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63|回復: 0

經前症候群教人活不下去?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12-3 18:34:5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經前症候群教人活不下去?
台灣新生報
【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




一位40多歲婦女到婦產科求診,她和醫師聊到自己兩個孩子,醫師讚美道:「你的小孩很可愛、很聰明吧!」這位患者嘆了一口氣說:「要不是看小孩這麼可愛、聰明,我早就帶他們去跳樓了!」


醫師聽了這話嚇一大跳,深入追問發現,這位婦女每次月經前就會產生自殺衝動,想帶著孩子跳樓,共赴黃泉,診斷後發現原來這位女性罹患「經前症候群」,經治療後,她的自殺衝動已大為減少,患者的身心狀況也逐漸恢復平穩。


台安醫院助理教學副院長、台大婦產科助理教授周輝政昨日在「經前症候群」健康講座中表示,經前症候群症狀包羅萬象,依症狀主要可分為四大類,其中一型為D型,以憂鬱症狀為主,雖然只占全部患者的5%,卻往往是最嚴重。


許多D型患者不會有就醫動機,或無法配合治療,嚴重者甚至出現自殺念頭,隨時可能出現悲劇,上述患者就有憂鬱傾向,幸好及早發現病因,及時接受治療。


除了D型以外,經前症候群還有A型、C型和H型,A型是指焦慮症狀〈Anxiety〉,大約有80%到90%的患者會出現明顯焦慮症狀;C型症狀的患者對碳水化合物很飢渴,好吃甜食,大約有40%的患者出現這一類型症狀;H型症狀也有人稱為W型症狀,表示水分容易堆積在體內,水分排不出去,大約有60%的患者表現出水腫症狀。


周輝政解釋,除了身心症狀外,經前症候群患者也可能出現胃口改變、乳房脹痛、皮膚發癢、頭暈、長青春痘、胸痛、對噪音敏感等症狀,情緒症狀方面,包括情緒不穩、有攻擊性、傷心、想哭等症狀。不過患者往往一出現症狀就先找其他科別醫師,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才找到真正禍首。


周輝政表示,若懷疑自己可能罹患此症,最好每天記錄情緒、生理變化,再對照月經周期觀察2個周期,這樣比仰賴醫師更能明確找到病因。

 樓主| 發表於 2009-12-3 18:36:50 | 顯示全部樓層
經痛分證以溫經散寒、活血化瘀方調理
台灣新生報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秘書長陳俊明表示,中醫治療女性經期疼痛問題可分四大類:寒證、滯證、瘀證及熱證疼痛。可應用溫經散寒;疏肝理氣;活血化瘀止痛藥方調理。


中醫師陳俊明表示,中醫辨證用藥,患者若屬於「寒痛」問題多有寒象明顯、怕冷等表現,可用溫經散寒止痛藥,如乾薑、附子、肉桂、細辛、炮薑、高良薑、艾葉、吳茱萸、小茴、烏藥。而針對「滯痛」問題則可用疏肝理氣止痛藥,如柴胡、青皮、香附、鬱金、川楝子、延胡索等。


屬於「瘀痛」體質者可用活血化瘀止痛藥,如紅花、桃仁、乳香、沒藥、三陵、莪朮、川七、川芎、蘇木、劉寄奴;「熱痛」體質者身體多伴有熱象明顯,可用清熱涼血止痛藥,如生地、赤芍、丹皮、敗醬草等。各類中藥應用應經由醫師辨證後選擇適合的藥方加減應用。


藥膳保健可選擇當歸、川芎做成三杯雞,準備當歸2錢、川芎2錢、紅棗5粒。雞半隻。麻油3大匙、醬油2大匙、米酒1大匙、大蒜10粒、生薑10片、九層塔少許。做法為將藥材1用1碗水煮沸,轉小火熬15分鐘取藥汁2大匙備用。再將雞用水洗淨切成塊狀。之後熱鍋入麻油,放入大蒜、生薑片稍爆香後再加入雞塊、醬油和藥汁,撈起入瓦鍋,燜煮至雞塊熟即可。


有當歸有補血、行血作用,川芎也有行氣血,疏肝開鬱的作用,可補血調經,適合月經不順,經來腹痛者食用。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8 06:38 AM , Processed in 0.02184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