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樓主: MissC

【夏日養生特輯】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06-7-8 20:30:35 | 顯示全部樓層
隨著一聲新年到,『財神爺爺』看顧您了,
你獲得了『財神爺爺』贈送現金2304個美元。


【祛暑良方】中暑刮痧愈痛愈紅才好?錯啦!應喝大量溫開水
  
  
天氣持續高溫,熱到人都覺得快融化了,加上不小心中暑了,整個人說不上來的不舒服,醫師表示,刮痧或拔罐都是不錯的方式,可以迅速改善中暑症狀,只不過,拔罐必須專業執行,刮痧卻可以就地取材DIY,但值得注意的是,可不是每種情況下都適合刮痧喔!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師廖婉絨指出,如果屬於只能排出少量的汗或排不出汗來的乾中暑,就很適合使用刮痧,刺激體內的氣血淤積、將毒素釋放出來,加速血液循環,促使體內免疫系統的啟動。

不過,若是已經臉色發白、流很多汗,中醫師就不建議刮痧,會有反效果。

中醫裡講的刮痧術,指的是利用補瀉手法刺激皮膚,使皮下充血、促使毛孔血管擴張,達到快速治標的症狀處理,刮拭後皮膚會出現紅色出血點痧痕。

台北市立中醫院醫師申一中說,刮痧主要是刮拭分布於脊椎兩側的太陽經,通常一般民眾最常刮的部位是肩頸部位,也就是所謂的「頸三條」,能幫助退燒、去暑及祛風寒,若此處血氣堵塞,就容易造成氣血不通、暑氣不能散。

刮痧該掌握什麼訣竅?難道顏色愈深、感覺愈痛愈好?廖婉絨指出,主要可沿著脊椎兩側處由後頸部到下背部,由上而下一段段順著刮拭,角度約45度,力道適中即可,切勿來回反覆。

通常刮出紫紅色痧點出來便完成,不過,並非愈痛愈好,她也強調,有人很快就出沙,有人卻不明顯,但最多一個部位刮20次就好,切勿死命的刮,以免造成破皮、甚至感染。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已產生中暑現象,醫師卻不建議在冷氣房裡或對著電風扇刮痧,廖婉絨說,這樣一來,會使本來已經微張的微血管,受風邪、寒邪趁虛而入,刮完痧反而頭會更痛、更不舒服。

其他必須注意的是,包括刮痧完畢應馬上補充4、500C.C.溫開水,幫助血液循環、稍作休息,不要馬上沖冷水澡,洗澡時勿用沐浴乳、以免刺激刮過發紅肌膚。

雖然刮痧板是最好刮痧的工具,但就地取材可使用湯匙、或是硬幣、甚至鈕扣都行,廖婉絨說,最好有稜角但光滑,比較尖銳的信用卡就不太適合。

在刮痧前,先將皮膚擦拭乾淨、或酒精簡單消毒,然後搭配水或嬰兒油、萬金膏一起,不要乾乾的刮。

她強調,若是血小板數量少、有過敏性尋麻疹、血友病患、心臟病、糖尿病患者皆不宜刮痧,空腹或過飽時也應避免。


【東森新聞報】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6-7-8 20:31:57 | 顯示全部樓層
【祛暑良方】美女醫師推薦「翠玉消暑粥」 清暑減肥一起來   
  

天氣這麼熱,該怎麼防範中暑的發生?中醫師表示,不妨從日常保健茶飲著手,尤其當中暑症狀出現時,比單純飲白開水的效果更佳,尤其不論是溼或乾中暑,都可藉由茶飲藥膳達到清熱消暑的效果。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師廖婉絨特別提供3道消暑茶飲或藥膳,不僅材料簡單、容易買到,而且經濟實惠。

首先針對大量出汗、身體流失大量水分或鹽分時,此時會感到體溫略高、口渴、疲倦、四肢無力、皮膚溼冷、臉色蒼白、食慾差、暈眩無法集中注意力等,可試試這道「元氣生津飲」,平日可當保健茶飲。


