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03|回復: 0

1644年歷史混沌的一頁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4-8-8 02:42:30 | 顯示全部樓層

1644年歷史混沌的一頁

LBSALE[100]LBSALE1644年歷史混沌的一頁
1644年中國竟然有三個皇帝同時占據了北京就是中國歷史處於最混沌狀態的一頁。 這一年延續了276年的朱明皇朝先後經歷了十七位皇帝顯然氣數終已盡。崇禎十七年在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攻破京城之際,三十七歲的崇禎皇帝於三月十九日自縊煤山。 正在這年的元旦,明末衆多農民起義軍中脫穎而出的“闖王”李自成,在西安建立了他的王朝,國號“大順”,建元“永昌”。他即揮師東進,一路勢如破竹,攻關奪隘。沿途明朝官將,大都不戰而逃,或開城投降。短短二個多月時間,李自成率領的“大順”軍便從西安打到了北京,一口氣就滅掉了明朝。 關外小小的清朝的順治元年,坐在帝位上的是年僅六歲的小孩子福臨。當年四月初九,皇叔攝政王年僅三十三歲的多爾袞,率領滿清全國兵力三分之二的十萬精兵,從盛京(瀋陽)出發,浩浩蕩蕩南下,開始了新一輪伐明征戰。由於山海關守將吳三桂的主動降清,結果清軍竟能輕輕鬆鬆進至長城關內;而山海關內南向關前的一戰,更是不甚費力地打敗了李自成親率的二十萬“大順”東征軍!於五月二日就攻入北京城,自此確立了統治中國長達268年的滿清皇朝。 李自成的“大順”農民軍,從西安發兵東進,打入北京城,滅掉明王朝,僅用了只有七十多天時間。這一幕改朝換代的歷史,其變化之快,的確算得上是神速。然而神速紀錄卻僅僅保持了四十一天就被多爾袞創造的戰績予以刷新:自四月初九從盛京(瀋陽)出征,于五月初二攻進北京城,只用了短短的二十三天! 如果說由於明朝末年的天災政禍,導至李自成的百萬農民軍得以推翻舊王朝;,那麽僅僅十來萬人的滿清軍隊,竟輕易擊敗已有十多年征戰經驗、兵力多數倍的“大順”軍,繼而南下逐鹿中原、統一全國。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混沌”階段,實際就是原有趨勢、通道、發展規律已被打破失效,而新的規律尚未確立的時期。這時失去了所謂方向必然性。“蝴蝶效應”即“北京的一隻蝴蝶無意煽動幾下翅膀,卻在紐約變成了一陣風暴”,就是事物發展處於混沌階段的最主要特點。 當然“蝴蝶效應”的發生是需要種種因素正好同時配合。 暗殺奧匈帝國王儲的行剌,可以最終引發了一場世界大戰。 1644年中確存在有許多不確定的偶然因素,隨時有可能改變歷史的進程。 其一李自成元旦在西安稱帝後,隨即率領軍東征向北京進發。渡黃河入山西,攻關破城,一路順風。不料在二月二十一日攻打甯武關時,卻遇到了難纏的對手守關總兵周遇吉。周是來自關外錦州衛的將領,有領兵作戰經驗,還抱有了死戰不降決心。結果李自成的大軍在此受到阻擊,連攻數日不克,並傷亡慘重,還折損了四名大將。 連一時衝進城的幾千名農民軍都被明軍全部圍殲而亡。 最後李自成不惜犧牲,以人海戰術拼力進攻,總算將外無救兵內無糧草的甯武關打下,殺死了周遇吉。此役付出代價太大,城破之後,竟然進行屠城,以泄憤怒。甯武關一戰,此戰雖勝卻損失太重。李自成撿討尚有大同、陽和、宣府、居庸關…….等地,均有重兵把守,又如何能打過去?不如暫回師西安休整,改走其他途徑東進京師,於是議定第二日即撥營班師回陝。 不料當夜把守大同、宣府兩關的明朝總兵姜瑞和王承胤同時派人送來了投降的降書。 李自成欣喜萬分,連夜召集會議,重新揮師東進。 一個極偶然的因素改變甚至歷史進程的巨大作用。如果這“降書”沒有及時送來,那麽李自成就將回師陝西休整,以圖再戰;至少李自成進不了北京城,山海關守將吳三桂就不會降清,也不會輕易讓清軍入關。 其二吳三桂也是一個改變了歷史的偶然因素。本來吳三桂按其地位能力,歷史的發展本來與他沒有多大關係。