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樓主: 銳山

二十八宿宿度五行之謎?非謎!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1-2-7 20:11:37 | 顯示全部樓層
古有三坟易,後有周易,何是"漢易"呢?
三易者,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它們分別有以不同卦序,連山是以艮卦為始;歸藏是以坤為首,而周易亦以乾為首.至於漢易顧名思意是兩漢產物,表表者就是京房八宮卦序,而連山,歸藏易的卦名亦與我們常應用的名稱有別,如連山易八卦之稱為:君,臣,民,物,陰,陽,兵,象.又如歸藏坤卦換作"初輿"等等.而連山,歸藏,歷代易學家對兩易頗有爭議,都認為是偽!

而然,我們應以開放態度去面對這種斷層文化,但我們也要事實歸事實,用於術數上就只有以訛傳訛,說所有術數來自連山,歸藏,但我們沒有任何資料去佐證事實,只是憑猜測.對於我強調術數應用於漢易,因為漢易歸納了「時間」「空間」「五行」.有大量文獻及出土文物記載及佐證.

重要的發現了它的規律與河洛之理吻合,更能從河洛之理反推組合,早在公元前已記錄下來的京房八宮卦序,詳細可以參考《京房繼傳》.


周易與漢易,兩者又有何不同之處呢?
具體來說周易是屬義理的所謂「得意忘象」,而漢易就是象數的「存象忘意」,歷來兩易是互相對立,對於應用於術數上只有象數易是包含著「時間」「空間」「五行」.而周易只是德、貞、悔、咎而矣,當然它仍然存在了它的歷史價值.


其易(理)卦(象)在風水上,在節、氣、候,卜筮是有分別嗎?
這是中國方術發展的過程,最初卜筮包括蓍,龜及獸骨,在周易系辭有部份記載,至於說到節氣比較晚期,兩漢最為成熟,表表者就是孟喜,京房,把日月星辰四季節侯入卦,成為了漢易系統,現在我們所使用術數範疇是離不開時間,空間.


二十八宿宿度之用,與二十八宿宿度"五行"之用是有分別嗎?
二十八宿有各自的五行,而在不同時間中,不同空間就會產生五行的交換,這章正在闡述,請耐心等等.


銳山版主言:量天尺的軌跡..原來只是北斗內的四粒星..產生虛與實的動作而構成.斗柄東指,天下皆春,何以此邦春彼邦秋,此邦夏彼邦冬呢?
這是我們古中國對獨有對北斗的觀察,從而察覺季節轉換,「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不單只指斗柄,更有文獻記載斗杓是以分小歲之計.這種天人合一哲學觀就是發展到我們這套中華偉大文化---術數.


地球自轉公轉,日(天)照(地)球的照點軌跡不合量天尺的軌跡,陰陽交溝及三易之理嗎?
如果你有看我兩本拙作的話,我已把先後天八卦來源是月相變化,而量天尺軌跡原理是斗杓在天空不同方位,詳盡可以參考我發表的幾篇文章.


我所回答的只是簡單的學問,但仍希望你們能把它放在心深處!對習術數者而言,肯定終身受用!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2-8 05:28:45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銳山 於 2011-2-7 08:11 PM 發表。
古有三坟易,後有周易,何是"漢易"呢?
三易者,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它們分別有以不同卦序,連山是以艮卦為始;歸藏是以?br />
而然,我們應以開放態度去面對這種斷層文化,但我們也要事實歸事 ...


謝謝前輩的回覆.

[三墳易]為山墳(連山易),氣墳(歸藏易),形墳(乾坤易),即三皇(伏羲、神農,黃帝)書.
連山易八卦之稱及卦序為:崇山君(乾),伏山臣(坤),列山民(艮),兼山物(兌),潛山陰(坎),連山陽(離),藏山兵(震),叠山象(巽).歸藏易八卦之稱及卦序為:歸氣天(乾),藏氣地(坤),生氣木(震),動氣風(巽),長氣火(離),育氣水(坎),止氣山(艮),殺氣金(兌).
乾坤易八卦之稱及卦序為:天形乾(乾),地形坤(坤),日形陽(離),月形陰(坎),山形土(艮),川形水(兌),雲形雨(震),氣形風(巽).

