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21|回復: 0

全球變暖:都是人類惹的禍?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7-2-3 11:06:0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隨著一聲新年到,『富神爺爺』看顧您了,
你獲得了『富神爺爺』贈送現金376個美元。


2月2日,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在法國巴黎發佈了迄今為止最嚴厲的氣候警告,表示在過去50年中,“極有可能”是人類活動導致了全球氣候變暖;全球已經開始變暖,目前已處於數千年來氣溫最高的時期,無論接下來人類如何控制污染和溫室氣體排放,氣溫升高和海平面上升現象都將持續數百年,而且將會愈發嚴重。這是該委員會成立以來,首次使用如此嚴重的措辭形容人類活動與氣候變暖之間的關聯。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1月29日起在位於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舉行為期5天的會議,在會議結束時發表了一份20頁的報告,這也是當前關於全球變暖最權威的研究成果。報告由來自113個國家的數千名科學家和專家完成,而且必須獲得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代表一致批准才能最終發表。

    百年內氣溫最高升6.4℃

    報告稱,目前地球的產生溫室效應的氣體比過去1萬年中任何一段時期都高,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過去65萬年中任何時候都高,比工業革命前高35%。

    報告中說道:“已觀察到的大氣和海洋普遍升溫現象以及冰川融化現象都支援著一個結論:如果排除外來因素,過去50年來的全球氣候變化則無法解釋,而且氣候變化極有可能不是源於已知的自然因素。”

    “極有可能”這個短語意味著人為導致全球變暖的可能性超過90%,這是迄今為止最為嚴厲的措辭。

    IPCC的上一份報告公佈於2001年,當時報告稱變暖“可能”由人類行為導致。相比之下,這次報告所用的詞語更為嚴厲。據悉,甚至曾經有委員會成員希望使用“事實上確定”這個詞,意即全球變暖由人類行為引起的可能性高達99%。

    IPCC預測稱,在2100年之前,全球氣溫將上升1.1℃?6.4℃。這個升溫範圍要比2001年報告中提到的更大,2001年的預測是1.4℃?5.8℃。

    據悉,直到報告正式發佈的幾天前,參與撰寫的科學家們對於人類在全球變暖中的作用究竟多大仍然有分歧。1日,小組終於就兩項最具爭議的話題達成了統一意見:將全球變暖和最近風暴級別加強歸因於人類燃燒過多礦物燃料。

    一名太平洋島國基裏巴斯派來的代表表示:“我希望決策者能夠信服這次的報告,(報告的)目的是讓他們行動起來。”基裏巴斯目前已經受到了海平面上升的威脅。

    對於這份報告,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主席拉金德拉·帕裏喬這樣形容:“我希望,報告能夠震動人們、政府,讓他們採取更嚴肅認真的行動。”

    海平面最高上升81釐米

    報告還指出,氣溫上升將令中國和澳大利亞面臨嚴重缺水的困境。歐洲阿爾卑斯山冰河融化,已經不再是冬季滑雪勝地而成了避暑區;歐洲地中海沿海地區的夏季由於熱浪已幾乎無法居住。部分太平洋島國將被上升的海水淹沒;乾旱區擴大,非洲和南亞等地的旱災更加嚴重。澳大利亞著名的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體,受全球暖化的影響,它很可能將在數十年內滅亡。

    在海平面上升方面,報告稱,本世紀末期將上升17.8釐米?61釐米,不過,如果兩極冰川近期出現大規模的融化的話,這個數位還會上浮9.9釐米?20釐米。報告還稱:北冰洋的海冰將在本世紀後半段融化消失。

    許多科學家警告稱,這次的預測數位仍然過分保守,他們認為如果兩極冰原出現融化,海平面將會上升91釐米?152釐米。

    歐洲標誌性建築熄燈呼應

    2月1日晚7時55分到8時,法國“燈火之都”巴黎的埃菲爾鐵塔熄燈5分鐘,鐵塔上的2萬盞燈全部熄滅(左圖為埃菲爾鐵塔熄燈前後對比照片)。據悉,與埃菲爾鐵塔同時熄燈的還有義大利羅馬圓形劇場遺址和希臘雅典議會大廈等歐洲標誌性建築。這項熄燈活動是為回應環保人士的強烈呼籲,以呼應定於2月2日全球變暖報告的發表。