<元氣生津飲>

材料:西洋參3錢、麥門冬2錢、石斛2錢、竹葉1錢。

沖泡法:
1.將上述材料裝入過濾袋中,放入保溫杯裡。
2.加入1000cc熱水,悶蓋15分鐘,待涼後即可代茶飲用。

功效:益氣生津、養陰清熱。

另外,廖婉絨特別推薦這道清熱消暑的「翠玉消暑粥」,她說,當食慾不振、胃口也不佳時,自己便用電鍋煮好、很方便,她還說,中午可當主食,也適合減肥喔!另藥膳材料也可添加或更換成薏仁,不過,她提醒千萬別當下午點心,一不小心可會攝取過多熱量的。

<翠玉消暑粥>

材料:冬瓜100克、西瓜翠衣(西瓜的外皮,洗淨、曬乾)60克、綠豆100克、白米100克。(以上料可自行斟酌)

做法:
1、將冬瓜、西瓜皮洗淨去皮,切成小丁塊。
2、綠豆、白米洗淨,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煮至八分熟;再將冬瓜、西瓜皮一起放入,繼續煮至所有材料熟爛,加少許鹽等調味料即可。

功效:清熱消暑、健脾益陰。

再來,若是長期待在高溫環境中如廚師等,以致體溫調節中樞失去功能,使得體溫過高汗無法順利排出,皮膚變得乾燥潮紅、頭痛、脈搏與呼吸急促、噁心等,她建議不妨試試這道「輕盈芳香茶」。

<輕盈芳香茶>

材料:金銀花3錢、連翹2錢、梔子2錢、薄荷1錢。

沖泡法:
1.將上述材料裝入過濾袋中,放入保溫杯裡。
2.加入1000cc熱水,悶蓋15分鐘,待涼後即可代茶飲用。

功效:清暑泄熱。

正如同中暑時體內水分大量流失之際,家醫科醫師建議可1:1稀釋舒跑飲用,平衡體內電解質,廖婉絨說,以上的中藥茶飲也可適量加點鹽,效果會更好。


【東森新聞報】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6-7-8 20:32:49 | 顯示全部樓層
防熱浪10妙招
  

  
一、讓生活中的動作慢下來,避免跑步、騎自行車等劇烈運動。如果一定要做比較劇烈的運動,可在清晨5到7時之間、一天中最涼快的時段進行。

二、儘量待在室內,最好是有冷氣的環境。如果沒有冷氣,儘量待在低樓層,遠離頂樓陽光曝曬處。

三、中午最熱的時段,避免待在戶外無遮蔭處。

四、退休人士如不捨得家中全天開冷氣,一天中可去圖書館、車站、醫院、百貨公司等有冷氣的公共場所待幾個小時。

五、吹電扇,雖不能降低室溫,但可幫助汗水揮發,讓體溫降下來。

六、即使不覺得渴,也要多補充水分,例如水、果汁、牛奶等。不要喝含有酒精、二氧化碳、咖啡因的飲料,如喝太多啤酒,身體容易脫水。

七、穿著質輕、寬鬆、淺色系的衣服,因為淺色衣物可反射部分光能。

八、少量多餐,並減免高蛋白食物,以減少因新陳代謝加速產生的熱能。

九、多關心年長者、兒童等會發生中暑症狀的高危險群。

十、注意家中寵物的狀況,尤其是多毛動物如兔子、狗,以及不耐熱的極地、寒帶、溫帶動物。,


【聯合新聞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6-7-11 21:23:01 | 顯示全部樓層
隨著一聲新年到,『喜神大帝』看顧您了,
你獲得了『喜神大帝』贈送現金224個美元。


炎夏好發膿痂疹幼童應注意
  
  
炎夏是膿痂疹好發的季節,大里市仁愛綜合醫院入夏以來已發現多起案例,其中有一家三個小朋友互相傳染的案例,家長應多留意幼童身體狀況及衛生習慣。

憂心忡忡的林媽媽帶著三個臉部及手部有膿痂疹的小朋友到門診陳述,五歲排行老二的男童先發病,接著是三歲的小妹妹也在臉部及手部出現膿泡,就讀小一的七歲哥哥也接著發生同樣的症狀,家長警覺不對,趕緊將三名小孩一起帶到醫院就醫。