於<周易本義>中,可找到<形墳>乾坤易的一些組卦與卦次的殘片,此等殘片,據聞來自京房的<八宮世應圖>,但其最早的起源
為黃帝的<乾坤易>.

再是賈公彥64卦中的八卦次序為乾坤震巽坎離艮兌.
帛書64卦中的八卦次序:上體為乾艮坎震坤兌離巽.下體為乾坤艮兌坎離震巽.
以上的卦次序雖不同,但有一共同特點,便是對偶成序,這是其規律.

而前輩所言<漢易歸納了「時間」「空間」「五行」>,難道周易沒有嗎?周易不是包含象、理、數嗎?

古有占、卜,占較莊重,如用於國家大事,藉以炙燒龜甲、獸骨之裂紋來占卜,卜筮則較次而用然一般物事.而四季節候入於漢
易系統,難道這便是漢易的核心糸統嗎?這文王64卦與京房十六卦變呢?又前輩所創的京房圓圖跟邵雍的圓圖不同,然邵雍的
圓(圖)內有方(圖),這方圖沒有在用嗎?

晚輩之理解,廿八宿度方位在用,廿八宿度五行卦爻在用.

量天尺軌跡,晚輩暫且保留.因有如下問題研究,
1.      古人觀天象是以水倒影來述呢?還是其他呢?(如一幅圖畫置於天花板上,其東南西北已定,現東西或南北反於地成畫面向上,其四方便不同了)
2.      北斗七星,斗柄斗杓之運轉循還,以示時間空間(如九星連珠為180年一遇合三元九運及三次六十甲子小循環),先天八卦之體,日月照地球,氣之周流而分四季,後天八卦之用.

以上為晚輩所知所理解,也望前輩能給予更正指導,先在此致謝.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2-8 09:51:09 | 顯示全部樓層
thank for sharin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2-8 17:28:54 | 顯示全部樓層
你所提出的問題我在上回已清楚表述我觀點,沒必要重覆!而你此帖所提出的觀點,你可以嘗試找找你所謂的規律是否能應用於洛書及術數,可以跟各網友分享一下.


古有占、卜,占較莊重,如用於國家大事,藉以炙燒龜甲、獸骨之裂紋來占卜,卜筮則較次而用然一般物事.而四季節候入於漢
易系統,難道這便是漢易的核心糸統嗎?這文王64卦與京房十六卦變呢?
對不起恕我直言,你先弄清楚中國陰陽,五行,與及曆法先後發展過程,再提問吧!

至於你所提到文王六十四卦,是否現今坊間所謂六爻占卜?運用納干納支及五行考量其中法則,如是的,那對創立者是一份侮辱!對使用者是一份悲哀!至於京房先師十六變法,可以參考一下小弟拙作!

又前輩所創的京房圓圖跟邵雍的圓圖不同,然邵雍的圓(圖)內有方(圖),這方圖沒有在用嗎?
為什麼又扯宋易?你知否宋易是如何分辨?這已經脫離了此主題所論述問題,至於我說到邵雍方圓圖,可以參考一下小弟拙作《京房繼傳》或《增訂京房繼傳》.


晚輩之理解,廿八宿度方位在用,廿八宿度五行卦爻在用.
你能否說清楚什麼是二十八宿五行卦爻?


量天尺軌跡,晚輩暫且保留.因有如下問題研究,
1. 古人觀天象是以水倒影來述呢?還是其他呢?(如一幅圖畫置於天花板上,其東南西北已定,現東西或南北反於地成畫面向上,其四方便不同了)
古人觀天象有很多方法,書已有很多記載,可以找找!


2. 北斗七星,斗柄斗杓之運轉循還,以示時間空間(如九星連珠為180年一遇合三元九運及三次六十甲子小循環),先天八卦之體,日月照地球,氣之周流而分四季,後天八卦之用.
恕小弟孤陋寡聞,我未聽過以九星連珠齊甲子,只知道文獻《統宗》及《史記曆書》記錄古人是以「天元之始於十一月夜半朔旦冬至,月雄在畢,月雌在觜,以天干紀月」,又或「上古七曜齊元甲子」.我國定曆法並不是你所說那一套系統.

