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樓主: lh1041

考古、盗墓和风水(三)——上古葬式(上)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5-9-2 09:27:16 | 顯示全部樓層

考古、盗墓和风水(三)——上古葬式(上)


前輩大安:
在圖二
龍口向南
虎則向北
試想: 北方一向是文明起源,而南方往往難以調伏......
        再則 ㄧ向是北強南富.......
        未知是否有此意涵?
不知是否想偏了?
有些讖語的味道.....見諒.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5-9-2 11:24:14 | 顯示全部樓層

考古、盗墓和风水(三)——上古葬式(上)

下面引用由沈蓮舟2005/09/02 01:27am 發表的內容:
前輩大安:
在圖二
龍口向南
虎則向北
...
這個我倒是沒看出來。讓我再想想。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5-9-2 11:31:14 | 顯示全部樓層

考古、盗墓和风水(三)——上古葬式(上)

下面引用由研究京氏2005/09/01 07:39pm 發表的內容:
老伯,关于鉴定年代问题,忽然想到原子裂变,原子间的互相渗透.
关于裂变.可能需要含有放射性元素,才能鉴定,不知陶器中是否含有放射性元素,估计 ...
你這下問到我的死穴了,我對這個一竅不通,現在已經把您的建議交到技術人員那裏了,他們剛剛才看到,不知道他們去怎麽研究了。
研版主,您不去作學術,我很難過。不要管教你的教授怎麽樣嘛,反正你先把學歷修出來,再找一個研究平臺,您自個兒玩,有了一定頭銜后,帶幾個學生一塊兒玩,多好!老了就歸於平淡,還是自個兒玩!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5-9-2 11:35:33 | 顯示全部樓層

考古、盗墓和风水(三)——上古葬式(上)

下面引用由戈巴契夫2005/09/02 01:16am 發表的內容:
lh1041大大安安:
老大哥啊~~~
您不提醒小弟,小弟還真沒注意到,此卦之中的兵刃刀險啊,這一搭配下,先前解的,錯誤連連啊
澤金滅木啊~~~救治不及,病死的啊~~~真他奶娘的,小弟還犯這種錯,真是不應該啊~~~
...
我害怕了,大家快來看戈巴契夫大大這篇!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5-9-2 12:07:39 | 顯示全部樓層

考古、盗墓和风水(三)——上古葬式(上)

研版主說了以下建議:只有銳山大大发表了看法.然后就没有研究风水的先生发言了.这么重要的穴,正好检验各家方法,怎么反倒不讨论了?玄空大卦,飞星,峦头...........各派看此墓如何?主何吉凶?为何尸身保存如此之好?都不说,是各家方法都对了吗?都没有用了吗?搞不懂.......若说没有地图,不是网上有个免费的系统可用吗?若说地理变迁的缘故,那么此地的古代地理,lh1041老伯不是也交代了吗?起码讨论一下,此墓用的是先天卦还是后天卦嘛!!!!!!不解,不解.
以上以我從嚴版主在本版的貼子中轉貼的,圖片裏我交代了四組圖都在一個子午綫上,可以驗證一下各派理氣的來源呀!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9-2 17:26:54 | 顯示全部樓層

考古、盗墓和风水(三)——上古葬式(上)

[ 這篇文章最後由文抄公在 2005/09/02 10:01am 第 1 次編輯 ]

[ 這篇文章最後由文抄公在 2005/09/02 09:31am 第 1 次編輯 ]
以上以我從嚴版主在本版的貼子中轉貼的,圖片裏我交代了四組圖都在一個子午綫上,


感謝前輩提供的另類風水歷史資料!   很欣慰能在術數網中看到了這難得且濃厚的學術討論氣氛!

請問lh前輩, 上文所指的子午線是否天文中的正北/ 極北 ?  晚輩覺得在那蚌圖上哪人頭腳若是正南正北, 哪在圖上座標又會否是子午線?  而這兩者的夾角的相差是否正好是磁北和正北的夾角 相等?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9-2 17:47:11 | 顯示全部樓層

考古、盗墓和风水(三)——上古葬式(上)

https://forum.shusquare.com/non- ... agon_1125625214.jpg
這是用google earth拍下的地勢圖, 圖中清楚可以看出其祖山由西向東走, 黃河在其西南方經鄭州後大曲轉向北方向走,
然而這墓穴卻是坐南朝北, 而大黃河水在右東方, 故其山脈脈路應該是隨水勢從西而東, 再而南到北了
其龍身這未算完全止住, 直至.....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9-2 17:48:59 | 顯示全部樓層

考古、盗墓和风水(三)——上古葬式(上)

奇怪, 怎麼圖發上來自己都看不到?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5-9-2 18:14:47 | 顯示全部樓層

考古、盗墓和风水(三)——上古葬式(上)