皮膚科陳明仁主任詳細診視,結果都是罹患膿痂疹,在經過一週口服及外用抗生素治療後都已經痊癒。

他表示,膿痂疹是一種表淺性的皮膚感染,通常由葡萄球菌、鏈球菌所引起,細菌常隱藏於鼻腔內再傳染到其他部位。

膿痂疹若能及早治療,療效十分良好,延誤治療或搔抓患部,則會擴大範圍;嚴重者還可能發燒、白血球增高,造成全身性的感染。

陳明仁提醒家長們,膿痂疹常有症狀如下:先有小泡、膿泡、破潰後呈潮紅糜爛,蜂蜜般蜂痂皮及滲出液是它最大的特徵,少數患者會有輕度搔癢或疼痛,好發於臉部、鼻子、嘴唇周圍、臀部或四肢,易透過接觸傳染而迅速蔓延。

陳明仁表示,濕熱的夏季是黴菌、細菌容易滋生的溫床,也是皮膚病好發的季節,膿痂疹是夏天幼兒應慎防的皮膚傳染病,常常發生於托兒所中,透過一個小朋友傳給另一個小朋友,返家後傳染給其他兄弟妹,很容易造成多數學童的感染。

他呼籲除了注意衛生習慣常洗手外,一旦罹病應儘快就醫,若家中有小患者,最好請假在家中休息,並與其他小朋友隔離,減少接觸。950711


【中央社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6-7-11 21:24:12 | 顯示全部樓層
夏天汗斑患者多 醫師籲注意身體乾爽
  

時序進入夏季,高溫使人容易流汗,皮膚科醫師近來發現許多汗斑患者求診;由於汗斑不容易根治且會反覆發作,醫師今天呼籲民眾,平時應儘量保持身體乾爽,發現小面積感染時儘快就醫,以免感染範圍擴大後對生活品質造成影響。

奇美醫學中心皮膚科醫師林欣儀表示,汗斑又稱變色糠疹、花斑癬,發病主因為寄生於人體的黴菌出現大量繁殖。通常好發於體溫高、容易出汗與出油的體質。

一般人皮膚腺體開口本就有些黴菌生存,在潮濕、油脂多的環境中,黴菌就容易大量生長,十多歲至三十多歲活動量大的年輕人,在背部、胸口、腋下等易流汗,且被衣服覆蓋的皮膚,較可能產生病變。

汗斑的顏色會有有紅、棕、白三種顏色變化,不具自癒性且會自我傳染,一旦感染,範圍可能就愈來愈大,不僅不雅觀,且容易影響人際關係。

林欣儀指出,治療汗斑需數星期至數月療程,面積小的汗斑可以抗黴菌外用藥塗抹;大面積的汗斑則需以口服藥治療,治癒後患部常須一段時間才能恢復原有膚色。

汗斑一般並不會經由接觸傳染,但不易斷根,容易反覆發作,應儘快找合格皮膚科醫師治療。林欣儀建議保持身體乾爽、減少流汗,運動之後趕緊沖洗,避免發生汗斑。950711


【中央社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6-7-13 18:15:32 | 顯示全部樓層
不要熱昏了 中醫有保健妙方


熱昏了!許多人頭暈、胸悶、疲倦乏力、躁熱感、小便黃、或睡眠品質變差,中醫師說這是「夏季暑熱症候群」,也就是一般常說的「中暑」。

縣立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鄭昌賢指出,最近常有民眾求診,其中一位50多歲的計程車司機,主訴口乾舌燥、躁熱難安、火氣大、容易出汗、小便黃;另一位30多歲的護理師,則說她胸悶、頭暈脹、睡眠不穩、倦怠、精神無法集中等等,事實上這些都是「夏季暑熱症候群」,在刮痧及口服科學中藥後,症狀都已明顯改善。

