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35|回復: 0

人間私語 ,天上響雷(道證法師 講述)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2-3-5 00:02:2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人間私語 天上響雷
當我去臺北臨濟寺受在家菩薩戒的時候,認識了一位去受五戒的蓮友。因為她被安排住在我的隔壁床,所以,我們有比較多接觸的機會。這位蓮友大約是二十多歲的女孩子,長得很可愛,講話很豪爽,後來我才知道她有一些特殊的能力。她是說有時會有一些靈感,有時可以看到一些鬼神。我們都知道那並不重要,因為學佛最重要的就是要消除自己的煩惱,解決生死的問題。因為我們都住在高雄,所以受戒回家以後,就時常一起去聽經、念佛,有時候她心血來潮,也會到醫院來找我,跟我一起去勸病人念佛。
當她第一次去我們醫院的時候,她就告訴我:「嘿,你們四零一病房外面住在加床推車上那病人是什麼病呀?我看她五形全脫,今天晚上可能熬不過,你請她的醫師小心一點吧。」因為我知道她有一些靈感,所以我就去看那位病人,也請她的醫師和上級的主治大夫關照一下,但是在醫學看起來,那位病人病情雖然嚴重,但是,她長久以來就一直是這樣,算起來是每天差不多,可能也不至於今天晚上馬上就會有什麼多大的危險。但是,那位病人真的當天晚上忽然就血壓降低,心臟停掉了。那位病人的兒子是成功大學的博士,他曾經聽過佛法,所以大家在緊急急救的時候,我也勸他念佛,他家的人都願意接受,所以他們就決定要送病人回家去念佛。
那天半夜,有好幾位美濃雷音寺的法師都義務去她家幫忙助念,念佛八個小時。這位病人原來病得又瘦、又痛苦的面容,在助念之後,變得整個面頰圓圓胖胖的,又很紅潤,又笑嘻嘻的。後來這位博士就回來醫院告訴我這個念佛的感應。後來,我們醫院的醫師一談到這件事,就開玩笑說:「唉,請你的朋友來幫我們查房一下,看看有沒有什麼危險的病人,先把他送到加護病房,才不會到時候有變化,送得那麼緊急,匆匆忙忙、慌慌張張的。」
有一天,這位朋友跟幾位醫師聊天,她就指著其中一位醫師說:「你背後這裏、這裏,一共有三顆痣,你做人很好,很有陰德,假如能夠念佛,以後福報很大。」這位醫師長了這麼大,從來都不知道自己的背後到底有沒有痣。大家就請他馬上去檢查看看,結果一點兒也不錯,位置都和這位朋友說的一樣,好像被人家看透了一樣,這位醫師嚇了一跳,伸舌頭一直笑。
有一天,這位蓮友,她第一次遇到某一位醫師,就告訴他說:「你不要這樣,還沒有結婚,就和女朋友亂來,做出讓祖宗都羞恥的事情。」這位醫師平常很沉默,看病人很認真,待人也很好,我真不知道我這位朋友,為什麼第一眼見到他,就給他這樣的教訓,我很擔心她講得太過分了,會得罪人、傷害人。但是,這位醫師被她一講,就把頭垂下來,很慚愧地沒有反駁她。後來,他私下問我說:「你那位朋友是住在哪裡呢?」這位醫師想去請教她,因為他正為了這件事在煩惱,感情和欲望所惹出來的後患。使他的良心相當不安。
有一次,她陪我去看病人,一進到病房看了一下,就對那位病人說:「妳曾經墮胎拿掉兩個孩子對不對?妳要深深懺悔哦!而且要念佛為妳的孩子求佛超度,生命是很可貴的,好不容易才能夠投胎做人,所以不要隨便殺害生命,否則會冤冤相報無了時啊,不但不要墮胎殺死自己的孩子,也不能隨便殺死其他的動物!」這件墮胎的事情,病人隱瞞著,並沒有告訴我,但是,確實有這一回事,這位病人聽了嚇一跳,馬上就承認了,而且很有禮貌地請教她要怎麼樣懺悔?怎麼樣念佛?人的罪業都是由心造出來的,重要的就是要由我們的心來懺悔,真正要改過自新,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我們如果知過能改,至誠念一句阿彌陀佛,可以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有一天,她走過護理站,就忽然走過去,向一位護士小姐說:「妳對待病人不要那麼凶,妳的個性太過驕慢,妳講話卻傷到病人,這是很損德又很損福的。妳要趕快改過來,否則以後報應很不好。」她忽然間去向其中一位護士小姐說:「妳不要跟醫生太過隨便,人家是有婦之夫,妳這樣破壞人家的家庭,是很損德的,以後很不好,妳要趕快懺悔念佛。」她講這些話時,大家都默默地承認,沒有一個敢對她說一句辯論的話,而且被她勸導的人,私下都還想去找她。時常她所說的事,連我做同事的人都不知道。她甚至向一位醫師說:「你小的時候有過燙傷的災難。」說真的,我們做同事這麼久,都沒有知道這件事,她講的時候,這個醫師就把褲腳拉起來,果然在小腿的地方,就有一個很大的疤痕。這位醫師是一位華僑,她小時候在外國燙傷的,她也知道。
還有一次,她第一眼看到我一位親戚就告訴她說:「不好意思哦,妳是不是曾經生過一個早產死亡的孩子?」事實果然如她所講的那樣,她說這些話,結論都是勸大家念佛。我聽她勸人念佛的話,時常都有很深的感想。真的,我們的行為和我們的心願,都會留下記錄和痕跡的。有特殊能力的人,他就能夠讀出來其中的因果和記錄,就好像一位有經驗的農夫,他可以由田地的土質和我們下種的情形,以及天氣狀況來預測收成。所以人實在不可能有什麼秘密和隱私,因為佛菩薩的神通,什麼都可以看得很清楚,又聽得很清楚。有一句話說:「人間私語,天上響雷。」也就是我們在人間,秘密講一小聲的話.在天上有神通的人聽起來,就好像打雷那麼大聲。我這位朋友她最積極勸人不要殺生,必須要戒殺、放生,而且要戒淫欲,尤其是戒邪淫。她告訴我,她可以感覺殺生過多的人和淫欲心比較重的人,身體就有黑氣,看起來陰氣很重,必須要懺悔改過,虔誠念佛,才能夠轉變。她又告訴我說,她看有些病人的身邊有鬼魂纏繞著,但是,假如病人虔誠念佛的話,就會放光。念佛放光,那些鬼魂就會自動離開,甚至有些鬼神會很歡喜,很恭敬地向念佛的人行禮、致敬!而且暗中給念佛人保護、庇佑。(道證法師 講述)


[ 本帖最後由 graffian 於 2012-3-5 12:06 AM 編輯 ]