下面引用由文抄公2005/09/02 09:26am 發表的內容:
(fengshui-chinese.com/non-cgi/usrRMnOEMvH8/1/90/12_1125331235.jpg)
感謝前輩提供的另類風水歷史資料!   很欣慰能在術數網中看到了這難得且濃厚的學術討論氣氛!
請問lh前輩, 上文所指的子午線是否天文中的正 ...
文抄公先生,好幾天不見,打個招呼先!
子午綫是正北不是磁北!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9-2 19:27:44 | 顯示全部樓層

考古、盗墓和风水(三)——上古葬式(上)

[ 這篇文章最後由覓景在 2005/09/02 11:37am 第 1 次編輯 ]


帮大家添点资料. 给和我一样需要补课的网友.
[img]https://forum.shusquare.com/non-cgi/face/.gif[/img]

濮阳,河南省的一个地级市。
http://zh.wikipedia.org/wiki/???é?3
不知图中这位是谁?
http://www.puyang.gov.cn/lxfc/lsyj/06.asp
这有几张照片.
http://bulo.163.com/article/-4KO7-SO1cRB.html

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蚌塑图破释.
http://www.showe.net/web/ja/clas ... assid=645&id=23
这篇很长, 参考一下吧.
20世纪后半期学术新趋势的若干特点
http://www.confucius2000.com/scholar/20cnygsc/0401.htm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9-2 19:40:43 | 顯示全部樓層

考古、盗墓和风水(三)——上古葬式(上)

[color=#006400]以二十八宿風水學理論,只有皇帝是墳子午向,而45號墓主應是《天官書》所說中官北極位置,以正北論,頭骨應是面向帝星,中官又表示「太一」所居位置,以宮廷為中心,「太一行九宮」,即風水「吊宮」理論.
這幾天看到各位是以古籍推斷此墓墓主應屬何年代,小弟有個大膽假設,當發現此墓時候,相信應該有記錄各文物準確度數,那便好辦,相信可估計當時下葬時侯,墓主頭骨必定對應於帝星,從墓中骸骨排列看到,可清楚知道古人概念天人感應論,星座代表人間君臣,相信當時沒有偏移.
那可從出土當天墓主頭骨度數,對應帝星度數差距,再來推斷當年帝星位置距度,從出土度數與追朔當年度數,以頭骨面向帝星為準,從而估計墓主屬何年代,按照理論推算.(附圖)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9-2 20:04:27 | 顯示全部樓層

考古、盗墓和风水(三)——上古葬式(上)

[color=#006400]至於研究京氏版主提到,沒有其它風水先生來談及,相信有幾個問題.
風水術各派也宗唐末楊筠松,最遠至東晉郭璞,而小弟是反其道而行,早兩三年前已大肆推廣為是京氏易發展而來無論相信與否,也只得二千年左右,現在要大家推至6500年前,又何來有資料來斷談何容易?但在風水術中,有一派是運用天文曆法理論,相信此派大派用場了!至於形派來說,要視乎當年地形而定,要達到精緻地步,相信相當困難!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9-2 20:58:56 | 顯示全部樓層

考古、盗墓和风水(三)——上古葬式(上)

下面引用由lh10412005/09/02 03:35am 發表的內容:
我害怕了,大家快來看戈巴契夫大大這篇!
lh1041大大安安:
老大哥啊~~~
是不是小弟講錯話了,如果是如此,小弟跟您陪個不是
對了,搞不好坐南向北的取意在於,頂天立地之象,南為乾天,北為坤地,不知道對各位是否有幫助
於此謝謝~~~感恩!!!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5-9-3 01:10:44 | 顯示全部樓層

考古、盗墓和风水(三)——上古葬式(上)

下面引用由戈巴契夫2005/09/02 12:58pm 發表的內容:
lh1041大大安安:
老大哥啊~~~
是不是小弟講錯話了,如果是如此,小弟跟您陪個不是
對了,搞不好坐南向北的取意在於,頂天立地之象,南為乾天,北為坤地,不知道對各位是否有幫助
...
戈巴契夫先生安好,沒有沒有,您沒有講錯話,我只是看到您的卦技所斷的結論,立即想起前年一個非洲部落習俗,與先生所斷有大同小異之處,所以讚嘆!一時激動,沒講清楚,抱歉抱歉。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5-9-3 01:30:36 | 顯示全部樓層

考古、盗墓和风水(三)——上古葬式(上)

銳山先生在本頁發表的兩個帖子,讀來平平淡淡,但是已經把對這個墓葬的的研究思路基本揭示出來了,按照這兩篇貼子的思路,如果用當今主流意識形態的筆法風格去寫,那麽就是一篇“寫出一篇來一輩子足矣”(評價王國維《殷商先王先公考》之語)的論文,當年有一位先生也寫了一篇與銳山先生思路大體相同的論文,就一舉成名了,大家都認爲這是一篇“寫出一篇來一輩子足矣”的論文。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1 08:35 AM , Processed in 0.03342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