    環保人士對這次活動表示滿意。有志願者甚至表示願意將所住公寓樓梯的照明燈關掉,摸黑上下樓。據報道,法國女總統候選人羅亞爾也參加了這次熄燈活動。

    但是也有一些能源專家對此次熄燈活動表示不滿。他們認為,這種活動會耗費更多的能源,因為在他們看來,對照明燈重新供電會讓耗費的電量突然增加。他們警告這種活動還會使城市供電突然中斷,幸好,這種情況當天並沒有發生。

    颶風變強也因全球趨暖

    報告表示,全球變暖的確導致了風暴程度的加強,包括大西洋上生成的颶風,如2005年的颶風“卡特裏娜”。在2001年的報告中,科學家曾經稱沒有足夠證據表明颶風與全球變暖之間存在聯繫。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是世界氣象組織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於1988年聯合建立的政府間機構,其主要任務是對氣候變化對社會經濟的影響、以及減緩氣候變化的可能對策進行評估。這一委員會的具體工作是提供氣候變化的相關資料。委員會本身不做任何科學研究,而是檢閱每年出版的數以千計有關氣候變化的論文,每5年左右出版一次評估報告,總結氣候變化的“現有知識”。1990年、1995年和2001年政府間氣候專門委員會相繼發表了三次評估報告,這些報告已成為國際社會認識和了解氣候變化的主要科學依據。

    報告一般都分為幾個階段發佈,此次發佈的報告是IPCC第四次氣候評估報告四部分中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將於4月公佈。
 樓主| 發表於 2007-2-3 11:08:00 | 顯示全部樓層
隨著一聲新年到,『喜神大帝』看顧您了,
你獲得了『喜神大帝』贈送現金3023個美元。


聯合國第四份氣候變化評估報告稱全球變暖已是不爭事實  

    新華網巴黎2月2日電(記者 盧蘇燕) 氣候變暖已經是“毫無爭議”的事實,人為活動“很可能”是導致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這是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2日發表的第四份氣候變化評估報告梗概得出的主要結論。

    上述結論為全世界的決策者儘快確定保護環境的有效措施提供了理論依據。專家們在長達20多頁的報告梗概中指出,對全球大氣平均溫度、海洋平均溫度、冰川和積雪融化的觀測以及對全球海平面的測量等已證實,全球氣候正在變暖。

    專家們預測說,從現在開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氣溫的“最可能升高幅度”是1.8攝氏度至4攝氏度,海平面升高幅度是18釐米至59釐米,而造成這一趨勢的原因“很可能”即至少有90%的可能是人類活動。

    報告梗概說,從1750年開始,全球二氧化碳、甲烷以及氧化亞氮的含量一直以驚人的速度增加,目前已經遠遠超出工業革命前的水準。二氧化碳的增加主要是人類使用化石燃料所致,而甲烷和氧化亞氮的增加主要是由於人類的農業生產活動。

    中國氣象局副局長、國際地球觀測組織聯合主席鄭國光表示,今天公佈的這份梗概綜合了全世界科學家6年多來的科學研究成果,與2001年發表的第三份氣候變化評估報告相比,增加了科學性,減少了不確定性。

    他以預測海平面升高幅度為例說,在起草第三份評估報告時,科學界的依據僅有幾項實驗,而此次的依據是11個國家採用14種氣候評估模式進行的58項實驗。此外,對全球氣溫升高幅度的預測浮動範圍也明顯縮小,這表明科學界對氣候變化的科學認知水準大大提高。在第三份評估報告中,專家曾預測到2100年,全球平均氣溫將升高1.4攝氏度至5.8攝氏度,海平面將升高9釐米至88釐米。

    1月29日至2月1日,IPCC第一工作組的500多名專家在巴黎舉行會議,修訂第四份委員會評估報告,起草評估報告梗概。中國氣象局局長秦大河作為IPCC的聯合主席主持了本次會議。

    本次會議召開期間,法國首都巴黎等多個城市於2月1日晚關燈斷電5分鐘,借此向浪費能源行為宣戰。埃菲爾鐵塔關閉了所有照明設備,巴黎市所屬的博物館等建築物也拉閘斷電。

    IPCC是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和世界氣象組織於1988年創建的,會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2500多名專家,委員會分3個工作組。至今,IPCC已發表了3份關於全球氣候變化的評估報告。第四份評估報告的全文將在今年下半年發表。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7-2-4 13:36:46 | 顯示全部樓層

