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樓主: Emma

香港百年史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7-1-17 18:36:05 | 顯示全部樓層
利 舞 臺 戲 院 , 即 現 銅 鑼 灣 利 舞 臺 廣 場
53b.jp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7-1-17 18:38:50 | 顯示全部樓層
同 樂 戲 院 : 即 今 日 大 馬 路 開 心 廣 場 。
57b.jp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7-1-17 18:40:56 | 顯示全部樓層
5 0 年 代 荃 灣 戲 院 , 即 改 建 成 大 廈 。
61b.jp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7-1-17 18:46:01 | 顯示全部樓層
5 0 年 代 紐 約 戲 院 , 即 現 今 銅 鑼 灣 廣 場
52b.jp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7-1-17 18:48:13 | 顯示全部樓層
5 0 年 代 娛 樂 戲 院 , 即 現 中 環 皇 后 大 道 中 娛 樂 行
54b.jp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7-1-17 22:21:57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lazyboy 於 2007-1-17 06:32 PM 發表。
5 0 年 代 大 華 戲 院 , 即 今 日 九 龍 彌敦 道 大 華 廣 場




大大的圖文很有心思呢

謝謝!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7-4-15 17:40:16 | 顯示全部樓層
網上看到這組圖,還有詳細說明,有些圖片前面有大大已貼就不轉貼過來.

1.jpg
五十年代的「樽頸」地帶──皇后大道東(六十年代後期這一段改名為金鐘道)。圖左為英軍俱樂部(今日太古廣場),這兩座建築物的中央夾著一條蟠龍里。圖右為海軍船塢,正中可見的圓屋頂為高等法院(今日的立法會)


2.jpg
1946年的尖沙咀火車總站,當時鐘上的迷彩尚未清洗。1975年後,這座火車站遭拆卸並遷往紅磡,只餘下鐘樓,其他部分則建成今天的香港文化中心。


3.jpg
香港第一間大會堂,於一八六九年落成。這座由巿民集資興建的兩層高歐洲傳統柱廊及拱門式建築物、巍峨古典,內設博物館、圖書館、劇院、會議院、是本港外籍人士舉行舞會,以及演奏、演講的文娛中心。前方為顛地噴泉。一九三三年,大會堂部分被拆卸以供香港上海匯豐行興建新廈,其餘部分亦在一九四七年全部拆去,原址稍後興建了中國銀行大廈。


4.jpg
第三代匯豐銀行,攝於1936年。


5.jpg
渣甸坊附近的街道,約攝於1920年。圖左為怡和街,圖右為高士威道。


7.jpg
一九二零年代之鵝頸橋。電車在一九零四年開始行走,一九一二年首次引進有上蓋的雙層電車,但圖中的那一款上層密封式電車要到一九二五年才出現。照片中鵝頸涌兩岸樓宇林立,鵝頸橋上候車的人也不少;寶靈城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已有相當的成績。圖中右方河道裡築有路軌,是為了配合灣仔的填海工程;從摩利臣山開採的山石就是經此路軌運往海旁的了。


8.jpg
建於1911年的舊郵政總局,於70年代拆卸並改建為現時的環球大廈。


9.jpg
有「石板街」之稱的砵甸乍街,約一八九零年代。照片展現了當時香港的巿容與民生。圖中分別穿著西洋童服及中式傳統衣飾的小童,正好反映了當時中西文化相互融合的情況。


11.jpg
灣仔天樂里,當時尚未設電車軌。




[ 本帖最後由 小狗子 於 2007-4-15 05:54 PM 編輯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7-4-15 17:59:19 | 顯示全部樓層

12.jpg
1942──高等法院與維多利亞女皇石像。


13.jpg
位於皇后像廣場對開的新皇后碼頭,當時正舉行新港督金文泰履新儀式,攝於1925年。


14.jpg
從般咸道仰望香港大學。香港大學於一九一二年落成,最初開辦時,只有醫學及工程兩科。留意大學正門對面的學生會大樓(今孔慶熒樓,一九一九年建成)尚未出現,可知此照片當攝於大學落成不久。

15.jpg
公元1276年,元太祖忽必烈推翻南宋(公元1127-1279)。南宋的兩個皇子帝和帝昺被迫逃往南方,最後逃抵香港,並在九龍灣以西興建行宮,又在一大石上建立觀景台,就是今天在九龍城的宋皇臺。

16.jpg
1950年廟街榕樹頭一景。日間有不少小販攤檔在此擺賣,夜間則為九龍著名的「大笪地」。


18.jpg
一九一零年代的皇后像廣場。照片右下方為德輔道中,其以北的土地都是十九世紀末填海得來的。廣場中央的維多利亞女皇銅像為慶祝其於一八八七年登基五十年而鑄造的。以女皇銅像基座為中心點,貫穿南北者為域厘街(而家既獲利街),東西向者則為遮打道。皇后像廣場當時又被稱為「皇室廣場」,因為廣場內除了維多利亞女皇的銅像外,尚有英皇愛德華七世及其皇后雅麗珊、英皇喬治五世及其皇后瑪麗的銅像。圖中所見矗立在高等法院前方者即為喬治五世之銅像。至於照片下方,面向德輔道中則為昃臣爵士的銅像。

19.jpg
一九五零年代的皇后行。皇后行落成於本世紀初,屬維多利亞式建築物。由於它位處中環的心臟地帶,故有不少著名的商行及機構都在此開業,如黃埔船塢公司、美國輪船有限公司、多利順有限公司等。皇后行六零年代拆卸,改建成今日的文華酒店。

21.jpg
攝於一八七三年之馬場全景,背景為黃泥涌村。一八四零年代初,英國人原擬把黃泥涌村一帶闢作商業中心;但而是當時有不少入住該地之英國人因罹熱症不治,港府只好打消這個念頭。死去的英國人多於原地安葬,當時的人把那地稱為 HappyValley,因此才有日後「快活谷」及「愉園」等名稱的出現。一八四六年港府改在此地興建馬場。圖中左方拱橋為鵝頸涌之起點,流經黃泥涌之山澗就是由此出海。

22.jpg
於一八六四年開於的植物公園。背景可見督憲府(一八五五年建成)及維多利亞港。




[ 本帖最後由 小狗子 於 2007-4-15 06:08 PM 編輯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7-4-19 01:07:48 | 顯示全部樓層
除了立法局
都認不出來了

特別是鵝頸橋
那時真是鵝頸哦
謝狗子分享!!!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7-5-11 16:36:29 | 顯示全部樓層

幸苦你了

這么多圖片!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7-6-24 18:15:58 | 顯示全部樓層

消除殖民主义势力影响

图片不错。我以为,香港的继续发展,还要消除殖民主义势力的残余影响。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8-22 21:06:13 | 顯示全部樓層
昨天路過大坑,拍下今天的蓮花宮。
20100821-蓮花宮.jpg

將前面帖子蓮花宮舊貌重貼上來




[ 本帖最後由 小狗子 於 2010-8-22 09:11 PM 編輯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0-8-22 23:30:02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小狗子 於 2010-8-22 09:06 PM 發表。
昨天路過大坑,拍下今天的蓮花宮。
81377

將前面帖子蓮花宮舊貌重貼上來


http://www.fengshui-ch ...




好象沒啥分別啊,祇是圖片顏色舊一點吧?還不是港英遣留下來的模樣。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4 04:21 PM , Processed in 0.02226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