室。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盖即河图之义。而奇学之九宫。汉艺文志,有明堂阴阳二十三篇。又明堂阴阳五篇。宣帝时。魏相表采易阴阳。及明堂月令。言五帝所司各有时。东方之卦、不可以治西方。南方之卦、不可以治北方。乃以八卦方位,配明堂之九室。后汉张衡传,郑元既注九宫之说。而南齐高帝本纪注云:九宫者;一为天蓬,二为天内,三为天冲,四为天辅,五为天禽,六为天心,七为天柱,八为天任,九为天英。皆有太过不及之占。”(唐《御定奇门宝鉴》奇门源流)
“上圆象天,下地,八窗象八风,四达法四时,九室法九州,十二座法十二月,三十六户法三十六气,七十二牖法七十二候也。”(《太平御览》卷533引《礼含文嘉》)
明堂者,炎帝朝曰嵩宫,黄帝朝曰合宫,少昊朝曰匐宫颛顼朝曰太室,帝喾朝曰太室,帝尧曰衢室(又曰五府、灵府),帝舜曰总章,大禹曰世室,夏曰世室,殷曰重屋商曰阳馆,周曰明堂(又称清庙)。
炎帝朝嵩宫为一室,以象天地人神合一;黄帝朝合宫承炎帝之礼为一室;少昊朝匐宫承黄帝之礼为一室;颛顼朝太室为五室,以象五行;帝喾朝太室承颛顼之礼为五室;帝尧衢室承帝喾之礼为五室;帝舜总章为十二室,以象中国十二州;大禹世室承帝尧之礼为五室;夏世室承帝禹之礼为五室;殷重屋商阳馆皆为九室;周明堂承帝尧之礼为五室。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11-28 10:47:13 | 顯示全部樓層
“邢昺曰:《归藏》者,成汤之所作,是三《易》之一也。”(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卷一《经编易类归藏》)成汤为《归藏》增加了内容。据研究,所谓的“数字卦”并不存在,那个数字只是筮数。。
“丁易东曰:夏曰《连山》,商曰《归藏》,虽首艮、首坤之不同,然皆止以下卦为贞,上卦为悔,故箕子《洪笵》但云占用二耳。”(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卷一《经编易类归藏》)
龟卜: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曰时曰止,筑室于兹。(《诗经大雅绵》)

五行、星占:殷纣之时,五星聚于房。(宋《太平御览》引《春秋元命苞》)武王之诛纣也,行之日以兵忌。东面而迎太岁,至汜而泛,至怀而坏,至共头而山隧。(《荀子儒效》)
“武王伐纣,东面而迎岁,至汜而水,至共头而坠,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淮南子·兵略训》)
“武王伐纣,鱼辛谏曰:岁在北方不北征。”(《尸子》卷下)
“《宫宅地形》二十卷”(《汉书艺文志形法》),商时代作,佚失“《明堂阴阳》三十三篇。古明堂之遗事。”(《汉书艺文志礼》),商时代作,佚失
“进入商纪年的郑州、安阳两地的商代遗址中大量出土卜骨,并且骨卜在这系统内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演化,最终至商代晚期,骨卜成了商王室行事决决疑的重要手段,也成了以后我们研究商史的重要资料。”(文《中国史前的骨卜、龟卜和玉卜》作者张得水、李丽娜)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11-30 11:04:29 | 顯示全部樓層
易学在世界的应用
阴阳:‘每一种事物都是两面的;每一种事物都有两极;每一种事物都有相互对待的两面;喜欢和不喜欢是统一的;对立的事物本质上是一模一样的,只是在表现上有所不同; 极端的两面总是相连;所有相对的真理都只是一半正确的真理;所有看似矛盾的说法都可以调和。’(《凯巴莱恩》)
EverythingisDual;everythinghaspoles;everythinghasitspairofopposites;likeandunlikearethesame;oppositesareidenticalinnature,butdifferentindegree;extremesmeet;alltruthsarebuthalf-truths;allparadoxesmaybereconciled.——TheKybalion.