全球暖化人類種因 交通工具污染 飛機危害最深

最新的聯合國報告指出,全球氣候暖化的原因,90%要歸咎於人類所造成的,就拿搭乘交通工具來說,你知道坐一趟飛機所製造的二氧化碳,要種多少樹才能亡羊補牢嗎?CNN記者帶您實地體驗。

搭飛機是很多商務人士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不過會製造多少二氧化碳?一起來算算看。

搭計程車到機場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就有7公斤,改搭機場捷運會不會比較少?結果是1.44公斤。CNN記者奎斯特說:「(搭捷運)比較快也比較便宜。」

接著到了機場劃位,從英國倫敦搭飛機到加拿大溫哥華,一趟旅程下來會產生多少二氧化碳?答案是1900公斤,幾乎佔了這次實驗的99%。要種多少樹才補得回來呢?答案是要9棵大樹。

根據統計,在英國國內搭一趟短程民航班機,所製造的二氧化碳平均要種2棵樹才能補回來,如果從倫敦飛紐約這種比較長的旅程,則要多上兩倍,搭經濟艙會少一點,只要4.5棵半,不過它所製造的二氧化碳居然也高達1公噸。

許多乘客在搭飛機的途中,不自覺成為氣候變遷的元兇,為了讓地球有更好的未來,下次搭飛機之前,不妨考慮其他的替代交通工具,為環境保護多盡一分心力。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7-2-4 13:40:48 | 顯示全部樓層
隨著一聲新年到,『財神爺爺』看顧您了,
你獲得了『財神爺爺』贈送現金2192個美元。


世紀末 海平面將上升一公尺 全球暖化 孟加拉倒大楣

六十五歲的甘恩住在南亞孟加拉人民共和國的西南部,以養蝦為生,幾年前甘恩頭一次聽到「全球暖化」這個名詞時,還以為對方在開玩笑,現在他還是搞不懂「全球暖化」是怎麼回事,但已經深受其害了。

甘恩的家鄉在河流出海口的蒙希加吉,卅年來,甘恩目睹他家土房子周遭的水位上升了三公尺,水患和颱風造成的災害一年比一年嚴重。就在三個月前,河水氾濫沖垮了一道堤防,對當地稻農、養蝦戶和漁民的身家性命造成嚴重危害。

孟加拉面積小於英國,人口卻有一億四千五百萬,它的國土基本上是由恆河、雅魯藏布江和梅克納河匯流入海沖積而成的大三角洲,大部分土地僅高於海平面十公尺,三條大河每年匯集喜馬拉雅山融化的雪水及雨水流向孟加拉灣,洪水氾濫是家常便飯,而全球暖化導致海平面上升更是一大隱憂。

種種環境因素加在一起,使得孟加拉可能成為第一個被地球氣候變化摧毀的有份量國家。孟加拉「先進研究中心」主任拉曼說,地理、人口、政治和氣候等種種因素都對孟加拉不利。有科學家說,孟加拉的海平面到二一○○年將上升一公尺,照拉曼的預估,如果海平面上升一公尺,孟加拉將有四分之一被水淹沒,迫使三千至四千萬人流離失所。

孟加拉人已經嘗到苦頭了。以甘恩為例,他原本是稻農,但長年海水倒灌使稻田和水源都受到污染,不得不改行養蝦,如果環境再惡化,可能連蝦都養不成,必須到都市另謀生計。目前蒙希加吉已經有成千上萬的「氣候難民」,因為在家鄉無法謀生,只好到都市討生活。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7-2-4 13:47:19 | 顯示全部樓層
隨著一聲新年到,『財神爺爺』看顧您了,
你獲得了『財神爺爺』贈送現金4992個美元。


現代冰人夫妻 收集冰塊研究暖化

正在法國舉行的全球暖化會議,科學家們今天發表1份正式報告,強調全球暖化正在發生,而大部分是人類造成的。美國有一對地質學家,號稱是冰人夫妻檔,他們花了30年,在世界各地到處收集冰原底部的冰柱,研究全球暖化,結果發現全球暖化速度非常快,只要3個月,一塊大如紐約曼哈頓島的冰原,就會融化不見。如果再不想辦法制止暖化速度,後果將不堪設想。