但是個混沌之年卻成了一個舉足輕重的法碼。 農民軍進北京後明朝文武官員紛紛歸降,李自成確基本收留。對於前線重鎮的山海關總兵吳三桂,更是刻意收降。三月二十六日他派已與吳三桂交情甚厚的降將唐通,攜白銀四萬兩、封“侯”的任命及吳父寫的勸降信,向吳三桂遊說。對大勢已沒有信心的吳三桂很快接受了歸降的勸說,率部投向了“大順”新朝。於三月底將山海關防務交唐通接手,自已晉京拜謁新君李自成。 不料四月初,當吳進到接近北京的玉田縣沙河驛時,遇到了從北京逃出來的家人,從中得知長住京城的老父被囚、全家被軟禁、愛妾陳圓圓則被李自成手下大將劉宗敏擄去……等。對此吳三桂氣惱萬分,當即沖冠一怒,拍案而起,下令吳軍停止進京,並以急行返回山海關,趕走唐通,宣告堅決要與李自成爲敵。 十天之內,吳三桂降而又叛,變化急速,使北京城的李自成都不知發生了什麽事。他連忙派兩名“巡撫”官員使者前往弄明情況。結果吳三桂卻將來使一人殺戳,另一人割耳回京傳話:“令李賊自送頭來!”。這一來搞得李自成大怒,於是四月十三日他率領二十萬大軍禦駕親征,向山海關進軍。 吳三桂自知,自已的三萬兵力,當然難以抵擋李自成的二十萬大軍,而且還有數十萬大軍後援。事已至此,吳三桂便只能引狼入室請關外宿敵“相助”了。於是乎天大的一個便宜好事就落到了滿清王朝的頭上。本來清軍南下伐明,欲攻下山海關是件不知需要死傷多少人馬及難定勝負之事。李自成率領二十萬大軍東征討吳行軍八天,到二十日晚才抵達山海關前。於二十二日夜敗退時,只用四天時間,即二十六日便回到了北京城。 李自成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如果他當初東征山海關時也能用敗退時的這種行軍速度,能早一天、二天趕到戰場的話時,那山海關之戰結局就可能是另外一回事了。當時吳三桂雖然派使者與正在南下的清軍統帥多爾袞聯繫上,“請兵”的資訊也溝通了。無奈清軍尚在幾百裏外,一時不能趕到山海關;而李自成的二十萬大軍卻於二十日晚已抵達關前。二十一日上午吳三桂沒有辦法,只好率自已的三萬“關甯鐵軍”及兩萬老百姓迎戰。 攻守雙方損失均慘重,暫不分勝負。而李自成的“大順”軍兵力多於吳軍數倍,瘦死的駱駝也會比馬大。如果二十二日“大順”軍繼續輪番進攻,已精疲力盡的吳軍,完全有抵抗不住的可能。所以李自成對二十二日的作戰部署就是懷著這樣的目標。 可是經過晝夜急行軍二百里的清軍卻於二十一日晚趕到了離山海關十五裏處,安營紮寨。 假如“大順”軍不是姍姍來遲,而能象在打進北京城之前那樣奮力拼搏,具有“只爭朝夕”的氣概,提前趕來。不待清軍,山海關的情勢就大大不一樣了! 馬克思說:如果“偶然”不起作用的話,歷史就將蒙上神秘的色彩。 一次歷史偶然與李自成擦肩而過,從而讓多爾袞與順治小皇帝撿了個大便宜。 第二天(二十二日)黎明,十萬清軍悄悄地開進山海關內一帶與吳軍會合。當大順軍在石河戰場與吳軍殺得天昏地暗,並已合圍了吳軍之際;突然潮水般的剃髮長辮清兵沖了出來,一下子就將“大順”軍殺得暈頭轉向。“大順”軍將士亂了方寸,紛紛敗退,李自成只好率殘部向北京逃去。 一丈石一戰大順軍被殺、淹死、或被俘,共損失十多萬人。李自成對清兵的戰鬥力有了深切的瞭解,促使他於二十六日回到北京後決定躲回陝西老根椐地。 二十九日李自成在紫禁城武英殿舉行了登基典禮,正式在北京皇城記錄在案。三十日早晨他便率軍離開了北京,重回他的陝西關中。從李自成率軍三月十九日打進北京城算起,佔領北京總共不過四十一天。扣除其中東征山海關十四天,實際在北京的日子僅有二十七天。而他在北京正式登基做大順皇帝的時間,更只有不及二十小時。 可以說入北京城後,對李自成來講每一天的時間都是那樣的重要。可惜他當時沒能認識到哩!
是年正值甲申。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6 09:00 PM , Processed in 0.017814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