評分

1

查看全部評分

發表於 2012-3-5 07:30:5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自http://tw.myblog.yahoo.com/alina-blog/article?mid=345

道證法師生平介紹

化入彌陀的微笑──道證法師生平介紹

●道證式叉摩那尼追思法會 敬撰


前 言
道證法師於民國九十二年(西元二○○三年)夏曆六月十九,觀世音菩薩成道日,預知時至,正念分明,吉祥臥念佛生西。法師出家以前以郭惠珍醫師身分講述之學醫與學佛、傾聽恆河的歌唱、朝聖之旅,及因罹患卵巢腫瘤而毅然於廣輪精舍出家後講述之清蓮飄香、畫佛因緣等一系列感人至深之佛法,經蓮友恭錄、法師飾文後在明倫月刊連載出書流通,深獲海內外讀者極大之回響。自從其先翁往生後,法師尚有毛毛蟲變蝴蝶系列之講述,影響頗為深遠。

法師早年就讀中國醫藥學院,參加醫王學社,發心學佛。於廣欽老和尚座下皈依,參加懺雲老法師主辦之大專學生齋戒學會,復發心到臺中恭聽雪廬老人講解華嚴經義,參與蓮社佛法複講,受益良多。曾血書慈雲懺主(淨土文)贈蓮社留念,且於往生前數月至嘉義助念時巧遇蓮友,仍感恩表達其淨土念佛法門堅固信心之建立,肇端於蓮社,其朝夕頂禮自己恭繪阿彌陀佛聖像之對聯云:「老實持名全攝佛德成自德,深具信願決定往生証無生」足可表明決志念佛生西之心願。

今法師娑婆化緣盡,功滿到蓮池,特恭錄其生平簡介,以利見聞,行解相應,並祈法師蓮品高增,早日乘願再來,廣度眾生,滿菩提願。

道證法師,民國四十五年二月二十七日出生在臺南市,俗姓郭名惠珍。祖父是一名中醫師,父親從小就要幫忙泡製中藥,在煩雜的工作中苦讀,考上臺大醫學院,半工半讀完成學業,專攻肺結核,為那些當時很難治愈的病人治病。法師從小看到父親總是盡心的照顧病人,深受影響,也走上學醫的路,是中國醫藥學院的高材生。 

雙親折攝互用

法師自幼穎悟、聰慧,在父嚴母慈的教導中成長,從懂事開始,父親常常用「折法」來教她,使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剛上小學,第一次考試每科都考一百分,得第一名時,她父親卻對她說:「你不要以為考第一名有什麼了不起,在我看你是零分。」到她上醫學院時,讓她用最古老的顯微鏡;甚至好幾個月不寄生活費給她,讓她只能努力的靠領獎學金、當家教、兼褓姆來完成學業,使她在富貴中刻骨銘心的體驗貧窮的滋味。而母親總是在她快要被父親的「折法」打敗時,以「攝法」來安慰一顆不解深沉父愛,而覺得被傷害的心。

在雙親折攝互用中,法師養成了心懷慈悲、堅毅不拔的特質。法師秉性純孝,雖然深受父親的影響,但也是因為母親「克紹箕裘」的期盼,所以大學考醫學院。當她當上醫師時,對著母親說,只因為要讓您歡喜,我才當醫師;並且在她父親往生時,把父親最喜愛的布拉姆斯(搖籃曲),改成念佛歌曲,幫老人家助念;由此可知法師一片孝子赤誠,以及度親的善巧。 

學醫與學佛

法師宿具善根,在校期間,就發心學佛,參加醫王學社。民國七十一年畢業後,翌年同時考上中西醫執照。七十二年到高雄阮綜合醫院內科服務,成為大家心目中的「郭惠珍醫師」。民國七十三年十二月往印度朝聖,所著朝聖之旅,可以說是修行者、邁向菩提之道的心路歷程。回臺灣之後,七十四年辭去內科醫師到臺中順天醫院擔任腫瘤科醫師。她以醫藥治療患者病苦,又適時以佛法解除病患憂惱,錄製「蓮音小故事」。猶如涓涓清涼甘露,沁入臨終病人心靈,引導他們皈依三寶,求生西方。也常受邀到各大專佛學社團演講佛法,「學醫與學佛」、「傾聽恆河的歌唱」等的講座最感人肺俯,動人心絃。

在行醫多年中,她殷殷勤勤、悲悲切切,不知幫助多少的腫瘤病患,從病痛生死絕望的深淵,帶領到彌陀慈悲的大願海中;她不捨眾生痛苦,將甘露法水滋潤到他們心中,然而最後自己竟不幸也罹患腫瘤。 

老和尚的感召

道證法師在醫學院畢業後,曾經往土城承天寺參訪上廣下欽老和尚,老和尚一見面就要她放下一切,出家修行,然而因緣未具,錯失良機,未能在老和尚座下披剃。而老和尚的兩位弟子傳緣法師、傳淨法師得知道證師身患腫瘤後,前往探視慰問,據道證法師描述,就在兩位法師進門那一剎那,頓然在兩人之間,她看到了老和尚的慈容。宿緣所追,深植的善根終於成熟,就在七十六年佛誕日的前幾天,她毅然放下塵俗一切熙熙攘攘,入山潛修,三步一拜來到殿前,懇請兩位法師慈悲,成就她修行的心願,就在佛誕日,她遂心滿願,終於剃染出家,法名道證。 

病來道轉親 道證法師出家後,仍然病苦纏身,病情起伏不定,兩位法師及常住大眾師兄弟,一心一意全力護持,只要得知任何可以治愈的方法—當聽說小麥草對於腫瘤具有特殊療效時,大眾無不盡心供應照拂,只希望她能早日痊愈。在畫佛因緣中提到:「小麥草的種子,從泡水、催芽,到播種、鬆土,其中的過程都是非常辛苦,恩師深夜十二點起來持誦大悲咒,來灌溉小麥草。遠遠看到大家辛勤忙碌的背影,眼淚總是充滿眼眶……」。

兩位法師為了幫助道證師突破病苦的折磨與修行障難,時時耳提面命老和尚的教導與開示,使她度過重重的考驗,畫佛因緣中又提到:「恩師很慈悲,總在疾苦考驗的時候,告訴末學一些上廣下欽老和尚的開示,老和尚要大家在疲憊不堪的夜裡,把大小鐵釘撿好,告訴大家說:『難道臨命終的時候,還讓你們選時間嗎?』等到恩師撿好,老和尚又說:『要撿也是你們的事,不撿也是你們的事!』臨命終時,我們沒有辦法選擇,是在那一個舒服的時候……所以只能努力的練習,不管在任何痛苦的時候,都要正念分明,因為師父這樣子的教導末學,在每一個困頓的時候念佛。」