CNN記者:「這邊有多少冰塊?」湯普森夫妻:「7000公尺。」

湯普森夫妻, 大家都叫他們現代冰人,過去30年,他們在世界各地,上高山,下極地,帶回許多冰塊,這些冰塊,告訴大家,全球暖化的嚴重性。地質學家湯普森:「實際上,冰河正在消失,我們研究的檔案,可以讀到地球歷史。」

就像看大樹的年輪,可以知道樹的年紀,冰河上面,一層又一層的白雪,裡面的氣泡,也可以看得出大氣的變化。

把冰河底部的冰,抽出來。運回位在俄亥俄州的實驗室,切薄,分成小冰塊,依照地點,分門別類,放到零下30度的超大冰箱,然後,分析裡面的二氧化碳含量,湯普森夫妻發現,全球平均溫度不斷升高,存在了1000年,200公尺厚的冰原,可以在短短1個月,消失不見。

去年,加拿大北部,一塊和曼哈頓一樣大的冰原,一個夏天,就融化不見。如果情況沒有改善,

後果將非常嚴重。CNN記者:「什麼時候冰原會消失不見?」湯普森夫妻:「20年內,2020年。」

科學家把冰原當作是全球暖化的報馬仔,現在報馬仔已經發出警訊,全球暖化,已經不是未來式,而是現在進行式,不想辦法控制,100年內,平均溫度會上升4度,海平面升高58公分,全球生態都會受到劇烈影響。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7-2-17 12:31:13 | 顯示全部樓層
暖化加劇 祕魯冰河5年內消失
今年春節中央氣象局已經發布,天氣將呈現不穩定的狀態,事實上全球氣候從今年開始,都將有更嚴苛的變化。

由於全球暖化,占了地球上熱帶地區7成冰河、素負盛名的祕魯安地斯山冰河,不斷出現猛烈的雪崩現象,專家警告祕魯冰河可能在5年內就會消失。

猛烈不斷奔流而下的是一大片一大片的冰山融化,冰石斷裂飛奔而下怵目驚心,水文學家朱利歐德茲表示,當氣候變化產生,最明顯的結果就是氣溫上升,一旦氣溫上升,也就是我們知道的溫室效應,冰山融化的問題隨之產生。

全球的溫度變化圖中清楚可見,紅色曲線不但來得比往年早,更來得比往年高,顯示去年以來的平均溫度又往上攀升,今雪崩猛烈,使得過去因為冰河長年覆蓋,而有「白山」美譽的祕魯安地斯山,如今處處可見驚人的冰河斷裂走位現象,專家警告祕魯冰河將在2012年前徹底消失。

不止安地斯山冰河,南北極冰河阿拉斯加冰河,也都正以人類想像不到的速度加速溶解,北極熊也因此面臨絕種的危機,科學家預測下一個世紀來臨時,全球海水的水位將會上升76公分,大自然正不斷向人類發出警訊,只是不知道人類聽到了沒。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7-2-17 12:35:09 | 顯示全部樓層
隨著一聲新年到,『富神爺爺』看顧您了,
你獲得了『富神爺爺』贈送現金4779個美元。


全球暖化?又一鐵證! 安地斯山最大冰川五年內消失
位於祕魯南端、全世界融化速度最快的熱帶冰川,庫里卡里斯(Qori Kalis)再度為全球暖化速度提供明證,冰河學家湯普森15日指出,以目前融化速度來看,估計到2012年時這條冰川已經完全消失。

庫里卡里斯冰川位於祕魯南端安地斯山脈,屬於奎爾卡亞(Quelccaya)冰帽的一部份,不僅是安地斯山脈最大冰川,也是全球最大、融化速度最快的熱帶冰川。

多年研究這條冰川的俄亥俄州立大學冰河學家湯普森說,這條冰川的變化對氣候變遷效應提供最強烈證據,五年內,冰川將融化殆盡。

湯普森指出,科學家過去幾年已經了解庫里卡里冰川和奎爾卡亞冰帽正在迅速融化中,但是新的觀察證據顯示,冰川融化速度正在驚人地加速,「如果你看到正在發生的狀況,那不只是退縮,還正在加速退縮。」他說,今年夏天當他造訪這條冰川時,預期冰川已經比去年所見退縮了約一半。