他建議,夏天保健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第一,適度補充水份、電解質:建議少量多次飲水比較好,一次大量飲水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嚴重者會導致體內水和電解質平衡的紊亂。第二,飲食要清淡、善用天然飲品解暑,例如綠豆薏仁湯、百合蓮子湯,或是西瓜皮煮水飲用,都有清涼解暑的效果。

第三,切忌貪涼取冷:避免勞動後立即用冷水澆頭沖身,或徹夜冷氣、風扇強風對吹,導致中氣內虛,暑熱與風寒乘虛而入。

第四,避免悶熱環境、長時間曝曬:尤其開車族朋友,太陽曝曬後車內溫度往往高達4、50度,馬上進入車廂,很容易「熱到」。


【自由時報】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6-7-14 17:04:24 | 顯示全部樓層
隨著一聲新年到,『財神爺爺』看顧您了,
你獲得了『財神爺爺』贈送現金4084個美元。


炎夏熬夜憋尿 多喝水及蔓越莓汁防尿路感染    


夏季濕熱潮濕的季節,原本就易引發泌尿道發炎,許多人挑燈夜戰觀看世界盃足球賽實況轉播,或是工作、讀書因素經常熬夜憋尿。醫師建議夜貓子和女性朋友們記得多喝水,或是飲用蔓越莓汁,預防泌尿道的感染。

開業診所醫師林青榖今天表示,夏天高溫使得人體 流汗增加,民眾收看世界盃足球賽時,經常會搭配啤酒 或咖啡茶飲助興提神,這些飲料會利尿,部分民眾貪看 精采鏡頭而憋尿,又水分補充不足,導致泌尿道感染。 林青穀說,女性的泌尿道比較短,比男性更容易泌 尿道感染,一些常需久坐又有憋尿傾向的女性和考生們 ,以及孕婦更是屬於泌尿道感染高危險群,不久前,女 星陳美鳳就是錄影憋尿,導致膀胱發炎。 泌尿道感染的症狀是頻尿、排尿疼痛、排尿灼熱感 、甚至輕微發燒。林青穀表示,預防治療之道是隨持補充水分,每天要喝八大杯、兩千cc的水,還要養成有尿意就上廁所的好習慣。 此外,他也表示,超過八成的尿路感染是由大腸桿菌引起,近期研究報告顯示,蔓越莓的果子含有A型初花青素,其化學結構可預防大腸桿菌黏附泌尿道的黏膜上皮細胞,每天飲用三百cc蔓越莓果汁,即可有效降低泌尿道感染。


【中央社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6-7-14 17:05:12 | 顯示全部樓層
跨下癢成皮膚癌 夏季皮膚病變多注意

  
夏天到,氣候高溫多溼,容易滋生黴菌導致皮膚發炎病變。一位民眾因跨下癢起疹,誤當皮膚病購買藥膏塗抹,症狀卻不見好轉,最後證實罹患皮膚癌;醫師呼籲,不要輕忽自己身上突然長出的腫塊和痣等皮膚異狀,當心造成皮膚病變、甚至皮膚癌。

夏日炎炎,皮膚曝曬紫外線時間增加,而高溫多溼的天氣更是細菌和黴菌的溫床,因而造成皮膚局部發炎的情況相當常見,長時間下來不但會發生灼傷或雀斑、皺紋,嚴重甚至造成皮膚癌。一名七十多歲民眾,一年多來因跨下癢起疹,加上皮膚有脫屑和輕微疼痛,原本誤以為溼疹,因而自己購買溼疹藥膏塗抹,不料範圍越來越大,最後就醫診斷後,證實是皮膚癌。

書田診所整形美容科主治醫師黃季怡表示,當發現自己身上出現長時間不癒合的傷口、突起的腫塊或者黑痣、白痣等皮膚異狀時,應儘早就醫診治,皮膚癌的發生主要與紫外線過度曝曬有關,早期發生面積不大時,往往可以醫治根除,千萬別錯失癌症治療先機。