这些都是古老的赫尔墨斯公理。它解释了自古以来困惑许多人的自相矛盾的观点,它们如下所述:‘主张女权和反对女权的人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不同在于表现上’; ‘对立的事物本质上是一模一样的,只是在表现度上有所不同’; ‘对立的两面可以调和’; ‘每一种事物都同时存在肯定和否定的方面’; ‘凡事都有两面性’,等等。
极性原理解释这些看似矛盾的对立面,没有其他的原理可以超越它。相同的原理也在心理层面运行。借助极性原理的应用方式,赫尔墨斯主义者懂得转坏为好的艺术。 简而言之,‘极性化艺术’成为古代和现代神秘大师所知道和应用的心理炼金术的一个用语。对这一原理的理解,将能使一个人改变他自己的极性,也能改变他人的极性,如果他投入时间进行必要的研究来掌握这一艺术的话。”(《秘密之书——凯巴莱恩》
作为赫尔墨斯学说基础的万物普遍联系的观念,来源于中国的天人合一的观念。
赫尔墨斯是古希腊哲学的源泉。据我们研究,赫尔墨斯是中国商朝的伊尹。
“公元前1584年至1071年是新王国时期,主神在太阳神和尼罗河神之间互相轮换,有时又各负其职互不干扰,同时盛行巫术、占星术、墓葬文等。”(《世界古代前期宗教史》三、古埃及的宗教)
“占星术。古巴比伦人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在计算季节和测定两河 流域泛滥周期的推动下有了较为丰富的天文知识。僧侣们经常手拿喇叭形状 的瞄准器到寺塔顶层观察天体的变化,记录观测结果。当时,人们已经知道日月蚀、慧星流逝、星体的运转等现象,并绘制星象图,给一些星座起名称, 如天蝎、狮、巨蟹、双子等。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必然初步认识到天体变化同 两河和动植物之间有某种对应关系,于是推动了占星术宗教意识的发展。最初,僧侣们认为天寰有三重,后来认为是七重,天神住在天上海洋里 伸出的天堤上,太阳和月亮是神做的天灯,其它星体是天堤上的绵毛,太阳 从东方之山的山门出来,运行一天,到西方之山的山门里进去。大地有三层,人住在上层,地上的所有东西在天上都有,并且主宰着地上的东西;下层是 死者世界,有七重或十四重城围绕着一座宫殿,由女王埃利什奇加率领600 个地下精灵治理;中层是埃阿神的领域,为海洋。这种观念来源于原始社会 后期的占星术宗教观念的发展,僧侣们把天和地看作一体,认为其区别只在 于地上的东西反映天上的东西,天上的变化主宰着地上的变化,于是依据天 体的星象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预测未来。”(《世界古代前期宗教史》四、古西亚的宗教)
“后来认识一位叫荣松的同好,他原本在伊朗留学,专业是历史,通晓中东的一些语言,‘学过英语、波斯语、阿拉伯语以及《阿维斯陀》语’,荣松谦虚地说:‘我只琢磨过伊朗的楔形文字,即波斯帝国时期的文字,对两河流域其他楔形文字没有研究过。我曾经将伊朗的楔形文字字母拆开,发现这个文字基本上由横、竖、折三种笔划组成。横、竖都有一笔、两笔、三笔,而且横有长横和短横,两短横相连作为一笔,十分类似八卦的阴爻。这三种笔划按照类似汉字结构,即上下、左右、上中下、左中右等结构构成36个字母。我曾经怀疑,这与中国的八卦起源有着某种关系……’”(新浪网《易经八卦来自国外 中华文明的未解之谜》作者苏三
箕子入朝鲜传易:“ 武王胜殷,杀受,立武庚,以箕子归。作《洪范》。 ……七、稽疑:择建立卜筮人,乃命十筮。曰雨,曰霁,曰蒙,曰驿,曰克,曰贞,曰悔,凡七。卜五,占用二,衍忒。立时人作卜筮,三人占,则従二人之言。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汝则従,龟従,筮従,卿士従,庶民従,是之谓大同。身其康强,子孙其逢,汝则従,龟従,筮従,卿士逆,庶民逆吉。卿士従,龟従,筮従,汝则逆,庶民逆,吉。庶民従,龟従,筮従,汝则逆,卿士逆,吉。汝则従,龟従,筮逆,卿士逆,庶民逆,作内吉,作外凶。龟筮共违于人,用静吉,用作凶。 ”(《尚书·洪范》)