至於你言之鑿鑿肯定的說話,在何聽過?是否在麥玲玲大師,最近最紅司徒法正大師等等學回來的?或是自己考究的?你可跟各讀者分享一下,所謂九星是那九星呀?又從何年開始計起上元第一個甲子?

為何我會這樣問你,並不是考你,只是讓你更能體會多一點,這是與你所說的三易出現及我所說的漢易有相關聯.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2-8 21:57:21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jimmylam 於 2011-2-8 05:28 AM 發表。


謝謝前輩的回覆.

為山墳(連山易),氣墳(歸藏易),形墳(乾坤易),即三皇(伏羲、神農,黃帝)書.
連山易八卦之稱及卦序為:崇山君(乾),伏山臣(坤),列山民(艮),兼山物(兌),潛山陰(坎),連山陽(離),藏山兵(震), ...



周易和漢易之間的差別可真不小, 從周文王寫下卦辭及爻辭把每卦每爻定相定象, 到了西漢時京房所發展的八宮卦, 除了把每卦都系統地分出本宮卦
定以世應和其相應五行, 更首次以月相的方位和出現時間為卦爻納甲納支及配上二十八宿, 再以本宮卦之五行為中心與每爻納支所屬的五行配上六親, 創立了十神斷事的初形, 要知道十神之法絕不是李虛中或徐子平所發明的. 要是西漢時沒有八宮卦這系統的建立, 相信就沒有後世的<<火珠林>>六爻卦法甚至是八字學中子平之法, 對後世的易學發展來說影響極為深遠. 所以建議你要先搞清楚現在你用的術數是源於何處, 易的數理法是到了漢代才發展這個成熟的形態, 真真正的把「時間」「空間」「五行」歸納起來.

至於 Jimmy 先生關於量天尺軌跡是否以水倒影來論的疑惑, 以下有兩幅古圖可證明古時已經有水中看北斗倒影之做法, 何謂鐵證如山, 只要明白古時所謂的「天人合一」的原理, 其實即是看地上八方之物怎樣對應天上之星曜, 就不難發現這根本就是個倒影
.

[ 本帖最後由 bati10 於 2011-2-8 10:33 PM 編輯 ]
黃帝占.jpg
漆木式.jp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2-9 13:50:07 | 顯示全部樓層
量天尺
it is talking about 28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2-9 20:28:25 | 顯示全部樓層
谢谢楼主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2-9 22:13:10 | 顯示全部樓層
學習、學習!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2-10 03:58:57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銳山 於 2011-2-8 05:28 PM 發表。
你所提出的問題我在上回已清楚表述我?br />

古有占、卜,占較莊重,如用於國家大事,藉以炙燒龜甲、獸骨之裂紋來占卜,卜筮則較次而用然一般物事.而四季節候入於漢
易系統,難道這便是漢易的核心糸統嗎?這文王64卦與 ...


連山易為治國,進而溶入大自然五行法則,以達天人合一,歸藏易以陰陽五行說明季節及生物的發展衰亡, ,晚輩所指的規律是其相對及對偶成序,如天地、雷風、風動、水育等.而應用於洛書及術數,術數範疇之廣,在此請教前輩,風水是否入術數範圍呢?古時易有以數代之,河洛源於易,如某年月日的一棵樹,三年後的同一棵樹,以一數代之,兩者之數是否不同(時間不同),基本上此一數值是死的,固定的,但此樹已變動(大)了,其數成為變數了,是甚麼另其變大,數變呢?是天地日月之氣(數),換言之,先天體(數),後天(洛數)使其(數)變,請問這<規律>是否能應用於洛書及術數呢?
中國陰陽,五行,與及曆法早在伏羲神農時已發展了,出土文獻亦証實其時已有甲曆,曆法方面,前輩是個中能手,晚輩也未有深入研究,他日研究還得向前輩多多請益賜教,未知是否有此榮幸呢?文王六十四卦難道衹在占卜之用嗎?如漢易(京房)衹在節氣候之用嗎?如是者,便正如前輩所言,這是一份侮辱與悲哀了.何以晚輩提出十六卦變呢?古賢留下此等智慧殊不簡單啊,不同方面有不同在用,相信前輩亦不會捧出羅盤來替人卜卦,又或掏出龜殼銅錢來替人堪察風水吧.晚輩之意非前輩所言之意啊.
你能否說清楚什麼是二十八宿五行卦爻?
這在言玄空大卦卦爻之用法,還是耐心等待前輩的文章吧.
兩位當紅的所謂<玄學家>,不提也吧,何以前輩會將晚輩與其扯上關係呢?晚輩所言九星,是九大行星.意思是三元九運的理論附合天文之含義而已.