醫師呼籲,皮膚癌早期不痛不癢,平日要多觀察自己皮膚,有問題盡早就醫並注意防曬。


【中廣新聞網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6-7-17 19:57:26 | 顯示全部樓層
夏日氣溫偏高 潛水者避免發生中風   
  


今夏氣溫偏高,雖然潛水消暑樂無窮,很有可能剎那間發生中風。台中市澄清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葉守正今天表示,一名潛水者潛水後突然發覺自己看不到右側手腳,這是大腦枕頁腦梗塞造成的偏盲,有可能是腦血管突然缺氧或痙攣所致,值得喜愛夏日潛水的人注意。

葉守正表示,這名五十歲的潛水教練,一向身體硬朗,最近因工作忙碌有一段時間未執行潛水活動,因技癢而在游泳池潛泳約三十公尺後,當爬上池邊卻發覺眼睛突然看不見自己的右腳和右手,緊張萬分,到一家規模不小的醫院眼科求診,被診斷為兩側外視野神經缺損,懷疑是腦部長腫瘤所致。

他表示,這位患者經轉介到澄清醫院神經內科求診,初步判斷是突然造成的神經病變,而非長腫瘤;經進一步的磁振造影和血管攝影後,確定是大腦枕頁腦梗塞,部分神經無法接受視覺的傳達,造成突然一邊偏盲。

由於患者腦梗塞輕微且即時求醫,經一週的藥物治療,目前右側視覺已恢復約九成,並持續追蹤治療中。葉守正指出,潛水本身就是一種缺氧的動作,如果加上身體情況不佳,因水份缺乏使血液過於凝集,是有可能突然因血氧供需不足或血管痙攣引起腦梗塞,而造成各種神經病變。

澄清醫院神經內科門診也曾發現幾位患者,長期喜愛三溫暖卻不知自己已有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在享受三溫暖忽冷忽熱的快感後,總覺得單邊的手腳好像比較無力感。葉守正表示,這是腦細胞在無形中受到傷害,屬於無症狀的多次中風;如果傷到重要部位,有可能會出現症狀。

因此,葉守正呼籲三溫暖的愛好者,應先充分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如果患有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最好能避免在極短的時間內讓身體受到高高低低的水壓或水溫過度刺激。950717


【中央社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6-7-18 12:10:42 | 顯示全部樓層
2006.07.18  中國時報
夏日紅眼睛 別來趕流行
林名育(育群中醫診所院長、眼科專科醫師)




    天氣炎熱,戲水的人增多,不少小朋友游完泳眼睛紅得像隻小白兔,通常這是因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結膜炎,這也是夏日最常見的眼科急症。

    紅眼睛是因為白眼珠上的血管充血,因此眼睛看來紅紅的。紅眼睛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急性結膜炎,就有細菌、病毒、黴菌感染引起的不同原因,另外也有因過敏、化學刺激引起。通常除了眼睛紅外,還伴隨的症狀有流淚、怕光、眼皮腫脹、視力模糊,眼睛、疼痛不舒等等。

    病毒感染最常見

    夏天最流行的紅眼症,以病毒引起最多,通常在潛伏期後,突然眼紅、眼皮腫、流淚及黏液,如果波及角膜(黑眼珠),還會疼痛、視力模糊。這類疾病多因接觸傳染,但抗病毒藥很少,病毒種類又多,,病毒感染者,使用抗生素根本無效,因此眼科往往只能做症狀治療。不過,中醫可用一些清熱解毒藥,如金銀花、黃芩、菊花、薄荷等藥來緩解症狀。

    值得一提的是,紅眼睛不一定是去游泳池被傳染的,有時候是因泳池加了太多氯消毒水所致,這一類紅眼睛並不會造成傳染。

    紅眼睛有三類

    其實除了感染引起的紅眼睛,眼科常見的紅眼睛主要分為三類,第一類是較少伴隨其他症狀,例如常揉眼睛、外傷、疲勞、點藥水引起的紅眼睛,既不會傳染,也沒有重大傷害,但經常造成病患的困擾。