《汉书·地理志》殷道衰,箕子去之朝鲜,教其民以礼义,田蚕织作。
箕子入朝鲜,带去了易经卜筮等书。此前朝鲜已有卜筮之传统,也由上古中国所传入。美国洛杉矶易经考古博物馆,有一件三千二百年前古希腊所遗留的陶盆河图,底部有中文古篆铭文——连山八卦图,中国的历数,在遥远的东方。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12-2 11:47:35 | 顯示全部樓層
西周朝
(前1130?256年)
距今3000多年前,占卜杆本为中国民间之堪舆用具,后遍传世界
距今3000多年前,西方的占星学起源于两河流域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12-5 11:10:53 | 顯示全部樓層
明堂
夫黄帝曰合宫,有虞氏曰总章,殷人曰阳馆,周人曰明堂,皆所以名,休其善也。(战国《尸子》卷上 《左传桓二年》:是以清庙茅屋,大路越席,大羹不致,粢食不凿,昭其俭也。。清庙即明堂。
明堂所以正四时,出教化,天子布政之宫也。黄帝曰合宫,尧曰衢室,舜曰总章,夏后氏曰世室,殷人曰阳馆,周人曰明堂。先儒旧说,其制不同。称九室者,取象阳数也,八牖者阴数也,取象八风,三十六户牖,取六甲之文,六六三十六也。上圆象天,下方法地。八窗即八牖也,四闼者象四时四方也。五室者,象五行也。皆无明文,先儒以意释之耳。(梁《三辅黄图》)
明堂,文王之庙,夏后氏曰世室,殷人曰重屋,周人曰明堂。东西九筵,南北七筵,堂崇一筵。五室,凡室二筵,盖之以茅。周公所以祀文王于明堂,以昭事上帝。许君谨按:今礼古礼各以义说,无明文以知之。(唐《礼记正义明堂位》引《周礼》、《孝经说》)
明堂,自昔有之,古名嵩宫,亦名明庭,黄帝名匐宫,尧时名衢室,舜名总章,夏后氏名世室,殷名重屋,周名明堂。(清毛奇龄《明章问》.丛书集成初编本)明庭者,非明堂。又,黄帝名匐宫乃讹传,实为少昊明堂之称。周明堂承帝尧之礼为五室:
夏后氏世室,堂修二七,广四修一,五室,三四步,四三尺,九阶,四旁两夹{穴匆},白盛,门堂三之二,室三之一。殷人重屋,堂修七寻,堂崇三尺,四阿重屋。周人明堂,度九尺之筵,东西九筵,南北七筵,堂崇一筵,五室,凡室二筵。室中度以几,堂上度以筵,宫中度以寻,野度以步,涂度以轨,庙门容大扃七个,闱门容小扃三个,路门不容乘车之五个,应门二彻三个。内有九室,九嫔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九分其国,以为九分,九卿治之。王宫门阿之制五雉,宫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门阿之制,以为都城之制。宫隅之制,以为诸侯之城制。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周礼考工记》)
明堂高三丈,东西九仞,南北七筵,上圆下方,四堂十二室,室四户八牖,其宫方三百步,在近郊三十里。(《大戴礼记明堂月令》)
周公摄政君天下,弭乱六年,而天下大治,乃会方国诸侯于宗周,大朝诸侯明堂之位。天子之位,负斧依,南面立。率公卿士,侍于左右。三公之位,中阶之前。北面东上,诸侯之位。西阶之西,东面北上,诸子之位。门内之东,北面东上,诸男之位。门内之西,北面东上,九夷之国。东门之外,西面北上,八蛮之国。南门之外,北面东上,六戎之国。西门之外,难免南上,五狄之国。北门之外,难免东上,四塞九采之国。世告至者,应门之外,北而东上,宗周明堂之位也。古明堂,明诸侯之尊卑也,故周公建焉,而朝诸侯于明堂之位。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万国各致其方贿。七年,致政于成王。主明堂方百一十二尺,高四尺,阶广六尺三寸。室居中方百尺,室中方六十尺,户高八尺,广四尺。东应门,南库门,西皋门,北雉门。东方曰青阳,南方曰明堂,西方曰总章,北方曰玄堂,中央曰太庙。左为左介,右为右介。(《逸周书明堂解》)
明堂,文王之庙,夏后氏曰世室,殷人曰重屋,周人曰明堂。东西九筵,南北七筵,堂崇一筵。五室,凡室二筵,盖之以茅。周公所以祀文王于明堂,以昭事上帝。许君谨按:今礼古礼各以义说,无明文以知之。(唐《礼记正义明堂位》引《周礼》、《孝经说》)