土星與木星相遇為20年.木星的直徑是地球的11倍,重量是地球的318倍,土星的直徑是地球的9.5倍,重量是地球的95倍.兩星相遇週期與一個小運20年正好相合.

木星繞太陽一周為12年.古人發現木星對地球人類的影響很大,木星的體積和重量僅次於太陽.由此派生出12生肖,所以木星又叫「歲星」,值年太歲由此而來.

火星(1.9年)、木星(11.8年)、土星(29.5年)三星繞日公轉週期的整數中最小公倍數,每大約六十年這三顆星可在同一方位上出現並對地球產生作用(水星是每59年回到原來位置),即土星、木星、水星交會週期是60年.

這與一個甲子大運60年相吻合.而三次六十年共180年週期又是九大行星處在同一方位對地球產生作用.木星每隔11.86年繞太陽一周,土星每隔29.46年繞太陽一周,土木星要二十年才能相會一次,相會九次之週期乃九大行星處在同一方位對地球產生作用.太陽系九星交會,即「九星聯珠」,180年一遇,正合三元九運180年,此種現象也就是風水學中三元九運理論的天文含義。

最後重申,晚輩衹為一對風水愛好研究者,亦非行內人士,更不是來踩塲子,衹是提出一些疑惑來向前輩請益而已,如有冒犯,請多多包函,亦希望能得前輩斧正所習,先在此致謝了.
再是前輩的大作,因晚輩身在外地,論壇上基於權限設置所限制,故很多大作皆無緣亦未能拜讀,抱歉.


[ 本帖最後由 jimmylam 於 2011-2-10 04:24 AM 編輯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2-10 05:49:47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bati10 於 2011-2-8 09:57 PM 發表。



周易和漢易之間的差別可真不小, 從周文王寫下卦辭及爻辭把每卦每爻定相定象, 到了西漢時京房所發展的八宮卦, 除了把每卦都系統地分出本宮卦定以世應和其相應五行, 更首次以月相的方位和出現時間為卦爻納甲 ...

謝謝版主的建議及倒影的鐵証.小弟亦清楚所習的術數源於何處,京房的八宮卦,對後世的影響深遠,亦以其為依據沿用至今,古聖賢留下的智慧真殊不簡單,不同環境有不同在用,正如小弟在銳山前輩上的覆文,羅盤與龜殼銅錢之用,各得其所.
小弟本不想提及方圓圖以免爭執,然版主在提到的六親法,因玄空大卦也在用,也淺談幾句,大家思考一下.
傳統上玄空大卦是用邵子圓盤(當然現今可以貴派的替代),為何下盤用邵盤,而六親法卻用京房的呢?
宋易(方圓盤),連山,歸藏的關聯,比喻洛書數不用+,+在其中了.
方圓盤相對的奧妙,很多人探討仍不得要領,也就亁脆捨棄方盤不用,獨用圓盤,這並不代表其奧妙不存在,衹是未被發掘研究得出而已,也就何以真正的....掌握在少數人手中.
圖免麻煩,就幾句好了,最後請教版主一個問題,量天尺的軌跡,所解是否如一條線規律地,不斷連貫地,循環地運行呢?於版主的建議及鐵証,在此再次致謝.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2-10 14:22:38 | 顯示全部樓層
我歡迎任何人與我有論據激烈討論,最起碼在前題下要舉證你所提出的所謂三易論點,如何應用於術數上.