法師如沐甘露法水,得以借境鍊心,度過一次又一次的病苦折騰,所以法師感念師長之恩,不時流露於言表。在毛毛蟲變蝴蝶中這麼說:「感謝菩提道上師長恩—很幸運,我在修行的過程中,遇到很好的師長,就像臨床上遇到很好的教授一樣,他們平常運用機緣出考古題,幫我們培養實力,遇到境界的時候,也會用他們自己修行的經驗,以適當的啟示,幫我們度過難關。」法師那種尊師重道虔敬的心,真是難以盡書。

在病苦之中法師仍精進勇猛,信願堅固,求生西方;背誦淨土五經,依經典的境界義理,恭繪五幅彌陀慈父聖容,以慰娑婆遊子不勝思慕之心;刺血恭書念佛圓通章及行願品;錄著「清蓮飄香」、「畫佛因緣」等錄音帶及書籍;並恭寫許多念佛法語跟大家結清淨法緣,用報四重深恩,廣引迷津,皆是法師宿生願力、悲心之所致。 

放大光明生極樂

民國九十一年圓因老法師往生前,親囑大眾,希望把蓮子放生團放生事宜交給法師推動,而法師也不顧自己的病情,為持續老法師的志業,周密擘畫,由於她見識的獨到,願力的宏大,感召數千名會員,定期舉辦大放生,活命無數。 近來刀兵、瘟疫橫行,大眾正慶幸有法師的領導,藉著多放生來消弭劫數時,詎料化緣忽盡,於九十二年農曆六月十九,觀音菩薩成道日清晨兩點四十分,捨報往生,得年四十八,僧臘十有七年。臨終正念分明對陪侍者說:「念佛的心態很重要,要知是佛在念我,不是我在念佛,現在我已完全明白了。」說完了,又念幾聲佛,便自在往生了。入殮時,容顏祥和,全身柔軟。

當傳淨法師得知法師往生的消息時,當下就打電話告知遠在加拿大的傳緣法師,法師立即指示,接回本山辦理荼毘、追思事宜。當傳淨法師趕到她潛修的地方時,蓮子放生團諸蓮友已在助念,得知將接回本山時,大眾長跪不起,懇求在潛修處辦理,法師進退維谷,不忍拂逆大眾一片誠心,勉強答應,然而實是權宜之計,不是佛制常規。 

化入彌陀微笑

綜觀法師一生,有如觀世音菩薩的大慈大悲,有如地藏菩薩的弘誓大願,用她回春的醫術、精湛的佛法,救拔眾生的身心痛苦;又示疾說法,使許多人深深體會到娑婆界中,生老病死的無奈,而發心學佛,深信切願,求生極樂。

法師在「日落之歌」中說:「最後的一口氣,讓我竭誠歌詠阿彌陀佛。……最後的一抹微笑,願化入彌陀的微笑,化入那永恆召喚,無盡奧妙的微笑。最後的呼吸,願納入彌陀的鼻息,成極樂國土湧自光明,奏百千種樂的陣陣清風。」

如今法師真的瀟灑地撒手西去,大家都深深企盼著,企盼著法師本著「不忍眾生苦,那堪聖教衰」的大悲本懷,早日乘願再來。阿彌陀佛。(明倫)

[ 本帖最後由 陸K 於 2012-3-5 07:39 AM 編輯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3-5 07:43:05 | 顯示全部樓層
南無阿彌陀佛

醫者醫病不醫命
相者醫命不醫病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3-7 00:34:36 | 顯示全部樓層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7-9 11:11:27 | 顯示全部樓層
http://www.amituofohouse.org/viewthread.php?tid=2584

上道下證法師 - 放光現瑞 普攝群萌

(思歸子老師提供,敬錄之法師荼毗法會現場,與眾蓮友共勉)

出生和雙親

民國四十五年(公元一九五六年)二月廿七日(農曆丙申年 元月十六日),一個風雨交加的清晨,上道下證法師誕生於台灣 文化古都台南市。

師父俗姓郭,名惠珍。父親郭瑞福醫師,自幼苦讀,於國立 臺灣大學醫學院畢業後,開業專治當時難以醫治的肺結核,活人 無數。行醫之餘,經常優游於繪畫與音樂,深得其中旨趣,無形 中給予師父相當的藝術薰陶。他總是在生活中啟發師父人生的哲 思與人格的養成(請參閱毛毛蟲變蝴蝶:《獻給慈父的感恩與懺 悔》一書)。郭醫師顧慮到病人的感受,往往不顧及自身被感染 的危險,總是親切地看診;這種悲心救苦的風範,使師父日後立 下行醫救人的悲願。

母親郭魏瑞雲女士,畢業於日據時代台南第二高等女學校。 身懷師父時,仍照常幫忙看護病人,甚至曾經倒痰盂、清理病人 咯出的血。這期間只要一聞到葷腥蔥蒜的味道即莫名地作嘔,而 且變得喜歡素食。母親身教給予師父很大的影響。親近過師父的 人,都能感受到她待人非常恭敬有禮。記得師父拿東西給別人, 都用雙手。後來,發現師父的母親拿東西給晚輩也是一樣。她老 人家快八十歲了,每天拜佛念佛,所以坐姿、站姿都很端正;待 人處事很替別人設想,和藹可親。這些生活言行舉止的細節,常 常又於師父身影中出現。

童年和求學時代 從永福國小到中山國中,師父都在台南市就學。在老師心目 中,她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常被選為班長;在同學眼裡,她能 言善道,活潑合群,又熱心助人,是大家的好模範。師父在國中 三年級以前,一切堪稱順利,身體健康、品學兼優、家境富裕, 人人稱羨。然好景不常,就在那年發生車禍,受傷後,身體漸漸 出現毛病。國中畢業後,她如願考上北一女中,離家北上就讀。 就在高一下學期的某天,正彈著鋼琴的當兒,右手突然麻痺了, 就連一支筆也拿不動,無法上學,只好休學,南南北北四處求 醫。為便於照顧,只好回台南老家,她也以高分插班考上台南女 中;但還是因病無法按時上學,高中念了四年沒能畢業,只好在 家進修,以同等學歷考上中興大學食品科學系。

因病苦而立志行醫

這場病對師父來說,影響很大;使她深深體會到人生無常及 病人的痛苦與無奈。後來,一位雙目失明的針灸醫師治好了師父 的病,這也促使她想進一步探討中醫的奧妙,立志成為懸壺濟世 的良醫。大一暑假,參加轉學考,考取了中國醫藥學院中醫系。 醫學院繁瑣艱深的課業,絲毫沒讓她退失醫病救人的志願,反而 增長行醫的知識與智慧,也鍛鍊出百折不撓的毅力和無比的耐 心。這段時間,也是她學佛很重要的關鍵時刻。