五室象地载五行也,五行生于四时,故每室四达,一室八窗。(《太平御览》卷533引《礼记外传》)
明堂为天子大庙、禘祭、宗祀、朝觐、耕籍、养老、尊贤、 飨射、 献俘治、望气、告朔、行政皆行於其中,故为大教之宫。(清惠栋《明堂大道录》)明堂功能至周已大有增益。明堂者,炎帝朝曰嵩宫,黄帝朝曰合宫,少昊朝曰匐宫,颛顼朝曰太室,帝喾朝曰太室,帝尧曰衢室(又曰五府、灵府),帝舜曰总章,大禹曰世室,夏曰世室,殷曰重屋商曰阳馆,周曰明堂(又称清庙)。炎帝朝嵩宫为一室,以象天地人神合一;黄帝朝合宫承炎帝之礼为一室;少昊朝匐宫承黄帝之礼为一室;颛顼朝太室为五室,以象五行;帝喾朝太室承颛顼之礼为五室;帝尧衢室承帝喾之礼为五室;帝舜总章为十二室,以象中国十二州;大禹世室承帝尧之礼为五室;夏世室承帝禹之礼为五室;殷重屋商阳馆皆为九室;周明堂承帝尧之礼为五室。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12-7 12:44:38 | 顯示全部樓層
易学在世界的应用
大卫盾是犹太文化的标志,由两个等边三角形组成的六角星,又名大卫星、六芒星、所罗门封印、犹太星。大卫盾与以色列历史上3000年前的大卫王朝有着莫大关系,大卫作王时期,国力强盛。这个符号是卡巴拉学派参照圣殿骑士团的符号发明的,卡巴拉学派将他们的十个圆圈放在大卫星中来作为护身符。最早的犹太文字对大卫盾的记录来自12世纪中叶,当时它是护身符上的一个图案。在13世纪犹太教喀巴拉派仪式中,象征上帝的护佑。17世纪,大卫盾出现在布拉格的犹太教社区,此后成为犹太教社团的正式徽记和犹太教的通用标记。相传,犹太史上最杰出的国王大卫替天行道,南征北战,打败了迦南地(在今巴勒斯坦)的强敌非利士人,统一了以色列12支派,建立了强大的希伯来王国,因此犹太人把这种六角形称作大卫盾或大卫星。
据我们研究,大卫就是上古中国西周的周武王,所罗门为周穆王;希伯来语为上古中国的西周语音(参拙作《上古中国历代疆域通考》)。三角的右边象征天或上帝,左边象征人,底边象征地或世界宇宙,三角象征天地人合一;上帝、宇宙和人是神哲学的核心。大卫盾的顺三角表阴,逆三角表阳,“一阴一阳之谓道”,太极是为道。如此说来,大卫盾可谓异形太极图。《尚书•大禹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之所以叫大卫盾,是因为人生的目的是求道,孔子曰“早闻道,夕可死矣也”, 盾是能够防止堕落的意思。所以,犹太祈祷书中还有“先祖之盾”(MOGEN ABOTH)、亚伯拉罕之盾(MOGEN ABRAHAM)之说。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12-9 11:14:45 | 顯示全部樓層
周公曰:故一人有事于四方,若卜筮,罔不是孚。(《尚书君奭》)
凡国之大事,先筮而后卜,……凡国事共筮。(《周礼筮人》)
以五味五谷药养其病,以五气五声五色?其死生。(《周礼天官疾医》)
大卜——掌三兆之法,一曰玉兆,二曰瓦兆,三曰原兆。其经兆之体,皆百有二十,其颂皆千有二百。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日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掌三梦之法,一曰致梦,二曰觭梦,三曰咸陟。其经运十,其别九十,以邦事作龟之八命,一曰征,二曰象,三曰与,四曰谋,五曰果,六曰至,七曰雨,八曰廖。以八命者赞三兆、三易、三梦之占,以观国家之吉凶,以诏救政。凡国大贞,卜立君,卜大封,则高作龟。大祭祀,则高命龟。凡小事,莅卜。国大迁、大师,则贞龟。凡旅,陈龟。凡丧事,命龟。卜师——掌开龟之四兆,一曰方兆,二曰功兆,三曰义兆,四曰弓光。凡卜事,高,扬火以作龟,致其墨。凡卜,辨龟之上下、左右、阴阳,以授命龟者而诏相之。
