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27|回復: 0

计算易学──计算易学之缘起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6-11-15 11:27:4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计算易学──计算易学之缘起

  易经是探索宇宙万事万物随时间变易的学问,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研究时序过程的学问。易经给出了六十四卦,也就是六十四个格式统一的标准函数过程,它们都是以时序的爻作为自变量,描述各自的变易规律。计算是对它们求解的重要手段。
  早年在大学里读高等数学时,对计算量巨大的矩阵和繁复变换的微积分求解是最感头痛的。因为当时还没有电子计算器及计算器等现代计算工具,计算用的多是计算尺,无法适应繁复计算。因而,教学内容亦多局限于简单的原理介绍。矩阵计算方法最多是3行4列的算一下,微积分则是背诵一系列的基本定式和多种参数变换的方法,遇到问题即尽量通过参数变换向基本定式靠拢,以能算出结果,对于大的矩阵或不能通过变换的方程序,只好望洋兴叹。一些工程中常出现的问题,则是预先制备各种简化图表,以供查取。计算工具的落后严重窒碍着学科的发展。
  电子计算器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数学原有的格局。大矩阵的计算变得轻而易举,是故矩阵算法亦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工程计算中过去连想都不敢去想的有限元等算法应运而生,矩阵算法跃上了新台阶。微积分也不必拘泥于参数变换的旧方式,而多改为直接的数值计算。龙格库塔法解差分方程,辛卜生数值积分等等,瞬间成为极其有用的计算手段,同类的计算方法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大学高等数学中,形成一重要的分支──计算数学。计算数学的教材内容,迅速扩展起来,已非过去所能同日而语的了。
  计算工具和计算方法的发展,对其他领域的影响同样是巨大和深远的,预测学领域更不会例外。想起预测学的老前辈翁文波先生。翁老在预测学领域有高深的造诣各独特的见解,学贯中西。与众多`科学学者'不同的是,翁老对干支在时序预测中的地位高度重视,且富有成果。令人握腕叹息的是,翁老与电子计算器的应用有十年以上的时间差,致使他的预测成果和论着多是以传统方法为基础,未能有机会借助新计算工具之力而把预测理论推上一个新台阶。翁老自己应是感觉到这一点的,据悉,当翁老在古稀之年得以有机会接触到电子计算器时,即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学习用汇编语言编写计算程序。汇编语言仅是机器码的改进,用它编程难度很高,即便是而立壮年对它亦是又爱又恨。翁老毅然投入使用这当时唯一能用的工具,坚毅精神为后人钦佩。可惜,毕竟为时已晚,未及作更多的计算实践,终于遗留任务给后人。
  计算工具与易学的关系亦必如此。借用现代计算手段去解决易学所阐述的问题,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这是计算易学缘起之所在。
  计算易学与计算数学不同之处是,由于易学量化基础尚很欠缺,所以它应不仅包括计算数学所包含的相关的数值计算方法部份,而且还有大量的易学数值化处理的基础内容。
  诸如:阴阳历与干支历法关系的建立;
易卦及干支之五行量化;
五行生克基本算法;
模拟方程序的建立和选项选取;
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多元逐步判别分析、自适应过滤法等;
命理计算数学模型;
指数股价中远期预测系统;
指数股价短线预测系统;
彩票选码预测系统;
等等等等,都是计算易学所需要解决的。
这还只是涉及易学的`数'部份,对于易学的`象'部份,就更有大量非传统的计算方法的内容。
计算易学必将逐渐形成为一个完整的学科,成为易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
發表於 2009-7-17 14:45:35 | 顯示全部樓層
计算易学不错的提法,我在做这方面的努力。可惜工程量太大。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7-20 15:56:23 | 顯示全部樓層
很歡迎有更多的同行者,努力以赴。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9-7-24 11:09:22 | 顯示全部樓層
受教了!受教了!谢谢楼主!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4 11:59 PM , Processed in 0.02143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