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11|回復: 0

吃對藥 臉不紅氣不喘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5-12-31 14:11:2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時報週刊 No.1453
報導/陳美芬 攝影/施岳呈


近來氣溫直落,氣喘病患明顯增多,中醫預約的「三九貼」氣喘治療也滿檔,前幾天媒體報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警告,「使立穩(Serevent)」、「使肺泰(Advair)」及Foradil等三種氣喘藥,含有長效的交感神經乙二型支氣管擴張劑成分,會導致氣喘惡化,提高死亡率。

有的病人開始擔心「我用的藥安全嗎?」生產廠商葛蘭素史克公司業務人員說,最近不少家長和病患來電詢問能不能換藥,藥廠的建議是請病患回去找醫師評估調整藥物,衛生署則考慮請藥廠加註警語,提醒醫師和病患小心。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要從氣喘藥物說起。

長庚兒童醫院內科部主任黃璟隆說,以前常常看到氣喘病人死的時候,手中握的是支氣管擴張劑,這些人多半是發作時才用支氣管擴張劑急救,一次、兩次有效,下一次沒效就是送命的時候;後來出現了吸入型類固醇,病人早晚吸一下,配合緊急時使用支氣管擴張劑,氣喘病人死亡率明顯減少。

黃璟隆解釋,以前,氣喘藥物分兩種,基本藥物是吸入性類固醇,天天使用,以控制氣管發炎及保養氣管。急救藥物是短效型支氣管擴張劑,是在氣喘發作時緊急使用;最近五年出現的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由於對睡眠中的咳嗽及運動中的氣喘療效良好,成為患者天天使用的藥物。

 樓主| 發表於 2005-12-31 14:12:00 | 顯示全部樓層

使用吸入型類固醇 要先了解藥性

報導/陳美芬 攝影/施岳呈


日前美國FDA引用的研究指出,有三種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可能會使氣喘惡化,死亡人數上升。對此一報告,黃璟隆解讀,報告中所稱死亡人數上升,並不等於死亡率上升,因為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使用人數與日俱增;比較令人擔憂的是因為很好用,結果病情尚未達到第三、四級的中輕度病人,沒有必要使用,卻也加入愛用者的行列。

他說,有的病患心想只要發作或不舒服就用長效型藥物,可能因此忽略日常保養而頻繁使用吸入型類固醇,長久下來,反而會使得氣喘惡化或是死亡人數增加。造成氣喘惡化的原因,「可能是因為長效支氣管擴張劑和吸入型類固醇的藥物太好用了,有的病患過度倚賴,導致對吸入型類固醇的使用量不夠,發炎沒有獲得控制,一喘起來差點要命。」黃璟隆這樣懷疑。

但也有可能是病人自己的習慣不好,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呼吸照護中心主任杭良文指出,有的氣喘病人也會自作聰明,覺得好像不喘不咳了,就自己減藥停藥,結果氣喘起起伏伏、天氣一變化或接觸過敏原時,就急性發作,一次比一次嚴重。

杭良文說,儘管吸入型類固醇藥物的全身吸收量很少,但是病人一聽到類固醇,滿腦子都是負面印象;其實,氣喘患者應該將氣喘藥物當成「體質保養藥」,在未達到氣喘控制目標時,長期積極治療。

由於很多氣喘病人看完西醫拿了藥,轉個身就去請中醫想辦法。根據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的經驗,以「三伏貼」、「三九貼」的中醫介入,確實有助於改善病情、減少發作,並且對氣喘、過敏性鼻炎都有療效,相關的醫學報告並發表在美國的東方醫學期刊上。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5-12-31 14:12:58 | 顯示全部樓層

中西合壁 對付氣喘

報導/陳美芬 攝影/施岳呈


明年起,中西合壁治小兒氣喘,將在十家醫院試辦健保給付。為達到有效的治療,北醫傳統醫學針灸科主任黃中瑀指出,病人在採用中西醫聯合治療,最好兩邊醫師都要知情,才能專業評估調整藥物劑量。