學佛因緣

師父在國小六年級,初見弘一大師法像時,心中就受到極大 的震撼;之後再讀《弘一大師傳》,便生起向佛的心,開啟學佛 之門。國中一年級時,在某天看到螃蟹被殺,竹筷活生生穿插胸 肚當下的痛苦與掙扎慘狀,師父哭著說:「原來我以前吃的螃蟹 是這樣來的!」從此就不吃葷食。

高中休學時,師父經常研讀佛經、背誦《心經》等。大學 時,曾參加中興大學智海學社,轉學後則加入中國醫藥學院醫王 學社。其實,初上大學,師父學佛的心行並不像後來那麼熱切。 她曾懺悔地說,剛進醫學院,參加醫王學社的活動,覺得學佛的 人很嚴肅、很呆板,就不常參加,而寧願去看電影。後來,大學 六年級在省立台中醫院見習,七年級在高雄阮綜合醫院當實習醫 師,於臨床上見到許多病苦與無奈,才生起了熱切而強烈的求法 心。畢業後當醫師,更親身感受生老病死的逼迫,才積極學佛: 參加上懺下雲法師舉辦的齋戒學會,並親近當代弘揚淨土法門的 李炳南老居士創辦的台中蓮社。這期間,她正式受三皈五戒和菩 薩戒,並且奠定了佛法義理的基礎,以及念佛的信願。

以病苦為師 師父那飽受病苦折磨的身體,表面上看來雖是她求學的障 礙,其實卻是一所真正的「醫學院」──她在病中親身體會為病 苦所纏的感受,而以同理心領悟到病人生理和心理上種種的需 要,進而知道如何醫治和照護病人,關心和體貼病人,以減輕他 們身心的痛苦,終使她日後成為一位人人愛戴的醫師。

病苦的折磨也使她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 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她深知要徹底解除病苦 與生死的折磨,得到究竟的快樂,唯有接受佛陀的教誨,精進修 行;因此,她日後更是窮其一生,不遺餘力地弘傳佛法,成為眾 所欽敬的法師。

行醫學佛──醫院當道場,實踐普賢願 民國七十一年(公元一九八二年)六月,師父以第二名畢業 於中國醫藥學院,先後考取中醫和西醫執照。七十二年起任職於 高雄阮綜合醫院內科,其後再轉任台中順天醫院腫瘤科。在這段 醫師生涯裡,她盡心行醫,精進學佛,早晚課不斷,且在醫院裡 推行佛法。她把醫院當成道場,行醫即是修行,發願要讓每位病 患都願意稱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

在醫院中,師父盡心盡力做到對所有的病人:「種種承事, 種種供養,如敬父母,如奉師長及阿羅漢,乃至如來,等無有 異。於諸病苦,為作良醫;於失道者,示其正路;於暗夜中,為 作光明;於貧窮者,令得伏藏。」

在往返病床的空檔,她會背誦普賢十大願王,提醒自己以普 賢菩薩的精神來照顧病人。師父曾說,她進病房前,都會在房外 先靜靜地觀想病人就是文殊菩薩,以對待菩薩的恭敬心去照顧他 們。她深入體會病人的痛苦如同身受,徹底瞭解他們的需要,盡 全力解除其痛苦,也讓病人得到心靈上的安樂;因是郭惠珍醫師 的「善行」,也就深深烙印在許多人的心中。

為了安慰痛苦而徹夜難眠的病人,她就把握下班時間錄製 「佛教小故事」,以佛法的甘露滋潤他們憂苦的心靈,而暫時舒 緩病痛。後來更號召醫王學社的學長和室友及朋友們一起發心講 故事,錄製錄音帶,勸大家學佛念佛。這一則則蓮音小故事,就 是後來流通海內外「毛毛蟲變蝴蝶」的前身。

在她慈悲盡心的照顧下,凡是得遇她的病人,莫不生起感恩 的心,甚至有人臨終卻不想回家,只因醫院裡有郭醫師。有的病 人和家屬,即使在她出家多年後,仍念念不忘舊恩,四處找尋 她……。

拯救「病」「死」──推動「臨終關懷」與「往生助念」 倘若病人已走到醫療的極限,無法救治,師父在醫院裡懇請 護士及蓮友為病人助念,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為生死關頭的病人 做最後最溫暖的提攜。師父的作為,使得病人的家屬及醫護人 員,逐漸瞭解「臨終關懷」和「往生助念」的意涵和重要;知道 即使患者已經斷氣,仍要善待他們的遺體,在神識尚未離開身體 的八小時內不要移動,不要馬上送去殯儀館冷凍或火化,而要助 念八小時以上,幫助亡者往生極樂世界。後來,漸漸地全省各地 的醫院也陸續響應,設立了助念室、助禱室、安寧病房等相關設 施,使無數臨終和剛斷氣的人,能得到慈悲的護祐而安詳往生。

在醫院裡給亡者助念,本來是件很不容易的事,要實踐難免 遭遇冷嘲熱諷與反對聲浪,更何況是廣為推動。師父克服種種困 難,勇於堅持與實踐理想,拯救「病」「死」,並助其往生的慈 悲精神,堪稱「菩薩醫師」的表率。師父不論在家出家,甚至抱 病在身,只要有緣遇到的人,她都竭盡心力,做到最周全的「臨 終關懷」。師父對助念前後過程大小細節,與人情世故的種種變 化,總能以善巧智慧「順情而化」,根據眾生不同的根性作適切 的開導,依據當時的狀況及時作出準確的判斷。總其一生為人助 念的心得,師父為了讓大家瞭解臨終助念的要點,建立正確的助 念心態,於往生前不久,編著了《佛要救你》一書,流傳很廣。

生死熾然,苦惱無量 師父行醫之餘,也經常應邀到各大專佛學社團、齋戒學會演 講,與大家共勉。透過這麼一位仁心仁術、熱誠盡責又悲天憫人 的醫師侃侃道來,句句肺腑,字字血淚,刻骨銘心,不但警惕世 人,也激發了無數佛子的菩提心。

師父當醫生時,演說佛法記錄下來的三部書──《學醫與學 佛》、《朝聖之旅》、《傾聽恆河的歌唱》,流通數以萬計,震 撼了廣大佛子的心靈。李坤海教授曾說:「在《學醫與學佛》、 《朝聖之旅》、《傾聽恆河的歌唱》三本書中,道證法師的慈悲 和虔誠,躍然紙上,讀來感人肺腑。凡讀過這三本書者,即使鐵 石心腸,也一定為之動容。這三本書說是一字一淚綴成的,絕非 誇大之詞。」

出家修行──不畏病苦,志在「證道」的上道下證法師 師父在醫院裡盡心盡力照顧病患,直到她罹患卵巢癌,腫瘤 大到直徑三十公分,腳腫到無法穿鞋子,實在無法支撐,才辭去 醫師職務,並自知時日無多。成群的蓮友紛紛來探望,擠得房子 水洩不通,大家情不自禁地哭成一團。大專學生亦發起朝山念 佛,祈請郭醫師住世。