    第二類是有伴隨其他相關症狀的,如急性青光眼發作、海綿竇內內頸動脈破裂或栓塞引起的凸眼,症狀明顯,病患會自行就醫。

    第三類是結膜下出血及眼皮血腫,無視力危險,但會常復發。

    慢性結膜炎 現代文明病

    還有一種紅眼症「慢性結膜炎」也相當普遍,它也稱得上是現代的文明病。慢性結膜炎的症狀則常以乾澀、異物感、疲勞、怕光為表現,尤其在下午以後,忙了一天後最容易發作,有時反而眼紅症不太明顯,醫師必須翻開眼皮檢視瞼結膜的濾泡,區別是否是隱形眼鏡引起的。

    近年來電腦普及,電腦族用眼過度,經常出現慢性結膜炎的症狀。很多非感染性的原因都歸到此類,如:空氣污染、強光、疲勞、失眠、隱形眼鏡、化學性藥物都是;如果有眼癢、結膜水腫,又有季節性,或能確定誘發的來源,可以歸為過敏性結膜炎。西醫常用抗過敏或類固醇藥水來治療,但效果時好時壞;中醫則建議用養陰清熱法,使用如桑葉、生地、知母、石斛等藥來改善。

    不過,有些疾病如慢性青光眼、結膜腫瘤、眼內腫瘤也會引起的紅眼症,但初期並沒有什麼不適症狀,因此容易被忽視,這類疾病切勿掉以輕心,以免延誤治療。

    如何預防傳染性紅眼睛

    1.流行性結膜炎的期間,不要到游泳池游泳。
    2.不要用公共毛巾擦眼睛,或與他人共用毛巾、臉盆。
    3.不要隨便點用他人使用過或過期的眼藥水。
    4.勤洗手,少摸眼。
    5.化工廠工人要戴護目鏡。
    6.隱形眼鏡清潔工作要確實。
    7.充分的睡眠,工作勿過度勞累,注意養身之道,謹慎飲食。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6-8-11 23:58:42 | 顯示全部樓層
隨著一聲新年到,『財神爺爺』看顧您了,
你獲得了『財神爺爺』贈送現金3751個美元。


炎炎夏日睡不飽 可能是中暑


每天在大太陽下工作,正中午易頭暈,食慾下降,精神不佳,儘管睡眠時間拉長,卻還是一直覺得睡不飽,有這樣症狀的人,極可能是中暑了。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師顏志誠表示,俗語「中睡蛇」指的就是這種狀況,一位從事業務工作的王生先就是一直睡不飽,而且整日精神萎靡,他懷疑自己是得了慢性疲勞症,就醫才發現其實是中暑,服用中藥,配合適度的防曬與休息,症狀大有改善。


顏志誠說,中暑是因為人體無法正常散熱造成,而從中醫的觀點,其實還因濕熱的比重不同而分為濕溫、暑溫、暑熱,另外還有伏暑、風溫、溫疫等,會造成人體內熱量與水分代謝不均衡,並因過度流汗而消耗人體的正氣。


錯誤的解暑方式也是導致中暑的原因,比如大汗時沖冷水、吹冷氣、喝冰水等,都會造成暑熱無法排除。


顏志誠表示,依中醫觀念來治療,以「清熱」、「益氣」、「生津」為主,常用方劑如白虎加人參湯、竹葉石膏湯、清暑益氣湯、生脈飲等。


中暑會造成睡眠困擾,顏志誠建議,民眾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預防,比如可多喝綠豆薏仁湯、桂花酸梅湯,或是以薄荷葉與紫蘇葉各100克放入浴缸中浸洗,都有助身體散熱。


(中廣新聞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6-8-12 00:00:32 | 顯示全部樓層
夏季這類人群千萬別吃冷凍飲料


上海市徐匯區李女士︰我今年35歲,患有過敏性鼻炎,每當到了春季就會犯病,用過不少方法,但始終沒有治癒。近兩年一直聽別人說像我這種病冬病夏治的效果更好,我想問︰甚麼是冬病夏治?在治療時有沒有禁忌?需要注意甚麼?
  