就如像你在此樓提出的所謂論據,根本把中國文化發展次序也弄錯,「天人合一論」,「五行」,「節氣」,全部都是晚於你所說的三易,這已顯示你對這方面知識貧乏!那如何可以正面討論?好了,不說討論,說你跟我請益了!

你說如何請益?教你你又放不進耳,說你聽你又不想學,最吊詭的我解釋什麼叫義理,什麼叫象數,義理易,象數易不是我說的,歷史已經說了出來,你內心根本放不進,熟意執拗,那你究竟來請益還是來執拗?我沒有興趣跟人家執拗,很浪費時間!你要討論就要提出你的論據來!要請益就要拿出誠意來!

你提到文王六十四卦是否只用於占卜,這是事實,但這事實有九成的人也不相信是事實.如果你不相信是事實,那請你去用文王六十四卦去舉證可以應用於術數上,例如用於二十四山如何,用於紫白飛吊如何,六十四卦如何...等等.這樣堅持,討論才有意思!

你引用我的說話「侮辱」與「悲哀」,你知不知道我是用三十萬言舉證京房八宮卦,才有信心說出這兩詞來!縱使你可能不相信,仍然是我用舉證的方法去論證我的說法,並不是片言隻字及抄一大堆無關的資料就是佐證.最無謂的,這資料已否定了是錯的.

例如你說到九大行星定元運,簡直是笑話,這種江湖想法,就如蘇某麥某之流欺騙無知婦孺,我們中國上古天文曆法,根本用不上什麼天王星,海王星...這些基本常識不知道,你還好像當作秘笈,假設你成立,那又如何扯得上連山,歸藏,周易?俗語所云「大纜也扯不上」,這不是悲哀是什麼?引用一段說文獻給你參考一下:「治曆之本,必推上元,日月合壁,五星連珠,夜半甲子朔旦冬至.自此七曜散行...」.既然你稱呼我為前輩,請你虛心去學習,多讀我們中國古天文曆法,屆時你感覺汗顏就是你進步的時候了,我以長輩身份跟你說這番說話!希望你聽進入耳!

如果你想知道此主題在說什麼,到最後說出什麼來,耐心一點,我再不想花費唇舌,
最後,我以往在論壇發表的文章,是所有普通會員也能瀏覽,由於日後輯錄成書,有版權的因素不得不收回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2-11 21:49:39 | 顯示全部樓層
恭賀新禧
學習學習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2-11 23:13:51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銳山 於 2011-2-10 02:22 PM 發表。
我歡迎任何人與我有論據激烈討論,最起碼在前題下要舉證你所提出的所謂三易論點,如何應用於術數上.

就如像你在此樓提出的所謂論據,根本把中國文化發展次序也弄錯,「天人合一論」,「五行」,「節氣」,全部都是晚 ...

自始至今,晚輩所言的全在堪輿(天文地理)及風水,並非在言曆法,晚輩已再次申明(晚輩也未有深入研究,他日研究還得向前輩多多請益賜教),而前輩卻大部份誤解本意,也許晚輩表達有誤吧.
何以不言三易而言三墳易,夏易(連山)殷易(歸藏),此跟彼有別啊.不是在談義理易,象數易,非本意啊.
晚輩於周易,漢易,宋易內藏連山歸藏之疑惑,前輩有解惑嗎?
一棵樹,羅盤龜殼,洛數變數,三元九運等是在言曆法嗎?
晚輩以九星連卦的天文現象來比喻附合三元九運(雖然前輩崇二元不認同),而前輩<以九星連珠齊甲子>,<九大行星定元運>,是前輩之言,這[莫須有]的罪名,晚輩擔當不起啊,又何以把曆法拉出來呢? 「治曆之本,必推上元,日月合壁,五星連珠,夜半甲子朔旦冬至.自此七曜散行...」,「上古七曜齊元甲子」能請教前輩何以古人要在日月合壁,五星連珠來齊元甲子呢?何以古人對元積年這樣重視呢?(這在談曆法了)
64卦,廣被用之,卜筮在用,京房宮卦在用,邵子方圓盤在用,貴派鎮派圓盤在用,各自不同演譯,各自糸統不同在用而已.
今天才真正認識一些事物,德行修持,心之修持不容易啊.看數篇文章在受揍,受駡,也真覺汗顏,尤幸晚輩這初級生尚承受得起,初級生嗎,不然何能受益,然受揍,受駡之餘,也請給予解惑及教導,亦恭待前輩於此題的闈文,最後於前輩的教導及訓誨,晚輩這初級生在此叩謝.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2-12 00:44:38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jimmylam 於 2011-2-11 11:13 PM 發表。