上廣下欽老和尚的兩位弟子──上傳下緣法師和上傳下淨法 師,亦前來慈悲慰問。當兩位法師進門的那一剎那,老和尚的慈 容頓時呈現在師父眼前,使她想起多年前老和尚要她出家的往 事,遂決心放下一切,出家修行。即於民國七十六年(公元一九 八七年)農曆四月初八佛誕日依止兩位法師剃度,法名道證,時 年三十一歲。出家後入山潛修,仍病苦纏身,幸賴兩位恩師及常 住大眾法師的護持,師父潛心念佛、拜佛、誦經、畫佛,病情奇 蹟似的好轉。

上道下證法師繪畫的 阿彌陀佛佛像

信願堅固,勇猛精進。跨越憂惱,淨心畫佛 在病苦中,師父總是精進勇猛,信願堅固,求生西方。時常 清晨兩點就開始做早課,觀想和一切眾生一起禮拜,然後盤坐背 誦淨土五經。除了定課之外,其他時間拜佛、念佛、畫佛,訓練 自己身語意儘量保持念念不離佛。

師父依照經典的描述與義理,恭繪五幅八尺阿彌陀佛聖像, 以慰娑婆遊子「不勝懷慕」之心,也希望在漫漫長夜裡,各角落 病榻上苦痛難眠的病人,能和她一樣,因信願念佛而跨越憂惱, 滿心歡喜,故而應台中蓮社前社長王炯如老居士的祈請,著述 《畫佛因緣》一書。自述道:一幅「外行」所繪的佛像,在專家 大德看來,是沒有意義的,這只能說是一個癌病病人突破身心疲 苦的奮鬥史;是許多慈悲的菩薩師友鼓勵末學跨越生命辛酸考驗 的血淚歷程;也是沉汩在五濁穢惡的心,回首望向淨土的心路; 是聆聽彌陀召喚的甜蜜歸途……。

嘔心瀝血,清蓮飄香──勸請大家「娑婆憂惱處請回首仰望靈 山」 師父雖然入山潛修,仍感念上懺下雲法師長年護持青年學子 學佛的熱忱,所以當懺公師父慈諭拍攝錄影帶勉勵齋戒學長時, 正天天發燒嘔吐的她,猶振奮精神響應此事。在佛前燃臂三顆, 不眠不休,不顧自己腹痛、血崩、發燒,為攝影腳本錄音,後來 錄製成「娑婆憂惱處請回首仰望靈山」的錄影帶。這裡面的每一 字、每一句,都是盡所有的生命力,懇懇切切地護念眾生,勸發 菩提心。當她心力交瘁之時,就再度燃臂,使已透支的精神又振 作起來,並奮力地說:「我從無始生死以來,數數喪身未曾為 法,讓我為護眾生、為護佛法而死,……只要能幫助苦難的心靈越 過重重難關,就要盡力去做,有十分力,就要盡十分力,才算誠 心。」勸她稍作養息,她卻回答:「我遺憾的是,我只有一條命 為佛法犧牲!」

師父的這種作為、這種精神,不但讓佛子們深受感動,也深 刻體會到佛菩薩無盡的悲心。師父可以不顧自身的錐心病痛,不 求安適,只為了要讓齋戒學長們早日覺察生死苦,修心聖道。佛 菩薩要救度我們的心不也正是如此嗎?佛菩薩不顧自身性命,不 論我們多麼剛強難化,仍然要救度百千萬劫流浪生死的我們啊! 此卷錄影帶的講詞亦抄錄成書,名《清蓮飄香》。

與腫瘤和平共處,法語墨寶,共結佛緣 自從病發以來,師父總是與腫瘤「和平共處」,奉腫瘤為 「善知識」,經歷了無數大痛、小痛,從來沒有用過任何止痛 劑、鎮定劑或安眠藥,也不曾怨天尤人,只將痛苦化為千錘百鍊 的菩提悲願:「但願一切眾生無痛、無苦、無病、無惱……。」 「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這是師父在病中時常念誦的句子。病苦愈深,師父的悲願愈 切,一切痛苦病惱都化成無盡的悲願,奔流入朝夕澎湃的彌陀願 海,吞盡融化一切苦痛,吞盡融化一切無奈。就這樣,師父以 「度眾生出苦的悲心」和「信願念佛」,作為她的止痛劑。病中 的師父仍然說:「敞開胸懷讓阿彌陀佛的歡喜光,充滿心中。」

師父本著「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精神,在 病苦中一心信靠阿彌陀佛,以念佛轉心,時有體悟;而每有體 會,便利用畫佛剩餘的顏料,書畫精美的法語和大家結緣,謙稱 是「幼稚園兒童畫,供養極樂寶寶」。弟子們將其點點滴滴的彩 繪、嚴嚴整整的翰墨,以及至至誠誠的法語,二百餘幅匯集成 冊,取名為《金蓮盛開水月清──西想集》。

信願念佛,資糧具足,唯說彌陀本願海 師父在修行上經歷了許多轉折,而這些轉折與磨練也更堅定 了她的信願。師父初出家時,拼命念佛,她說:「……那時候在拼 晝夜二十四小時念佛,一直『拼』的時候,……因為我病已經這麼 嚴重了,死在眉睫,真的會緊張。我很害怕不能往生,睡覺的時 候,都不太敢睡。真的是睡覺都要提高警覺,比以前值班還要緊 張。自己生死交關的時候,那種緊張,我也實在不會形容。對 佛,願力、信力要是不夠,碰到那個節骨眼,實在很恐怖。」

後來,師父在修行中漸漸體會出,念佛的心態要對,必須以 感恩的心、有信願的心來念佛,每一聲佛號都是湧自感恩、信願 的心,而不是用多少句佛號來跟阿彌陀佛交換往生。師父的開示 中說到:「有機會讀經,要知道『佛』真正的意思。不可在讀經 時斷章取義,取幾個重點,在這幾個重點上執著、領會,這很容 易產生偏差。如『信願行』,自己偏到『行』去,然後就在那裡 計較佛號到底要念幾聲、念幾句,念得很緊張,一點法樂都沒 有。然後才又擔心說:『糟糕!我都沒有一心不亂,我是不是不 會往生?』結果就是因為『行』不好,以至於連『信』都沒有, 這就是偏差。沒有體會到佛真正的意思──佛要你去極樂世界做 什麼?你自己為什麼要去極樂?佛為什麼要你去極樂?『佛心 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佛的大慈悲是沒有理由 的,只是希望你安樂!只是一心一意要救度你!……同樣是信願念 佛,如果觀念對了,心態對了,就很輕鬆愉快;否則的話,連念 佛這麼舒服的事情都會變成壓力。」