上海仁愛醫院朱明方主任醫師認為,過敏性鼻炎的人大多為虛寒體質,多怕冷,遇冷容易出現鼻癢、噴嚏等情況,尤其是氣候突變更明顯。如果在人體經絡氣血旺盛的三伏天,透過穴位藥物敷貼的方法,能夠起到溫陽利氣、散寒的作用,能夠適應氣候的變化。
  
治過敏性鼻炎大多以穴位敷貼為主,就是通常所說的三伏貼,但又不僅僅局限於此,如果皮膚容易過敏不適用敷貼,可以採用針灸療法,要是怕疼不敢針灸,吃點補陽散寒的中藥也可以。
  
夏季陽氣本身就容易外瀉,治療時要格外保護陽氣,以便順利配合散寒,如果大吃冷凍飲料,傷及脾胃的陽氣,加重脾胃虛寒的程度,使本已陽虛的體質更加虛弱,還可以使沉積在體內的寒氣凝滯,影響向外發散。還要少吹空調,特別是在治療時,皮膚會因遇冷毛孔收縮,影響藥物的滲入。
  
很多人容易苦夏,吃得少,睡得少,消耗又很大,身體的免疫力自然會下降,在冬病夏治前,最好適當吃些冬瓜、苦瓜等消熱去暑的食物,提升身體抵抗疾病的能力,從而使治療事半功倍。同時適度鍛鍊,鼓舞陽氣的生發、增加汗液的排洩,以帶動體內滯留的寒氣發出體表。
  
除了過敏性鼻炎外,冬病夏治還可以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但應根據不同的體質慎重選擇治療,否則容易由於過用助陽之品,耗傷陰液,引發其他疾病。


(健康熱線)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6-8-12 00:02:38 | 顯示全部樓層
聽懂高溫下的人體警報


高溫防暑,關鍵在一個「防」字

生理學家研究認為,30℃左右是人體感覺最佳的環境溫度,也是最接近人皮膚的溫度。

33℃——汗腺開始啟動
在這種溫度下工作2?3小時,人體「空調」——汗腺就開始啟動,通過微微出汗散發蓄積的體溫。

35℃——散熱機制立即啟動
此時,淺靜脈擴張,皮膚冒汗,心跳加快,血液循環加速。對個別年老體弱散熱不良者,需要配合局部降溫,或啟動室內空調降低人體溫度。

36℃——一級警報
在這個溫度中,人體通過蒸發汗水散發熱量進行「自我冷卻」,每天要排出汗液和鈉、維生素及其他礦物質,血容量也隨之減少。此時,要及時補充含鹽、維生素及礦物質的飲料,以防體內電解質紊亂,同時還應啟動其他降溫措施。
  
38℃——二級警報
一旦氣溫升至38℃,人體汗腺排汗已難以確保正常體溫,不僅肺部急促「喘氣」以呼出熱量,就連心臟也要加快速度,輸出比平時多60%的血液至體表,參與散熱。這時,降溫措施、心臟藥物保健及治療均不可有絲毫的鬆懈。
  
39℃——三級警報
汗腺疲於奔命地工作,此時容易出現心臟病猝死之危險。
  
40℃——四級警報
高溫已令人頭昏眼花,此時人必須立即到陰涼地方或藉助冰塊等降溫,有不適者需馬上送醫院治療。
  
41℃——特別小心
人體排汗、呼吸、血液循環……一切能參與降溫的器官,在開足馬力後已接近強弩之末,對體弱多病的患者和老年人來說,這是一個「休克溫度」,一定要特別小心。

小編提醒:高溫酷暑時易發心絞痛

(轉)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6-8-12 00:14:54 | 顯示全部樓層
隨著一聲新年到,『財神爺爺』看顧您了,
你獲得了『財神爺爺』贈送現金1411個美元。