自始至今,晚輩所言的全在堪輿(天文地理)及風水,並非在言曆法,晚輩已再次申明(晚輩也未有深入研究,他日研究還得向前輩多多請益賜教),而前輩卻大部份誤解本意,也許晚輩表達有誤吧.
何以不言三易而言三墳易,夏易 ...


Jimmy 先生有此說或許因未明吾師之心意.

吾師對先生的尊重, 要知道在這論壇上激烈的討論常有, 但我絕少看到銳山師父會用上這麼長的篇幅去認真回應像你最初提問的那個帖子, 這樣已經可以看到其一片苦心. 這個帖子原先是吾師發表二十八宿五行來由的考古與天文依據, 但先生到來後首先是離題辯論自己用的是周易而不是漢易, 又突然說到量天尺那裡, 接著又說貴派自家的六十四卦方圓圖心法怎樣奧妙和怎樣鮮為人知, 明顯的跟原帖之題目完全偏離, 對作者的尊重是嚴重缺乏的. 要是先生真的是帶著認真求知的心態來認識吾師的易學模型, 在先生質疑吾師的理論之前, 或許先考慮弄一本《增訂京房繼傳》回來看一下也未為遲, 該書在各大圖書館都能租借, 這樣對作者又或是真正求學的態度來說才算是基本的尊重. 先生在對別人的努力成果
和其苦心不了解的情況下說出這樣讓人傷心的說話, 實屬不當.


[ 本帖最後由 bati10 於 2011-2-12 12:47 AM 編輯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2-12 07:21:09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bati10 於 2011-2-12 12:44 AM 發表。


Jimmy 先生有此說或許因未明吾師之心意.

吾師對先生的尊重, 要知道在這論壇上激烈的討論常有, 但我絕少看到銳山師父會用上這麼長的篇幅去認真回應像你最初提問的那個帖子, 這樣已經可以看到其一片苦心. ...

對於銳山前輩的認真回應及三十萬詞的勞苦功高,小弟致以敬佩及感激,在偏離主題方面亦承認,但銳山前輩既回應,也就表示接受了,何以銳山前輩及版主其時不提出至現在才提出呢?
在此小弟再重申,本人衹為一對風水術數愛好的研究者,亦非業內人士,又何來派別在用呢?踫巧正在研究<易>及之前一些大卦,故向銳山前輩請教而已,但請教的非單是周易或宋易喔,至於版主所提的<貴派自家的六十四卦方圓圖心法怎樣奧妙和怎樣鮮為人知>衹為個人之見,一研究者又何來甚麼貴派,甚麼心法,甚麼奧妙呢?實情小弟也在研究中,這也是版主提到六親法,小弟才多此一談,大家思考一下.再是版主認為對銳山前輩質疑及不尊重,請版主細心看看,一起步已出差錯了,小弟在悄悄更正之餘又是否有指出過,但換來的是甚麼,也罷,小弟也不想越描越黑,如在言詞中有不當或不尊重的,也請版主指出,小弟是絕對勇於?認及認錯的.版主的心境理解,但希望情、理弄清楚,如版主仍認為對尊師不敬,不尊重的話,小弟在此向尊師銳山前輩賠個不是,這事可以滿意完結吧.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2 11:27 AM , Processed in 0.02530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