龟人——掌六龟之属。各有名物。天龟曰灵属,地龟曰绎属,东龟曰果属,西龟曰雷属,南龟曰猎属,北龟曰若属,各以其方之色与其体辨之。凡取龟用,秋时;攻龟用,春时,各以其物,入于龟室。上春衅龟,祭祀先卜。若有祭事,则奉龟以往。旅,亦如之。丧,亦如之。
菙氏——掌共燋契,以待卜事。凡卜,以明火热燋,遂龠其焌契,以授卜师,遂役之。
占人——掌占龟。以八筮占八颂,以八卦占筮之八故,以吉凶。凡卜筮,君占体,大夫占色,史占墨,卜人占坼。凡卜筮,既事,则系币,以比其命。岁终,则计其占之中否。
筮人——掌三易。以辨九筮之名,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九筮之名。一曰巫更,二曰巫咸,三曰巫式,四曰巫目,五曰巫易,六曰巫比,七曰巫祠,八曰巫参,九曰巫环,以辨吉凶。凡国之大事,先筮而后卜。上春。相筮。凡国事,共筮。
占梦——掌其岁时观天地之会,辨阴阳之气。以日、月、星、辰占六梦之吉凶。一曰正梦,二曰恶梦,三曰思梦,四曰寤梦,五曰喜梦,六曰惧梦。季冬,聘王梦,献吉梦于王,王拜而受之,乃舍萌于四方,以赠恶梦,遂令始难,驱疫。
□祲——掌十煇之法,以观妖祥,辨吉凶。一曰祲,二曰象,三曰镌,四曰监,五曰暗,六曰瞢,七曰弥,八曰叙,九曰隮,十曰想,掌安宅叙降。正岁,则行事;岁终,则弊其事。(《 周礼春官宗伯》)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12-12 10:20:58 | 顯示全部樓層
筮在龟前为决也。(《礼记曲礼上》)
卒筮执卦,以示命筮者。(《仪礼士丧礼》)
后天八卦: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周易说卦传》)
冠無極進賢之冠,居无上之上,太極朱宫中,七寶之府五靈鄉玄元里,下治佻身玉帝宫中。(《洞眞太上素靈洞元大有妙經》)西周时代作。
“昔穆王天子筮出于西正,不吉,曰:‘龙降于天,而道里修远。飞而冲天,苍苍其羽。’《御览》卷八十五。……昔穆王子筮卦于禺强。《庄子·大宗师》释文,《路史·后纪》五”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辑《归藏》)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周易·系辞》)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此道为无极,一为太极。即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二仪,二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以类万物之情。(《道德经·四十二》)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12-14 11:08:22 | 顯示全部樓層
易学在世界的应用
河图:法界品第四:云何空气成世法界。无始无终大空之中。无始无终有一妙气。是如来藏。含诸妙理。能为成就世间之元。是名空气成世法界。云何阳气成世法界。空气变作主生动法。一水北方。三木东方。五土中央。七火南方。九金西方。如是数行。成就世间。是名阳气成世法界。云何阴气成世法界。阳气变化主死寂法。二火南方。四金西方。六水北方。八木东方。十土中央。如是数行。成就世间。是名阴气成世法界。(佛教《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
佛教《宿曜经》,全称《文殊师利菩萨及诸仙所说吉凶时日善恶宿曜经》,二卷,唐不空译。共分八品,内容系以七曜、十二宫、二十七宿与人诞生日之关系,占卜一生之命运与每日之吉凶。系应用历术于占法上,乃以印度瞿昙仙(梵 Gautama)所造之历法为本,与中国之历法相调和。乃为西方占星术的鼻祖。
十二生肖:“又大集经云。尔时无胜意童子白佛言。世尊。他方佛土所有人民。常作是言。娑婆世界杂秽。然我今者常见清净。佛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又此世界诸菩萨等。或作种种天人畜生之像游阎浮提。教化如是种类众生。若为人天调伏众生。是不为难。若为畜生调伏众生。是乃为难。