2006.08.01  中國時報
頭痛沒食慾 別把中暑當感冒
曾靖華/台北報導




    夏天天氣高溫酷熱,相信有不少人有頭痛、精神差、全身無力、沒有食慾等症狀,還以為是因為免疫力變差感冒了,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中醫科彭姵綸主任表示,其實這是暑邪傷人(中暑)所致。

    夏天因氣溫高,加上常在太陽下和冷氣房進進出出,忽冷忽熱的結果,導致身體毛細孔忽張忽關,又因天氣熱,很多人喜歡吃冰喝涼來消暑解渴,反而容易使體內溫度調節功能受損,增加中暑的可能性。

    彭姵綸主任表示,近來也有人因為身體發熱、煩躁不安、易怒、口乾舌燥、出汗不易、頭暈腦脹、精神不佳、全身無力、沒有食慾、尿少尿濃、鼻出血等症狀,而擔心是不是感冒了,其實這種所表現出來的症狀,就是「悶燒」,可以透過刮痧促使熱邪發散,也可利用清熱消暑的藥物和方劑,如清暑益氣湯、白虎湯、竹葉石膏湯、六一散、荷葉、知母、蘆根、西洋參等來清熱,但需依病人不同的體質和症狀來治療。

    彭姵綸主任建議民眾,在這樣酷熱的天氣裡,不妨多吃些冬瓜、絲瓜、小黃瓜、苦瓜、白蘿蔔、番茄、西瓜汁、甘蔗汁、蓮藕汁等清熱、止渴、消暑去溼的食物,但是有氣喘、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支氣管炎等虛寒性體質者,則不建議多食用,以免冬天時病症更加嚴重,反覆不癒。

    至於有過敏體質的病人建議可以利用「冬病夏治」的原理,運用「三伏貼」治療,以調整體質,減緩其過敏症狀。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6-8-13 13:59:32 | 顯示全部樓層
夏日養生要防 “火”



  炎熱的夏天,如果不注意養生,很容易 “上火”,所以要特別注意防 “火” 。

  一要防“外火”,即自然界高熱的氣溫。預防的措施是儘量避免烈日的直接照射,外出或工作時戴好遮陽帽;同時要保持室內環境安靜衛生,注意通風降溫,以防外火內侵。

  二要防 “內火”,即使人體陰陽失衡而出現的內熱症。

  主要有幾種:

  心火

  心火分虛實,虛火主要表現有低熱、盜汗、心悸、心煩、失眠、健忘、口幹、舌尖紅,有虛火的人可常喝點蓮子大米粥,或用生地、麥冬等泡茶喝;實火主要表現為反覆口腔潰瘍、口幹、小便短赤、心煩易怒、舌尖紅,有實火者可用導赤散或牛黃清胃丸降火。

  髒火

  乾咳無痰或痰少而粘,有時痰中少量血,潮熱盜汗、手足心熱、失眠、兩顴紅、口乾舌燥、聲音嘶啞、舌紅嫩。有髒火者可用紅棗、大米適量煮粥吃,或用沙參、麥冬泡茶喝。

  胃火

  胃火也分虛實。實火表現為多食善饑、上腹不適、口苦口幹、大便幹硬。胃有實火可用梔子、淡竹葉泡茶喝;虛火表現為輕微咳、飲食量少、便秘、腹脹、舌紅少苔,可吃些有滋陰作用的梨汁、甘蔗汁、蜂蜜等。

  肝火

  常表現為血壓高、頭痛劇烈、頭暈、耳鳴、眼幹、口苦口臭、易怒、兩肋脹痛、煩躁、舌邊紅,可服龍膽瀉肝湯或丸。

  凡有“內火”者,除給予藥物治療外,應多飲水,以清熱降火來調節體溫,多吃水果抗炎消暑;保持心情舒暢,不急不燥,抑怒熄火,以達到“心靜自然涼”的效果,防止“內火”自生。


(《中華醫學會》網)


[ 本帖最後由 MissC 於 2006-8-13 02:12 PM 編輯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6 12:58 PM , Processed in 0.023623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