奎爾卡亞冰帽面積約44平方公里,高5670公尺,是全球最大的熱帶冰原區,其中又以庫里卡里斯是該區最大的冰河,這名全球知名的古生物氣象學家自從1974年以來實地走訪奎爾卡亞冰帽27次進行研究調查。

他說,過去20年,這條冰川以平均每年60公尺的速度融化,20年前的平均速度是每年退縮6公尺,「這些冰川正在消失。」

他指出,庫里卡里斯冰河下游一處近年形成的湖泊,就是由冰川融化的雪水堆積而成,1991年時此處湖泊並不存在,去年冰川一大塊冰層滑落到湖泊,激起巨大水流淹近下方的村莊。

湯普森說,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其他熱帶冰區,如喜馬拉雅山,非洲吉力馬札羅山等。

他六年前曾預測,吉力馬札羅火山的冰層將在2015年消失,現在他認為,當年的預測太保守了。

他說,這些各地冰川大量的退縮「是全球暖化最明確證據」,「熱帶冰川是全球氣候系統的警訊指標,他們對氣候變遷中幾個關鍵變數的反應最明顯,如氣溫,降雨,雲量,溼度和輻射指數等。」

湯普森是15日在美國科學促進聯會(AAAS)提出上述觀察報告,這項會議有全球60個國家上萬名科學家參與。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7-2-17 12:39:59 | 顯示全部樓層
全球暖呼呼 台灣日照時數減少
全球發燒,台灣跟著燙,不過台灣地區除了溫度升高,學者研究也發現,台灣的日照時數明顯減少,日夜溫差、相對濕度、雨量、颱風都受到了氣候變遷的影響,除了溫室氣體外,到底還有那些原因造成台灣變化如此劇烈,學者們從各種珠絲馬跡中,尋找解答。

國科會的海洋研究船從基隆港出發,前往沖繩海糟鑽取海底岩心,岩心裡蘊藏長年累積的海洋沈積物,就像是一張張的歷史文獻,可以為古氣候、古海洋提供線索。

台大地質系從化石裡的有孔蟲的種類推測年代,也重建當時的有孔蟲生存時海水的溫度。

而人類有溫度計是這100、200年的事,台灣升溫的趨勢,溫度計記載上有更顯著的變化。

學者也發現,雖然溫度升高了,但台灣地區日照時數以一年減少一個月的趨勢在消逝,全台灣各大城市幾乎都不再起霧,能夠形成霧的百分百相對溼度,幾乎已不再發生,氣候變的乾爽,晝夜溫差變小,台灣對於環境改變的敏感度,遠勝全球。

過去1000年,全球溫室效應氣體幾乎固定,但近年來二氧化碳濃度已從工業革命前的280 ppm增加至2005年的379 ppm ,最終升高560ppm,已是不可避免的趨勢,原本從地球取得能量,再釋放出能量到外太空的循環機制,被二氧化碳、甲烷、笑氣等溫室效應氣體阻攔,能量無法全部釋放到外太空,造成了地球暖化,就像在炎陽高照下路邊停放已久的汽車,車內溫度不斷升高。

再加上都市熱島效應,都會區白天因為日照溫度遠高於郊區,種種因素,造就台灣比發燒的地球還燙。

面對全球暖化、熱島效應這些複雜的環境問題,在人類智慧還沒想出更好的解決方法時,綠化、節能這些老掉牙的陳腔爛調,恐怕還是解決問題不二法門。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7-2-24 18:21:59 | 顯示全部樓層
研究:海平面上升 印尼可能失去兩千個島嶼
(法新社雅加達二十九日電)
[size=122%]
印尼環境部長韋托勒今天表示,因氣候變遷造成海平面上升,到二0三0年以前,印尼可能會失去兩千個小島。

他說,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的研究,到二0三0年以前,海平面可能會上升八至二十九公分,屆時眾多印尼位置較低的島嶼將會逐漸被海水淹沒。

他告訴記者:「目前全世界的人們正直接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不論是洪水、乾旱或海平面上升等,都是即將陸續來臨的現象。」

印尼由一萬七千多個島嶼組成。

韋托勒說,農業已經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稻米無法按時令播種,印尼正經歷明顯氣溫上升。