師父仔細參究各種淨土經典,發現玄奘大師翻譯的《阿彌陀 經》──《稱讚淨土佛攝受經》的一段經文,闡述了重要的義 理,從經文中可見,是由於阿彌陀佛「慈悲加祐」,才「令」臨 終的人,心不顛倒昏亂,正念分明,隨佛往生。《悲華經》的經 文,對「慈悲加祐,令心不亂」描述得更詳細。這兩段經文,師 父曾一再強調,一再開示。師父亦常引用蕅益大師《彌陀要解》 的話:「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 淺。」與大家共勉。而師父的錄音帶「毛毛蟲變蝴蝶」及此一系 列的書,就是教導我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檢討自己的「信願」。

師父在病中經歷種種病苦和折磨,切身體會到阿彌陀佛四十 八大願救度眾生的偉大和親切,所以她一生中最大的悲願就是弘 揚彌陀大願,作阿彌陀佛的廣告員──廣告阿彌陀佛的各種好 處,幫助眾生念佛往生西方,永離眾苦。師父曾在火車上大聲念 佛,只為了要讓同車的人聽聞到這句佛號,而能夠「一經於耳, 假使百千萬劫後,畢竟因斯度脫。」有位居士曾說:「道證法師 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這句話確確實實道出了師父的心 聲。

效法李炳南老居士,度化一方 民國八十五年(公元一九九六年),師父在埔里結夏安居, 律己甚嚴,除了背誦淨土五經、《往生論》,亦詳讀《彌陀疏 鈔》、《彌陀要解》、《式叉摩那尼戒本》、《觀經四帖疏》、 《三時繫念》等。

師父來到埔里以後,有感於李炳南老居士之行誼──老居士 每到一處,就要利益這個地方,如果有因緣就講說佛法,或隨緣 義診,看病施藥。若無這些因緣,就去菜市場買些即將被宰殺的 生物放生,將放生功德迴向當地。師父秉持這個精神,度化一 方,利益埔里。她真誠慈悲的言行,使許多鄰居從此戒殺、吃 素、念佛。師父弘法的錄音帶,如:歡喜菩薩真人真事、歡喜念 佛、笑著進入七寶池、毛毛蟲變蝴蝶系列、行住坐臥四威儀與醫 學原理錄影帶,都是在埔里期間著手錄製的。

活在「當下」──隱居山中,錄音著書,法音遍世界 民國八十七年(公元一九九八年)九月,師父到嘉義隱居, 秉承師教,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 國」的精神,全力錄製:願您消災免難、阿彌陀經要解讀誦、自 然念佛、菩薩戒白話淺要複習、信心扎根、放生感應奇蹟記、發 菩提心、憶上圓下因老法師、畫佛因緣、佛要救你(出版於師父 往生之後)、淨土五經有聲書(出版於師父往生之後)、菩薩戒 本經白話淺述(出版於師父往生之後)錄音帶流通之後,就有蓮 友發心謄寫成文稿,呈給師父審定,如此一部一部的書,就開始 流通。這期間出版的有:《歡喜菩薩真人真事》、《笑著進入七 寶池》、《毛毛蟲變蝴蝶之一:獻給慈父的感恩與懺悔》、《毛 毛蟲變蝴蝶之二、三:考古變今用?枉死變往生》、《毛毛蟲變蝴 蝶之四:缺陷變寶蓮》、《毛毛蟲變蝴蝶之五:癌細胞變快樂佛 細胞》、《毛毛蟲變蝴蝶之六:黑社會變蓮池海會》、《毛毛蟲 變蝴蝶之七:從樂入樂》(出版於師父往生之後)、《拜佛與醫 學》、《發菩提心》(正在排版中),這些書和錄音帶流通海內 外,甚至遠至南非、莫斯科、紐西蘭。這一則則感動人心的故 事,是佛子實踐佛法的真實事蹟;透過師父流暢的文筆及親切安 定的音聲流傳開來;影響所及,改變了很多人的心念,也改變了 許許多多家庭。師父教法的特色,可以分「言教」和「身教」兩 方面來說明:

一、言教:師父說法的特殊之處,在於著重「實際修行」, 開示的內容落實在具體的行為上,透過許許多多生活上的實例和 簡明易解的譬喻,讓聽聞者自自然然領悟了高深奧妙的佛理,而 又能知道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運用,並對修行生起嚮往之心。這種 貼近一般人日常經驗的說法方式,是師父獨具心思的智慧選擇, 目的就是要「將佛法的修行帶回大眾日常生活之中。」

二、身教:學佛人在領悟佛理之後,要能在日常生活中實踐 佛法,這其中還有一個重要關鍵,那就是──「有一顆和佛一樣 的心」,唯有在內心轉化之後,才能真正實踐佛法。師父曾一再 教導:「體會佛的慈悲,是每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師父以 一己之力,帶著示現病痛的身軀,無私忘我而又「將心比心」, 時常像是能看透對方心意一般,適時而溫暖地給予人們最最需要 的幫助和切身的指導。她點點滴滴以身語意對眾生無怨無悔的奉 獻,最能讓人體會到「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 生」這句經文的涵意。她的作為和精神,深刻地觸動了許多學佛 人的內心,既而轉化,趨向佛心;於是,也就能把佛法在日常生 活中實踐出來。

可能是由於師父的教法具此特色,所以法寶流通很廣,影響 甚大。

拜佛與醫學 師父的著作中很特殊的是《拜佛與醫學》,師父的拜佛方 法,初步上能符合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物理學之原則,進而再 由拜佛之「事」契入實相之「理」。透過這套拜佛方法,「唯攝 一精明,而六根都攝住。」師父告訴弟子:「現在我把這些心得 無條件送給你們,你們能夠用心學習,拿得去,才是你們的!」 許多蓮友學習這套拜佛方法之後,身心舒暢,拜完數百拜,還像 第一拜一樣,才體會出師父所說「拜佛是人生至高的享受」這句 話誠然不虛。

不少佛子因為拜佛而得利益,可是誰又知道這本書的背後, 有多少師父的心血呢?除了寫稿、收集示範圖片之外,最困難的 是繪製醫學解剖圖,山上沒有圖桌,師父一本克難的精神,用有 圓洞的塑膠板凳,下面打燈光,半蹲半坐地在小板凳上繪製,這 個姿勢往往會擠壓到腹部的腫瘤,師父不顧自身病苦,盡心盡力 完成此書,若以「為法忘軀」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極樂童子聚會一處──彌陀要解學習班 民國九十年(公元二○○一年),台灣大學晨曦學社念佛組 的師生們,發心禮佛十萬拜求見師父,師父為大家的誠心所感, 遂以電話答問或錄音的方式慈悲教化。這些「極樂童子」們(大 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故稱童子)錄下上課學習的錄影帶,請師 父指正。偶爾師父也會北上指導,或是「極樂童子」們南下請 益。從此以後,除了這些台大師生之外,不失赤子之心、願意追 隨師父同歸彌陀慈父極樂家園的「極樂童子」日漸增多。