北醫傳統醫學中醫師張家培則認為,最近天氣變化大,氣喘病人容易喘起來,家有氣喘兒或是有氣喘痼疾的民眾,隨時備有救命藥之外,倒是可以嘗試到中醫院做三九貼,可以降低氣喘發作頻率。

至於家長該怎麼做,林先生夫妻很有經驗。今年三歲的林家小女兒過去一年半,曾有三次半夜喘到臉發黑送急診的紀錄,現在家裡的氣喘藥、化痰藥、鼻炎藥、感冒藥、尖峰呼氣流速計、吸藥輔助器,瓶瓶罐罐,一應俱全,只差沒有氧氣鋼瓶。

今年流感季剛開始,林家全家接種流感疫苗,林先生一看到氣象報告說會變天,就非常注意「妹妹」的咳嗽、鼻水,該吃藥就吃藥,該檢查就檢查,就怕妹妹的氣管「縮」起來。

他說:「妹妹有一次在颱風夜喘不過氣來,連跑三家醫院才送入急診,還好有救回來;不過,大人可是嚇壞了,以後再也不敢輕忽氣喘了。」

氣喘保養要訣

確定控制目標

就是「沒有夜間症狀、不需急診治療、不需使用短效型氣管擴張劑、不會氣喘惡化、不因副作用而改變處方、每天肺功能大於或等於80%」,簡稱「四不二沒有,用力吹出80分」。

居家環境通風

在冬天緊密的室內,有塵螨、毛髮、灰塵、有機揮溶劑揮發物等過敏原,戶外的空氣品質說不定還比較好,最好每天至少通風2小時,或使用高效能空氣濾清品,並定期換洗寢具。

個人衛生保健

天冷首重保暖,減少冷空氣刺激氣管收縮,並仍要勤洗手,洗去病毒病菌,預防感冒等上吸道傳染及感染,可避氣喘發作;若在流感流行季節,避免出入公共場所,至於保健藥膳應視體質而定,一般而言,可以煮黃耆水當開水喝。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5-12-31 14:14:25 | 顯示全部樓層

氣喘的中西醫治療藥物

報導/陳美芬 攝影/施岳呈


西醫部分

日常控制藥物:

●類固醇
最常用且最基本的劑型為吸入型,可控制氣管發炎,在治療期間,需要天天使用,並需要搭配及紀錄測量尖峰呼流速,了解肺功能的狀況。

●白三烯素接受器拮抗劑
為口服劑型,藉抑制發炎介質的形成,達到減少氣喘發作的效果,可以輔助類固醇使用。

急救緩解藥物:

最常見的成分是短效型乙二型交感神經興奮劑,其他還有包括茶鹼製劑、副交感神經拮抗劑,是在氣喘急性發作時使用,爭取急救及送醫的時間。

長效混和藥物:

主要成分長效型乙二型交感神經興奮劑,再加上吸入型類固醇配方,由於對睡眠中的咳嗽及運動中的氣喘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成為病人天天使用的藥物。

中醫部分

內服:

常見的傳統方劑包括:小青龍湯、小建中湯、定喘湯,中醫師視病人個別體質,調配不同的中藥。張家培表示,有過敏性體質的小朋友可以服用小建中湯,可健脾胃,達到根治效果;成人則適合服用小青龍湯及定喘湯,可緩解喘的症狀。

外敷:

最常見的「三伏貼」是根據冬病夏治的原理,趁著陽氣最旺的三伏貼,以一些辛溫的中藥進行穴位敷貼,大約每隔7天到10天貼敷一次,一個夏天貼3次。

到了冬天則是用「三九貼」,就是利用溫陽性的中藥,貼在病人背部的特定穴位上,引起輕微發赤反應,每次間隔一星期敷貼,需要4﹣6次。張家培說,三九貼主要是針對位於背部的大杼穴、風門穴及肺俞穴,這3個穴位主要是調節體溫、提升免疫力,減緩氣喘的復發。目前北醫有推出在家也可貼的外帶包,一包250元。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3 09:28 AM , Processed in 0.02139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