在即將來臨的雨季,預期印尼將會降下更多雨量。

去年二月,蘇門答臘北部洪水為患,造成數十人死亡,以及成千上萬居民被迫撤離家園。

韋托勒說,今年十二月,印尼旅遊勝地峇里島將主辦第十三屆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屆時將會有來自全球一百多個國家的七千至一萬名代表出席這項會議。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7-2-24 18:25:01 | 顯示全部樓層
氣候暖化 再生能源等環保產業漸成投資顯學

新興產業專題報導系列之六(中央社記者林憬屏台北二十一日電)今年冬天,全球氣溫普遍上揚,氣候暖化問題引起世人關注,投資專家認為,有關再生能源、環保等相關題材的投資,逐漸成為投資的重要選擇。

香港上海匯豐銀行信託投資分處證券投資顧問部副總裁蘇培珍指出,去年底全球暖化問題一直是科學家關注的問題,根據研究顯示,去年底全球氣溫比過去平均增加0.91度,以致油的需求減少,油價因此下跌,影響全球股市表現,美股也因此上漲。

不過,蘇培珍指出,只要油價還在每桶50美元以上,就有開發替代能源的動能,因為油價每桶50美元左右,就是乙醇的生產成本,也差不多是新開採油田的成本,因此只要油價仍偏高,人類還是必須深入開發再生能源。

瑞士銀行財富管理也針對氣候變化進行一項研究報告,這份報告認為,氣候變化造成的影響越來越明顯,雖然減少廢棄排放的科技解決方案很多,卻很少有為了減少廢棄排放設立的全球性獎勵政策,以後全球若有相關的法規架構,會是緩和氣候變化重要的動力。

法規還未出爐,瑞銀財富管理認為,這是因為溫室氣體排放還沒有構成成本支出,可替代的石化燃料又兼具成本競爭優勢的燃料也不多。

不過這份研究報告認為,如果製造產品會排放大量溫室氣體的企業,可能直接受到溫室氣體相關法規影響,而必須仰賴氣候條件經營的行業,或受天氣變化影響無法運作的產業,都會有比較高的直接風險,包括農、林、漁、水利事業以及旅遊、醫護、保險、石油鑽井等產業。

受到污染和氣溫變化的衝擊,蘇培珍指出,投資有環保意識的產業逐漸成為顯學,例如環保廠商、有機產業、新能源等,這類投資產品都可加入投資組合。

具有「永續經營」概念的環保相關投資產品,也漸漸在亞洲市場抬頭。荷蘭銀行國際市場香港主管暨私人投資產品亞洲主管黃集蔚就指出,在金融投資市場上,也開始重視「樂活」概念,歐美國家的投資人會去選擇與樂活相關的金融商品,不過,亞洲國家才剛剛起步。

黃集蔚表示,這類基金或結構商品投資,主要是投資具有樂活概念的公司,例如替代性能源、水資源公司、有機商品等。

瑞銀財富管理研究則清楚指出兩大類緩和氣候變化有關的投資商機,包括具備更高能源效益的產品和生產流程,以及發展再生、低碳能源資源,這類產業與涵蓋投資領域具有優勢,可以在氣候和法規環境逐漸改變中受惠。

瑞銀指出,投資人可以減碼耗碳量高且不具轉型潛力的產業、行業和公司,投資從事再生及低碳能源生產,或具備良好能源效益的公司。另外,也可以投資特殊領域的股票組合、債券及指數,例如白色生物技術以及生物燃料領域。

另外,瑞銀還指出,專門從事環境科技的創業投資公司和私募股權基金、社會責任投資基金和指數也都是投資標的。投資人也應該減少投資沒有為重大氣候災害如颶風、洪災進行避險的公司。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7-2-27 19:55:16 | 顯示全部樓層