師父給晨曦社極樂童子的教導,其中最核心的,莫過於學習 《彌陀要解》。其緣起是,童子們曾經聽師父說:「時常遇到一 些學佛的朋友,問起有關淨土法門的很多問題,大家的問題大同 小異,而答案其實都已經明明白白寫在蕅益大師的《阿彌陀經要 解》當中。如果大家能撥出時間,用些功夫,把《要解》讀熟, 那麼很多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師父又說:「我自己生病之後面對生死考驗而念佛,得到 《要解》的幫助實在很大,內心感恩莫名。因為蕅祖的開示使我 們能夠確立正知見,才能生起信心;對佛力和智慧能夠深信,才 能深信佛名號的功德;對名號的功德能深信、深入體會,才能發 起大願來持名;每念一聲佛才都具足信心願力。由信願發出的佛 號,力量自然不同,自然強大。」

童子們體會到熟讀《要解》和領悟《要解》的奧祕,是一個 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大事,遂向師父祈請,而成立了「彌陀要解學 習班」。這其中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法寶,都是師父針對童子們的 疑問,對淨土法門的關鍵問題所作的開示。

放生──「放」下娑婆,同「生」極樂 民國九十一年(公元二○○二年),上 圓下因老法師往生 前,希望把帶領蓮子放生團的事務交給師父推動。為了讓老法師 安心,一心念佛,成辦往生大事,師父才不顧自己的病情而承諾 下來,自勉說:「將此一命,布施眾生。假如捨我一條命,能夠 救一個眾生,都尚且應該做,何況是為了救千千萬萬的眾生!」

師父接下大放生後,「把魚經當佛經念」,日夜辛勞,南北 奔波,親自拜訪養殖場和魚塭,請教魚類的生活習性和安全運送 的方法,並把一句「阿彌陀佛」萬德洪名送給養殖業者,種一顆 慈悲放生的種子在他們的心田裡。

師父一心要把魚兒平安地送回大海,而製作了《活魚袋放生 心得分享》的影音光碟。此外,師父心心念念不忘的,就是要把 有緣眾生送回極樂世界的家。她常說:「放生並不是用很多的鈔 票,去換很多的魚,再把魚放到海裡去,而是藉著『放生』引發 我們的慈悲心,『放』我們的慈悲心『生』,希望一切眾生 『放』下娑婆,同『生』極樂!」所以放生後,師父都會在現場 開示,導歸淨土。許多人參加放生後,生起了素食、念佛之心。

宣講四十八願 師父在帶領蓮子放生團之後,亦應弟子和蓮友的祈請,在水 里念佛堂宣講四十八願。 師父對第十八願「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迴向」有特別 的體悟,她說:「阿彌陀佛以其『至心』救度我們……阿彌陀佛有 『至心』,希望我們往生,……所以『至心』、『信樂』、『欲 生』,都是起自於佛力的召喚,都是起自於佛力的加被,我們只 是『歡喜信受』。佛『至心』幫助我,我就至心接受。」

又說:「當眾生可以體會佛心的時候,心一轉向,迴轉趨 向,把凡夫的心轉成像佛的心、跟佛一樣的心、接受佛的好意, 就這樣,所有的善根不是來自於自己,而是來自於佛的迴向。…… 念佛可不是跟佛條件交換,念佛是情不自禁報佛恩,領受佛的力 量,就是佛的願力迴向給我們,作我們的願力;佛的力量迴向給 我們,作我們的力量。這就是真正與佛合而為一的『南無阿彌陀 佛』!……佛入我心,我入佛心,這叫心心迴向。」

盡形壽,嚴持戒律 師父於民國七十二年(公元一九八三年)在台北臨濟寺受菩 薩戒,後來上廣下化老法師曾為師父講授菩薩戒。出家時受沙彌 尼戒及式叉摩那尼六法。師父終其一生,盡形壽地執持。

師父執持「不捉持金銀戒」,因此身上沒有任何一分錢,也 不接受任何信眾或弟子的金錢供養。本來師父有病在身,「不非 時食」戒原可開緣,但是師父執持過午不食,以天文台每日午時 為準,只要過午,即使才過一秒鐘也不繼續用齋。師父常說: 「一位和尚一份齋,和尚不到齋不來,無論一個人或一處廟,有 修行、有道德,自然也有感應,不怕無人供養。」師父對佛有深 切信心,認為佛是全知全能,早就預料到三千年後今日的情況, 所制定的戒律一定是恆久可以執持的。師父的心念是出家披上袈 裟,就要處處為佛教著想。

在師父身邊,可以感受到她那一份戒行清淨、又內外瑩澈的 道氣,與念念不忘拔苦與樂的慈悲。

此生使命──錄製淨土五經有聲書 修行人在世間,多半會知道自己此生使命,而竭盡心力去完 成。師父是一位修行人,自然也不例外。然而到底什麼是師父此 生使命呢?師父給一位弟子的信中曾提及:「多年前,末學就開 始『五經』之錄製工作,而病牛破車進度甚慢,近日自知軀殼無 常,只能搶時間續作完成,以免辜負此生使命。」

由此可知,師父此生使命就是出版淨土五經的讀誦帶,以利 大眾讀誦受持,好讓念佛人生起欣慕極樂之心,體會「佛心者, 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佛就是要救我們,沒有 任何理由,也沒有任何條件!十四片淨土五經的語音光碟(包含 《無量壽經》五種原譯本和玄奘大師翻譯的《阿彌陀經》──經 名為《稱讚淨土佛攝受經》),可以說是師父傾其一生之修學, 體會了再體會,查考了再查考,祈求了再祈求,讀誦了再讀誦, 辛勤累積的智慧結晶。

預知時至,回歸彌陀願海 ──最後遺言:「是佛在念我,不是我在念佛。」 民國九十二年(公元二○○三年)七月十八日(農曆六月十九日, 觀音菩薩成道日)凌晨,師父還是一如往常,正念分明地念佛, 她問一旁陪著念佛的人:「這個時候誰能來幫忙?」她回答: 「誰都沒辦法,只有阿彌陀佛!」師父堅定地說:「對!只有阿 彌陀佛!」就繼續靜靜地念佛……。

隔了一會兒,師父又說:「念佛不要著事相、重形式……。我 現在要講的話很重要,妳要記住!我現在是用盡全身的力氣講這 些話……,念佛的心態很重要,妳知不知道念佛的真義?念佛的心 態是『佛在念我』,不是『我在念佛』。……我已經完全明白、瞭 解了!」師父這時候看起來仍是信願堅固、沉穩安詳,意識非常 清楚。

