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HAU 於 2013-5-19 11:13 PM 發表。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 ...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天下皆知:是抱道之人皆知,非尋常人皆知,要體認此理. 美:是到了美處. 為美:是到了極美處. 到盡頭田地,若知靜而知美,不知靜而不知美,既不知靜,而安得知美,既不知美,而惡從此斯生已.善之為善:是善能達道者,方能知善;那不達道者,安得能知善. 既不知善,那不善?此斯生已. 美善是知其微,美之為美,善之為善,是到了知微底虛靜處, 再加潛修,惡與不善,俱化於為美,為善,就知極美之妙,極善之妙,美不知斯惡,善亦不知斯不善,到了美而知其極美,到了善而知其極善,如此抱道,故知其有無相生,是陰陽反復之理,一定而不可移. 人稟無中生有而來,亦此抱道.?有中而反無, 方知盡善盡美. 美善不知,是有無相克;盡其善,盡其美,故有無相生. 吁嗟乎!大道之難, 鋼堅石固, 成之亦易, 難也得到, 易也得到, 同到彼岸, 豈不相成. 大道無二,豈不相形,有何長短. 正人行邪,邪亦入正;邪人行正,正亦入邪. 何患長短傍正底路. 高下相傾: 是水往下,高也到此,下也到此,沒有有二底法門. 音聲相和:是抱道者,彼唱此和,此唱彼和,言其意相和,同懷至道,前後相隨而不離也. 如此懷道底聖人,方以無為而處事,心領神會,而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離我規矩之中,万物生於無為,又何嘗有中生万物. 春到,動植自生,不假作為,就如人到靜,种子自現,又嘗有作為. 自生而不知其生,故生而不有. 此有名無質之祕物,方能自知其美而爭美,自知其善而爭善. 若為方知其有美有善,既性中為到有万物時,而不可恃其有;?有了方得,得後功纔成. 成其一,而無所以居之,是混其体,而無其質,既無其質,就無所以可居;既無可居,夫惟弗居,一得永得,是以不去. 此養自己元神,而居無為之境,生於不有之時,方能知其盡美盡善,故有無相生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前後,相成,相形,相傾,相和,相隨之景象.是以聖人方能處無為事, 行不言之教.如此無為不言, 万物方能現象, 不離混一之中. 故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惟此弗居,是以纔養得吾身而弗去,使天下養身者,不得外於此.
善、惡,意識,於欲界天內.
善、惡,為識、為比量、為性境,超出欲界天,則無有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