全球氣候怪異 引發多處災情

隨著一聲新年到,『財神爺爺』看顧您了,
你獲得了『財神爺爺』贈送現金4025個美元。


位於高加索山南部的喬治亞共和國,昨天飽受暴風襲擊,狂風吹掉了新機場部份屋頂。
美國中西部也出現風雪交加的天氣,科羅拉多州發生連環車禍,三十五輛汽車撞成一團,而威斯康辛州則有七人死於風雪引起的交通意外。
喬治亞共和國首都提比利斯二十四號刮起風速高達每小時八十公里的狂風。
二月初才落成的國際機場,屋頂竟像麵條一樣讓風給掀起。
白色的金屬條在狂風中亂舞,有的甚至飛落地面,差點打到行經的車輛,十分驚險。
強風還造成首都地區大規模斷電,所幸沒有人員傷亡。
鏡頭轉到美國。這個週末科羅拉多州又風又雪,成了白色大地。
首府丹佛機場附近能見度幾近於零,再加上泥濘濕滑的路面,造成機場外圍主要幹道上三十五輛汽車追撞,還好沒有任何傷亡。
交通大隊花了四小時才將路上撞成一堆爛鐵的汽車拖離。
科羅拉多州以東地區的阿肯瑟州,氣候惡劣。
狂風將許多建築吹得只剩骨架,四處亂飛的支柱也壓垮停放一旁的汽車。
路易斯安納州也飽受狂風侵襲,許多民宅沒了屋頂,有的大樹倒在房子的入口,檔住了通道。
民眾必須拿電鋸勉強鋸開一條路通。
暴風雪也沒放過威斯康辛州。
惡劣的天氣使得七人在車禍中喪生。
美國氣象預測單位表示,暴風雪將繼續往東部移動,又風又雪的天氣還將持續幾天。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7-2-27 20:01:02 | 顯示全部樓層

國際極地年 科學家研究暖化

氣候暖化的現象日趨嚴重,對全球生態造成的威脅也越來越顯著,60多國的5萬多名科學家27日齊聚美國華府,進行「國際極地年」的研究計劃,這將成為50年來,對南北極所做的研究中,規模最大的一項。

一番語重心長的談話,說明了科學家的憂慮,也揭開了國際極地年的序幕,許多研究顯示,兩極冰山快速融化崩裂,不但使得海平面上升,更使原本只生存在冰床下的生命曝光。

科學家在南極海平面下850公尺處,採集到了30多種過去從未見過的生物品種,顯示了極地環境劇烈變化。

兩極藏有珍貴物種,更蘊育地球上9成的淡水,與人類命運息息相關,為了更了解氣候變化與南北極的關聯,確定南北極目前的狀況,5萬多名來自全球60多國的科學家,將在南北高緯度地區進行200多項研究。

國際極地年將於3月1日在法國巴黎正式啟動,為期2年,是50年來人類對兩極的研究中,規模最大的一項。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7-2-27 20:18:44 | 顯示全部樓層

美科學家:禁建新燃煤電廠可緩和溫室效應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哥達德太空研究所所長暨主要氣象學家韓森今天表示,中止燃煤發電廠的運作是削減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關鍵。二氧化碳的排放促成全球溫室效應。

韓森說:「在捕捉和隔離二氧化碳的技術可獲得前,應該中止興建更多的燃煤電廠。」

他在全國記者聯誼會告訴記者:「這是一項令人不快的提議,沒有政壇人士願意站出來說這項提議有其必要。」

韓森說,研發出捕捉二氧化碳科技「極可能仍需要五至十年的時間」。

他表示,在這項科技研發出前,「所有不能捕捉二氧化碳的燃煤電廠都必須以推土機推平」。

發電廠和交通運輸是二氧化碳的兩個最大排放源。地球自工業革命展開以來溫度不斷升高,大體上是二氧化碳排放所造成,因為工業革命使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燒量急遽增加。

最近拍攝的極地冰蓋溶化的震撼性照片已說服許多懷疑論者:全球溫暖化將持續不斷。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7-2-27 21:50:24 | 顯示全部樓層

看看美國吧

"京都協議" 說不玩就不玩....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7-2-28 19:19:53 | 顯示全部樓層

聯合國:本世紀末地表溫度再升攝氏2至4度

根據聯合國最新一份報告指出,全球平均溫度已比工業革命前的水平高出攝氏0.8度,若二氧化碳排放及在大氣中濃度持續向上發展,預料本世紀末,全球地表溫度還要再上升2至4度。

聯合國表示,這種暖化現象將使全球氣候正面臨一種難以承受的危險性衝擊。

這份美國科學研究協會(SIGMA XI)撰寫的「正視氣候變化」報告結論,希望早日提出避免出現人類無法控制的局面,早日提出解決之道,並制定一份減緩暖化的路線圖。

聯合國指出,報告結論與先前聯合國提出的報告略有不同,這次較側重如何減緩全球增溫現象,提出如何因應無法避免的情況出現。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4 01:46 AM , Processed in 0.02335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