就跟平常一樣,師父一邊念佛,一邊開示旁人念佛法要。然 而,這一次,她開示這一段話後,右側臥,小聲念了幾聲佛號就 往生了,時間是凌晨兩點四十分。

師父往生時,吉祥臥,安詳捨報生西,享年四十八歲,戒臘 十七,助念廿三小時後,由剃度恩師及常住大眾師合力淨身入 殮,遺體柔軟異常,剃度恩師不禁說出:「上品上生!」在大眾 師及蓮友熱誠的助念八日八夜日夜不斷,連同三時繫念法會、追 思會,估計參加者超過上萬人次。

七月廿五日,假嘉義沄水國小舉行三時繫念法會,恭請上真 下華長老主持。七月廿六日上午舉行追思法會,恭請上真下華長 老、上慧下天長老、上果下清長老主持。於中午時移靈,往水里 慈德寺火化,靈車經過時,靜候道旁的大眾,就地頂禮相送,十 分感人。移靈的路上、火化的現場,莊嚴肅穆的佛號連綿不斷, 響徹雲霄。火化後約在下午七時許,夜空中,一次又一次地頻頻 放光,光色不同,粉紅色、淺紫色、白色、金色等,放光有點像 閃電,卻又沒有雷聲,倒是蓮友們喝采聲和掌聲此起彼落,整個 現場的氣氛由極度的悲慟轉為歡喜。這樣的光,持續約兩個多小 時,直到大眾賦歸,天空仍一陣一陣地放光照亮著歸途,北返或 南下的蓮友說,一直到清晨一時許,仍見天空陣陣地放光。

火化後有許多舍利,金色、銀色、……猶如極樂七寶,清淨莊 嚴,尚有一尊舍利像極了垂首慈悲憫念眾生的觀世音菩薩,還有 二十餘顆一式一樣小木魚形狀的舍利。師父自度度他地走完人生 旅程,回歸極樂大學留學。虔盼她能不違本誓,換得金剛那羅延 身之後,早日乘願再來娑婆,廣種西方九品蓮。關於追思會、移 靈、荼毗、放光、供奉舍利的實況,請參看《上道下證法師追思 讚頌法會紀念專輯》之影音光碟。

師父一生的菩薩行誼,對阿彌陀佛有無比的信心,對一切眾 生有無盡的悲憫,究竟由何而來?師父曾語重心長地告訴弟子: 「我一生所學就靠一句『阿彌陀佛』!」

相關資料:

師父荼毗大典見證

7月25日下午舉行三時系念佛事時,在長老蒞臨法場之時, 天空突然下起甘露法雨,雨原本很小,後來癒下癒大,一直下到 晚上。使得原本酷熱的天氣,頓時清涼,在場所有蓮友都感動不 已。感恩諸佛菩薩慈悲。師父慈悲,不忍眾人在如此酷熱天候下 舉行法會。(法會場地:嘉義中埔水國小操場)(注:當地已許久未 下雨了,只有25日當日當時才下雨)

7月26日舉行告別式圓滿時,佛像後突然出現一道金光。

7月26日荼毗大典原本是安排15:00整火化,但是卻等到 17:40才火化。起初令我們不解。直到後來發生的事,我們才明 了:

19:00左右,末學因有事到火葬場外的停車場找蓮友,看到 原本一片黑暗的天空,突然在一瞬間,西方的天空亮了起來,可 以看到左邊(即西方)的兩座山。末學當時還對蓮子放生團台北主辦 師姐,說:怎麼天空突然好像天亮了一樣?(我們當時有三個人在 討論事情,雖覺得天空奇怪,但都沒有再去注意。而末學猜想可 能是光害,所以便沒有再多加思想。後來天空便下起了甘露法 雨,這雨很奇怪,雨點很大。雨聲也很大。看得到,聽得到,就 是打不到身上。於是末學就走來走去,想試是可否淋到雨?走了 數分鐘,末學心想,這是否就是佛菩薩的甘露法雨?正在這樣想 的時候,便有一大顆雨滴,落在末學的頭頂正中央。而且就只有 這麼一滴而已。

(返台北的遊覽車中,蓮友們分享所看到的瑞相時,有位師姐 說,她知道下雨了,原本想跑下去躲雨,但是如同末學情形一 樣,雨水就是打不到身上。最後也是只落下一滴在頭頂正中央。)

後來末學又再回去火葬場,此時便聽到蓮友在喊:西方的天 空出現一朵粉紅色的大蓮花……,頓時天空有留下一大片紅色的光 線。接著天空便不斷地放光。有紅色的光。白色的光。金色的 光。青色的光。紫色的光……(放光大約持續2個小時:19:00? 21:00)蓮友們都高興地拍手歡呼。

上道下證法師舍利

(在荼毗過程中,突然停電一段時間,讓我們可以感受到天色 已黑;但大家心中充滿溫暖,不覺恐懼,並且更加大聲念佛期待 看到法師舍利瑞相。)此時法師荼毗圓滿,亮晶晶的舍利子,呈現 在我們面前,我們一邊要看天空的放光,一邊要看師父的舍利, 大家都非常感動與法喜。

末學們終於明了:法師為什麼會變成當天最後一位火化者。 原來法師如同上圓下因老法師一樣,要留給我們放光的禮物。(因 晚上才看得清楚放光的瑞相)放光像閃電卻又不是閃電,放生放生 放大光明生極樂。並且法師為度化當天所有火化的亡者,以及亡 者的眷屬及當場所有的見聞者。所以堅持到最後一刻。也讓我們 念佛念久一點。

感恩上道下證法師法師的慈悲,期盼法師早日回娑婆度眾 生。

附錄:上道下證法師法語

放下亂想,閉目澄慮,想身坐蓮華,阿彌陀佛、觀音、勢至 在我面前,竭誠至敬,口念佛名,攝耳諦聽,佛念自不思議自性 本體中流出。不在快與多,貴能時時返照自心,方能字句分明, 不昏不散,念而不念,念到不念自念,念空真空,外不見世界, 內不見身心,因於念佛之事,從而契寂光之理,心口一如,事理 相應,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
20100312_5cd1dd641b6739286abdpepsiiz35j3F.png
20100312_7154919d65edf4dd73e9cdKgfCNywZAH.png.thumb.jpg
20100312_c380836ca2f8933b7227LMxk3eKYMdVW.jpg.thumb.jpg
20100312_b6382c10c971853f359eAPQnIHC0DN0V.png
20100312_6b6cc86a4732b79da820lr4yDFQaBasi.jpg.thumb.jp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5 10:00 PM , Processed in 0.02653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