  阎浮提外东方海中有琉璃山。名之为湖。具种种宝。其山有窟名种种色。是昔菩萨所住之处。有一毒蛇。在中而住。修声闻慈。复有一窟。名曰无死。亦是菩萨。昔所住处。中有一马修声闻慈。复有一窟。名曰善住处。亦是菩萨昔所住处。中有一羊修声闻慈。其山树神。名曰无胜。有罗刹女。名曰善行。各有五百眷属围绕。是二女人常共供养如是三兽。
  阎浮提外南方海中有颇梨山。其山有窟。名曰上色。亦是菩萨昔所住处。有一猕猴修声闻慈。复有一窟名誓愿。亦是菩萨昔所住处。中有一鸡修声闻慈。复有一窟名曰法林。亦是菩萨昔所住处。中有一犬修声闻慈。中有火神有罗刹女。名曰眼见。各有五百眷属围绕。是二女人常供养是三鸟兽。
  阎浮提外西方海中有一银山。名曰菩提月。中有一窟。名曰金刚。亦是菩萨昔所住处。中有一猪修声闻慈。复有一窟。名香功德。亦是菩萨昔所住处。中有一鼠修声闻慈。复有一窟名高功德。亦是菩萨本所住处。中有一牛修声闻慈。山有风神。名曰动风。有罗刹女。名曰天护。各有五百眷属围绕。是二女人常供养如是三兽。
  阎浮提外北方海中有一金山。名曰功德。相中有一窟。名为明星。亦是菩萨昔所住处。有一师子(此方名虎)修声闻慈。复有一窟。名曰净道。亦是菩萨昔所住处。中有一兔修声闻慈。复有一窟。名曰喜乐。亦是菩萨昔所住处。中有一龙修声闻慈。山有水神。名曰水天。有罗刹女。名修惭愧各有五百眷属围绕。是二女人常共供养如是三兽。是十二兽昼夜常行阎浮提内。人天恭敬功德成就。已于诸佛所发深重愿。一日一夜常令一兽游行教化。余十一兽安住修慈。周而复始。七月一日鼠初游行。以声闻乘教化一切鼠身。令离恶业劝修善事。如是次第至十二日。鼠复还行。如是乃至尽十二月。至十二岁亦复如是。常为调伏诸众生故。此土多有功德。乃至畜兽。亦能教化演说无上菩提之道。是故他方诸菩萨等。常应恭敬此佛世界(述曰。此之十二兽。并是菩萨慈悲化导。故作种种人畜等形。住持世界令不断绝。故人道初生。当此菩萨住窟。即属此兽。护持得益。是故汉地十二辰兽依此而行。不异经也)”(《法苑珠林•十六》)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12-16 15:20:12 | 顯示全部樓層
“他们的神庙里有较多的祭司,并形成了一个全国有组织的祭司阶层,求神和占卜等事项由祭司完成,但祭司不听忏悔,不赦免罪恶,这又同古代东方诸国的僧侣们不同。早期罗马共和国发展到公元前2世纪前后,罗马城内的富裕罗马人和贵族过着奢侈生活,军队也开始腐化堕落,占卜和预言吉凶成风。在这个背景下秘传宗教开始抬头(秘传宗教指在少数人中间秘密传授的宗教,有入会礼、教规、教义,信教者不许外泄,曾流行于地中海沿岸),在罗马出现了密特拉教(始于印度和伊朗,公元前67年传入罗马)、诺斯替教(可能也始于印度和伊朗,公元前后传入罗马)等,神秘主义的宗教理论和占卜术、占星术相结合。”(《世界古代前期宗教史》八、古罗马的宗教)
特洛伊第三城的陶质圆球,两圈直角交叉在经线,与一圈赤道分割成八片,其中的八个空白处,均饰有醒目的卐字。与中国薛家岗六孔八卦陶球基本一样。古罗马人常在家门前挂太极图,祈求逢凶化吉。(《雷杰元论图案艺术》)国际象棋六十四格的黑白方格,来源于庖牺六十四卦方图
中国布依族新娘轿后面的双鱼圆月图,呈太极图状。傣族有八卦轮状的纹身。另外,羌族的漆器图案、鄂伦春族的桦皮树器皿图案、黎族的织锦人纹、藏戏面具纹饰、葛族的各类民间纹饰、新疆唯吾尔的浆染图案,彝族民族服装的袖花、彩巾纹饰等等各民族纹饰中的易文化纹饰,形式之繁多、应用之广泛,枚不胜举。
“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埃及、希腊、近东与印度、中 亚、中国、日本、南亚,以及美洲和澳洲的原始氏族社会里都有占星术。”(《世界古代前期宗教史》一、概述)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4 01:48 AM , Processed in 0.021764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